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94阅读
  • 2回复

内乡县房氏族谱  转载有待考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体良
敦睦堂辈分:春光呈瑞,懋昭体观,敦行孝友,庆延百世
 

发帖
1021
房星
132
威望
484
贡献值
152
交易币
1640
辈分排序
春光呈瑞,懋昭体观,敦行孝友,庆延百世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8-23

内乡县房氏族谱
谱  序
(房景荣、房立定、房武盈等提供原谱)

    族谱首建理所当然,族谱增补更应从速,族谱中辍越四百余年,其间考证执笔问讯,有孙忘其祖者,有族人不知始祖来源者,比比皆是。时不孝者有之,父不抚幼者亦有之,世序紊乱,门派不请,久则必乱,再不重视族谱真谛,将使前祖功烈泯没不彰,即后世纵有孝子贤孙,欲展报本追源之思,亦无法考其世系,识其本源。究其祖谱之失,总以后人归过于前人,今重建本谱确定修谱年限,慎选专人:及每年编列预筹金额,自可解除推卸之责。
    房氏鼻祖溯至五帝,因尧帝子丹朱智能不足治理天下即把帝位让贤给舜,舜因谢恩尧帝,即封其孙子陵在房国,时因房国之荣耀故改姓「房」,尔后展转约1637年(公元前2255~公元前618年)始有唐初宰相房玄龄,至今约1386年(公元618~公元2004年)这两大空档期很难接续,只有留待贤能子孙考证。
    现在一般人都知唐初宰相房玄龄,其学识渊博,忠君爱民,故荣获史赞:“房谋杜断。”之美誉,惜因年代久远(距今约1456年)未见祖谱传承,甚难厘清谱系序列,祈吾族后世子孙追溯祖源,必能达成正本崇先之源。
      试观今之房族,历经万难,仅完成河南省内乡县及邓州市之谱系,其他  省、县、市、房族谅必均有不明始祖之憾,虽可连系,但确非一日之功。据  十九世孙景荣联谊台湾房族,计有二百余户,千余之众。多系明末清初由广  东迁台,集居东势、南投,并有远移海外者,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  及巴西,另于1948年自大陆迁台者计有河北、东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多数散居台北、高雄、台东,但均乏族谱,  难叙辈份,均以兄弟姊妹称之实真无奈。
    近代房族名人,当推台湾房族联谊会主席房主炎,(1933年生)现定居南投,曾任加拿大、日本、沙乌地大使,及外交部副部长,成就卓越, 确为房族树立爱国治事殊荣,深获国人钦敬。
    房氏历经沧桑之变自1575年四世祖房学,以上至始祖房陆,均缺少资料查考,宜协调邓州市族人,多予稽查。始祖究竟来自河南濮阳,或是河北,本人不敢论断,诚祈吾族子孙共同努力,冀能继续理清。
    六世祖房胜和,由邓州市迁至内乡西房寨,尔后分迁房家洼,朵子店,东房寨及前渠等地,耕读传家,忠孝诚朴,克勤克俭,立身建业,继承祖先之光荣传统,迄今已传至二十三世。吾族人历经战乱,散居各地,甚有远居国外者,一本多枝,血浓于水,骨肉之情,亲切凝聚,永不分离,真谓之:
“家虽析而情则不析,人虽散而情则不散。”是则落叶归根,寻本溯源,皆赖族谱之记载,当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卒成创建族谱之千秋大业,殊堪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并祈后人追源报本,永怀孝思,实为吾族之幸,希共勉之。谨拟重修族谱委员名单如附件。
                                  公元二oo四年岁次甲申春月吉日
                                  十九世孙立定 谨序
  河南省内乡县赵店乡花洼村房南组房立定电话
  附件.河南省内乡县房氏族谱编审会委员:
  房立定(南院辽地)、房明刚(南院南院)、房新有(南院头前门)、房文泰 (北院西地)、房景超(房家洼),房石有(朵子店)、房新奎(东房寨)、房建华(前渠)、房景荣(辽地)。
                                房 氏 赞
                                   伟哉房氏,源远流长。
内乡卜宅,世代发煌。
人才辈出,济世经邦。
造福社会,德被四方。
则天因地,长发其祥。
承先启后,奕叶有光。
大地郁郁,松柏苍苍。
湍河润泽,玉蕴珠藏。
忠孝家训,代代传扬。
立功建业,奋发图强。
玄龄遗派,万世其昌。
积善厚德,忆载流芳。
十九世孙,桂来敬撰。
                              木本水源说房寨                    
房寨——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响遍内乡大地,她是生我养我的一片热土,她是世人瞩目的内乡房氏的发祥地,从她成名到现在,历经四百余年沧桑,四百多年来,她为庇护周围三十里的平民百姓付出了辛勤的代价,由于岁月的侵蚀和时代的变迁,她也失去了昔日少妇丰韵犹存的相貌和雄伟壮观的大家风度,变成了今日一败涂地的模样,面对这片热土,我们感慨万千,不能不为她的过去重塑金身。
公元一五七年左右,邓州市内乡县房氏六世祖房升和携次子房九彬,从邓州市腰店乡大房营村迁居到内乡县城北三十里的湍河左岸之两岭,成为内乡房氏的开山鼻祖,西岭二面环水三面临岗,周围土地肥沃,旱能灌溉,涝能排水,旱涝均可保丰收,先人们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定居下来,上出面作,目入面息,勤劳耕耘,免不了还要遭受水旱灾害的侵袭,这对于平民百姓真是雪上加霜,更有甚者,土匪常常骚扰,抢粮敛财。重者杀人放火,劫人绑票,可以说是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先人们白天务农提心吊胆,夜晚安歇不能安眠,辛勤劳作一季子的收获,瞬间便被土匪洗劫一空,如有违抗,放火烧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房寨还有人居住草房,以前草房更是比比皆是,有日子的农民居住瓦房,那也是屈指可数,为保全栖身之地,防止烧杀,只要土匪大喝一声,人们会乖乖把门打开,让土匪肆意抢拿,经过无数次抢劫,一年收下来的粮食不够糊口,有些人想方设法,悄悄把粮食或贵重物品,藏到地窑里或柴禾堆下,这虽然应付一时,但不能应付一世,土匪见捞不到好处,就开始拉绑票,拉绑票的吓人的手段,目的是要钱粮或贵重物品,土匪拉绑票时对你家里人留有话,限你啥时间把多少钱或某某物件送到啥啥地点,到时候去交换人,如果你不及时把钱物送到指定地点,土匪就要“撕票子”,“撕票子”就是杀绑票,绑票是啥,在穷人家就是你独根独苗独生子或年轻媳妇,这大都是人们的心头肉。如果你是有日子的农民,拉绑票就是你的父母,你不会为这仨俩钱不要你爹妈吧?
那土匪就时称“刀客”,可是真话,他们手持钢刀,气势汹汹,手毒心狠,如狼似虎,白天到村边把脸上蒙块黑布,叫你看不清他们的本来面目,如果是夜晚来,不用蒙脸,手持火把,长驱直入,村民们谁敢反抗,即便有这样的英雄好汉出面阻拦,土匪岂肯放过,下一次土匪来专找你的茬,非把你全家杀净不可,让你鸡犬不留,然后一把火,瓢干碗净,看今后谁还敢出头露面,土匪如此胆大妄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内奸,土匪采用威胁利诱的手段,收买村民作内线(黑筋),也有一些村民为了泄私报仇,甘愿作内线,为土匪通风报信,或窝藏土匪,为土匪提供财源。
在房寨近代史上,出现过多次大规模抢劫事件,民国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太平镇土匪吴凤山抢劫房寨,久攻不下,就是由袁岗人在寨里放火烧房,并制造谣言说:“土匪已经打进寨里”,这还不算事,袁岗人又到东寨门放火,片刻之间,一片火海,榆木寨门外包铁叶,寨门楼上的血柏木楼板,红椿木行条全部付之东流,此时村民们看大势已去,人心失控,各自为政,内奸给土匪创造了得逞空间,寨里居民被抢劫一空,福无双至不单行,事隔一年,即民国九年(公元一九二o年)土匪王明新如法炮制,村民的粮食财物被洗劫一空,张岗的内奸还烧坏了南寨门,经此抢劫,房寨的三个寨门,只剩下一个完好无缺的北寨门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北寨门才被毁掉,袁岗盐商经营食盐,被袁岗人告密,夏馆镇土匪刘二华率众前来,盐商的万贯家产被洗劫一空,家人顿时陷入绝望之境,旧时兴种大烟,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到了收获季节,大小土匪轮番来抢,大土匪大抢,小土匪小抢,大土匪三五十人一伙,小土匪三五人一伙,也有一两人来抢的,有些土匪是“职业”土匪,日子过得紧了就出来抢一点,大土匪离咱这远,百二八十里不等,小土匪离咱这近,三里五里地,天黑进寨抢,因为不是专业土匪,也怕露馅坏了名声,抢跟偷的区别在于偷东西是趁人不备偷偷摸摸,抢是明火执仗持凶器,威胁逼人,顺从则罢,胆敢反抗定斩不饶。土匪脸上没漆字,是土匪不是也没什么区别,打个比方咱们两个的日子都有点紧巴,用手一比划,一拍即合。今天夜里咱俩就到某某地方去一趟,只要有把钢刀就成——搭锯就起沫。
在与土匪近距离的拼搏中房寨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房岗有个“二绑子”人称“老虎头”西房寨.南院.南院人,十六世,民国初年,在一次邪恶势力入侵西房寨的近距离拼搏中,土匪架设云梯,在寨墙外手攀云梯一个接一个往寨墙顶爬,老虎头站在寨墙上手持木棒,一棒打一个土匪.打得土匪攻不上寨墙,打得土匪损失惨重,打得土匪哭爹喊娘,老虎头的英勇拼搏,也激起了土匪对他的仇恨。后来,土匪设法潜入寨中,专找老虎头及其儿子报仇,可怜父子二人均遭土匪杀害,令我房氏族人遗憾的是:保家护寨有功的老虎头及其儿子,连名字也没有流传给后世后辈,唯有外号老虎头及二梆子留在我们心中,老虎头的献身精神,永远回荡在西房寨上空。老虎头及其儿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能把众多的历史事件详细地叙述下来,老人们谈及此事,记忆犹新,无不悲痛流涕,触目惊心,告密者将永远是房寨人的罪人,而那些为维护房寨人利益而献身的人,将伴随着房寨永远流传在民间。
六世祖房升和携次子房九彬迁居到这荒凉的西岭,周围二五十里人烟稀少,狼虫虎豹成群结队,时常出没于田间村头,西岭与周围的漆树沟、桦林爬、葛条崖、柿树坪、湍河水同生共长,与周围的老君堂、玉清宫、王霸家、龙泉寺、二郎庙相依为伴,那时候人们苦,一年只种一季小麦、玉谷是十六世纪初期才由西方传入中国,有些不安份守已的人缺吃少喝时就出去“趟刀客”,离县城远一点,天高皇帝远,离离地边就不怕见官,所以人人都能当土匪,捞一点是一点,当土匪总比你面朝大地背朝天轻松得多,官府也是“鞭长莫及”,内乡房氏祖先们饱受土匪骚扰之苦,为维护一方平安,保全自己身家性命,无奈之于开始商讨借岭修寨事宜,借岭修寨谈何容易,人们常说“寸土难移”,西岭南北窄,建圆形的寨,容不下日后越来越多的人,先人们就考虑把西岭往西延伸,建成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椭圆形的寨,建寨首先要起寨墙,寨墙越高,土匪入侵成功的机率就越少,这就需要在寨墙周围取土挖成寨壕沟,寨壕沟越深,相应就更能提升寨墙的高度,增强防范能力,膀大腰园的青壮年劳力,用辘轴把土系到寨墙上,这在当时就是最好的运输工具,年老体弱者,或肩担手提,或烧水做饭,量力而行,农闲时节,日出动劳力千余人,寨墙周围架设的辘轴近百架,挖上的、递筐的、拆土的、摇辘轴的、取筐的、倒土的、寨上寨下,人来人往,忙忙碌碌、井然有序,离西岭远一点农户,干脆就在岭上搭个草棚,夜里就不必回家了,近一点的农户,夜里就回家去住,没吃没喝,无依无靠的流浪汉,叫花子,为了混碗饭吃,也参加到修寨的行列中去,反正劳力是多多益善,一日两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有一日两餐的)顿顿不少,饭好饭坏饭稀饭稠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建寨虽然出大力,流大汗,周围三五十里的老百姓还是积极参与,过去人们苦,卖儿卖女卖老婆是常有的事,“粒米度三春”不无道理,“上无片瓦,下无针扎这地“是对天下穷苦人的真实写照,“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家无隔宿之米”是天下穷苦人的共同特点,所以旧时逃荒要饭的人多,趟刀客居多,参与修寨有吃有喝,总比你逃荒要饭强,总比你趟刀客好,每天千号人吃饭,粮食从何而来,有日子的农户就把自己家里的陈谷子烂芝麻拿出来,一是清清仓,二是图个好名声,到年迈时落个张善人、王善人什么的,即使到了阴曹地府,阎王爷也会敬他三分,好家人家车拉马驮,一袋袋小麦大米、直运西岭,他们在岭上选最好的地方做停车场,建房造屋,既为修寨提供大量的物质保障,也为自己的日后占了块风水宝地,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各尽其力,各得其所,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番番风云雨雪绿柳发,先人们敢与严寒争高下,不与酷暑让分寸,几易寒暑,西岭建寨已初具规模,在修寨的同时,水道眼与寨门同步进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水道眼有两个,一是房寨正西,现在通往寨里的东西大路向北百米处有个水道眼,二是房寨东南现在通往东洼营的大路是个水道眼,这两处现在人们仍然叫水道眼,寨门有三个,正东的寨门称东寨门,正南的寨门称南寨门,西北的寨门称北寨门。
寨建成后,周围三五十里的人称房寨,当时房姓人居多,称大人口,大人口房家居住房寨东头,房寨中间和西头的大片地面留给外乡人,外乡人拖儿带女,扶老携幼,纷纷迁居到房寨,他们农忙时日落前进寨,每二天日出后抗着犁,牵着牛回去务农,粮食或贵重物品放在寨里,农闲时节,就在寨里生活,那时候,寨里房屋连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确属繁华去处,寨里设有药铺、饭铺、麻花铺、卖焦花生的、鸡蛋换盐的、鸡子换碗的、卖火纸的、卖打火石、火镰的,只要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应有尺有,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日本侵略中国前后,固若金汤的房寨,应付不了老日的洋枪洋炮,房寨像个城堡,有钱有势的人都住进来,目标大,危险多,许多有日子的农户开始断断续续地搬出了房寨,建寨时打有三眼井,东头、中间、西头各一眼,张西和袁南组的吃水井是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产物,这三眼老井正常山辘轴系水吃,原来的辘轴是木辘轴,木井架和木轴上五六道绳印痕迹犹在,说明过去寨里住的人比现在稠密,三眼井,三个辘轴,不够房寨里的人吃水用,镇寨之宝将军炮退役后安放在三个吃水井架上,将军炮长两米,内径足有六寸,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才消声灭迹。
寨门分上下两层,下层是行人过牛车的大门,门外钉有铁叶,有防火作用,高宽各有两米多,原二十公分,门后设有插栓两个,另有行杆两根,门是越窄越保险,门窄门小好聚财,只要行下牛车(木轱辘),就是很大的门了,上层砖木结构,朝寨墙外是青砖砌就,朝寨墙里是木柱子,朝寨墙两边是门,过去唱戏不用搭台子,寨门就是戏台。
建成的后房寨,三面环水,一面临岗,雄伟壮观,敢与内乡县城比高下,内乡县城北至电影院,东至东关路南县人民医院,西至集贸市场,南到蔬菜批发市场,房寨不算大,抵得上半个内乡县城没问题,房寨东西长750米,南北宽300多米,寨壕沟宽7——10米,深5——7米。绕寨壕沟转一圈有2000多米,从寨里头地面往上看有五米,寨墙上头平面有四米宽,寨垛螺和炮楼交错点缀其间,站岗放哨有大兵,人头攒动,更增添了几份威武,房寨与周围的东房寨、谢寨、秦家寨、岗堤寨、黄龙寨、袁寨、陈寨、赤眉寨、狼窝寨、子育寨相比,明显优势有三,一是寨大,容纳的百姓多,二是有水源,吃水井三眼,禁得起邪恶势力围困,三是房张袁三姓共同参与,抗御黑暗势力的能力较强,放心多了,安心多了,平民百姓也以睡个安稳觉了。
民国初年,房寨没有地方武装组织“同防局”,同防局地处房寨中央,营长李耀南,本地后李营人,驻兵一个排,配有十颗枪,同防局握有生杀大权,杀人场地房寨北千米远的柳树林里,同防局人们称“局上”,过去人们吓唬人时说:“把他押到局上”,如果为邻里纠纷,甚或偷鸡摸狗把你押到“局上”,轻则吊打非刑,重则拉到北河枪崩,同防局的房子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扒掉。
同防局门前五十米处设有一架中炮、中炮有三层,青砖砌成,高十米,层层四周都设有炮眼。
同防局西北二百米处建有娘娘庙,东北二百米处有一牛王庙,寨里还有东西两个土地庙,百姓们祈求上苍风调雨顺,保佑我房寨人子孙满堂,后继有人,年年有余,岁岁平安,五谷丰登,兴奋兴旺。
房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房族亦涌现许多有功名的人,房岗北院十九世房明居住的房子,上缀五脊六兽,带有钢钗铁栏栅,出前檐,明柱子,有一定的功名才经得起才充许你盖那个层次的房屋,这房屋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扒掉,民国初年,袁岗镖师武功高超,威震内乡,师岗曹冲的梆子戏到山西唱戏,被地痞滞留在当地,师岗来人求袁镖师前去搭救,镖师到山西的戏台上,两手抱住戏台子前头的明柱子,运足功力,往上一提,明柱子离地二十公分高,山西地痞哧然,后来,师岗的戏班子安然返回,当时有“寨上的打家,洼里的说家(洼里李申玉)”之美誉,那戏班子就是后来内乡宛梆剧团的前身。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铁蹄践踏中原大地,河南省教育厅被迫转移至我房寨,随同教育厅转移的安阳女子中学,校址设在二郎小学,当时的省会开封十一中转移到夏馆镇,教育厅设在今张西组打麦场东边,住的全是草房。
房寨是个龟形地,旧时人们常说鹤(贺)千年龟万载,房寨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南北窄,龟爬着,头朝东,紫气东来,龟头直插湍河中,东洼营和陈家湾是两只前爪,老母营和周岗是两只后爪,有湍河水滋润,当然是旱涝保丰收了,这虽说是牵强附会,富有迷信色彩,但是数百年来房寨周围的庄稼确实没有说颗粒不收,庄稼没旱坏涝坏倒是实事,房寨的平民百姓把希望寄托在湍河水上,是有道理的。
房姓祖坟在今花洼小学东北二百米,旧时参天松柏黄栋树交相掩映,葛条腾,香瓜刺缠绕其间,狼虫虎豹时常出没,二oo四年清明节前两天,将先人遗骨移到房寨西百米远的花洼村公墓陵园,清明节前一天立碑。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八年涨大水(公元一九一九年),倾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湍河水猛涨,万亩良田尽遭水淹,房屋倒塌成片,百姓死亡无以数记,洪水象头猛兽,横冲直撞,寨北偏东有:“北抗子”,地势高燥,象一条堤坝能截拦洪峰,经“北抗子”这么一抗,洪水就训服多了,服服帖帖顺流而下,房寨里的百姓有惊无伤,安然无恙,当时水有多深,站在寨墙上用水担往下跟能跟着水。
房张袁三姓雄居房寨,是联姻成亲的结果,房姓的房寨有四百多年历史,张姓居住房寨不足二百年,袁姓居住房寨不超过二百年,房族如果没人外迁,现在人口一定超过千人,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三大姓以外,房岗还有药把式范先生,张岗住有胡家营的胡老四,袁岗住有老夫老妻马氏,记得我们小时候唱“马氏疯,马氏疯,马氏门前有个坑”小时候寨墙上有酸枣、山楂,待到秋天,我们就专捡红的吃,酸甜酸甜的,好吃极了,那时候,湍河摆渡,船老板用竹秆轻轻一点,船象离了弦的箭驶到对岸,那情那景迷人极了,小时候的一切象一场梦,醒来后依然是洒满阳光的早晨。
四百多年来,房寨以她博大的胸怀,为鹿拥周围三二十里的平民百姓,付出了辛勤的代价,且不说那狼虫虎豹,旧时有的人外号叫“狼啃”,就是被狼咬过啃过,有种游戏叫“狼背吃猪娃”,过去就是有人被狼背去吃了,也不说那水旱灾害,民国八年涨大水,就铁证,单是抗御土匪抢劫,就给房寨大伤元气,如果不是张岗人袁岗人做内线(黑筋),土匪是万万不会得逞的。
步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房寨的寨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与她的使命,寨门、炮楼、娘娘庙,将是留给我们无尽回忆。
辅助工程之一
          一、跨越未来 拥抱辉煌
    《内乡县房氏族谱》于一九九七年冬动笔,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六日打印面世,二o
o二年元月二十八日结束,三易其稿,定稿于二 o o二年。她是我房氏定居邓州市六佰年
(公元一四o四年——二ooo年)来第一部族谱,她是我房氏从邓州市迁居内乡县西
房寨数百年来(公元一五七五年——二o o o年)第一部族谱,她的诞生,虽然不能吐
金纳银,虽然不是铁梁钢柱,但却为改变我们邓州市和内乡县房氏族人精神面貌,辟一
块园地,开一面窗户,她用粗浅的文笔,同我们一道分享丰收的喜悦。
其一、《内乡县房氏族谱》的诞生,结束了我房族六佰年来没有族谱的遗憾,填补了
我内乡房族四佰余年来没有族谱的空白,是邓州市和内乡县房族举世瞩目的一大盛事,
在我房族数佰年的历史上,达官贵人虽然不多,但确实也不少,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二
十余年来,我房族亦涌现出一批大学专家,状元探花,可以说文韬武略;人才济济,他
们为祖国的四化建设,编织着未来与辉煌,更有许多志士,纷纷下海捞鱼,滚滚元宝塞满
了钱袋子,他们为自己的幸福乐园,努力加砖添瓦,他们拼搏之精神“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有些人出入赌场,倾大把钞票,气不发喘,面不改色,颇具大将风度,更有甚者,嫖娼宿
妓,不惜妻离子散,殊不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三十年河东转河西,所以不要奢望永久
地占有一种“美丽”,那不是智者所为,请留一片观赏的余地,或浅尝辄止,都是对“美”
的最好把握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叫懂得人生,观赏人生和享受人生,若把他们的
精神和金钱用在正道上,为民造点福,为己积点德,比登天还难。
    其二、族谱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族人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族谱具有一定的感召
力、凝聚力、向心力,是族人团结的基石、和睦的象征,一个家族好比是一棵大树,一
个家庭好比是一个枝梢,一个人好比是一片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干枝
万叶一条根,荣辱相连,休戚与共,苦乐一体,脉搏相通,根连树枝枝连根,同根连气
房荣我荣,房耻我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人都不离祖根,祖根一脉来传承,稍有
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母系氏族社会早于父系氏族社会,因为一个部落的人群,追根究
底是一母所生,母所生为一姓,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姓”的
造字方法是会意型,即“一女所生”谓一姓,组成合体字“姓”。爹字是由“父多”
二字组成,亦属会意型字,既暗示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真谛,又昭示了母系氏族社会
的存在,那时候,在一个部落里生活的每一个成员都明白大家都是出自一个母系祖先直
接繁育出来的儿女,或衍生出来的孙孙、曾孙、玄孙,延续开来,子子孙孙,世世代代
永无休止,当时他们聚集一处,最初由几个人、十几个人,发展到数十人数佰人,形成
一个母系部落,理所当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受到尊重是因为她们心地善良,性情温和
她们是贤妻良母,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且起着使部落人丁兴旺事业发达的作用,偶
而部落与部落发生格斗与撕杀,挑起原始战争,因战争失利而迁散或失散的人不论走到
哪里,其姓不变,人一生下来就有姓,终生不变姓,当然也有因灾祸而隐名埋姓的,所
以本族谱所记载的“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迁居内乡西房寨”就说明内乡房姓都是房胜和
的后代,都是有同一血缘关系的房氏后人,然而,随着历史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们
文化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家庭将不再回避它,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新世
纪的挑战,所以族人要有众位一体的意识,莫视族人为路人,团结一体,努力拼搏,自
我加压,争创一流,为国效劳,为家效力,争创名流家庭,争创名牌家族。
    其三、族谱是一项系统的民心工程,符合社情民意,既然是工程,就有主次之分.
主体工程是纯正的房氏家族谱,触以世系表就分外醒目,辅助工程是除了主体工程之外
但与主体工程相关的人和事组成、主体工程人人过关,在认真仔细调研的基础上,对照
西房寨第二部祖鉴,挖掘出西房寨.北院.西地十八世房新泽的两个弟弟房新显和房明新
西房寨.北院.当中院十九世房明钢(房明岐)之三弟房明政,西房寨.南院.前头门十九
世房德行之弟房德全,还有西房寨.南院.南院房子魁之弟房子学……事无巨细,人无
高低,只要挖掘出来就好,过了我们这一代,事情就更难办了,辅助工程要亦好,不要
亦了,但为了给后世留点什么,冲破层层阻力,历经道道难关,查石碑,翻祖鉴,访族
人,发信函,赴邓州市三次,足迹遍及邓州市房山大房营、柳林房营、西房庄、小房堂
等地,合辛茹苦经冬夏,风云雨雪走百家,多少个通宵达旦,多少个夜以继日,终于迎
来了《内乡县房氏族谱》的诞生,历史性的邓州之行,为增进邓州市和内乡县房氏的友
好往来,为加强邓州市和内乡县房氏相互了解,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四、请为历史留点什么,树叶青了又黄,野草枯了又荣,转眼间到了二o o o年
在喜迎新世纪与新千年之际,请为历史留点什么,追根溯源,伟大祖国乃我母亲,犹如
母亲与儿女,荣辱相连,休戚与共,脉搏相通。一方水上养育一方人,伏牛山造就了我
们朴实、豪爽的同时,也造就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今天,人生目标不
再朝令夕改,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始终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势在必行。当我
们跨进经济舞台,愈来愈宽广,愈来愈精彩,展开双臂后的中国,三百六十行,行行交
椅辉煌,有感叹命运,命运之舵由自己掌握,有寻觅机遇,机遇之路就在自己脚下,或
坦诚相待,或先声夺人,或契而不舍,或异想天开……勇于探索,不畏坎坷的人们已
先行一步,孰喜孰忧,皆出生命之悟,于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座标,我们将无愧于时
代,我们将无愧于后世,我们将无愧于族人,我们在重新设计自我,成功者潇洒,败北
者照样潇洒,人类漫漫长卷,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过是一个逗号,人生象一台
戏,重在角色体现,至于帷幕落下之后的喝彩或嘘叹,则微不足道,为营造二十一世纪
的理想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一片净土,献一份真诚。
    其五、《内乡县房氏族谱》虽然姗姗来迟,但她毕竟婷婷玉立,她的诞生是我们邓
州市和内乡县房氏族人的一大骄傲,是我们房氏兴旺的标志,团结的基石,她壮重向世
人宣布,我们房氏有了自己的族谱。虽然我们的先人已经沉默,但本族谱尚会说话,她上
不辜负列祖列宗之厚望,传宗接代;下对得起后世后人之激情,延续有望。春天不播种,
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当今人们痛恨丑恶,希翼美好,对
时弊担忧,为未来困惑,但于牢骚和忧虑中,亦称生活确实提高,经济确实发展,但是,
我们的民族几千年来,由于受封建迷信的束缚,传统礼教和文化禁锢,加上东西方文化
范畴、地域、民俗和思维逻辑的差异,对宗族家谱的偏见颇深,甚至有的人囿于“官感”
,根本没有系统研究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所以对历史、历史人物及历史上人物家族
理解有误,应该说,编史修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我房族增光添彩,编修宗族家
谱,顺应时代潮流,自己的事,我们自己办,如果自己的事都办不好办不了,哪还能谈
得上“天下为公”呢?正如一粒种子,从它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需要呵护,需要适
应它的生活环境,需要水、肥、土、种、密、保、工、管,更需要阳光和空气,如果有
许多人为它创造更适宜的生活空间,相信它会生长得更好,相信它会根深叶茂,本固技
荣,相信它会以累累硕果,喜迎八方宾朋,以它那常绿的胸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
懈的追求。
    希望本族谱能成为邓州市和内乡县所有房氏族人的一道精神大餐。
              二、姓 氏 起 源
    最早的姓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称号,因为母系氏族社会早于父系氏族社会,所以传说
中的帝王姓氏上多有“女”字,如神农氏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上
古时,还有许多原始氏族以所崇拜的动物为姓,如:牛、马、羊、熊,凤、龙、骆、鲍
等,亦有的以所推崇的植物为姓,如:杨、柳、松、柏、梅等,历史发展到后来,有的
就用国为姓,如:齐、鲁、秦、韩、吴、周、宋、郑、房等,亦有的以食物名称为姓,
如:米、豆、汤、谷、麦、盐、粟、栗等,也有的以颜色为姓,如:黄、白、蓝、乌、
朱、黑、皓、玄、朱等,还有的以居住地为姓,如单姓的卢、舍、轩、阁、官、院、邱,
复姓的如:东郭、西门、南宫、闾丘等,另外,也有以官职为姓的,如:司马、司空、
司徒、上官、侯、帅、尉等,也有的以职业为姓,如做陶瓷的人就姓陶,管仓库的就姓
仓,巫、卜等姓也是如此,也有不少人喜欢用数字为姓,说起来颇有趣,姓一,如一善,
是明代成化年间河北嵩明县县丞,姓三,如三旦八,是元代云南省右丞,姓四,如四水,
是越王勾践的臣子,五梁是三国时蜀后主的谏议大夫,虞舜时的狱官阜陶的后代封于六,
以后就以六为姓,明朝洪武年间汉中教授方孝孺的子孙也因避乱而改姓六,姓七的有七
希贤,是明朝正德年间永春县训导,姓八的有八通,是明朝正统年间礼部主事,姓九的
有九嘉,是唐高祖武德年间翰林应诏,至今还可以看到的数字姓有伍、陆、万等(据《
我国的姓氏由何而来》见《南方日报》于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转发新华社北京九月
二十日消息)
    姓起源于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大兴封国赐地之风,当地称国的单就黄河流域
就数以千计,许许多多,大大小小诸侯国遍布神州,诸侯国按人口土地面积分公、侯、
伯、子、男五等,一等称公,二等称侯,三等称伯,四等称子,五等称男。
    姓与氏产生的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尽如同,;姓是代表出生血缘关
系的,是决定能否婚配的依据,同姓不婚配,同姓不联姻,同姓不乱宗,而氏是表示出
生地址的,用来区别身份贵贱,贵者有封国封地才有氏,残者无封国封地只有姓而无氏.
直至战国以后(公元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奴隶宗法制度彻底崩溃,姓与氏才无分别。
姓氏合而为一,不再分开,用来表示一个人所出生家族的标志(见《中原寻根》谢明祥
著),首先将姓氏合起来为一体的见诸文字的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90
年)他在《史记》中称秦始皇为“姓赢氏”称汉高祖刘邦为“姓刘氏”,直到今天,
姓房的就称房氏,居住在内乡的房姓就称内乡房氏。
    具体说房氏家族由何而来,这要追至五帝,尧帝的儿子丹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尧便把帝位传给舜,舜帝感恩于尧,就封丹朱的儿子陵在房国(今河南省遂平县)陵的
子孙便是房氏(见《中国姓氏寻根》)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回族,后来
他入宫做了大监,靖难之役里随燕王朱棣出入战阵,屡立战功,朱棣(明成祖)即位后
赐他姓郑,这就说明姓氏也有恩赐来源。
    在我国的古书里,有许多远古居民的传说,记载他们住在洞穴里,用兽皮做衣裳,
用木棒同野兽搏斗,吃草根,果实和鸟兽的肉,后来一位叫有巢氏的能人,教他们用树
枝在大树上筑起窝巢,住进去躲避风雨和野兽的侵害,又有一位叫遂人氏的能人,教他
们钻木取火,生动地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姓氏存在的悠久历史。
    伴随人生的“姓”和人们从小就有的“爹”两个字,均采用会意型造字方式,人生
下来只知其母是谁,一女所生为一姓,而不知其父是谁一一父亲多得说不清,这就应了今
天骂人的那句话——“爹多妈少”,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人都是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人人都是“爹多妈少”,这些字的形成,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三、房氏源远流长考
    也许你没进过工业大学的门,但你能把金条和元宝区别开来;也许你没在紫金山天
文台深造,但你能把牛郎星和织女星区别开来;也许你没进修过植物学,但你能把麦苗
和韭菜区别开来;也许你没研究过遗传工程,但你能在众多的孩子面前准确地找出属于
你自己的子女。假如谁问你爷奶的名讳,你会说隔代我不清楚,假如谁问你父母的名讳;
你能理直气壮地说,他们死得早,谁能记得起,提醒各位族人注意,不知其父母名讳及
忌日的,大有人在。
    一位哲人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走,站在人生
的十字路口,你可曾想过,何去何从,历史的潮流将涌向何方。人类社会的今天,正是
从昨天变化发展过来的,熟悉历史,回顾历史,终究是为了把握今天,走向明天,历史
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做人,历史是了解国情的重要教材,
告诉我们的过去,启迪我们正确认识未来和走向未来,如果我们学点历史,就会逐步提
高观察和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眼界开阔了,思想境界就会提高,那时我们就会把个人
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县有县志,府有府志,古已有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念念不忘,历史上各
朝各代还有个兴衰记录,就连孩子们上学亦要学点历史,即使读到中学大学,《中国历
史》、《世界历史》亦是必修之课,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反射出一幕幕的过去,启迪后人,奋发向上,为人类的未来造就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点历史,对研究人类起源,生
存条件,生活环境以及人类向大自然开战不无益处,如果我们不了解历史,我们将重演
历史悲剧,如果我们不面对现实,我们将困惑于严峻的现实,如果我们不选择未来,我
们将被未来所淹没,而崇高的理想则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宗族家谱是中国历史的细胞,写历史离不开人物,人们常说,人类创造历史,或许
就是这个道理,编修家族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尚待开发的一部分,族谱中蕴藏着大
量的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经济史、地方史、人物传记等大量资料,编写族谱能
促使我们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展望明天,鞭策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干在实处,
为中华昌盛,为民族兴旺尽当尽之责。
    今天,人生目标不再朝令夕改,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让自身始终处于良好的竞技
状态,势在必行,因为我们上有父母,因此懂得尊重历史;因为我们家有贤妻良夫,于
是懂得把握现在;因为我们膝下有儿女缠绕,所以懂得面对未来,如果我们学点历史。
就会知道我从哪里来。
    翻开历史的篇章,让我们从蛮鞑子(蒙古族)杀汉人说起去。
    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在数十
年中,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们除了向南扩张外,还向西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公元一
二七一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王位,定国号为元,一二七六年,元军占领南宋
城临安,俘虏南宋皇帝,那时候,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蒙古军初入黄河长江流域的时候,大肆屠杀和驱逐汉人,把空出的大片耕地改做牧
场,用来放牧牛、马、羊,其大臣耶律楚材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和见识,他说:“让汉人
耕田和经营煮盐、造酒等,可以提供大量的赋税,对我们很有益”,尽管元始祖忽必烈
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也曾三令五申,严禁滥杀汉人,然而屠杀汉人时有发生,豫鲁
皖苏等地,十人被杀八九,大片耕地,倾刻间尽成牧场,就连八月十五吃月饼,也还有
一段杀鞑子的故事,当时天下竟然是“南方人少北人多,南人堕泪北人笑”的悲哀尴尬
局面。
    明大祖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一三八o年),采取奖励与强制相结合
的移民措施,从西北山西人多地少的地方把大批百姓迁移到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
地多人少处,今天我中原河南就聚集有五十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超过一百万,沿海的
广东省也还有许多苗族、壮族人生存,这都是从那时候迁居过来的。
    山西省洪洞县是移民集散地,官府开始时采取奖励政策,给移民以粮食、种子、农
具、路费等,鼓励人们从黄土高坡迁移到黄河、长江中下游去,这里气候温暖,土地肥
沃,适宜耕作,不少百姓顺应天意,扶老携幼,远离家乡,踏上了移民之路,但还有相
当一部分人,宁愿苦守老窝,不愿迈出一脚,这时候官府采取措施,张榜告示,说凡是
山西洪洞县的人可以不迁,其它各地都必须迁移,西北数省百姓,眼看不迁有望,纷纷
信以为真,蜂涌而至洪洞县境,谎言里掺进几份真情,就容易使人轻信;骗局里夹带几
份实在,就容易使人上当,待百姓集结成片,官府派军队层层包围,在山西省洪洞县光
济寺前,大槐树下,把百姓反绑双手,一人不漏,人们哭爹喊娘,大放悲声,被迫背井
离乡,双手反绑谴送东南方,直到今天,人们还乐意背剪双手,据说就是从那时候流传
下来的习俗,如今亲朋好友相见,若问一声“从哪里来?”你说是“大槐树”也不差。
    透过这组镜头,如果你仔细品味就不难发现,我们房氏老祖宗伴随着移民大军步履
蹒跚,拖儿带女正朝着中原大地而来。
    据邓州市内乡县房氏始祖房学及十世祖房宗训墓碑记载,对房氏始祖的来龙去脉提
出了有力的佐证,始祖房学的墓风称:“明永乐初年,由燕京至邓,即我族自明至清之
始祖也,择居城南三十里上山之左,即今之大房管也。”又说:“迄今四佰二十有一年”
立碑时是大清道光三年,即公元一八二三年,说明是明朝永乐二年入邓。
    据十世祖房宗训的墓碑记载:“吾房氏一族,原籍北直大名府开州人也,自明成祖
二年徒居邓南构林关北马庄,至三世祖,移居于土山之左。”
    根据始祖房学及十世祖房宗训的莫碑记载:证实了始祖房学是明成祖永乐二年;即
公元一四o四年迁居邓州,其原来居住地“燕京”及“原籍北直大名府开州人也”,即
今河南省濮阳市梨园乡房长治村,其迁入邓州市具体地点路有出入,始祖房学的碑文上
说“择居邓南三十里土山之左,即今之大房营也”,可是十世祖房宗训的碑文却是“自
明成祖二年徒居邓南构林关北马庄,至三世祖.移居于土山之左”,孰是孰非,实难定
夺,因为始祖房学的墓碑是大清道光三年所立,十世祖房宗训的墓碑是大清道光二十八
年所立,他们所立之碑时间相隔仅仅二十五年,可以说是同龄人所立,只是说是立碑人
居住地略有差异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邓州市及内乡县房氏始祖房学是明成祖永乐二年,即公
元一四 o四年由河南省濮阳市梨园乡房长治村迁入邓州。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跟随房学的足迹,到濮阳看看房学的身世,濮阳房氏祖房陆,
房陆生五子,依次是房文义、房道,房明、房辟、房临福,房辟生二子,依次是房景伯、
房景儒、房子儒生三子,依次是房时、房昱、房学,为了更清楚地显示房学在濮阳的位
置,列表如下;
        始世祖         房 陆
        二世祖  房文义  房道 房明 房辟 房临福
                                                                      
        三世祖      房景伯     房景儒
        四世祖          房时   房昱   房学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房氏老祖宗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即公元一三八o年)
迁居河南濮阳,当初所立的始祖、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不可能是四世同堂,或者一、
二、三世还在山西境内,到了河南濮阳,就把山西的老爹老爷忘个净光,二十三年后,
在明成祖永乐二年(即公元一四o四年)房学从濮阳迁居邓州,在濮阳房学被尊称为四
世祖,也就是说,从房学这一辈算起,他只有父辈、爷辈.老爷辈,那他老老爷呢.说
明他们也不是濮阳土生土长的人,他们也不会从半中腰出个始祖来,由此亦可以说明房
学的上三辈人或许就在山西,即使房学的上三辈就是在濮阳土生土长,他们亦不会从半
中腰找出个始祖来,由此可见,他们就以他们所知道的老爷作为始祖了.
房学迁居邓州,被尊称为始祖,二世房福祯.三世房有才,四世房景、房虎,房景生六子,钺、锘、镗、钰,房虎生一子名拱,六世房英留居邓州,六世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迁居内乡西房寨,据考证,迁居内乡西房寨的时间在公元一五七五年左右.距今已有四佰二十五年.
四佰余年历史,四佰余年沧桑,四佰余年巨变。四佰余年来,房姓族人为振兴中华,繁荣社会,不无贡献.四佰余年来,房姓人丁兴旺,纷纷从西房寨迁居内乡各地波及邓州、西峡、灵宝等县市及陕西、内蒙、新疆诸省区,他们把房氏优良传统及勤俭美德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为祖国的明天编织着锦绣与辉煌。
内乡房氏居民点计有西房寨、房家洼、朵子殿、东房寨、前渠五个,人口逾千,房姓居民点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我们靠勤劳双手,送走贫困,换来幸福,满院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数十名中专以上学历的族人为光耀房氏宗族、为启迪后世奋发向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追根溯源,与明月对饮而三;源远流长,占绿水十分之一,愿族人不辟艰辛,更上一层楼。
四、房 氏 族 谱 说
    房氏族谱,当追溯到十年以前。
    一九八七年,内乡西房寨十九世房景荣从台湾归来探亲,由邓州房氏族人于一九九o年出面编修我内乡房氏族谱,她只记载内乡西房寨一地,对房家洼、朵子殿、东房寨、前渠四地均未记载,而且遗漏很多,如西民寨,南院.辽地三门,只记十七世房种德(安仁),房文德(安玉)两门,少记房怀德(玉安)一门,错误不少,如西房寨北院.大门十八世造法造定误为选法选定,西房寨.北院.西地二十二世耀显、耀志误为照显照志,西房寨.北院 北院二十一世攀峰、保峰误为盼平、保平,单就邓州市房姓也未全部收集到位,给我们留下遗憾的是,现今邓州市房氏族谱尚未面世。
    本次编写的族谱,力求高起点、超常规、大跨度、全方位予以载述,具体事宜:
    宗旨:上至可考,下至现今新生一人、凡与内乡西房寨有血缘关系的一概登记造册。
    目的:明世系,排辈次,理家史,彰贤达,鼓族气,举善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全社会之繁荣昌盛,尽当尽之责。
    意义:传承文明,沟通未来,为跨入二十一世纪架起彩虹;融通阴阳,平衡心理,使房氏仙逝英灵含笑九泉,让所有房氏族人生的有处,死的有位,生生死死都在族谱里标明,显示其人生座标及价值。
    其它一:凡涉及个人及家庭隐私的,一概征求当事人之意愿。
    其它二:凡为房氏族人有一定奉献的,将在族谱内特设栏目载述,以示表彰更传喻后人。
    其它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出生年月略有出入.
    其它四:出生、死亡时间除标明农历外,均为阳历。
    其它五:死亡人员在五十岁以上者称享年x岁,五十岁以下者称时年x岁,少小夭折另述.
    其它六:子女按先子后女排列,次序按先长后次排列。
    其它七:老少姑娘出嫁后,只记其子女一辈,男到女家落户者不比房的与此等同看待,即不姓房的只记一代.
    其它八:本族谱由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两部分组成,主体工程是以房寨轴心,波及房家洼、朵子殿、东房寨、前渠的世系图表(都是吃的一个“清明社”)组成,辅助工程由除世系图表及族谱外其它层次组成,运用科学态度唯物观点,深入浅出,正面叙述;使我房氏族谱融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铁笔绘锦绣,丹心托阴阳,让房氏所有活着和死去的人都有一个安身立地的处所.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房氏族人亦随团而安,六世祖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从邓县迁居内乡西房寨至今已有二十三世,历时四佰余年,我房氏子嗣繁茂,人丁兴旺,远有名士,近有贤能,对社会发展不无贡献.
    编史修志,追本溯源,历来为我国人所重视,亦是我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此次修谱,所以能初见成效,其源在祖训,数佰年前就有人编写祖鉴,这本是族谱之雏型,其后在爱心,我辈面临祖祠早毁,先辈墓志多失,族内高龄知情者辞世居多,修谱资料无处可循之局面.我兄弟虽属庸愚之辈,然木本水源之志尚存,生逢今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理当秉承祖训,知难而进,拯祖籍于泯境,承前者启后人,使后世子孙知本弘德,昌之久远l
    我们现在均已年逾半百,老牛已知夕阳晚,勿需扬鞭自奋蹄,休道凡人平常事,妙笔皆成好文章.
五、房 氏 祖 鉴
    房氏祖鉴,由来已久
    存放在内乡房氏祠堂里的祖鉴分南北二院,白布座底,黑笔写就,这部祖鉴完整准确,是我内乡房氏族人唯一的精神财富,它的产生与延续,为后人研究房氏起源.发展与变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可借保存到一九六六年被当做四旧,撕得粉碎;染成一面面小红旗,擎在手中。
   一九八七年春,西房寨十九世房景荣(房聚成)从台湾归来探亲       专请
  十八世房明钢和二十世房喜尧主持,编修第二部祖鉴,这部祖鉴全凭族人回忆,只能记其大概,房胜和以下只记数代,当今能回忆起来的记上,中间部分则是一片空白,这部祖鉴的范围首次超越西房寨、朵子殿,东房寨,己故族人的姓名亦并列其中,这部祖鉴于一九八八年七月完成,历时一年有余。
    房家洼有一部完整的祖鉴,虽然只记房家洼一地,但这部祖鉴也是从六世祖房胜和开始记武,直到十八世,观其笔迹,皆出一人之手,于是我们推断:一、它是一气呵成之物;二、是从西房寨第一部祖鉴上摘抄过去的,因为当事人不可能从六世一直记到十八世;三、说明六世房胜和以下数代的准确程度就更大。
    给房家洼族人留下遗憾的是,由于保管不善,十六、十七、十八世许多人名辨别不清,在我走访房家洼的日子里,尽管采访对象是十八.十九世的人,尽管有八十多岁高龄之人,但地们对十六、十七、十八世辨认不清的人名亦回忆不起来。
    祖鉴,俗称祖子,祖鉴的共性是,谁死了就给谁的姓名填上,活人没记一个,媳妇全用x氏代之。老少姑娘一概不提,出生死亡时间不记。
六、房 氏 祠 堂
    祠堂是房氏宗族存放祖鉴.商量议事的地方。
    房氏祠堂面南三间,墙外砖包皮,室内地铺砖,逢清明佳节.房家洼、朵子殿、东房寨、前渠等地的族人纷纷前来西房寨,值年族人置桌摆席,一是焚香烧纸,叩拜祖宗二是上坟(房家洼祖坟在十九世房桂来房屋后边寨外),朵子殿的祖坟在寨里二十世房:运良门前,二十一世房月申房后)三是大人领着小孩,认识熟悉西房寨这个地方;四是商议族上的事务,比如族上田产支配,下年由谁来承办清明社(俗称“吃清明社”)族上田产有若干亩,谁种地,出谁来承办清明社,下年就在谁家吃席。
    祠堂是房氏族人的“司令部”,对族人有特定的感召力,通过“吃清明社”,能提高族人的向心力,增强族人的凝聚力。
    房氏祠堂高大雄伟壮观.一九五三年左右.当地政府把房氏祠堂分给抗美援朝将士十九世房德见(房明生)居住.一九九o年,房德见扒掉祠堂并在原址建起楼房。
九、内乡县房氏公布示意图
  内乡县房氏分布一乡(赵店乡)、两镇(湍东镇和赤眉镇),五个居民点(西)房寨、房家洼、朵子殿、东房寨、前渠。
其中赵店乡有花洼村(西房寨)房南组及房北组,另有少量族人居住在张东组和张西组,长岭村(朵子殿)阮家组和袁寨村(前渠)马巷组,湍东镇北符管村(房家洼)房南组,赤眉镇张堂村(东房寨)房沟组。
三个乡镇六个组,五个村子近千人,说不上浩浩荡荡,称得起遍布内乡。
                十一、对房氏有一定贡献的族人
  房文轩,十八世,西房寨南院辽地人。生于一九三八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原配别花厅,生于一九二六年,卒于一九五三年,时年二十八岁,生一男一女.儿子房是明,女儿房荷荣,继配赵玉兰生一女名房宛英,现配封明月,生于一九三一年四月,儿子房景明配谢玉阁,生一男一女,儿子房继涛.女儿房俊丰,孙子房继涛配陈晓伟,生一男房占军,房文轩五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教育战线.半个世纪的千锤百炼,锻造成为学深为师、品正为范的一校之长.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观念的更新。知识的更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新观念新知识的获得,将得益于国家教育制度为我们提供宽松的土壤和宁静的天空.让其自然发展.真正体现教育的自信、社会的成熟和时代的进步.
    作为一校之长,房文轩深感责任重大,首先组建一个开拓创新、经验丰富、年轻精悍的领导班子,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丰献精神的优秀教师任教,经常培训,提高素质,使全体教师逐渐形成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良好风范.
    房文轩数十年如一日, 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使学校致力于培养有益社会、才智清明、性情通达、个性丰富、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从思想、心理、文化、身体等方面进行培养,实施爱心教育,在学生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渗透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思维创新,使学生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最终达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二十一世纪所需人才。
    房文轩一生执教两袖清风,辛勤耕耘,淳朴为人,兢兢业业培养桃李香飘天下,勤勤恳恳造就栋梁建设中华,相信自己,努力拼搏,把人生的画博用美丽填充.相信自己的历史靠自己书写,谁都难以代笔。
    从房文轩身上,我们真正体味到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财富,舍得花力气,脚踏实地的去奋斗,这样你才能得到本应属于自己的那片沃土。
      2.十九世房景荣(房聚荣)西房寨,南院,辽地人,生于一九二八年农历二月初二,民国期间毕业于开封警察学校,台湾军官学校,现定居台湾省北市文山区116久康街169巷10号4楼,其妻曾玉兰,生五女,长女房宜书,次女房宜华,三女房宜仙,四女房宜男,五女 房宜君。
     房景荣生逢乱世,弃文从戎,精诚报国,老有所成,虽到暮年,不变的是乡音,难忘的是乡情,乡音如雷,乡情如蜜,身在台岛,始终崇尚宗祖,怀念故土,一九八七年春回归探亲,国族谱事曾托请西房寨十八世房刚明和二十世房喜尧主持,未果复于一九九o年函请邓州市房族共同编修我内乡西房寨族谱,虽均未面世,但功不可没。
      人生在世数十春秋,大千世界的人们都在为各自的生计而奔波,只是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滚滚红尘,千姿百态,即使路上的人们,或者行色匆匆或者悠然漫步,他们的身后都有各自的故事。人生犹如时钟一般,它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无论时代的风雨如何荡涤生活的价值取向.只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关爱,就显得更加务实平朴.韩愈说:“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这三不愧正是房景荣处世做人的真实写照。
    3.十九世房桂来,西房寨,北院,西地人,生于一九四一年农历三月初六;平顶山矿大毕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就职平谋六矿副矿长。一九九八年一月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平顶山人民政府授于他科技拔尖人才,一九九八年被中国河南国际人文科学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聘请为特约研究员,一九九九年八月,被国家煤炭工业部推选为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一九九九年世界人物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授于他世界优秀人才荣誉称号,其妻曹春梅,生育三男.长子房宏庆,次子房保定,三子房宏伟,膝下有一孙子房利民,孙女房博怡。
    房桂来毕生供职平顶山矿业集团.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从技术员成长到副矿长,高级工程师,是其四十载矿业生涯的足迹,而今花甲之年,捐资六仟八佰元人民币,修建自来水塔一座,造福乡邻,恩泽万代,精神可嘉,百姓拥戴。
    房桂来是我们房族杰出的代表,闪烁的名星,名流人物,名牌家庭,造就了属于自己的那方蓝天。
    生活中充满希望,希望里充满生活,但愿得桂来精神代代弘扬,但愿得房氏家族再出几个“桂来”.那么.我们的明天将更加精彩。
    二十世房林科,西房寨,南院,前头门人.生于一九六二年五月,其妻王丰菊,生育一男一女,儿子房俊豪,女儿房俊丽。
    房林科自幼勤奋.一生好学.毕生致力于畜牧兽医研究,颇有造旨.十里八乡,皆有名望,现在赤眉镇立一门头,行医卖药,自成体系,远近闻名,兽医行家.一九九六年捐资两千元人民币,修建自来水塔一座,福泽乡里,堪称楷模。
          十二、为本族谱捐款名单
    王霸家昂首作证,湍河水曲膝为凭,各位热心族人所捐之款,分分厘厘都饱含着各自的辛酸,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各自的血汗,他们热情为本族谱送一缕春风,献一片爱心,表一份真诚,留一方净土,内乡县所有房氏族人衷心祝愿各位捐款之家,人旺财发,家出贵子,大学专家,好梦园园,好运连连,事业有成。
点滴之爱,人间真情,浩浩青史,万代留名,在这飞速发展的社会里,真情是化解生活坚冰的唯一途径,人人献出一点爱,荒漠亦会变绿洲,人人献出一点爱,懦夫亦会变金刚,虽然为本族谱捐款数额有限,但毕竟还有人懂得放弃,放弃赌博——拿一点赌输的钱,放弃灾难——拿一点免灾的钱,放弃疾病——拿一点吃药的钱,放弃一切不顺心的因素——拿一点顺心的钱,放弃金钱,顺心康健。门从积德大,官自读书高,让我们从积德开始,把你的手伸给我,把我的手伸给你,捧出真心,让《内乡县房氏族谱》伴随着你的英名垂千古。
          十四、荣宗耀祖的房氏名人
民国期间名人:
    l、十六世房xx外号老虎头,又称二梆子,西房寨.南院.南院人,民国初年,在一次邪恶势力入侵西房寨的近距离拼搏中,土匪架设云梯,在寨墙外手攀云梯一个接一个往寨墙顶爬,老虎头站在寨墙上手持木棒,一棒打一个土匪.打得土匪攻不上寨墙,打得土匪损失惨重,打得土匪哭爹喊娘,老虎头的英勇拼搏,也激起了土匪对他的仇恨。后来,土匪设法潜入寨中,专找老虎头及其儿子报仇,可怜父子二人均遭土匪杀害,令我房氏族人遗憾的是:保家护寨有功的老虎头及其儿子,连名字也没有流传给后世后辈,唯有外号老虎头及二梆子留在我们心中,老虎头的献身精神,永远回荡在西房寨上空。老虎头及其儿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十七世房廷广。生卒不洋,四房寨, 南院,南院人,手使双抢,百步穿场,宛西数县司令别廷芳贴身保镖。
    3.十八世房广轩(—八七九——一九五四)享年七十六岁,西房寨,南院.前头门人,一生勤奋,早年得志,曾任内乡县经理局师爷,局长是花洼李中玉,经理局主管财经,税务工商等方方面面,实握县政府财政大权。
    4.十八世房中堂。生卒不洋,西房寨,北院.西地人,曾任联保主任,权限范围在今天的花洼、聂岗、袁寨、范营、岗堤、红堰等六个行政村。
    5、十九世房凌云(一九一o——一九八八)享年七十九岁,西民寨 , 北院 西地人,曾任保长,权限范围在今花洼村及程岗、孙岗、聂岗。
共和国期间名人:
    1、十八世房文轩 生于一九二八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西房寨 .南院,辽地人,中共党员,一生执教.桃李满天下,曾任小学校长。
    2、十八世房建堂(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一九九七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西房寨,南院.南院人,中共党员,少年得志,为官一生,造福乡邻.两袖清风。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历任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盛期任花洼村党支部书记。
    3、十八世房建海 生于一九四四年八月,中共党员,西房寨.南院.南院人,曾任七(里坪),板(场),夏(馆)法庭庭长。
    4.十九世房景荣 生于一九二八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原籍西房寨 .南院,辽地。一九四八年移居台湾,生逢乱世,弃笔从戎,移居台岛,不忘祖宗,两次捐款,族谱祖鉴,第一次为西房寨修祖鉴捐二佰元人民币,第二次为邓州市给我内乡西房寨修族谱捐二百美元。
5、十九世房金成(一九二二——一九八三年农历十月初三)享年六十二岁,西房寨,北院,西地人,毕业供职原西峡口镇供销系统。
    6、十九世房新成,生于一九二六年农历五月初四,西房寨.北院.西地人,曾任四川省卢州市农牧局局长.
    7、十九世房桂来 生于一九四一年农历三月初六,西房寨.北院.西地人,中共党员,少小努力不靠天,终生奋战在煤炭,不忘乡邻建水塔,投资现金六千八.高级工程师,现任平煤六矿副矿长.
    8、二十世房西岐(一九三0年四月——一九九七年农历九月初三)享年六十八岁,西房寨.南院,前头门人,曾任陕西省商南县人民银行行长.
    9、二十世房满仓,生于一九四0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西房寨.北院.北院人.曾任陕西省商南县水利局局长.
    10、二十世房师岑,生于一九五一年,西房寨.北院.北院人.现任新疆石河子邮电局局长.
    11、二十一世房佰俊,生于一九七一年二月,西房寨.北院.北院人.毕业于中江医学院科学院博士医学位。
    12、二十世房建业,生于一九五六年,房家洼人,曾任内乡县人武部副部长.
    13、十九世房震堂,生于一九一七年,前渠人,中共党员,曾住七里坪、崔岖、青山水库等地卫生院院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曾任赵店乡乡长。乡主席。
    14、十九世房震业, 生于一九三一年,前渠人,中共党员,曾任庙岗公社武装部长.
    15、二十世房国华,生于一九五五年,前渠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林校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十五、中国历史上房氏名人
唐朝父子宰相——房融和房涫
    唐朝玄宗李隆基的宰相房涫和他的父亲唐朝武后的宰相房融
    房涫字次律,河南人,唐朝武后宰相房融的儿子,生于武后神功丁酉岁(公元697年)卒于唐代宗(李豫)广德元年癸卯岁(公元763年)终年六十七岁.
    房涫一生为官三十余处,风尘仆仆,曲折坎坷,可谓劳碌一生,死后而已.
    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房涫因以文官带兵讨贼,兵败咸阳之东,当年六月,肃宗听信北海太守贺兰谗言,被贬官罢相。
    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四月.房涫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任晋州(今山西临汾)刺史,八月改任汉川(今四川省广汉市)刺史。
    房涫在汉州时又被提升为尚书.回京之时,杜甫说,房涫回京忧多于喜,房涫在回京途中遇疾停留闵州(今闵中县)僧舍开元寺(后攻为观音寺)治病,不幸同年八月病故,当时杜甫在梓州(今三台县)闻房涫染疾,日夜赶赴闵中,于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撰写已故宰相房涫祭文.
     房涫在汉州为政两年零八个月,除暴安良,发展农事,他在汉州城西的低洼地带开凿西河,兴建水利,灌溉农田,造福百姓.一时政通人和,深得民心,当地百姓在汉州城建一“房湖公园”以示对他的怀念.园内有华丽的建筑群.如房涫展览馆、馆园、房涫留琴馆、房涫的铜像,房涫与杜甫一起的塑像.房涫弹琴的画像,楼台亭阁,应有尽有,其它还有水利灌溉图,诗、联、碑记等,是当今广汉市旅游胜地之一.
    唐初著名宰相房玄龄和他的父亲房彦谦
                                      (一)
    房玄龄,名乔,生于北周武帝建德八年(公元579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享年70岁,原为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其曾祖父和祖父历任北魏,北齐官职,其父房彦谦是魏齐间山东的著名学者.
    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同是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助手,被封为“梁国公”画像荣登凌烟阁,唐太宗数次驳回他的辞职报告,视其为左右臂,古人素有“房谋杜断”之赞誉.“房谋”是说房玄龄善于谋划,“杜断”是说杜如晦决于判断。
    其父房彦谦知名度虽不及房玄龄,却也声震朝野,名垂青史,是一位显赫的人物,只不过父子俩一在隋朝卖力,一在唐朝效忠罢了。据《隋书》记载,房彦谦自幼丧父,是其母亲及兄长把他抚养成人,家境大约不好,十八岁开始做官为齐州主薄时,就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后来在他任长葛令及若州司马期间,“甚有惠化,百姓号为慈父”离任之后,“百姓思之,立碑颂德”。后来贵为司隶刺史,职掌巡查四方,荐举和弹劾地方官员之职,极有实权,倘若心术稍有不正,不会清清白白.房彦谦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虽然连任北齐和隋朝的中级地方官吏,但对魏、齐、周、隋之间的长期政治动乱十分厌倦。所以在隋文帝(杨坚)代周以后,曾想“优游乡曲”,再也不出任做官,在被迫受隋王朝的任命后,也决不阿谀权贵,对看不顺眼的事大胆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曾经尖锐地向当时权重一时的宰相高颖和负责宫庭建筑的张衡提出,对吏治要严于管理,对“穷极侈丽”的建筑,要立即停止,间接地也对隋炀帝好大喜功,浪费民力提出谏劝,房彦谦对隋炀帝必将灭亡,早有预感,他曾对他的朋友说:“隋炀帝性多忌刻,不听意见,唯行残酷之政,别看现在天下尚安.不久必有危乱.”
                                   (二)
  房玄龄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耳儒目染,颇传其父遗风。他自小爱好文学,广闻博览,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善诗能文,精通儒家经书,可以称得上当时的一位全才。房玄龄无论在政治思想方面和道德品质方面,都是封建时代的楷模。他政治上酷肖其父,也十分敏感。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王朝还正在兴旺时期,表面上“天下宁晏”,大家都以为“国家方永”(国运长久),而青年的房玄龄却早看出不可克服的弊端和国家覆亡的征兆。一天,他对父亲说:隋朝本无功德,只不过欺骗百姓,现在又在皇位方面互相倾夺(指隋炀帝与其兄杨勇、弟杨谅之间争夺皇位之争),贵族们“竞相淫侈”。这样的王朝终归要矛盾百出,“内相诛夷”,其灭亡是跷足可待的。房彦谦见小小年纪的儿子竟然有这样一番超人的见识,不禁大为惊喜。房玄龄对于长辈恪守孝道,他的父亲长期卧病不起,他“绵历十旬”(绵近一百天),尽心服待药膳,没有脱过依服睡觉。他对继母也颇能尽孝,史称对继母“恭谨过人”,继母病了,请医生过门“必迎拜垂泣”。继母病死,伤心到不思饮食、骨瘦如柴的程度。房玄龄的品德和文才受到当时人的十分赞赏,主管人事的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人评价他说:“我看人多了,从未见到这样的年青人,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这时正任为隋隰城(今山西汾阳)尉的房玄龄,终于看准了时机,毅然脱离了隋王朝,“杖策谒于军门”。当时李世民“徇兵渭北”,主要指泾阳(今陕西泾阳)、云阳(今陕西三原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一带,这一地区离隰城约有七、八百里之遥,房玄龄徒步追谒李世民,也是相当辛苦的。这当然也由于唐军大得民心的缘故。《旧唐书.太宗记》称,李世民到渭北的沿途,“三辅(长安附近)吏民及诸豪猾诣(到)军门自效者,日以数干,扶老携幼,满于麾下”。房玄龄正是在这样形势下投奔李世民的。正好此时,著名文学家温彦博亦在李世民部下,他早闻房玄龄才名,便把他大力推荐给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立刻予以重用,委任他为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主管军事机要文书的起草和参谋),引为谋主。从此,房玄龄成为李世民的左右手,跟随三十多年,李世民即皇帝位后,终成为唐太宗贞观一朝的贤相,闻名于后世。

                            (三)
    房玄龄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参谋后,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他比别的文臣武将更有政治眼光,看得远,想得全面。比如,李世民在扫平诸割据势力的战争中,每打胜一处,众人都争着抢掠府库里的珍珠宝玩,而房玄龄唯独考虑怎样收揽人才。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就是因为房玄龄的尽力保护,而留在李世民幕中,后终成为股肱之臣的。《旧唐书.杜如晦传》记载,原来杜如晦为李世民的兵曹参军(训练的军事参谋),后来要被调出,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英俊被调出的越来越多,别人都不可惜,只有杜如晦聪明识大体,是个安天下的大人才。主人若还想着经营四方,取得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听后十分震动,感激地对房玄龄说:“你不说,我几乎失去了这个人才”,立即把杜如晦引到身边作为心腹人员。房玄龄有意结交许多有才能的谋臣猛将,“潜相申结,各致死力”,为李世民收罗了一批文武之才,结成了一很大的势力。在跟随李世民削平群雄的战争中,他还注意搜集各地民情、亡隋的图籍文书,《旧唐书.太宗纪》曰:李世民王世充段达等盘踞的洛阳,房玄龄当即想到要把隋王朝留下的图籍保存起来,以备将来治国之用。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代隋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房玄龄升任为秦王府记室,补封为临淄侯。他的工作更忙了,秦王府的事无巨细,他都要管,尤其是军事和政治文书,最后都由他圈定,不少文书要他亲自起草。他井井有条,才气横溢,史称他:“在秦王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瞻,初无稿草”。就是说,有不少军事文书和上奏给唐高祖李渊的表章,是在马上即兴完成的,不用草稿而文采优美,且顺理成章。他如此才思敏捷,是十几年的戎马生涯练就的。
    唐王朝建立以后,最高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起来,主要表现为皇位之争。唐高祖的大儿子李大成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因为战功显赫,也给予特殊礼遇,加号“天策上将”,位在一切王公之上。李世民的“天策府’可以自署官吏,实际上已形成一个独立王国。双方势力的同时增大,必然会由此引起政治上的斗争。李建成对李世民“勋德尤盛”,产生了极大疑虑;而李世民不断树立私党,也加速了这种斗争的激化。事情终于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一天,李世民从太子建成处宴饮而归,发现食物中毒“心中暴痛,吐血数升”。这引起秦王府的极大惊慌,大家感到直接冲突是不可避免了,李世民积极召集谋士们准备对策。
    房玄龄在这场斗争中充当了主要谋士的角色。他早就胸有成竹,在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定王世充时,曾和李世民一起,“微服”拜访过一个叫王远知的道士。王道士告诉李世民:“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至少从此时起,房玄龄就已萌发了辅佐李世民做天下主的想法。当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激化后,房玄龄立刻找到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商量说:“现在嫌室已成,危机即发,大乱一起,必将危及整个国家的统治”。他建议“遵周公之事,外宁华夏,内安宗社”,意即效法周公锄掉管、蔡那样,除掉李建成和他的同党李元吉(李渊四子)的势力,这样才可以外安华夏,内保唐王室的统治。长孙无忌把这个意见转告李世民,李世民召见了房玄龄,和他进一步谋划进行宫廷政变的事宜。后来,杜如晦、高士廉,以及大将侯君集、尉迟敬德也都参加了密谋,形成为秦王府策划政变的核心。太子李建成知道了秦王府的密谋,对房玄龄、杜如晦二人特别忌恨,于是在唐高祖面前说了房、杜二人许多坏话,唐高祖偏听听信,把房玄龄、杜如晦驱斥出秦王府。
    形势越来越紧张,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日夜劝说李世民先行下手,他们对李世民说:“事情已经十分紧迫了。为了保住江山,应决心大义灭亲。如再当机不断,便会坐受屠戮”。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在政变前夕,命令尉迟敬德将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秘密召回秦王府,经过细致谋划,定在公元626年6月4日起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武装政变中,李建成、李元吉同时被杀。不久,唐高祖李渊自动退位,让位给李世民,改元贞观。这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后,召集诸大臣评功行赏,太宗认为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慰迟敬德和侯君集应当论功第一,房玄龄进爵为邢国公。这一封赏遭到了太宗叔父淮安王李神通的反对,他对太宗说:“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而今房玄龄和杜如晦,不过是刀笔之吏,竟然评功第一,臣窃不服”。太宗反驳说,房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比得上汉朝的萧何,理当评为首功,他列举了许多事实,使李神通无话可说。公元 630年,即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任尚书佐仆射,行宰相之职。此后将近二十年,房玄龄一直连任相职,至公元648年病故。
                                (四)
    房玄龄长期连任相职,一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懈怠。他办事认真,虽一物一事也不疏忽。史书上称他:“任总百司(总管政府各个部门),虔(诚)恭(谨)夙夜(日日夜夜),尽力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信任,把用人大权完全交付给他。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惟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四百六十员。房玄龄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闻人有善,若已有之”。他和杜如晦配合得最好,杜如晦的长处善于判断,史称“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房玄龄常常和唐太宗预先作出谋划,等待杜如晦作出判断,用房玄龄的话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结果杜如晦来到时,往往都能和房玄龄的主张默契。所以史家称说:“房知杜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彼此相辅相诚。房玄龄知人善任,常常向太宗推荐新发现人才,委以重任。唐太宗的太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宫中,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负责太子宫的保卫工作)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房玄龄用人不拘一格,从来对人不求全责备,也从不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而是随其才能量人录用,不以出身贵贱为限。这一用人政策在当时是比较可取的。
    房玄龄任相期间,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事无巨细,想得周到慎密。古人说他在相位时,“贞观之盛,群材蚁附”,这自然与他任人唯贤有关。但当重要部门,一时英才难选时,他又宁缺毋滥,自己先承担起来。史称有一个时期,管理财政的度支部门缺少合适的人选,房玄龄“宁虚其位,而不以与人”,因为这是“关天下利害”“民力所系”的要害部门,是决不可交付给“聚敛之臣”的。这种“宁受吝权之机,而不忍冒昧以与下”的精神,可谓用心良苦。也正由于此,房玄龄堪称为贞观之治时期的良相。房玄龄忠心辅佐唐太宗,需要他过问的事情很多,从《贞观政要》的若干条记载看,他不仅要过问吏治,经常审查司法的得失,还要知悉武库甲仗的多少,以及宫营造等细务。其所谓“事无巨细,咸当留意”。对这一切,房玄龄都很认真,虽有小略不察,都觉得是自己的过失。
    房玄龄在唐太宗左右,虽不像魏征那样成为刚正不阿的诤臣,但觉得有不当处,也经常向唐太宗当面提出意见。例如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问周围的大臣:自苦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房玄龄在一旁答道:那是因为幼主生长在深宫,少居富贵,未识人间情伪和理国安危的缘故。以此来警戒唐太宗不要过于宠爱子孙。自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开始,到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重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他对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安静,各得其所,唯东村高丽,将要成为国家大患,吾知而不言,会衔恨入土,死不瞑目的”。此表写得十分诚挚恳切,使唐太宗十分感动,叹息道:“此人危笃至此,尚能优我国家,实在能得”。
    正由于房玄龄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当时君臣上下对他都十分尊重,唐太宗遇有什么大事或难以解决的事都要随时询问他。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将任命一名关内道的黜陟使(代表中央去地方检察不法的官吏),就亲自向房玄龄请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要任命李纬为民部尚书,也派人去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没有表示肯定意见,“但云李纬好髭须”,唐太宗便因此作罢。可见房玄龄在贞观一朝所受尊敬的程度。群臣对房玄龄评价亦很高,贞观时与魏征同时号为谏臣的王圭,曾对唐太宗评价房玄龄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房玄龄对“贞观之治”还有一项较大贡献为: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史的编纂。早在李世民身为秦王之时,在他周围就聚集了许多著名文士,号曰“秦府十八学士”,而房玄龄为十八学士之首。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太宗决定组织人力校刊统一的《五经定本》,最后由房玄龄召集诸儒“讨论得失”,最后统一颁定。唐太宗十分重视历史经验,从贞观三年(629年)便着手对两晋、北齐、北周和梁、陈、隋六朝史的编纂,房玄龄是齐、周、梁、陈、隋五朝的总监,是《晋书》的监修。五朝史修成于贞观十年(636年),《晋书》是最后完稿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从贞观三年(629年)起,房玄龄还担任了唐国史和实录的主编和监修。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贞观政要》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要想看一看修的国史,对房玄龄说:“为什么自古来当代国史,皆不令帝王亲见之?”房玄龄答道:“国史既善恶必书,可能书写到人主的非法之处,理当不让皇帝亲见”。唐太宗解释说:他想看国史别无他意,只是为了鉴戒自己,房玄龄和魏征才同意他看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终于一病不起。病势沉重时,唐太宗和他见了一面,“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足见君臣二人感情之深厚。卧床期间,唐太宗不断派人探望,临死前,太宗又亲临与之握手叙别。死时,房玄龄年七十整。
主体工程 内乡县房氏族谱
      主体工程:
      一、(西)房 寨
    通讯地址是:内乡县赵店乡花洼村房南组和房北组
    (西)房寨是我内乡房氏族人的发祥地。
    房寨在湍河西岸,内乡至赤眉路、西,三百环水,一面临岗,房寨周围田地肥沃,旱能灌溉,涝能排水,旱涝均可保丰收,我们世世代代耕耘,祖祖辈辈勤劳,靠双手送走贫困,用两肩担来幸福,自房胜和从邓县房山迁居房寨以来,历经四佰余年,繁延一十七世,疾风酷雨四佰年.一十七世非等闲,卫国持家立基业,创建房寨代代传。
        四佰余年沧桑,四佰余年巨变,历经数次改建,房寨基本形成规模,能防御土匪及其它恶势力的入侵,在五十年代以前,堪称固若金汤,象周任岗、胡家营、孙聂岗有日子的农户在房寨都盖有房子,他们日落前进寨,第二天日出后牵牛抗犁回家耕耘,也就是说,他们夜里进寨防土匪侵扰,白天回去务农,当时房寨房屋连片,人口拥挤,称得上繁华去处。
昔日的房寨有高高的寨墙,周围有丈八深的寨壕沟,寨内有三条主道可供出入,东门(正东),南门(正南)和西门(西北边),另有一条水道眼可供排水用(在今通往南洼营的路西边),远看寨门高数丈,近看寨门铁叶封,将军大炮哼一声,四十五里山削平,五十年代以后,将军炮放在吃水井上做支架,直到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才毁掉。
    祖上老坟在今花洼小学东北三佰米处,人称西老坟。
    近代祖坟各自为政,比较分散。
    据房寨祖鉴记载,六世相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从邓县迁居内乡房寨,此大局已定,方略已明,迄今已二十三世,从七世房九斌开始算起到当今二十三世,计生十七代,每代间隔二十五年,即二十五年生一代,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到内乡房寨已有四佰二十五年,即公元一五七五年定居房寨,房家洼、朵子殿.东房寨都是从房寨搬迁出去的,唯有前渠是从东房寨搬迁出去的,房寨祖鉴于一九六六年被损后,一九八七年春由房景荣捐资编修第二部祖鉴,但因年代久远,中间世代人员大多都回忆不起来了。
    所以世系表及族谱分上下两部,上部从六世祖房胜和开始记载到十世,下部从十六世记载到当今二十三世,中间十一———十五世几乎空白,只有房家洼能从六世祖房胜和记载到今天二十三世。
      分出定居它乡族人.
  西房寨:
    1、十七世房廷毕及其子房忠信,在山东曹县中兴街,他们跟当今十九世房建元和二十世房继高、房继新门份最近,共和国初年,房建元就因为房忠信从部队回来过信件而享受军人家属待遇多年,现在没有往来,待查。
    2、二十一世房鹏飞,住陕西省咸阳市,二十世房西岐在陕西工作期间所生,待查。
                           二.房  家  洼
    来访对象:十八世李春香及其长子房广华、次子房福元。
    通资地址:内乡县湍东镇北符营村房南组。
    房家洼在黄龙庙(北符营村部)东南一里的地方。
    唐家洼东临湍河,背靠黄龙庙岗,地势平坦,利于机耕.土地肥沃,旱涝保收,房家洼人勤地不懒,手巧庄稼好,春天里麦浪翻滚,秋季上稻谷飘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丰收的喜悦,美满的生活,伴随着阵阵笑声,度过一个个美好的昨天,迎接房氏族人的将是绚丽多彩的明天。
    据十九世房广华、房福元胞兄弟说,十三世房党随其母离开西房寨在内乡城南滚子岗居住近一年后,赴房家洼,一张契约,置买良田四十亩,吃水井一眼(在今二十世房成道最前头堂屋的西北角),石碾一盘(在今十九世房广华房屋东南,二十二世房建敏房屋西北),
    房家洼开山鼻祖房党的坟墓在黄龙庙正东五十米处,参夭松柏已成过去,留给后人的将是无尽的回忆,大门二门的祖坟在李南岗和房家洼南边,三门的祖坟在房家洼营东边,房家洼对我内乡房氏族人最大贡献之一是保存一部完整的祖鉴、这部祖鉴虽然只记载房家洼这一部分,但对内乡房氏渊源不无参考价值,起码说对房寨第二部祖鉴有许多补充,实乃不幸中之万幸。
    十三世房党随其母从房寨迁居房家洼,迄今二十三世,计生十代,每代间隔二十五年,即二十五年生一代,说明房党定居房家洼已有二佰伍十年了,即公元一七五零年从房寨迁居房家洼。
    外出定居族人。
    一、十六世房震鑫,住湖北草店约五里的地方。原住内乡县戏院房后,据房寨张xx说,一九七八年,他随内乡水利局六号车到十堰市,路经草店时遇有一饭馆停车就餐,老板五十多岁。见是内乡汽车,当即欢声笑语,说是家乡来客,热情接待,张问及原情,老板说,我是内乡戏院房后人,姓房,我叫房震鑫,鑫是三个金字,十六世,原籍房家洼人,房家洼是从房寨搬迁去的,房寨是从邓县房山搬去的,待查。
    二、十八世房景需,住陕西省高州县市介子乡介子村待查。
                            三  朵  子  殿
    采访对象:十八世房金荣,女,花洼村胜利组人。
    通讯地址:内乡县赵店乡长岭村阮家组(本组只有一户阮性)
    朵子殿在赵店西南二十华里,下黄营西北五华里的地方。
    一道沟,两面坡,丛丛梯田绕山窝,一沟两岸桃杏多,春风吹来柳摆月,采不完青绿嫩茶,道不尽丰收喜悦,朵子殿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房氏族人。
    据十八世房金荣说,他老老爷是兄弟两人,一担两筐,双双从(西)房寨迁居朵子殿,她老老爷兄弟二人的坟向朝西南,她老老爷埋在东南边,十八世房现廷的老老爷埋在西北边,由此推断:一、她老老爷兄弟二人是十四世;二、她老老爷是大门,房现廷的老老爷是二门。
    朵子殿房氏族人跟房寨北院.大门门份较近,也就是说跟当今十七世房新德和十八世房造法门份近,现在房新德跟朵子殿还有往来,每逢新年佳节,房新德照例去给朵子殿族人的老坟上纸。
    朵子殿的老坟在(西)房寨寨内,二十世房运良门前二十一世房月申房后,现今祖坟在朵子殿房屋门前。
    据我走访朵子殿十八世房金荣得出结论是:十四世房姓兄弟二人从(西)房寨迁居朵子殿。至今已二十世,在朵子殿已有六代(其兄弟二人,一定是成年人,否则不会单独迁居它乡),每代隔二十五年,已有一佰五十年了,即公元一八五 o年迁居朵子殿。
          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经;
          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看看人心,水牢再造三千座;
          观观世态,地狱增开二十门。
                            四.东  房  寨
    采访对象:二十世房新学,房新传堂兄弟。
    通讯地址:内乡县赤眉镇张堂村房沟组
    东房寨在湍河右岸与(西)房寨隔河相望、背靠一面坡,肥沃良田脚下踩,渠水似油滚滚来,吃不尽大米杂粮,唱不完丰收凯歌,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东房寨族人以其勤劳朴实誉满乡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播下理想的种子。满怀丰收的希望。东房寨在今房沟北边岭上,昔日的东房寨寨墙高筑,寨门紧闭,滚木檑石,一应俱全,周围豪富,无不昼出夜归,当做避难处所。
    其主坟在东房寨东南,今房沟东场边。
    本族谱凭记忆从十六世开始记载,从十六世到当今二十二世.已有七代,每代间隔二十五年,说明迁居东房寨已有一佰七十五年了,即公元一八二五年定居东房寨。
    外出定居族人:                  
    一、据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所立房廷岑墓碑记载,十七世房廷岑长子房金堂、次子房建堂、女儿房惠云,孙子房学、房学理,房学义,房学志、房学军及七个重孙女,据族人回忆房廷岑在一九二o年左右迁居邓县文渠乡房营村,待查。
    二、还有数户,有的知道姓名,不知地址,有的知道地址,不知名字,有的名字地址均不清楚,待查。
                                                                                                                        
         三、十九世房占元,内乡粮局,定居师岗镇,跟十八世祖房旁广门份近,待查。
                         激怒之下看修养,酒色场中看品德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家富而骄人。    
五  前   渠
    采访对象:二十世房定华、房文华胞兄弟。
    通讯地址:内乡县赵店乡袁寨村马巷组,
    前渠在湍河左岸,赵店街东北两公里,袁寨东南一公里的地方。
    前渠地势平担,水渠纵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门从积德大,官自读书高,欲高门弟需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若大家族,务农者寥寥数人,大门为官者居多,二门、三门迁居它乡。
    前渠是因为我房族居住点门前有一水渠而得名,据传前渠族人是从东房寨迁去的,当时其族人有高超武功,被花洼李中玉的上上辈看中,委托他们到前渠去守护李氏花园而定居至今。
    走访对象二十世房定华、房文华胞兄弟都说,他们小时侯曾跟随其上辈到东房寨南边的张堂房后,岭东半坡上上过坟、烧过纸,由此也证实他们是从东房寨过去的,因为房家洼的祖坟在(西)房寨寨跟北边,朵子殿的祖坟在(西)房寨寨内,而东房寨的祖坟在东房寨东南,今房沟管东边,只有前渠的祖坟在张堂后沟,说明前渠跟东房寨门份较近,前渠是从东房寨迁去的可能性较大。
    本族谱凭传说从十七世开始记载,十七世到前渠守护李氏花园该是成年人了,从十八世到当今二十一世,计生四代.每代间隔二十五年,说明迁居前渠已有一佰年了,司公元一九oo年定居前渠。
    外出定居族:
    二门房建章,住灵宝县川口乡丘四村,待查。
    三门房震青,住西峡县二郎坪乡,待查。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过后方知前事错,老来才觉少年非,
                大其心容天下物,
                平其心论天下事,
                虚其心受天下善,
                潜其心贯夭下理,
                定其心应天下变。
辅助工程之二
      辅助工程之二
                             一、辈  谱
          冀豫宛邓山 明光照青天 绘坚栋梁志 兴修祖尚德
          传绪纲常风 宏华震五州 宪耀昌家辉 文武教科书
                                              录自《邓州市房氏族谱》
    其中冀豫宛邓山五个字,分别是河北、河南,南阳、邓州,房山的简称,它系统的说明了邓内两地房氏始祖房学从河北省迁移到邓州房山的罗曼史.
    邓州市所编的这四十个字,从房氏始祖房学开始为“冀”字辈,二世祖房福祯为豫字辈,三世祖房有才为“宛”字辈,以此类推,大致可使用一千年,如四十个字用到最后一个“书”字,下一辈开始从第二轮第一个字冀字开始使用.再使用一千年,相继第三轮、第四轮……以此类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免得后人再取辈谱,今后,我房族生小孩只取单名,上边是姓,中间是名,下边是字,三个字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姓名了,名按辈谱顺序为准,如二十世的族人,中间的名就是“德”字,下边再取一个字即可,如果你起名不用辈谱上的四十个字亦可,包括现在健在的族人在内,不可能教人们都改改名,只要你知道你是站在哪个档次就行了,如果说你是站在“传”字辈,别人就知道你是二十一世的族人,我们内乡房氏和邓州房氏是一家,始祖房学住邓州房山,六世祖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迁居内乡西房寨,所以邓州和内乡房氏的世系是统一的,如十八世、十九世、二十世,同时,我们现在公布使用邓州所编的辈谱亦是邓内两地通用的,若遇到族人问清几世,辈份亦就清楚了,或者按辈谱询问,如说是“德”字辈,就说明是二十世的族人了.
    在初稿中,我们亦编了四十个字的辈谱,供内乡房氏使用,考虑到邓内两地世系统一,那辈谱就更应该统一了,所以我们忍痛割爱,宁愿舍弃小我,顾全大家,不给后世添麻烦.
    a、咱房姓,人不多,重名重姓可不缺,要说毛病不算大,就是整体素质差,内外影响都不好,快嘴还要说闲话.
    b、人生道路有几何.自由恋爱无三角,没有规矩难方园,重名重姓没法说,不说别处光说咱,叔侄爷孙把名摞.
    c.四十个字四十代,不多不少一千载,选择辈谱为自家,何必扭求乱七八,劝你听听走路话,起个好名人人夸.
                                            
                           二、姓名无误查时表      
a、西房寨名字完全相同,或一个字相同,另一字字音接近的有:
                      西地十九世 女
    房凤阁 西房寨、北院
                          大门十九世 女
                  南院,辽地  十九世  女
    房梅荣 西房寨  
                  北院、当中院 二十一世 女
                  南院、辽地 十九世 女
    房桂荣 西房寨
                  北院、西地 二十世 女
                   南院、前门头 二十一世 女
    房彦宏 西房寨
                  北院、当中院 二十一世
      莹莹        北院、当中院 二十二世 女
    房     西房寨
       盈盈       南院、辽地 二十一世 女
      运令        北院、北院 二十世 女
    房     西房寨
      运灵        北院、大门 十八世 女
                  南院、辽地 十八世
    房新堂 西房寨
                  北院、当中院 十九世
                  南院、前头门 十八世
    房文成 西房寨
                  北院、当中院 二十世
      俭          南院、辽地 十八世
    房 堂 西房寨
      建          南院、南院 十八世
                                        
                         北院、当中院 房明刚(又名明岐)十九世
房明刚  西房寨 北院、当中院 房明起           十九世
(又名明岐)   南院、南院   房明刚           十八世
               北院、北院   十九世
房明生  西房寨
北院、当中院  十九世
北院、当中院  十九世
房全榜  西房寨
南院、前头门  十九世
b、门份虽然很近,但辈份高低不同,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或有一个字字音相同的有:
                 十七世  房文德
西房寨、南院、辽地
                              十八世  房文轩
                 二十世  房宜淑、宜华、宜仙、宜男、宜君
西房寨、南院、辽地
                 二十一世 房一帆
                    二十一世 房荣岑
西房寨、南院、前头门
二十二世 房清晨  女
十九世  房金成
西房寨、北院、西地
二十世  房金巧
      大门  二十二世  房建立、房建敏、房建全
房家洼
           二门  二十二世  房建业、房建春十八世  房震青                        (三门)
前渠
十九世  房震起、房震良、房震堂、房震业(大门)
c、门份很近,但名字完全相同的有:
                           十八世   女
房玉荣  西房寨、南院、辽地
                           十九世   女
房兰平  西房寨、北院、西地  二十一世两个兰平均为女性。
d、西房寨与其它居民点名字完全相同的有:
      西房寨、南院、巷道  二十一世
房磊  房家洼、二门        二十一世
      东房寨之一          二十一世
       西房寨、北院、大门  十九世   女
房文亭
       东房寨之一          二十一世
       西房寨、南院、南院  十八世
房建堂
       东房寨之二          十八世
       西房寨、南院、前头门  二十世
房国珍 房家洼、大门          二十一世
       朵子殿                十九世
       西房寨、北院、西地    二十世
房建国
       东房寨之二            十九世
       西房寨、北院、当中院  二十世   女
房淑华  
       房家洼、大门、       二十一世  女
       西房寨、南院、辽地    二十世   女
房毅   西房寨、北院、当中院  二十一世
       房家洼、二门          二十世
       西房寨、南院、辽地    十九世
房景超
       房家洼、二门          二十世
       前渠                  二十世
房文华
       东房寨之一           二十一世
  猛   房家洼、二门         二十世

  蒙   朵子殿               二十世   女
e、另外还有东房寨之一   房新团之妻   王玉雪
                        房新九之妻   王玉焕
   我之所以单列《姓名无误查对表》是因为:一、担心后人发现了如此之多的重名者会以为我错排了名字;二、所列数十例之目的,是提醒各位族人及后世后辈起名要慎之又慎,且莫要亲叔叔侄把名重,亲姐亲妹名相同,你亲爹亲妈的话你可以不听,但你的子女进入社会,你可曾想到他(她)对你给他(她)起的名字是否满意,只顾一时冲动。误却子女一生。
      本表上列过十例,涉及数十人,但它限于篇幅,还不能包揽所有重名之人,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固然与社会风气有关,但也不能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有的是为了追逐名利.不顾“大家”、“本家”,有的是为了追求新、特、奇.不顾“这家”、“那家”,有的明知重名.仍然不论“他家”、“我家”.所有这些,心里唯有“自家”,第二种情况是根本不熟悉本家本门份叔伯兄弟姐妹的名字.信口起名,这种情况指的是一个居民点内部;第三种情况是确实不知道而起了个重名,这种情况出于族内相互来往较少的缘故,从总体角度上说,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较差.
      花有花名,鸟有鸟名,兽有兽名,人有人名,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但却反映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心态.尤其是过去中国人名字既讲究又繁杂,不但有姓有名,  而且有字有号,名又有大名、小名、笔名、艺名、曾用名之分.介绍起一个人物来姓甚名谁字什么号什么,罗唆得快,当然,名字是一个人存在的符号,本来不必太过重视,可名字同时又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生死对应物,又不能不重视,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心态的转变,同名同姓的现象在中国出现的机率很高,所以回避同名同姓,以免出现不应有的误会也将成为一种时尚.
      愿人人都不重名,愿人人都有一个好名字,因为它能伴你一生,给你快乐,给你情趣,给你力量,给你幸福.
          三、定居它乡及待查人员
一、        定居它乡(与当地有来往)
西房寨
十九世  房景荣  台湾省台北市
        房新成  四川省泸州市
二十世  房虎岑  新疆石河子市
        房师岑  新疆石河子市
        房文泰  焦作客运站
        房金平  陕西省汉中市
        房炳书  濮阳市西大街
        房坤炳  余关太阳河
        房建生  西峡县城
二十一世房文龙  赤眉王堂席坡头
东房寨
十九世  房建国  赵店岗堤村
二、        待查(与当地无来往)
西房寨
十七世   房廷毕及其子房忠信  山东曹县中兴街
二十一世房鹏飞  陕西省咸阳市
房家洼
十六世  房震鑫 湖北省草店(草店北约五里处)
十八世  房景需 陕西省商州市介子乡介子村
二十世  房智谋(德育)江西省上饶市
东房寨
十七世  房廷岑长子金堂次子建堂
                         邓县文渠乡蔡营村
十九世  房占元  师岗粮店
前渠
十八世  房建章二门  灵宝县川口乡丘四村
十八世  房震青三门  西峡县二郎坪乡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谦以待人、卑以自牧。
离线房恒贵
阴阳化万姓,日月照乾坤.身修家自齐,国治天下平.

发帖
2048
房星
1113806
威望
3767
贡献值
3717
交易币
4899
辈分排序
苏中里下河地区:东启文永,树(凤)鹏(佩)恒存,兴国安邦,为祖争光。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8-23
这个谱由台湾 房景荣 老先生(祖籍内)资助修成,房立定 主持修定,2005年房武盈(网站早期活跃分子)向中华房氏网提供。

2005年8月11日,回大陆探亲的景荣老先生专程绕道广州访问中华房氏网,并赠书法三幅(见上图,另有一幅“窗小能容月,檐低不碍云”的图片还要找一下)。

景荣先生一生戎马,爱国爱家之心拳拳,可惜回台后因年事已高(年逾8旬),身体一直不好,没能参加去年的大聚会,遗憾!    现在也不知他老人家怎么样了?
房,土为基,承天起,恒乃贵。 升为天驷兆春震,化作八骏安周邦。
离线admin
QQ在线联系346188863

发帖
3023
房星
563341
威望
17846
贡献值
14184
交易币
153668
辈分排序
光宗耀祖 荣华富贵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8-23
大部分網站已經有記載,請查閱網站相關資料,謝謝
认真回帖是尊重楼主,加分也是一种美德! 打造全球一流姓氏网站!后台也同样精彩,人生演绎得更精彩!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身边的小事,管好自己,尽量帮助别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