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3阅读
  • 1回复

韦应物、房孺复对少年白居易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2-23
韦应物、房孺复对少年白居易的影响


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授徐州彭城县的县令。第二年,十一、二岁的白居易便随着母亲到了徐州。这时,徐州附近战事频仍,徐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白季庚便将白居易送到南方的苏州、杭州去投亲靠友。当时的苏州刺史韦应物、杭州刺史房孺复,都是很有名气的诗人、文学家。他们常常与一些当地的有才之士在一起饮酒赋诗和游赏名胜。这种豪放的生活,对少年白居易有很大影响。他立志要成为象他们那样的人。
据《白居易家谱》记载:“德宗贞元元年乙丑(七八五),白居易十四岁,时族居苏、杭二州;诗人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房孺复为杭州刺史,居易深慕其为人,私自念曰:他日得一郡足矣。”
    白居易走在苏州街头,不时听人说起韦应物和房孺复。韦应物是苏州的刺史,与许多唐朝的文化人一样,喜欢写诗,房孺复是杭州的刺史,善于饮酒。这两位父母官都是性情中人,处理完了公务,找个参观或者调研的借口,就聚到一起吟诗喝酒。苏州的老百姓看到他们投机和快乐样子,不仅不生气,还因为有这样的父母官,觉得很是光彩,他们对此津津乐道,还在私下里把他俩称作“诗酒仙”。
诗人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房孺复任杭州刺史,韦、房二人皆为豪人,常聚文人诗酒唱和,白居易对此十分艳羡,只可惜他“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因此,少年白居易有了一个美好的向往,有朝一日在苏州或者杭州做官,成为韦应物或者房孺复,过一阵诗酒风流,那应该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情了。
大约在贞元三年(787年)的年初,十六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了京都长安。他想在京都通过达官显宦或知名之士的推荐,登上仕途。
唐德宗兴元元年,僭立称王的藩镇又去掉王号,复受唐职。徐州归顺朝廷后,江淮得到了暂时的局部的安定,白季庚受命连任。十四岁的白居易想要开阔视野,增长知道,便只身前往江南漫游。这时白家的族人也多居官江南,为他漫游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年他写了一首《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的诗,表达他羁旅思乡之情,为今存白氏最早之诗作。白居易沿着衢江、兰江到达桐庐;又由桐庐沿富春江来到风景秀丽的杭州和江南雄郡苏州。杭州刺史房孺复,为人狂傲放纵,年少而有才名;苏州刺史就是善写五言诗的韦应物。
  他们周围人才汇聚,如顾况、李泌、柳浑、丘丹等,大家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互相唱和,风流儒雅,名噪当时。十五的岁白居易对此十分欣羡,暗立誓言,将来一定要为一郡之主。他也渐渐明白读书、应考、中进士的事,更加苦节读书,以为进身之阶。
  贞元五年,居易到了长安,正月十二日,诏定"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获悉后他便试作了一篇《中和节颂》。他又带着自己的诗作去见著作郎颐况。颐况见他年纪轻轻,乳臭未干,便指着他的名"居易"二字笑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翻阅他的诗稿,读到《赋得占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时。才感叹地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时光荏苒,居易离家已经六年,经过六年的漫游见识增加了,阅历丰富了。贞元六年的年底,十九岁的居易回到徐州符离埇桥家中。符离是个清幽恬静的小城,比起秀丽的江南,别有一番宜人的情趣,尤其是小城附近的陴湖,夏季一到,碧波粼粼,白鸥翩翩,使居易心如止水。
  看到过苏杭刺史书应物、房孺复的风流儒雅、荣耀体面,他深知要步入仕途,出人头地,只有奋发图强。于是他埋头读起书来。苦读又有苦读的乐趣,因为有一个理想在顽强地支撑池,而且他和张彻、张复兄弟及比他小五岁的弟弟行简等五人一起读书,生活并不寂寞。
贞元八年,白季庚由衢州别驾改除襄州别驾。这一年,小弟弟幼美病亡,符离家中一片凄凉,居易陪着伤心的母亲来到襄阳父亲的任所,他便在那里继续攻读。可是只过了两年,父亲也病故了,享年六十六岁。他只好又护送家人返回符离,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丁忧守孝生活。这些时候,他心情沉重,忧心忡忡,弟兄们守礼在家,母子们孤苦伶仃,只能靠作浮梁县主簿的长兄幼文一点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自己已经二十出头了,仍然没有功名,是个白丁,前途未卜,他的心情凄苦、焦急又彷徨。
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十八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后二人在诗坛齐名,并称“元白”。与刘锡禹唱和亦甚多,故亦称“刘白”。元和二年十一年授翰林院学士,次年授左拾遗。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白居易此时曾一再上书朝廷革除积弊,并写过大量的讽喻诗。因上表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以越级言事,和捏造“伤名教”罪,贬为江州(今九江)司马。到江州的第二年(818)写下著名的《琵琶行》。通过擅长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渲泄自己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壮志受阻转而“独善其身”,誓言“宦途至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优喜色,胸中消除是非心”《咏怀》。不过他没有真正辞官,而是走着一条“吏隐”的道路。以闲静恬淡抒怀的诗篇,逐步代替了具有战斗性讽喻作品。
元和十三年(818),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长庆二年(822)请外放,任杭州刺史,曾修建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疏浚城中水井六口,以利民饮用。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离苏州之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当初白居易说:“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没有想到数十年之后,自己竟是心想事成,并且在杭州做了二年刺史后,又来到苏州,做起了苏州刺史。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小保
房小保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发帖
810
房星
72343
威望
1365
贡献值
1649
交易币
3386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2-23
很好,史书上曾经看过
认真回复帖子是尊重楼主的表现,加分也是一种美德!     嘿嘿。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姓氏论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