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26阅读
  • 9回复

山西长子县尧及丹朱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8-02
— 本帖被 房恒贵 执行加亮操作(2010-08-04) —
来源: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a84f9e92697b12c011684381132ba6d6020fdf870fd33a541b0120a1ac26510d199680397001d80b1bbcab6165377471eac4d5c91080fe852858db6676671df21a44920eaebd4520c325905a&p=8d769a45c78c1db308e2942249&user=baidu&fast=y

山西长子县尧及丹朱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毓庆


  20世纪关于上古史的研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先有疑古思潮的冲击,使得黄帝尧舜禹的传说,被认定为“神话的历史化”;后有考古学的兴起,使得上古史变成了期待考古证明的嫌疑犯。虽有一批优秀的史学家在努力探寻上古史的脉络,但贫乏的文献资料,却使人感到步履维艰。研究出的成果,也多被看作是可以备一说的推测。上古史研究不仅前途暗淡,而且其独立精神也在慢慢流失着。长子县尧及丹朱遗迹的发现,及其与文献记载的重合,却使我们看到了上古史研究的新前景。

  在中国现有的具有人文色彩的县级地名中,最为古老且最具传奇意味的恐怕就要数山西省的长子县了。据唐《十道》说:“长子城,丹朱所筑。丹朱,尧之长子,因名。亦名丹朱城。”《新定元丰九域志》卷四也说:“长子城,丹朱所筑。”依此论来,长子之名最少也有四千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大多学者,自然不会相信这在先秦文献中不见踪迹的野老传闻的,更多的人会认为这是当地人“攀引圣迹以为重”编造出的动人故事。笔者原初本也如此认为,然而李蹊先生《丹朱封于长子考》的长文与2004年以来的数次长子之行,动摇了我原初的看法。李蹊先生的文章颇多启发,加之在这里发现的密集型的关于尧与丹朱的古迹与传说,钩稽文献,竞发现传说与文献记载之间每多相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这一历史陈账的重新思考。

  一、方志、碑刻中关于尧及丹朱与长子关系的记载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之间,即上党盆地的西南侧,属于长治市辖区。长治、晋城两市所辖,习惯称作晋东南地区。长子县东是长治县和长治市郊区,是市治所在地,长治县有羊头岭,又叫黎侯岭,父老传说是炎帝建都的地方。其南是晋城市高平市,即炎帝陵所在地;又有羊头山,即传说炎帝发现五谷处。其北是屯留县,传说中后羿射日的三嵕山就在这里。其西是太岳山脉,有发鸠山,即《山海经》上所说的由炎帝少女所化的精卫鸟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被上古传说包围的地方,整个晋东南地区,遍地都有上古三代的传说,而长子则是上古圣君之一的尧王及其子丹朱传说最为密集的地方。在这里关于尧长子丹朱封地的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光绪《长子县志》解释长子得名的来历,即说:“唐尧之世,封长子丹朱于境,故县名长子。”在先秦文献中“长子”这个名字即频频出现,如《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史籍中,都曾多次涉及到。《汉书·地理志》说长于是“周史辛甲所封”。根据刘向的《别录》,辛甲是殷商旧臣,后来得到了周文王的赏识,封到了长子。这就是说,早在二千年前,长子就是一个被政治家关注的地方了。这些记载即在证实着长子历史的悠久,同时在暗示着长子得名于尧王时代的可能性。

  在与长子有关的方志、碑刻中,我们看到了诸多与尧、丹朱有关的记载。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四件事,第一是丹朱封长子事,如光绪《山西通志》说:“长子城,丹朱之封也。”(卷五十)因为各地都有关于尧、丹朱的传说与记载(如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故《通志》的作者特于此条记载下加案语说:“旧《通志》:翼城有唐城,亦云丹朱所封都也。恐当以长子为是。《路史》之朱虚丹山,《荆州记》之丹川,《九域志》谓在邓,而又称相州之丹朱陵,皆存疑可耳。《竹书纪年》又称‘屯留尚子’,其实即长子,以声相近而讹。”这是确认长子才是尧子丹朱的封地,其它地方不大可靠,只可存疑。顺治《潞安府志》也曾辨析说:“长子大抵以丹朱得名,虽非封国,实畿内之采邑。浮山县,丹朱食邑也,长子接境,今境内有丹岭、丹水,有尧水、尧村,南北朝有尧暄,以为帝尧之后,明徵非一,岂皆附会?”(卷十五)

  第二是关于丹朱筑熨斗台的事。光绪《山西通志》说:“丹朱台,俗名熨斗台,在长子县。旧《通志》:熨斗台在县北,世传丹朱所筑,形似熨斗。”(卷五五)相同的记载也见于《明一统志》、《潞安府志》与《长子县子》。根据我们实地考察,熨斗台,现在又叫北高庙,这个台确实是人工筑起的。在台的周围可不时发现商周前遗物。

  第三是庆云山因尧得名事。顺治《潞安府志》记长子县有庆云山,说:“在县东南五十里,尧时有异云见。”(卷一)《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五及光绪《长子县志》卷三引《上党记》说:“尧之将兴,有五色云出此山,故曰庆云山。”《明一统志》卷二十一说:“庆云山,在长子县东南五十里,相传尧时五色庆云见于此。”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九记载与《明一统志》同。虽然各书记载略有差异,但都认为与尧有关系,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为什么“尧之将兴”,五彩云会在这里出现呢?显然此与这里被认作是尧的老家有关。

  第四是丹朱岭事。乾隆《潞安府志》说:“丹朱岭,南五十五里。明谢榛《同周斯盛饮山楼诗》:‘万年不改丹朱岭,圣帝垂名共白云。’”(卷十)这里没有明说丹朱岭与尧子丹朱有关,可从引谢榛的诗中却表达了这一层意思。《高平县志》则明确地说:“丹朱岭,在县北四十五里长子县界,以尧封长子丹朱得名。”关于这一条记载,方志中争议较大。如《清一统志》卷一百七说;“丹朱岭,在高平县北四十五里,与潞安府长子县接界,南有鸦儿沟。按《县志》:丹朱岭接长子县界,以尧封长子丹朱得名。此说傅会。《汉书}长子县注:长读长短之长,今俗为长幼之长,非也。足证其妄矣。盖丹朱岭即《山海经》所云丹林,既讹林为岭,又讹加以朱,转晦其本,从而为之说,不可信也。”或书作“丹朱陵”,顺治《潞安府志》卷十五说:“此必尧暄父子之墓,而误以为丹朱陵也。”而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则认为“丹是国名,以水与山为称,是则人以地名,非地以人名也。”就是说,尧子本名朱,因封于丹(丹水、丹陵都是因丹得名的),所以才叫作丹朱的。这实际上是认为丹朱岭与丹朱是有关系的。

  此外,在长子县陶唐村残存的《移修土地庙碑记》中写道:“兹闻陶唐者帝尧之国号,而长子又称舜封,俗传丹朱受封之地。本村西土地庙,即帝尧避暑乡。”在长子发鸠山顶灵应侯庙残碑上,则残留有“尧封之胜地”数字。在潜山脚下发现《重修尧庙碑记》残碑,上云:“昔尧有十子,九男事舜于畎亩,封丹朱于我漳源。因名其邑曰长子。”据父老传言,还见有其它与尧有关的碑刻,现已十不存一,无法证实。

  方志、碑刻,多出自地方文人之手。地方文人由于他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一方面对于保护地方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用附会的手段,丰富着地方文化与历史传说。因而对于方志有关历史的记述,我们应该持慎重态度的。但方志记载有两种不同情况应该分别对待,一种是密集型的,一种是飘零型的。如果是孤零零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传说记载,这有可能从是别处飘来的“种子”,附会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是密集型的,就有可能是原产地,可能有历史根据。像长子县如此密集的尧王父子的记载,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二、长子关于尧及丹朱的遗迹与传说

  当我们到长子做实地调研时发现,其实方志所载,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存活于民间的传说更为丰富。

  在县城东十二华里处有一个陶唐村,村口牌楼上大书着“尧栖地”几个字。父老传说:早先尧王率领先民在陶唐村烧制陶器。当时的人用粘土拌水调泥,制出一种口小肚大的用具。叫“缶坛”,只能盛五谷,不能盛水。是尧最先把缶坛烧成陶缶的。村西有个土地庙,传说尧曾在这里避过暑,避过雨。旧时这里是尧庙,庙进深二院,五间前殿内供奉着三元圣君——尧、舜、禹。庙里也有土地等神,所以俗称土地庙。又传说陶唐这个村名就是尧王御赐的。现在这里流传着一句民谣,说:“天下孤陶唐”。问当地人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也说不清楚,只是祖祖辈辈就这样传说着。同时,在陶唐村周围的几个村落,如连家庄、高家洼、前小郭等,不时发现有灰陶、红陶陶片,据有关专家辨认,认为是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物,这就更坚定了当地人对尧传说的信念。

  在县城的西面有座山叫方山,也就是著名的“精卫填海”神话中的发鸠山。传说发鸠山上住着老神仙彭祖,他是一位名医。一次尧王从平阳到长子巡视,因长途跋涉患了大病,丹朱亲自请他下山,彭祖亲手做雉鸡汤,为尧调养,终于治好了尧的病。后人为了感谢彭祖,便在山顶为他修了庙,叫医祖庙,也叫灵应侯庙。

  关于熨斗台,这更是当地人坚信不疑的一个传说。据说尧封丹朱到长子后,丹朱就于此地修筑了城池与熨斗台,并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爱戴。尧王来后,就到这里来视察。看到熨斗台周围的景观,于是便封这里为“天下第一景”。这个传说,在方志中也不止一次出现。根据当地文物部门的人说,熨斗台确是人工筑起的,只是没有鉴定过其时代,但在台的周围,不时地发现有商周时期的文物出土。

  在县城南约十三里有潜山,此山又叫尧山。当地人在山下的观音庙里发现了一块残碑,碑上称这座山叫“帝潜山”。山上原先有座尧庙,父老传言,庙最初是丹朱建的。尧王死后,丹朱思念父亲,就建了这座庙来纪念父亲的功德。现在庙已毁,只有残迹。在山的下面有一座潜龙庵。在中国古代是只有皇帝才称龙的,尧山的“潜龙”是指谁呢?他与“帝潜山”的这个“帝”是否有联系呢?如果把“潜龙”、“潜山”、“帝潜山”这些名字与“尧山”之名以及尧的传说联系起来,这里面便有大文章可作了。李蹊先生研究认为,这里是尧葬身的地方,看来这未必没有可能。需要注意的是,这座尧庙,旧时每年阴历4月28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与庙会。父老传言,尧王的生日就在这一天,因此要在这里搭台唱戏,热烈庆贺。庙会活动有尧庙周围的十三个村负责,赴会的主要有临汾、安泽、高平、沁水、长治等周围县的人,也有河北、河南等外地的商人。当地有“赶个尧庙会,死了不后悔”的民谣,可见当日聚会的兴盛。

  长子关于尧王父子的传说,没有完成的系统的故事,都是只言片语。除上所举者外,如王郭村,传说丹朱曾到这里视察,称赞此地风景宜人,于是就命名为王郭;潜山上尧庙北侧有演教寺,传说丹朱在这里操演过马,故名:有岳阳村,又叫乐阳,传说丹朱就是在这里开创基业的。有紫云山,上有后羿庙,山坡上有白皮松林,俗称白松坡。传说后羿射日时,尧留下了他的一箭插在了这里,就长出了一片白皮松。

  在长子县我们发现了一批地名,虽无传说存在,而名字中却透露出与尧关系的信息来,如尧水、陶清河(以前叫陶水)、尧山、西尧村、南尧村、尧神沟、老尧沟、尧长沟、尧南陈等等。我们考察中,也有人指给我们说:老尧沟,尧到这里视察过;尧长沟,尧小时候曾到这里游玩过等等,但当地人多数人不知道这些传说。

  以上的这些传说,大多无疑是民间的附会与编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各地有丹朱传说的地方不止一处。但多与儒家文献中记载的差不多,丹朱的形象都不怎么好,像安阳地方,还传有丹朱夜游台。但在长子县的传说中,丹朱非但不是贪图戏乐之辈,而且还是一位勤劳的好领袖。这非常值得思考。同时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最有可能产生附会的地方——丹朱岭,反而没有故事。当地人只是说,因丹朱封到这里,所以叫丹朱岭,并没有旧志中所说的丹朱陵墓的传说;这与其它地方频频出现丹朱墓的情况大不相同。我们认为,密集型的民间传说,当有其历史的内核。这些传说,应该是有其历史的原闪的。

  三、关于长子特殊民俗的民间诠释

  从《长子县志》及《潞安府志》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此地有“陶唐氏之遗风”的感慨,同时《艺文志》中也可以看到不少歌咏长子的诗文,其中部分也咏及了长子与尧的关系及风俗。如清代长子知县王巨源《熨斗台留别诗》云:“寄语后来凭眺者,此邦自古是尧民。”知县王衍相《尧庙诗》云:“乡邦多厚俗,于此见唐风。”当地名士冯士翘《尧庙诗》云:“城西一带近平阳,祠庙多追古帝王。草笠布衫群拜手,遗风犹见旧陶唐。”

  古人所谓的“陶唐遗风”、“尧民”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无法获得其详。但我们在长子的考察中,却听到了当地一种独特的民俗,即“长子不出门”的习俗:当一家有几个男孩时,孩子们长人要娶妻生子,与父母分居,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长子一定要住正房或老屋,其他的几个儿子则住东、西房或偏房。如本院中房子不够,需要搬出院子、另辟新居时,老大也一定要守住老宅,其他的儿子搬出。因家庭困难养活不了孩子们,需要送出去让别人收养,老二、老三都可以送,但老大一定要留下。如果孩子们长大娶不起媳妇,需要入赘他姓,这也只能是老二、老三以下的兄弟去,老大决不能离开家门。如果家里需要外出经商,那么外出的也只能是老二、老三以下的兄弟,老大要守住家门。在长子以及周围的县市,名字中凡有叫守业、守家、继祖的,肯定是老大。

  这种独特的民俗,当地乡土文人有很妙的诠释。他们说:这是代代相传的尧子家风。尧王本是长子人,定都平阳以后,又将大儿子派回了老家,这便形成了长子不出门的习俗。还有人说:尧为了巩固舜的权力,避免长子丹朱与女婿舜之间发生冲突,就把丹朱打发回了老家。这样实际上也保护了丹朱。对于这种诠释,我们虽然不相信它有多少根据,但却也感到确是天衣无缝的。

  同时,在长子及晋东南地区的考察中,还发现在其它地方比较少见的一种姓氏——尧,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就出了两个尧姓的名人:尧暄、尧雄父子。现在这里姓尧的还是比较集中的。据当地研究者说,姓尧的就是尧王的后裔。这一点我们在文献中也找到了根据。《通志·氏族略四》说;“尧氏,帝尧之后也,支孙以为氏,望出河间上党。”

  四、尧与炎帝关系的民间传本与文献的重合

  在晋东南一带,上古传说最盛的是炎帝。在长子县境内也有不少炎帝的传说。长子县南约四十华里处有羊头山,这是炎帝传说的一个中心点,传说中炎帝在这里发现了五谷,炎帝陵也在这里。长子县内也有炎帝庙,就在熨斗台上。而长子县的经典传说是“精卫填海”神话。这在《山海经》的《北山经》中就有记载,而且明确地指出精卫是炎帝的少女女娃的精魂所化,它栖息的地方就在长子西面的发鸠山上。在长子至今这个神话还在盛传。这样炎帝与尧两位古代圣王,便占据了长子县上古传说的中心位置。

  民间传说把炎帝与尧都说成是与长子发生过关系的人,我们可以认为这与各地土秀才编撰方志时“攀引圣王以自重”的伎俩没有两样。但我们却发现,这种传说,竟然在文献中得到了支持!在文献中,神农另外一个称号叫“伊耆氏”。郑玄在《周礼·秋官》注与《礼记·郊特牲》注中都说伊耆氏是说古王者之号,孔颖达在疏解郑玄注时则明确地指山,伊耆氏就是神农。罗泌在《路史》中则说,神农“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并进一步指出:“耆”就是“西伯戡耆”的“耆”,这个地方就在古上党。罗泌把伊耆分为两个地方,看来是相当然耳之辞,其实伊耆为叠韵字,所指就是一个地方。传说中的原始氏族每以双声或叠韵为称,如粟陆氏、容成氏、大庭氏、赫胥氏、骊连氏、陶唐氏等皆是。“伊耆”二字急读之可谓“伊”,亦可为“耆”。在上党地区,古有伊、耆之类地名,当皆为伊耆氏活动留下的遗迹。罗氏父子以为耆即西伯所伐之耆,这一观点是值得旨定的。“西伯戡耆”《尚书》作“西伯戡黎”,像长治、长子、高平、潞城、黎城等,都属古黎侯国。这也正是今炎帝故事盛传地。而陆德明《尚书音义》说:“唐,帝尧也,姓伊耆氏。”这样看来,民间传说,并非无因了。

  有意思的是,在民间传说中,这炎帝与尧这两位在文献记载中相距数百年的圣王,竞然他们之间出现了继承关系。长子有传说说,尧的王位是炎帝传给的。这显然是一种民间的合理性推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献记载中,我们也发现了炎帝与尧关系的文字。王符《潜夫论·五德志》说:“有神龙首山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后嗣庆都,与龙合婚,生伊尧,代高辛氏。其眉八彩,世号唐。”同样的记载,还见洪适《隶释》所收录的汉代《帝亮碑》中,这等于是说;尧的母亲出自炎帝一系。如果我们把这条记载与长子炎帝少女的传说结合起来,就会感到此中实在有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五、文献对于朱封丹陵民间传说的支持

  “丹朱陵”、“长子”这两个地名,把尧、朱与上党古地捆梆在了一起。核心地点是丹朱陵,长子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核心故事是“朱封丹陵”,尧子故地则是陪衬。尽管旧志中有驳丹朱陵”为“丹朱陵墓”之妄的文字,认为是世俗之讹传。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在民间我们并没有听到丹朱陵寝的传说。这可能是编撰方志者由“丹朱陵”三字衍义而出的意思,随而又加以否定,以示严谨。民间一般称“丹朱岭”,而不说“丹朱陵”。

  《山海经》曾有一则记载涉及到了丹朱岭。《北次三经》说:“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丹水又见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新唐书》等文献中,古今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丹水就是今天发源于高平东北包括丹朱岭、发鸠山、伞盖山在内的群山中的丹河。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丹林,则感到不好理解了。朱载《羊头山新记》说:“盖本丹林,年久伐尽,不复有林矣。遂讹为丹岭,朱乃后人妄加耳。”其实丹朱岭是一座红土山,并不易于林木生长,“丹林”实是“丹陵”之讹。林、陵二字音近易讹。如《庄子·齐物论》“山林之崔嵬”,奚侗即认为“林”即“陵”之误。《六韬·绝粮》“依山林险阻”,《通典》引即作“山陵险阻”。在长子、高平一带的读音中,“林”与“陵”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至于“陵”与“岭”,在晋东南地方是常互用的,如炎帝陵,又时也写作炎帝岭。之所以叫“丹陵”,就是因为它是一座呈红色的山丘的缘故,陵就是大土山,即(毛诗·小雅·天保传》所云:“大阜曰陵”,并非指陵墓。之所以叫“丹朱陵”,是因为尧王之子朱封到了这里,丹是地名,朱是人名,故有此称。从这个角度看,民间关于“丹朱陵因丹朱封此而得名”的传说,合情合理,并没有什么“妄”处。相反《清一统志》所谓“既讹林为岭,又讹加以朱,转晦其本”之说,则是把问题搞颠倒了。

  为了验证民间“朱封丹陵”传说的正确与否,我们翻阅了有关文献。结果却有了惊人的发现。文献中大量关于尧、丹朱的记载,竟然都指向了这里。其最主要的有三项记载:第一项是以今本《竹书纪年》为代表的关于尧生于丹陵的记载。《竹书纪年》卷上云:“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於丹陵。”《宋书·符瑞志》、《皇王大纪》、《通鉴外纪》、《通志》、《史通要》、《绎史》等书皆采取此说。第二是以《汉书·律历志》为代表的朱处丹渊的记载。《律历志》引《帝系》说尧“使子朱处于丹渊,为诸侯”。《尚书》逸文又言:“舜使丹朱居丹渊,为诸侯。”《通鉴外纪》、《通志》等,略同此说。光绪《山西通志》以为丹渊在长子县。第三是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代表的“后稷放帝朱于丹水”的记载。《今本竹书纪年》作“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

  尧生于丹陵,子封于丹渊,朱被放于丹水,这些地方都围绕着一个“丹”,其间显然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难把它们割裂开。《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又变言曰:“封尧子朱于丹。”又于“丹渊”下注曰“即丹水”。这就更可以看出,在古人的眼里,这实在就是一个地方的不同名称。而且尧生之地、丹朱受封之地、朱被放逐之地二者的统一,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所谓“尧生于丹陵”,就是说尧的老家在丹陵:所谓“使子朱处于丹渊,为诸侯”,也就是让长子守家:所谓“放帝朱于丹水”,也就是不让他参与朝政,打发回老家。那么这个有丹陵、丹渊、丹水的地方所指为何处呢?这一点在古籍中异说甚多,从方志即可以看到,山东、陕西、湖北、河北、河南、广西、贵州等地皆有丹水,而且各地几乎都能找到一些与丹朱相联系的传说来。但见于记载最早、且有明确的方位记载的,则不得不数长子、高平交界的丹(林)陵、丹水了。而且古籍中的记载与长子地方的民间传说,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更有意思的是,《路史·后纪》注引《相图经》,提到《孟子注》有“舜封丹朱于白水”之记载。这一条非常珍贵的信息,不见于今本《孟子注》中,相信一定是有根据的。这条材料,可能使得史学家感到头疼,故很少有人提及。然而却忽略了在离丹朱陵不远的地方,古代就有一条叫白水的河流!雍正《泽州府志》卷六说:“白水,(高平)县南一里许,源出五龙之龙池,东入丹水。《水经注》: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由此看来,封于丹水和封于白水,所指的实在就是一个地方,都是指丹朱岭周围的长子、高平一带。古代地广人稀,地理概念没有今天这么准确。如《汉书·地理志》说辛甲封于长子,而在今的民间传说中,辛甲封地则在今高平县的米山镇。故易丹水为白水,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古典文献中与尧、朱发生关系的丹陵、丹水、丹渊、白水,都可以落实于长子、高平一带的地理中,这无疑是对长子一带尧、朱传说的有力支持。

  六、文献对长子陶唐村尧栖地传说的支持

  上文我们提到长子县陶唐村尧栖地及尧避暑、避雨、视察的传说,同时提及在长子县地名中,大量以尧、陶命名的山、水、村落的存在。众说周知,古地名中收藏着历史,虽然年深日久,附于地名上的鲜活传说可能已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中,然而它像历史化石,暗暗在说明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长子县的陶唐、陶、尧之类地名(在相邻的高平县内也有唐庄、唐安、唐东、唐西之类的地名),也正是以沉默的方式,保持其历史涵养的。

  帝尧古称“陶唐氏”,而且史学界公认,此是以地为氏的。《汉书·高帝纪》注云:“韦昭曰:陶、唐皆国名,犹汤称殷、商矣。臣瓒曰:尧初居于唐,后居陶,故曰陶唐也。”其实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拿不出证据来。前己言之,陶唐与伊耆,都是双声、迭韵字,人类童年语言,犹如今儿童语言,名词、形容词多用叠字表示,如爸爸、花花、狗狗之类。陶唐犹言陶陶或唐唐,音转则为陶唐,急读之可曰陶,也可曰唐。早期见诸文字记载的氏族方国名,因书写工具笨拙、书写艰难的原因,故多用单字表示,如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共列五十多个商代方国名,没有一个用双音表示的。而见于记载较晚的古氏族方国,因书写工具的发达,则可以记录下它们的全名。这样便造成了同一事物两种或数种不同的文字表述。象陶唐、陶、唐、尧,就是这样,陶、唐、尧古皆为双声字,完全有可能就是一个音的分化,所以表达的事物是相同的。

  《竹书纪年》卷上言:“(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李蹊先生说:“足见尧对陶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那么陶在何地呢?古书中有种种不同的归属,但最使我们关注的是古籍中关于上党古地陶水、陶乡的记载。《水经注》卷十说:“陶水,南出陶乡,北流径长子城东,西转径其城北,东注于漳水。”《魏书·地形志》:“长子县羊头山下毂关,有泉北流至陶乡,名陶水,合羊头山水,北流入浊漳。”《清一统志》卷一百三载:“陶水,源出长治县南六十里雄山,西北流至长子县界,入漳水,一谓之尧水。”雍正《山西通忐》卷十九于“陶水“下注云:“当即尧水。”这就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流经长子城东的陶水,也就是尧水,而这里又叫陶乡,这说明了这里的陶乡、陶水,与尧是有关系的。但遗憾的是因古今地名变迁、河流变化,陶水旧迹已难确指。而且古代因地广人稀、地理记述的不精确性,也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了麻烦。李蹊先生因在长子生活了十年,对这一带的地理比较了解,他参照地形,比考文献,认为陶乡有可能就是现在的陶唐村一带,这种可能是完全存在的。但无论如何,古籍中关于长子陶水、陶乡,以及尧宫于陶、居于陶的记载,对长子陶唐村尧栖地的传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另外,在长子尧山附近有一个小村子叫成阳,也叫城阳。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如今谁也说不清。只知道这个村子附近有尧山、尧水还有以尧命名的沟名、村名。而这尧山,从残碑上得知又叫帝潜山。有意思的是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我们发现了“昔尧作游成阳”的记载,同时《路史》等书有尧葬成阳的记载。名字的重合,这是巧合?还是事出有因?这也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

  七、尧、朱传说与文献的重合所引发的思考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重合,存在着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民间传说根据文献记载附会而成;第二种是文献根据早期民间口传笔录而成;第三种是民间口传与文献记载同源异出。长子尧、朱传说与文献的重合,我认为属于后两种的可能性比较大。阅为:第一、在先秦文献中,有相对明确方位记载的丹陵、丹水,就是见于《山海经》的太行山中的丹林(陵)、丹水。《山海经》相传为夏禹时代之物,这种说法虽不可靠,但其中的“五藏山经”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则是可以旨定的。尧生丹陵、朱放丹水,也必定是在夏之前就存在着的丹陵、丹水,因而将其指实在上党古地,应该是比较合理的。第二、长子县尧、朱传说,与文献记载有多重重合,如炎帝少女传说与尧母为炎帝之嗣记载的重合、炎帝与尧继承关系的传说与尧出于农神伊耆氏记载的重合、陶唐尧栖地与尧宫于陶居于陶记载的重合、朱封长子(丹朱岭)的传说与朱放丹水、封于丹渊、封白水等记载的重合。如此大面积的重合,在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第三、文献关于尧、丹朱的记载中所涉及到的地名,如丹陵、丹水、陶、唐、白水等,都在这可以找到踪迹。第四、这里独特的“长子不出门”的习俗,也在支持着丹朱封于长子的传说。第五、如此大面积的关于尧、朱的传说以及地名,也在默许着尧、朱传说的可信性。

  长子尧、朱传说与文献的重合,不仅仅证实了一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我们研究历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往的历史研究,只注重文献记载,对于民间口传历史,认为是乡间鄙语,道听途说,几乎不屑一顾。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清代学者程瑶田在《释虫小记·螟蛉蜾赢异闻记》说过如下一段话:“夫简策之陈言,固有存人口中之所亡者也,而其在人口中,云虽经数千百年,有非兵燹所能劫、易姓改物所能变,则其能存简策中之所亡者亦固不少。”这是很有道理的。傅斯年在《周颂说》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凡是一种可以流传于民间的文学,每每可以长期保存。不能在民间流传、藏于政府的文学,一经政治巨变,便会丧失。这一观点应该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民间口传中,可能保存有比文字记载更为古老而且宝贵的历史。当然,同样的一种记载,一旦被文字固定下来,就不可能再发生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很容易被发现。而口头流传的历史,则有可能在流传中发生变异。但做为一个群体共同传播的传说,则相互间有一种顽强地校错能力,一般情况下它是能保持原始的内核不予消失的。因此口传历史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对历史内核的传播上。这应该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十世纪前半叶疑古学派兴起,文献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也遭到了一批学者的否定。这样上古史研究只能是一片空白。二十世纪后半期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文献中的部分记载逐渐获得了证实,这虽然改变了人们对于上古记载的认识,但同时也增加了上古史研究对考古的依赖性。于是现在又形成了一种倾向性观念:上古史的重建,只能期盼更新、更多的考古发现来完成。这种观点虽说是严谨的,但却是不负责任的。考古资料固然很重要,但考古所得总是有限的。考据发掘可以获得上古人生活的物质遗迹,而却难以获得完整的精神产品。它只能作为古史研究的参考,而不能成为唯一依据。上古史研究应该有其独立性,不能成为考古的附庸,跟到考古学家后面跑。上古史研究如果被“考古”牵着鼻子走,就有可能任何问题都成为“未定案”,因为考古不断在发现,旧的结论很有可能被新的发现推翻。这样的教训并不少。二十世纪前半叶,学术界根据考古发现,得出了“文化西来”的结果。随后的考古发现,又提出了“文化西传”的观点。每有一处“重大考古发现”,总有人提出一种文化起源的新观点。可是随后的新发现,却有人又改变了原初的主张。虽说否定之否定是学术发展的形式表现,但频繁的否定,恐怕就成了不成熟的标志。如果以文献为依据,参考民间口传,对上古史有一个基本的构架,而把考古做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系,这样上古史研究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此我想提出古史研究的四重证据概念:第一是经典文献,这是一个基础,也是个核心;第二是方志、碑刻等,此中虽有附会,但也可以寻找到正史失载的历史和传统的地方性信仰;第三是民俗、民间信仰与口传史,这是一批活的资料,虽于历史而言,其变异性很大,但要看到其中的真实性的内核;第四是考古发现,这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不可作为唯一可靠的死证。如能消除或疏解开这四重证据之间的矛盾存在,使其相互吻合,这应该是一种稳妥的历史求真的方法。以上我们基本上是将四重证据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的。
5条评分
房恒贵 房星 +10 感谢付出 2010-08-04
房杰 房星 +20 优秀文章 2010-08-02
房福龙 房星 +20 感谢付出 2010-08-02
房炳林 房星 +20 感谢付出 2010-08-02
房效冬 房星 +10 优秀文章 2010-08-02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效冬
房氏男儿当自强,效力国家敢担当。冬去春来争进取,行走天下耀祖光。

发帖
2881
房星
4678
威望
2240
贡献值
312
交易币
1562
辈分排序
辈分正在考证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8-02
感谢明毓宗亲和刘毓庆老师!认真拜读并收藏了,难得的好教材。
清河世泽  凌阁家声  QQ:1318743115
离线房炳林
踏雪寻梅偶入林园亭小坐遇花神寒枝秀蕾嫣然笑霜蕊红颜婉转颦

发帖
9503
房星
1945425
威望
28588
贡献值
17277
交易币
67068
辈分排序
景、国、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8-02
感谢明毓兄,关于尧帝及丹朱的传说,在山西长子县有很多,您转载的具有学术价值!
房氏勋业起盛唐,溯源追流一脉香。赖有先祖扶帝国,敢叫世贤遍诸邦。宜商宜学展奇才,亦文亦武留华芳。
离线房福龙
房氏宗族一家亲, 福星高照行好运; 龙腾虎跃庆盛世, 好事连连年年新。

发帖
2058
房星
21446
威望
4514
贡献值
1654
交易币
1455
辈分排序
崇伯仲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8-02
感谢明毓叔的付出,古史研究的四重证据,来之不易啊!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离线房杰
静室兰香远,云高水面平。轩窗映竹道,主客酌依亭。

发帖
1308
房星
97522
威望
2512
贡献值
738
交易币
918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8-02
谢谢明毓兄上传如此优秀的文献资料
静为芙蓉动临风,云笼房山缘帝征。
轩门荣登燕赵士,主发杰叹客归程。
离线房照靖

发帖
3236
房星
2403
威望
726971
贡献值
3506
交易币
1142438299
辈分排序
十五代始辈份为:宗廷子念林,照堂昌景,绍先祖武,桂树培青,象长脉久,基业永兴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8-02
感谢明毓同宗的艰辛的付出!你渊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历史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对这篇文章认真的拜读!
我姓房我自豪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8-04
感谢楼上各位宗亲的鼓励。

近年来,关于尧帝故里、丹朱故里及丹朱墓之争,多见于网络、媒体、杂志、报端,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甚至地方政府,纷纷出面,争得是沸沸扬扬、不可开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叫人云里雾里,难辨真伪。
在《百度》中输入“丹朱墓”一词,搜索到相关词条,共有 7800多条,通过整理归类,“丹朱墓”的所在地,也竟有八九处之多。
我之所以转载此文,目的是想让广大宗亲在重新认识丹朱其人,了解尧帝、丹朱、舜帝三人真实关系,定位尧帝故里、丹朱故里及丹朱墓时,能从中受到某些启示,使家族历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源。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恒贵
阴阳化万姓,日月照乾坤.身修家自齐,国治天下平.

发帖
2048
房星
1113806
威望
3767
贡献值
3717
交易币
4899
辈分排序
苏中里下河地区:东启文永,树(凤)鹏(佩)恒存,兴国安邦,为祖争光。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8-04
明毓兄近期频发(转)重头文章。辛苦了!
房,土为基,承天起,恒乃贵。 升为天驷兆春震,化作八骏安周邦。
欢迎海内外房氏宗亲来河南遂平寻根问祖,观光旅游

发帖
255
房星
8197
威望
137
贡献值
121
交易币
319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8-12
房氏的发源地在河南遂平 在历史上早已认定 现在还有丹朱墓 观星台 练兵场 的遗址为证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8-12
回 8楼(河南遂平房华) 的帖子
房氏(房国)发源地在河南遂平,史学界认识较为一致。 尧帝及丹朱故里却有多地在争,丹朱墓竟有八九处之多。从现有史料看,河南遂平不一定是丹朱故里,丹朱墓在河南遂平却有可能,需要进一步考证。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