• 1929阅读
  • 0回复

[精华阅读]【真情抒发】忆父亲 (房小文 美国) - 写在天堂里的父亲百岁诞辰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QQ在线联系346188863
 

发帖
3023
房星
563341
威望
17846
贡献值
14184
交易币
153668
辈分排序
光宗耀祖 荣华富贵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1-11-22

忆父亲  
     - 写在天堂里的父亲百岁诞辰之际
(房小文  美国)
秋风瑟瑟路茫茫,
又是一年落叶黄。
一世清名无苟且,
百年傲骨尽衷肠。
亲情似海思潮涌,
父爱如山忆泪长。
已恨蓬山隔万里,
蓬山还被雾云藏。

1921 年 11 月 12 日 (农历辛酉年 10 月 13 日), 父亲出生在陕西榆林房崖村。



房崖村坐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的一道山坡上,坡底开光川下游的涓涓细流,蜿蜒而过, 静静地傍依着这苍凉贫瘠的小山村。在父亲出生时,房家凭借着吃苦耐劳,已成为开光川 的大户人家。可爷爷那一辈人仍然吃糠窝头,穿粗布衣,早上天不亮便提筐拾粪,晚上天 全黑仍在牲口棚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苦干,受人敬重。尤其是当年由爷爷沿 河湾开垦出的一片片枣树林,口碑斐然,至今依然造福着这一方土地上的子孙。


爷爷有三个儿子,父亲是最小的老三。在生下父亲之后,奶奶不幸患产后风逝去, 父亲是 由我曾奶奶用羊奶把他喂养长大 。自出生就失去亲娘的孩子,早早体验到比其他孩子更多 的磨砺和艰辛,也成就了父亲独立、坚毅的个性。从 10 周岁开始,父亲就承担起生活的担 子,成为一个小长工,放牧着村里多户人家的羊群。无论酷夏或严冬,父亲总是穿着他仅 有的那一身空心棉衣棉裤,赶着羊群,爬坡过洼,风来雨往。据我奶奶辈的亲戚回忆:父 亲穿的棉衣裤经常褴褛且肮脏,一年四季总露出他那瘦骨嶙峋并黑乎乎的两个膝盖头。村 里人说: 老话讲“黑膝盖头的孩子命该无人疼少人爱”,怪不得这孩子这么受苦!


1936 年 3 月的一天,父亲在放羊时丢失了一只羊。害怕被责罚,到天黑也不敢回家。一咬 牙,趁夜色跑出房崖村,加入了“红三团” – 由刘志丹等创立、后多次改编而来的陕北红 军。那年,父亲刚满 14 周岁。从此,父亲离开故土,走南闯北,戎马半生,多次死里逃生。


艰苦环境和残酷战争带给他父亲的伤与痛,与他一生如影随行。其中,父亲的两桩经历, 极大的影响了他的后半辈子。


当年父亲所在部队是最早驻扎到南泥湾附近的那一批。南泥湾地区人烟稀少,是由于当地 水土恶劣,“柳拐子病”高发,致使原住民逐渐逃离此地。那时父亲尚未成年,因而受戕 害尤为严重。更加之劳动艰辛、生活困苦,父亲患上“柳拐子病”和严重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肿大变形,经常红肿,疼痛难当。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一辈子“最爱好的运动”, 就是晒太阳。每逢遇到出大太阳的休闲日,父亲就把他的那把躺椅搬到阳台上或院子外, 拿上一本书或一叠报纸,把裤子卷到膝盖以上。然后,半卧于躺椅上,让太阳暴晒双腿, 也不管太阳是如何热如何毒。从父亲 40 多岁起,他就不得不拄起了拐棍。


另一桩损害父亲身体最为严重的,是他在朝鲜战争中所受的枪伤。虽然父亲没有参与朝鲜 战争,但被派往朝鲜送兵。在一次完成任务后的返回途中, 突遭敌方飞机轰炸。父亲乘坐 的军用吉普车,被铺天盖地的枪林弹雨击中。车上一行七人,除父亲多处负伤之外,其他 六人当场阵亡。父亲真是吉人天相、善者神佑,硬是从阎王爷手里逃脱,最终捡回来一条 性命。不过,当时战场上的医疗条件很差,没能及时取出父亲后脑中的一枚弹片, 致使他 从此经常头疼,气候变化时尤为严重,并导致长期神经衰弱。在父亲没有遭受此劫难之前, 据他自己说,一页书看上三遍,就能通篇背诵下来。父亲没有叹息,而我看到一个现实版 的“好汉不提当年勇,智者莫论昔日功”。

我家五个孩子,我是长女。在别人嘴里, 父亲正直、刚毅、坚韧不拔;在我眼里,父亲温 和、慈祥、幽默乐观。记得我上小学时,几位要好的同学常来我家做作业。一次我拿出父 亲橱柜的一套玻璃小酒杯,并动用了父亲特供的白糖,以糖水代酒,和小朋友们举杯共欢, 还”偷“来晒在阳台上的萝卜红薯干“下酒”。要知道,那年月的白糖水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当我们这帮孩子正“推杯换盏”造下满地满桌狼藉时,父亲下班回家刚好撞到。我以为一 顿训斥应该是在所难免的了,小伙伴们也都面面相觑。不料父亲和颜悦色地让我们继续, 还笑盈盈地逐个询问其他小朋友们姓甚名谁、父母可好。我小学时的闺蜜们,不少人至今 仍然记得那一幕,称道父亲为人亲和。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亲从小教我们克己恭人, 热心真诚。

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1970 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那时,“文革”初期的疾风骤雨稍有 平息。不到 49 周岁的父亲, 毅然提前离休,带着我们一家七口,从江南大城市—湖北武 汉,搬至当时的塞外小边镇—陕西榆林。虽然那时候不完全理解父亲此举,但我还是为能 够远离眼前的是是非非而窃喜 --


忘不了文革初的一天深夜,不知哪里来的一队“红卫兵”,突然来查抄我们家。我和年幼 的弟弟妹妹们从睡梦中被吵醒,惊恐地依偎在父母身边,不知所措的看着他们在屋里东翻 西找。…


忘不了文革期间厂门口里那定时定点喧响的高音大喇叭。“… … 不论你功劳有多大,资 格有多老,我们也要把你拉下马,再踏上一万只脚! … … 那声音仿佛正对着我家窗口, 让较之弟弟妹妹懂事一些的我,成天心惊胆颤。…
… …


事实上,父亲经历过大风大浪,绝对不会经不起此等冲击。况且,在文革“造反派”对厂 里所有“走资派”进行揪斗和“坐飞机”的现场,许多善良正直的工人搬来椅子让父亲坐 下,奋力保护使父亲没有在身体上受到更大摧残。之后,鉴于父亲在厂里的威信,父亲还 一度被结合入厂“革委会”领导班子。依我后来慢慢体会,父亲之所以在 1970 年就早早离 休,其根由归于他是个淡泊名利、不肯随波逐流的人,选择一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但 求问心无愧。


作为父亲,他对我们这几个孩子的爱, 是无私地、深沉地。当我们在榆林安下家之后,母 亲上班,我们四个大孩子上学,而父亲心甘情愿的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  家庭  妇男  ”,为 我们买菜做饭,还照看最小的妹妹。以他病弱的身体,家里家外一肩担。


刚搬到榆林头几年,我们五个孩子对当地生活不是十分适应。环境偏远,气候干冷,食品 匮乏,… …, 孩子们明显体验到这巨大的落差。记得当年在满榆林城有数的几家商店中, 有钱也买不到像样的食品。那时小妹小欣年龄小缺营养,馋零食时,找一片泡酸菜叶或一 根干萝卜条,就能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味半天。幸亏有父亲。他对于这个家庭的倾心付出, 对于我们体贴入微的照料,他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让我们在榆林的那些年,过得健康、 充实、愉快。


那时在榆林城,家家户户睡觉用的是炕,而炕通常连接着家里灶台的出烟口。这样,在烧 水做饭的同时,炕就热乎了起来。对于黄土高原寒冷的气候,这是一种方便节能的布局。我家是在 1970 年 10 月搬来榆林的,入乡随俗,使用的正是这种布局的“炕”,并在这第 一个冬天受益多多。冬去春来,春回夏到,随着气温转暖,这种炕的弊端突显了出来。正 如父亲自编的俏皮话或歇后语所说:“大夏天睡热炕 – 烤人”。于是,父亲早早就劳碌 5 起来,开始在院子里建独立灶台。建灶台并不是个小任务,还有一定技术含量。为家庭为 孩子,父亲尽心竭力,完全没有顾忌他自己病弱且行动不便的身体,搬砖和泥,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硬是以一己之力将灶台建成。


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父亲还在家里的小院中,开出一方小小的“多种经营基地”,种过 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植过向日葵,喂过鸡,养过羊。父亲清早起来荷锄下地,俨 然变成老农;下午教放学回来的妹妹们挤羊奶,又成为”挤奶专业”技术指导。有一段时 间,家里养有十只母鸡和一只公鸡,平均每天能下八个蛋。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孩子们 名义上还能分到一只“宠物”,体验到另一番童趣。记得三妹小阳和她那只可爱的、头顶 毛茸茸黄球“帽帽鸡”感情尤其好,每天早上那只鸡会送她去上学,下午又到巷子口等她 回家。后来由于榆林城闹鸡瘟,不得不杀死家里所有的鸡。阳妹拼命保护她的”帽帽鸡”, 之后哭了好几天。此后,阳妹几十年不吃鸡肉。

当弟弟初中毕业后,被“上山下乡”到榆林周边非常艰苦的农场。探家回来,正在长身体 的弟弟抱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油水少吃不饱,晚上有时饿得睡不着。得知这是真实 情况,父亲总是默默在厨房忙碌,用羊油制作“碗坨子”,用白面炒制好吃顶饱又易存放 的“油茶”,让弟弟返回农场时带上。要知道,那时城里的粮油,尤其是细粮,都是限额 定量的。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们几个孩子从小到大坚实的依靠和温暖的港湾。直到我们长大 成人并离家独立之后,父亲的慈爱和温暖,依旧在我们身边。二女儿小萍作为“下乡知 青”, 被招工进入国营西安印染厂。在 90 年代的下岗潮中,曾经风光无限的西安纺织城 没落了,刚刚 40 岁的萍妹被迫下岗,每月仅领¥150 元人民币生活费。在萍妹最窘迫和无 助的时候,父亲每月悄悄给她寄去¥300 元,如同雪里送炭。父亲的鼓励和支持,帮助萍 妹度过了最困难的那段时期。至今回想起来,萍妹还是止不住热泪涟涟。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向来体弱多病,后来不得不拄起了拐杖,尤其进入老年之后,癌症、 心脏病等先后缠身。而父亲一如既往地乐观、坚强,成为我自己在其后与病魔抗争时的标 杆和偶像。


2007 年 11 月 18 日 (农历丁亥年 10 月初九),我们的父亲在陕西榆林溘然长逝,享年 86 周 岁。就在父亲去世的那天清晨,我和小妹小欣还在从美国匆匆赶回的航班上,全然不知榆 林那边的状况。我们姐妹俩深知父亲的坚毅性格和不屈意志,满认为他定会逢凶化吉。考 虑到过去穿 43 码鞋袜的父亲,由于腿脚肿胀严重到已经在国内买不着袜子了,于是我们专 门为他带回柔软保温的全棉大袜。在飞机抵达北京准备过海关时,欣妹突然发现装有父亲袜子的提包,不知何时不见了。对此,我和欣妹一路自责。后来,欣妹悄悄对我说: 爸爸已 经把我们送他的袜子,从飞机上拿走了。算算时间,正对。但愿如此啊!

虽然我心里明白父亲缠绵病榻已久,可在感情上无论如何也不愿接受他离开我们,尤其是 对于没能在父亲临终前守在他的身边,我已经悔青了肠子。在父亲去世后的这 14 年间,我 常常在梦中遇到他。梦中的父亲还是那样又高又瘦,拄着他的拐杖。梦中的父亲还是那样 平和慈祥,默默地关注着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梦中的父亲仿佛越来越模糊,似他把年幼 的小妹放在他宽肩头时那样? 似在榆林他为我们做饭在灶台忙碌时那样? 似在医院他在病床 上冲着我们笑并让我们别担心时那样?似 … …


秋风瑟瑟路茫茫,
又是一年落叶黄。
一世清名无苟且,
百年傲骨尽衷肠。
亲情似海思潮涌,
父爱如山忆泪长。
已恨蓬山隔万里,
蓬山还被雾云藏。
时光流淌,岁月变迁,逝者如斯。在父亲百岁诞辰之际,儿女们遥祝父亲在天堂里生日快 乐、天福永驻!愿天堂恰如父亲喜欢的“桃花源”!
爸爸,我们--想--您, … …
-------
2021 年 11 月 11 日
于美国墨菲
-------
本文由房氏网执行站长 房小宝整理发布

▍编辑:房氏网
▍产品企业宣传等请联系微信:fangorgcn
▍法律顾问:房氏法律联盟





中华房氏文化超级QQ群:67938565

      站长在线:fangorgcn 官方网站:fang.org.cn       投稿邮箱:346188863@qq.com



文化精华推荐


天地一房   (世房总会会歌)    
【视频MTV】房族家风之歌《四爱歌》
【合集】天下房氏家训、家规、家风典故及事迹汇总
【族谱合集】全球各地房氏家乘、家谱、村谱、族谱集(不定期更新)
【房氏百科】精华合集        
【清河房氏源流电子图文合集】
【房氏文化月刊】合集   ★  【各地辈分】合集

请在右下角点亮   “”  感谢你的支持。
尊重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认真回帖是尊重楼主,加分也是一种美德! 打造全球一流姓氏网站!后台也同样精彩,人生演绎得更精彩!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身边的小事,管好自己,尽量帮助别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