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89阅读
  • 1回复

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大连房玉林录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小保
房小保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发帖
810
房星
72343
威望
1365
贡献值
1649
交易币
3386
辈分排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1-20
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大连房玉林录入) 楼主
石楼前房氏族谱
  房玉宽  主编/原谱提供
        
广东省大埔县《房氏族谱》编纂小组印行
                                                  公元一九九五年乙亥岁春

石 楼 前
房氏族谱
                                    
      编辑人员名单
                                   顾   问: 房庆欣
                                             房国光
                                             房德昭
                                             房楚光
                                             房耀辉
                                             房武龙
                                    主   编:房玉宽
责任编辑:房楚光

开头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国上下普天同庆之际,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对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欣鼓舞,同时,人们常怀念祖国。如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毛里求斯、泰国华侨房菊林、超群、柏顺、天赐、桂华和台胞剑云、晋和家先生等,曾来函询及有关房氏祖先的由来。我们曾调查了解过,为他们提供了有关资料。
    据(华声报)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记者张瑜报道“客家祖地——宁化”的文章,说昔日中原人向南大迁徙时,曾聚居于宁化石碧村(石壁村),在此生息繁衍,海内外客家人常见的姓氏中,有一百多个姓氏的祖先是从宁化迁出,他们奉宁化为祖籍地,散布在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五千万人。如今一批又一批海外客家人前往宁化寻根谒祖,追踪溯源。现在,宁化正在筹建客家百氏公祠和客家民俗馆,至石壁公路沿线商业经济开发区同时开发。在该内地已形成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好局面。
    客家的房氏祖先也是从宁化迁出于广东大埔银江定居,后裔已散布于省内外和东南亚各国。我们将祖籍家谱的有关资料稍加整理,提供给“三胞”参考,争取他们回乡拜祖,了解祖国的改革开放,投资家乡建设。同时,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
                                                              
房玉宽 房庆欣 撰书
                                                            公元一九九二年
                                                         壬申岁十一月二十日
编者的话
    在编撰《房氏族谱》开头,编者先引几段文字,并说几句开头话。使进一步了解我国姓氏和房氏家族的由来。
    首先,说一说姓氏的起源。据《我国的姓由何而来》一文说:“中国人的姓很多,据史料记载,见之于文献上的就有5600多个。最早的姓,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称号。母系氏族社会早于父系氏族社会,所以传说中的帝王姓氏上多有女字,如神农氏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上古时,许多原始氏族往往以崇拜的动物为姓,如牛、马、羊、熊、凤、龙、骆、鲍等。还有一些氏族是以植物的名称为姓,如杨、柳、松、柏、梅等。发展到后来,有的用国名为姓,如齐、鲁、秦、赵、韩、吴、周、宋、郑、房(按:亦以房国名为姓)等;有的用食物名称为姓,如米、豆、汤、谷、麦、盐、粟、栗等;也有的以颜色为姓,如黄、白、蓝、乌、朱、黑、皓、玄、赤等;还有的用居住的地方为姓,单姓的如卢、舍、轩、阁、宫、院、邸,复姓的如东郭、西门、南宫、闾丘等。另外,也有以官职为姓的,如司马、司空、司徒、上宫、侯、帅、尉等;也有的以职业为姓的,如做陶瓷的人就姓陶,管仓库的人就姓仓,巫、卜等姓,也是如此。也还有不少人喜欢用数字为姓,说起来颇有趣。姓一,如一善,是明代成化年间河北嵩明县县丞。姓三,如三旦八,是元代云南行省右丞。姓四,如四水,是越王勾践的巨子;五梁,是三国时蜀后主的谏议大夫。虞舜时,狱官臬陶的后代封于六,就以六为姓。明朝洪武汉中教授方孝儒的子孙也因避乱而改姓六。姓七的有七希贤,是明朝正德年间永春县训导。姓八的有八通,是明朝正统年间礼部主事。姓九的有九嘉,是唐高祖武德年间翰林应诏。至今还可以看到的数字姓有伍、陆、万等。(此文是南方日报于1992年9月21日转发新华社北京9月20日消息)
    今天,我们研究姓氏家谱有其现实意义。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于1984年11月20日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同胞、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亟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这充分阐明了发掘和整理中国家谱的重要意义。姓氏在历史上不仅仅是血统的标志、家族的徽章,还表现了门第思想、宗法观念,是民族融合的表征。古老的姓氏学无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姓氏古往今来都是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之一,姓氏学一向为人们所看重。
    近十年来,海内外房氏宗亲为寻根问祖,已在搜集和整理家谱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
终因上祖播迁分散而旧族谱又多已散失,甚至有的未立族谱记载,整理起来,资料不全,就东抄西摘一些资料,也难免有错抄缺记之处。如全国性房氏从东汉朝太始祖伯武公派下至第四十一世的万宝公(他迁大埔银江开基,称他为始祖),历尽艰辛,自北南迁,相传明朝由福建省宁化石壁村迁徙广东省大埔县银江开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生三子:长大贵、次大才、三大富。历数百载,裔孙繁衍,分住大埔县银江各村,及迁居大麻林坑、高陂黄坑、洲瑞嶂岸、丰顺县的金花盆、高塘、梅州的曹塘、书坑、郑均、丙村金盘岗、松口横山、畲坑含和、潮汕的惠来、普宁、海丰、陆丰、惠州的惠阳、惠东、博罗、深圳的宝安沙头角、观澜、东莞市樟木头的樟坑径、凤岗镇的排沙围、韶关、湛江市、化州县、广西、湖广、四川省的中江县、绵阳市、德阳市、大足县、海南省、台湾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地,还有裔孙往南洋谋生,散布很广。由于过去数十年续修家谱的甚少,如不调查搜集整理家谱,各地后裔将会弄不清祖宗的来龙去脉,难以寻根谒祖,追踪溯源。编者于1984年来,利用退休后的机会,与庆欣家先生研讨搜集整理房氏家谱资料,为今天编写垂直至石楼前十二世广溪公派的《房氏族谱》打下了基础。正值1994年春节,经研讨将着手进行编写《房氏族谱》之际,得到关心此项工作的家先生们的支持和鼓励,还得到各地宗亲们提供有关家谱资料。从而,大大增强了编者对搞好此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此《房氏族谱》,除了石楼前十二世广溪公派下所记载的历代世系资料外,其余的如公元25年东汉朝从太始祖伯武公派下五十代的历代世系资料,可供始祖万宝公传下三大房各派宗亲作为源流考,利以撰写好各地房氏的详细族谱。本书由于编者的水平和条件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宗亲指正。
                                             编者:大才(双松)公派第十八世孙房玉宽谨识
一九九五年春
房  氏  渊  源
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历史摘要
    “黄帝四经”这本书,在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入土后,1973年在湖南长沙三号坟墓出土,在地下整整沉没了2142年。从而证实轩辕黄帝不仅是中民族的始祖,也是开国元祖,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始祖。是他历经五十二战,打败了榆罔,株杀了尤,降服了神农,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结束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人类文明时代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人文初祖”、“文明之祖”、“无愧始祖”。
    黄帝是伟大的祖先。黄帝去世后,高阳继承帝位,这就是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儿,昌裕的儿子。颛顼死后,高辛继承帝位,这就是帝喾,帝喾是黄帝曾孙,他在位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死后他弟弟放勋继位,这就是尧帝。尧在位七十多年,临退前,发现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能胜任帝位,就把天下传给舜。这就是后世人常说的唐尧虞舜夏商周。这和《史记》记载完全相符合。(摘抄《华声报》1993年5月28日第七版,关于“五千年悬案迎刃而解,‘黄帝四经’出上做佐证”的报道。)
房氏家族的由来
    房氏原出于祁姓,帝尧的儿子丹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尧便把帝位传给了舜。帝舜后来封丹朱的儿子陵在房国(今河南省遂平县),陵的子孙便是房氏。(摘自《南方日报》海外版一九九o年二月的‘中国姓氏寻根”的报道文章。)
    据历史记载,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帝舜后来封丹朱的儿子陵在房国,陵的子孙便是房氏。由夏
商周至西汉朝宗支莫考,世系无记载传播。迨至东汉朝(公元25至220年)的伯武公为太始祖相传至四十世宽公,他亲自篡修族谱,传给后代。
    我国历代纪元表(见现代汉语词典的记载):
    从五帝开始(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21世纪初)
    夏(约前22世纪末——约前21世纪初)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周(约前 11世纪——前 256)其中,西周(约前 11世纪——前 771);东周(前前 770——256)
    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汉(前206年——公元220),其中,西汉(前206——公元25);东汉(25——220)。
从五帝到现在是几千年的历史了,从东汉公元25年到公元1991年,便接近两千年。
东汉朝太始祖伯武公垂直
至四十世宽公历代世系记略
    由东汉朝的太始祖伯武公开始计记载如下:
    汉太始祖考 讳植 字伯武公 妣周孺人伯武公谢仕,游于江南凡萧山开基。
    二世祖   讳炽康公   妣严孺人
    三世祖   讳笃敬公   妣赵孺人
    四世祖   讳尚志公   妣马孺人
    五世祖   讳凌霄公   妣庄孺人
    六世祖   讳松茂公   妣苏孺人
    七世祖   讳兰 公    妣王孺人
    八世祖   朝极公     妣杨孺人
    九世祖   讳法受公   妣朱孺人
    十世祖   爱亲公     妣崔孺人
    十一世祖 讳景伯公   妣刘孺人
            (梁武帝时,公,为清河郡太守)
    十二世祖 讳晖远公 字崇孺公,妣杨孺人
            (公,明三礼,诗书易象春秋,世称儒学牛,弘称他为五经库)
    十三世祖 讳彦谦公 字希冲公  妣秦孺人
  据《隋书》载,彦谦公自幼丧父,18岁时开始在隋朝做官,为齐州主薄,“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后来贵为司隶,台刺史,清政廉明。其子玄龄公(宰相),继承了乃父遗产——清白,终于成为流芳千古的名宰相。
    十四世祖 讳玄龄公 字乔年公 溢文昭公 妣卢夫人。
    玄龄公是唐朝开国元勋。公元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任尚书佐仆射,行宰相之职。此后将近二十年,房玄龄一直连任相职,至公元648年在职病故。
    玄龄公生三子:遗爱公、遗则公、遗直公。
    十五世祖   讳遗直公   妣杜孺人
    十六世祖   讳开泰公   妣诸孺人
               泰公,进士,学业精,谓有祖遗风。
    十七世祖   讳融 公    妣杜孺人
               融公,周武后为宰相。
    十八世祖   讳琯公 字次律公  妣杼孺人
    琯在唐代玄宗开元中封为宰相。肃宗乾元元年被贬官罢相。肃宗上元元年四月房管以礼部尚书出任晋州(山西临汾)刺史,八月改任汉州(四川广汉市)刺史,在汉州为政两年八个月,除暴安民,发展农业,在汉州城西外低洼地带开凿西河,兴建水利,造福百姓,一时政通人和,深得人心,在汉州城大湖湖畔建一“房湖公园”对他的纪念。
    十九世祖   讳儒复公    妣郭孺人
    二十世祖   讳启 公     妣杜孺人
二十一世祖 讳宁静公    妣郑孺人
                      公,在唐代德宗朝擢为开封府尹
二十二世祖   讳式 公    妣柳孺人
                    公,在唐代宪宗朝为河南尹
二十三世祖   讳元英公   妣王孺人
二十四世祖   讳嘉谟公   妣梁孺人
二十五世祖   讳遵时公   妣刘孺人
                   公,百万富翁,唐代僖宗时,黄巢作乱,率妻男游于湖广武

2006-7-25 19:49:31   IP: 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1楼
昌府田庄居住。
二十六世祖   讳应瑞公   妣张孺人
二十七世祖   讳楚亨公   妣周孺人
二十八世祖   讳飞鹏公   妣钱孺人
                      公,识深学博。
  二十九世祖   讳遇隆公   妣萧孺人
                      公,在宋代真宗时,由府尹进擢侍讲。
  三十世祖   讳立清公   妣张孺人
三十一世祖   讳庶 公    妣王孺人
                      公,宋代真宗朝时,登进士,后官为授书郎
三十二世祖   讳定邦公c 妣文孺人
三十三世祖   讳达三公   妣吕孺人
三十四世祖   讳步瀛公   妣唐孺人
                      公,天资敏颖喜爱赋诗。
三十五世祖   讳成平公   妣秦孺人
三十六世祖   讳维纲公   妣陈孺人
      公,素抱忠义,当宋帝失位,诫其子,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三十七世祖   讳席珍公   妣邹孺人
三十八世祖   讳学孔公   妣张孺人
      三十九世祖   讳纯贞公   妣朱孺人争
      四十世祖      讳宽 公   妣刘氏、继陈氏
          刘氏生三子:长子:远铭 字燕基 号万宝公(四十一世)
                      次子:远统 字燕裕 号万珍公
                      三子:远续 字燕传 号万珠公
          陈氏生二子:四子:万圭公
                      五子:万璋公
      木本水源,数典追宗,人之共识。吾房姓氏族可远溯为尧帝,尧帝让贤予帝舜,舜帝则封尧帝之  子丹朱为大邑,嗣后裔孙沿袭此封号为房氏宗族。历代为仕者皆清廉忠贤,誉称如清河之水,故曰清 河郡。唐代开国元勋玄龄公,佐理朝政,建树唐朝贞观盛世。历代史书皆称尧为天,舜为日,贤相为房、 杜(房玄龄和杜如晦)。正是“清河衍派远,祖德流泽长”。自汉代太始祖伯武公繁衍传第四十世祖宽公。明朝初叶(约在公元1403年前),万宝公之父——宽公,他初辅明燕王朱棣,藩北平,那时明都在南京,宽公力主明燕王朱棣举兵南下驱逐在明都南京的惠帝朱允汶,此举历史称为靖难兵徒南京,于公元1403年癸末岁,朱棣从而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帝,宽公辅而定鼎北京,改元“永乐”。论功行赏,爵封宽公为“思恩武侯”(此爵,相当于相位)。自感荣宠至极。宽公明察朝臣有忠有佞之分,良莠不一,恐有风云不测,为后裔着想,遂密遣三个儿子远离京都创业,纂修好族谱各授一本带走。长子万宝公南下福建宁化,转迁广东大埔银江,万珍公东行山东省济南府,万珠公西行湖广桂阳州(今湖南、湖北省)。万圭、万璋仍留北京。
太始祖燕基万宝公暨三大房
历代分支世系至八世记略
        始祖考房太一郎燕基万宝公(即四十一世)
    相传明朝永乐明成祖,于癸末岁(公元1403年)登上帝位之后,四十世宽公密遣长子万宝公南下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后迁移广东潮州,彼时地属海阳恋州都大麻社银溪地方居住,居址不知何所,前代家谱遭兵残缺,殁葬昆仑村桐树排东衙坛背右片,座东向西,乙山辛向,辛卯酉分金,经清朝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甲申冬重修。
    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年)庚子五月初七丙申日辰时重修,筑灰坟,未起金,原碑坟式,乙山兼辰一分。每年春分日开祭始祖墓。
    公元一九八三年癸亥岁十月十四复修,未起金,修坟换碑。
    太始祖妣徽原黄氏、贤助罗氏(黄氏的金骸未知着落,与罗氏妣坟碑全镌),合葬银溪尾坪上仙女湖大路面上邱家屋背粟地内,座东南,巽山兼巳分金,经明朝万历二年甲戌四月初十日丑时安葬。于清朝道光二年壬午二月二十六日启满罐清水,金盖号元世祖妣罗氏,即拣本年五月十三丙戍日未时安葬.坟式拖低五尺,扦左半坟位,立原巽山兼已,坐轮宿八度,庚辰庚戍分金,金穴在碑屏背,齐半案桌。
    公元一九八一年辛酉岁阴历九月廿一己巳日乙丑时下三刻,按原分金重新复葬,原坟塞进五尺六寸。
    太始祖万宝公生三子:长:大贵公 字四九  号兴梅公
                        次:大才公 字十二郎 号双松公
                        三:大富公 字十三郎 号恭雅公
    长房移居程乡(梅县)横径村,始居之所,未立总祠,子孙分住金盘岗、叩头岌窝里排立大宗祠,庚山甲向,又分住汾水、窝里,立大宗祠,壬山丙向。又分住郑均,立小宗祠四所。又分住畲坑、和村、梅子窝,立大宗祠一所。
    次房居住银溪,在大横坑盐埔坪立大宗祠,前缙绅旌之曰,树德堂,午山兼丙分金。清乾隆五十年己已重建,九月廿四日寅时旋火。公元1950年庚寅岁重修旋火。1993年农历五月初一日因上堂倒塌重修,本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卯时(6点)升座旋火。
    三房居住金斗角,立大宗祠,丁山兼午,启昌堂,有一二世在昆仑、坑头立有私祠,疑即是始祖所居之地,今亦既毁。传下七世乐廷公,生三子,第一、三子移住再头立宗祠,壬山丙向。若邱福田立一私祠,与再头等处分房,系五世祖创焉。
重修太始祖燕基万宝公墓祭文
于公元一九八三年癸亥岁十月十四日复修,未起金,修坟换碑。于一九八四年甲子岁二月十二日开坟的。
祝  文
维公元一九八四年甲子岁二月十二日之良晨,开坟办祭大贵、大才、大富三大房派下众世孙等,谨以刚鬣柔毛,香椿竹帛,茶酒板果,牲醴凡宜,敬祭于
元太始祖燕基万宝公,配享妣徽原黄氏和贤助罗氏两大孺人神位前而言曰:伏以
节屈春社,百物复生萌芽之始
祖坟再修,众裔报本开祭以诚
抚时序而兴怀,追思木本;念功宗以图报,礼著典仪。缅维始祖自明朝由福建宁化石壁迁入粤埔,业创银江,迭更朝代,越六百余年,叨祖德之庇荫,孙枝蕃衍之远近,荷宗功之厚泽,后裔遍住于环球,安祖骸于昆仑,位居乙辰,山峦环抱,水绕坟身,地灵人杰,财旺丁兴。诗礼家风,朝朝继接,士林师表,代代相承。清道光二年重修,迄今百六三年,坟身残缺,碑石断裂,前因社会更新,坟周垦作菜园,众议维修,侨裔捐钱,今已工竣,开坟祭奠,笛歌奏咏,牲摆案前,鼓乐齐鸣,礼行三献。冀我始祖邀我黄罗两氏祖妣暨清河堂前四十代历代高、曾祖考妣同饮坟筵。庇我国内,农、仕、兵、教、学、工、商各界及住琼、台裔孙,五谷丰登,禄晋职升,培育青年,学级联登,营工吉利,裔贾财亨。佑我国外,亚、欧、非、澳、南、北美各州并寓港澳裔孙,经商海外,雄心竞争,贮积币金,箱达万千,航归祖国,共聚团园。凡我太贵、太才、太富三大房派下裔孙,人人发福,禄添寿增,英才选出,代复超前。螽斯蛰蛰,瓜瓞绵绵。尚 享(作者,房庆欣)
                                                                十八世孙房玉宽  
十九世孙房庆欣
                                                               公元一九九二年壬申岁    
十一月二十日
广东省大埔县银江镇明德村石楼前
大始祖燕基万宝公的次子
大才公派历代分支世系四、五、
六世至十二世记略
年少始祖大才公 讳凤芝 字十二郎 号双松公。
公葬大横坑犀牛坪,观音坐连形,逆东坑水,辰山兼丑一线,丁丑丁未分金,经明朝崇祯十三年庚辰岁十一月十九丙申日已时更葬,继于清朝康熙三十三年丙子岁起看,金骸清净,择于九月廿九日寅时安葬竖碑,终时殡坟,在祠左。春分后二日,与二、三世共日祭墓。
少始祖妣刘氏大娘,金骸失,姓氏与公镌碑,清朝顺治十五年戊戌三月初二清明日巳时竖。生一子:二十八郎。
二世祖考二十八郎 讳德铭 号浴腾公。
公葬小横坑口锡潭面上,逆水,龟形,经清朝顺治十五年戊戌三月初二清明日已时更葬,竖碑,金骸清净,甲山兼卯,庚寅庚申分金,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甲辰十一月初五日,换碑镌石屏,未启金。
祖妣刘六娘 金骸失,姓氏同公碑镌。
三世祖考三十二郎 讳鉴 号鼎裔公 派隆各邑大启孙酞。
公葬合水潭车田墩牛眠形,乳穴,卯山兼乙,经清朝顺治十年癸已起金,探金骸清净,蓄有汗珠。三月初九清明日已亥午时更葬,竖碑。特镌明三世祖房公墓,七字。
祖妣吴氏四娘,葬大横坑水圳口,喝天虹贯水形,亥山兼壬,丁亥丁已分金,经清朝顺治十年癸已三月初九清明乙亥日,辰时更葬,竖碑特镌“明三世祖妣吴氏墓”八字。
三世鼎育公生八子:
长:四十一郎再兴公
移居惠来县下灶,在船渡头建祠,生三子:长子怀远公移居普宁市大坪镇。次子观养公原住惠来华房村等地。三子德丰公迁居宝安沙头角、深圳市的观澜,东莞市樟木头的樟径,韶关市等地。
次:四十二郎奕隆公                                                                                                        
住银溪坪上的大埔岌窝里,传文进、仕有、文林、仕贤、仕奇等。
三:四十三郎公                                  
住银溪葛庭坪园墩凹上,以及龙市凹湖口,传君足、有新、希禄、希荣、希殿等。
四:四十四郎奕昌公                                
生四子:长:宏绪公,次:公(传镇纲,移海阳产溪、白土住,石福移住揭阳,至释明回来生子及资),三:开成公,四:启衍公。长、三、四房住银江。
五:四十五郎满郎公
移居惠州永安,后迁居东莞市七都金筛岭,传侍左、侍右。
六:四十六郎开山公
移居程乡(梅县)潜塘书坑,传汝禄、汝贵、汝荣、汝富等。
七:四十七郎公
传子孙居作盐埔坪、塘背。有移居者,君恩移揭阳,君诏、以殿父子亦移揭阳。本处以云、仕龙、君翼、希贤等。
八:四十八郎公
  传子孙住大横坑十二街,君定、君程、君益均无嗣。君仞生子有良,生仕林、仕梅往四川。君义移揭阳。
四世祖四十四郎诒谋奕昌公
葬银村佛子凹大路对面,叫孩子坐栏形,丙山兼已,庚辰庚戌分金,经康熙五十四年(公元 1715 年)乙未起金,探骸入有些干土,择八月吉日更葬。春分后三日与祖妣同日祭墓。
妣,邱氏大娘,葬合水潭凹湖口坪上,逆水,叫转江海螺形,巳山兼丙,辛已辛亥分金。经明朝天启三年癸亥十二丁酉日已时更葬竖碑,迁高一位矣。
生四子:
长:宏绪公
传子孙邦如、须俸、及翰、及能等居住在小都坑、车上、车坪、坑口、安乐堂、田心、林坑等。
次:启成公
  传镇纲,移海阳、产溪、白土住。石福移居揭阳,至释明回来生子及资。
.三:开成公
后裔在仙坑、高头潭、车头坝、高圳坑。
四:启衍公
传子孙大横坑、下排、玉尺坑、昌家、双桂、冠山、南福坑、宫边角、歧滩、合水潭、长烈、石楼前等地。和迁居四川的中江县、绵阳市、大足县,广西、台湾、湖广。
五世祖五十二郎 溢敦素 号启衍公
祖违田产,孙建祠堂于田中心,支分两派,继序思不忘。公葬于冷水坑岗,侧角耳公形,辰山坤向,坟墓碑镌敦素公。春分后四日祭。
妣慈理张氏五娘 葬黄坭坑宫前岗上,湖里,蛇形上穴,丑山来向。
妣慈顺范氏二娘 葬黄坭坑宫前岗上湖里,与张氏妣共龙下穴,蛇形,癸山丁向。
妣端淑陈氏满娘(妣未育)葬合水宫坪上屋背犀牛坪大路下侧旁左片,叫猫儿洗面,卯山酉向。公生五子:
张氏生两子:长一金銮,次一金佑。
范氏生三子:三一金恩,四一金丽,五一金惠(幼丧)。

2006-7-25 19:50:16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2楼
金佑公生两子:长、祖坤,生一子名镇塘。镇塘生一子名君铃。镇塘、君铃于明朝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因宿夫,公埋贼人,父子被累,死于囹圄,后遂无传。次子祖琦未传。
金恩公,赘妻黄氏,生一子名祖春,年七岁父丧,母守孀居,抚育迨嘉靖三十九年,祖春在张姐坪发痘毒死矣。金恩夫妇合葬黄坭坑顶一穴,每年随五世祖启衍公父尝同日合祀。
五世祖启衍公生五子传两房,长:金銮公, 四:金丽公。
六世祖六二十九郎 字金銮公 号梅轩公 葬小横坑上坑屋背,艮山兼丑。
妣慈惠冯氏大娘。生四子:
长:祖隆,次:祖成,三:祖文,四:祖道
六世祖六三十六郎 讳金丽 谥敏达 号横溪公
公葬东坑子彭沙坑,未山兼丁。妣端静鲍氏,同公合葬。
生两子:长一吉临公,次一成琳公。
七世祖祖淮吉临公创基坪上,下排建祠,寅山申向。后裔居住在下排、下彬山、冠山一部分、南树窝一部分、丰里、企滩、凹湖口凹上、上坑一部分。
七世祖祖翰侃毅成琳公,公任银溪乡约,创基宫边角,立祠崇庆堂,艮山坤向。妣慈惠邱氏,生子万礼。后裔居住于宫边角、大田角、铁炉坑、石楼前、坜湖、昆仑下村、长烈子、铁寮岗、寨下、角子岗、蕉潭、合水潭桥头、田隆、鱼凉坑。公葬于牛眠形,因他人做屋迁移。妣原葬庵子缺,因开公路迁移。裔孙们于公元一九九四年农历三月初一日卯时将公妣合葬于庵子缺明新学校背山的公路上面。寅山兼艮。
八世祖 讳万礼 谥勤素 号衷和公
父任乡约,遇房宿夫.生埋族孽,公代父折于潮郡囹圄,人称纯孝,后收回金骸,葬豆甲坑水口,坤山艮向。后嗣子孙,思念忽忘。
妣勤守黄氏 葬凹湖口坪上湖里,逆水,艮山坤向。
生三子:长一君悱,次一君捷,三一君清。九世君悱开能公的后裔居住在角子岗、长烈、铁寮岗、寨下、蕉潭、鱼凉坑、田隆、合水潭桥头。九世君捷凯元公的后裔居住在大田角、宫边角、坜湖、昆仑下村、铁炉坑、石楼前。
八世衷和公第二子君捷凯元公派:
九世祖 讳君捷 谥纯毅 号凯元公,生于明朝光宗庚申岁四月十九日享年五十一岁,卒康熙九年庚戊六月二十三日,安葬于鹿麻坑禾尚坪湖里,酉山卯向,至甲子岁见金骸坚硬干净重葬。妣李氏,生于熹宗二年辛酉岁正月二十八日,享年七十五岁,卒康熙三十五年乙亥岁六月二十三日。葬大横坑水口田心里,田螺形。移坟上山时,被移起寄存。
生四子:希文、希朋、希兆、希咏。
希朋锡我公裔孙居住在石楼前。希兆百祥公裔孙居住在大田角、铁炉坑、宫边角。另希文公或希咏公的后裔居住在坜湖昆仑下村。
九世凯元公第二子希朋锡我公派:
十世祖 讳希朋 字有漳 号锡我公
公生于顺治八年辛卯岁(公元1651年)正月初三日已时,卒于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岁正月初七日,享年六十六岁。族赠“嘉裕睦成”四个字。具有奖匾一面,“书成盛德”四个字。
公葬车田墩牛眠形。于文化革命后期,公的坟墓金骸被迁移做屋,金骸寄存20余年。终于1994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卯时重新安葬在牛眠形房玉舫的永耀居屋的左角正间背,卯山兼乙,坐东向西。
妣肃雍最海黄氏 安葬于黄沙坑割牛岗湖里,坐东向西。
十世希朋锡我公由宫边角移居石楼前入村创居,艰苦创业,裔孙繁衍,兴旺发达。
生三子:长子仕腾,大埔县生员(庠生,又名秀才)。次子仕起,大埔县正八品经历。三子仕峰,生七子,二子移居广西。据老一辈相传,仕起公居住梅子坑墩上,家财万贯。由小段苟世窟起至湖洋角的田地山业均属,牧牛不用过人山。后被盗,被乞讨而破产,外迁他乡。祖坟由仕腾公裔孙在每年八月初一日敬祭。
十世锡我公长子仕腾飞河公派:
十一世 讳仕腾 字云蛟 谥简裕康义 号飞河公(庠生)。
公在石楼前山下罗里蛇立“飞河公祠”。
公葬黄泥坑和尚坪湖里,丁山癸向。后启视金骸干净复葬的。妣余氏葬坟田子,碑朝岭下,辛山乙向。
生三子:长子一德思、次子一德用、三子一德心。
十一世飞河公长子德思公派:
十二世祖德思公,妣罗氏,移居宫边角落户,生五子:日聪、日处、日炯、日瞻、日强。裔孙繁衍,有的往南洋谋生。十九世的稳叨和练光等派系的兴旺发达。
十一世飞河公次于德用公派:
十二世  讳德用  谥廉慎  字爵荣公,生于康熙三十七年戊午岁三月十五日西时。至乾隆二十五年瘐辰岁上四川来至监州府病故.安葬监州府.终年六十三岁。后由日端儿至监州起骸甚好,乃葬于中江县东门外出城三十里马鞍山代姓地上。
妣余氏勤惠,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岁十月十七日,卒于雍正七年已酉岁,终年三十岁,初葬广东。后乾隆十八年,他的次子日裕公回粤移骸返川,买中江南门外十五里板桥子曾姓地上安葬。坐东向西。
妣余氏生二子:长一日见、次日裕,均往川。
继妣刘氏生四子:三一日端,四一日厚,五一日友,六一日果均往川。
刘氏慈操生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岁。随夫德用公住川,死后葬于中江县东门外白庙沟,终年五十七岁。
长子:日见公娶姚氏往川落业于中江县下村祝家庙。生两子,长子文松公娶余氏,生四子:长、锦元,次、钟元,三、铝元,四、宽元。文松公居住辑庆区兴安乡二大队五组等地,后裔三百多人。次子文根公娶余氏,生四子:长、钦元,次、铣元,三、镍元,四、凯元。文根公迁他乡。
次子:日裕号容轩公,娶张氏淑助,生七子:文学、文宏、幼丧、文秀、文彬、文新、文炳。日裕公系广东省大埔县银江乡明德村石楼前人也。他16岁独力上川贸易,22岁回广东探亲,旋后来川。稍有积蓄,30岁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回广东娶张氏(岭下人),并迁母亲余氏金骸返川中江县落居。他以贸易为业,家财万贯,买田地一千余亩。在北街买店铺壹间。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岁修建日裕公祠,地点在北门外中江师校现北山乡。日裕公生于雍正二年甲辰岁三月二十六日子时,卒于乾隆五十四年已酉岁三月二十六日戌时,道光七年丁亥岁二月初九日午时迁葬于老高桥上手片创元宅后内,乙山辛向兼辰戌未分金。
妣张氏淑助孺人,生于雍正十二年甲寅岁六月初八日酉时享年八十岁。卒于嘉庆十八年癸酉岁八月二十四日亥时,葬于县城东柏树林刘姓地上,向辛山乙兼卯,西外向西山。至咸丰二年十二月初十已时安葬立碑。
文新 谥慎襄 号春山公(系日裕公之六子,德用公之孙也)正九品,生于乾隆甲午岁九月十四日辰时,卒于道光壬寅年十月十九日辰时,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老高桥桂花园右乙山辛向,兼子午分金。十四世文新春山公生前于丁酉岁重建老高桥,花费光洋千余元,落成时作贺者千余人,欢声沸腾,鼓吹梨园。春山公弃学从长兄、五兄共理家政,持身谨慎,积金数千,置田数百亩。道光四年,他与文彬兄等回广东大埔银溪石楼前十一世飞河公祠祭祖,写有对联、祝文,稿底仍在。同时,在老祖籍居住一年,编写族谱。还指定光洋若干,以作双松公、飞河公每年祭祖费用。他不辞辛劳,由四川返广东八千里之遥。
娶妻刘氏慈惠(沛芳公之女也),生于乾隆戊戌岁五月十一日午时,享年八十四岁,卒于咸丰辛酉年三月二十六日戌时,后与春山公合葬立碑。
生四子,长一昶元,次一调元,三一赞元,四一乾元。女二个。
据中江县集新乡三大队二组的房鑫运等来信说:十二世德用公的次子十三世日裕公后裔,至1984年止,有2550人。其中,从成瑜公祠至老高桥,三华里,九个房家院子1650人,西山乡五块碑,五华里,六个房家院子650人,集凤区二大队向家满房家院子250人,看来,十二世德用公迁居四川中江县各地的后裔包括他的长子日见公派共有三千多人。
迁居四川省中江县的十四世文新、文彬公(德用公之孙),于道光四年甲申岁(公元1824年)回广东大埔银江石楼前十一世飞河公祠拜祖时的祝文和对联内容如下:

道光甲申岁月建 朔日越  日  有西蜀中邑嗣孙
系双松公十三世孙日格公之子也,还粤入祠,敬陈醴酒,于清河房氏堂历代祖考、妣位前祝曰,窃维箕裘衍绪,每兆流泽之无涯;宿露兴思,敢忘渊源之有自,盖昔先君,于乾隆癸酉入蜀,至今后嗣于梓州、凯邑居住、荷祖宗之功德,业创四处,兆云仍之蔚起,而瓜庆连绵,是此后代亨嘉,皆由前人积累。孙也忝在后裔,岂昧本源,然七十余年,恒念先灵而深怅望,奈数千余里,未还原郡而荐馨香,午夜踌躇,深怀愧悔,寅衷展转,空对云山。兹者,身入粤区,敬告先嗣,聊陈菲仪,用伸捆忱,仰为列祖,精神不隔于远近,佑启后人,门第丕焕于东西。孙不胜瞻感之至。谨告。
文新 成奎 成璋 成壁
文彬 成琏 成琮
下面是祠内的对联:
回梓溯同根采蜀盛筐深远便知流自远;
翘东思世德敦宗问谱基隆应是业常隆。
万水觅源头,维桑与梓,远念根梓通粤蜀;
千秋垂统绪,世德作裘,深怀仁孝报邦家。
四川省中江县高世孙文新回梓恭谒飞河公词献筐        报本、族抠衣按叙拜书于楹
以上是十四世文新公等人于道光四年甲申岁(公元1824年)回老祖籍石楼前十一世飞河公祠拜祖时的祝文和对联的稿底,仍保存在庆欣家中。一九八三年由玉宽、庆欣与中江县大平乡(白象沟)的房星毓家先生首次取得联系。同时,得到中江县上东街25号房宽太、房亲之家先生的大力支持,深入调查了解,查对族谱,祝文和对联的稿底是证实迁川中江县德用公的老祖籍是石楼前,是十一世飞河公次子的依据。从而,与中江县集新乡三大队二组德用公后裔的鑫运、顶金、顶有、顶畅、顶登取得通信联系。
少始祖大才公后裔,石楼前十二世广溪公派下
历代分支世系(记载至一九九四年出生)
十一世飞河公的三子广溪公派:
十二世讳德心号广溪公,妣叶氏,生六子:长日诵、次日楷、日鸿(幼丧)、日晋、日楚、日梧,传五房。 他们均有号。如日诵号吟三公、日梧号凤祥公。如善如公、照唐公、升堂公是他们的号,但他们的号与原名今对不上号,原因,历来无立族谱,无据可依。公葬于双公坑营子里,余屋左片排路行出,墓碑朝对面石狮顶,叫癸花向日形。妣叶氏,葬石狮顶。幼丧的子日鸿公,葬于叶氏婆的坟脚下。
十二世广溪公的长子吟三公派:
十三世讳日诵号吟三公,妣娴顺余氏,生子文煌、文程、文湘、文添。公葬高凸下,妣余氏葬仔畚侧背,妣庄氏葬刘海清。
十三世吟三公的长子文煌公派:
十四世文煌毅立增成公,妣 氏,生二子发元、盛元。公妣葬石下窝。
十五世谨直有年公,妣郭氏,生子永贱、永全。公妣合葬于郎里窝尾大路面上。
十六世永贱公,妣姚氏,生子享先、贡先。公葬银村岳湖,妣葬园湖子。
十七世享先公,妣邱氏,生子玉遂,将贡先次子玉柱过嗣一半为子。公妣葬石壁下。
十八世玉遂公(1908年生),妻余氏(1923年生),过嗣子德兴,生五子:德清、德浪、德村、德海。公葬石壁下。
十九世德兴公(1931年生),妻房氏,生子世杰、世贤、一女。德兴成婚后,迁回原出生地冠山窖里居住。
十九世德清(1948年生),妻杨氏生三女:佩玲(1973年生)、爱玲(1976年生)、石玲(1978  生)。过嗣韶锋为子,杨氏病逝。1993年继娶妻李俭英。德清在日杂公司任副经理。
二十世韶丰(1967年生),妻赖氏,生二子:志湘、志华。
二十一世志湘(1991年生)。
二十一世志华(1994年生)。
十九世德浪(1951年生),妻余氏,生子子丰、福才。
二十世子丰(1981年生)。
二十世福才(1984年生)。
十九世德村(1956年生),妻黄氏,生女淑玲(1988年生)、子栋。
二十世子栋(1990年生)。
十九世德坚(1959年生),妻房氏,生子福良、福彬。在外工作。
二十世福良(1987年生)。
二十世福彬(1990年生)。
   十九世德海(1965年生),妻管氏,1993年生独生女诗玲。
   十八世玉遂公生前,青年时往印尼做车衣,返国后,在银江龙市车衣社工作到退休。
德兴,四岁过嗣玉遂为子,银江公学毕业,任小学教员、校长。成婚后,返原出生地的窖里成家立业,生二子二女。他长子世杰过嗣一半给德清弟为子。德兴退休前后,与母亲和弟妹商量,群策群力,安葬享先祖父母和玉遂父亲。以示纪念。
  德海于198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管系,优秀生。分配广东省水利水电物资总

2006-7-25 19:50:46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3楼
公司工作。1992年任该公司建材部经理,公司党委成员,先进工作者。妻管红星,兴宁市人,大学毕业,分配在广东省化纤研究所工作,第七个五年计划攻关项目,取得有科研成果的先进工作者之一。响应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1993年生一孩子房诗玲。
   十八世玉柱公(1910年生),过嗣一半给享先为子。娶妻廖氏,生育几个女儿,仅传女儿棠英,嫁友福田。
  十六世永全公,妣 氏,死后埋葬在上坟田子路的圳面上。永全公往南洋谋生,死在外,失传。
十三世吟三公的次子文程公派:
   十四世文程恪厚郁从公,妣廖氏,生子来元。公葬坟田子龙岗。妣葬鲁麻坑尾。
   十五世来元慷怡朋乐公,妣余氏,生永秩、国祥,公葬论龙颈侧,妣葬刘海清山上。
   十六世永秩南山公(幼丧,葬下片窝)。
   十六世国祥素直贵亭公,妣刘氏,生顺新、鸿新。
   十七世顺新基承赞绪公,妣余氏,生子玉树、玉旋(均失传)。
   十七世鸿新笃立俊铭公,妣邱氏,生五子:玉凤、玉皇、玉昌、玉廷、玉春。生三女:红娘,嫁昆仑竹楼祠背;喜娘嫁魁斗坑;齐娘嫁葛廷坪大水坑。公葬下坑子粟地,妣葬下片窝龙旁。
   十八世玉凤公(享年67岁),妻黄侑英,娘家豆甲坑,享年75岁。生一子庆良。生四女:止英、铎英、本英、泗英。泗英出嫁高圳坑,丈夫黄锡蕃,中共党员,国家干部,已退休,有三子一女。公妣合葬于论龙颈龙半龙,坟墓的局势好,龙脉雄伟,视野广,墓碑朝大尖的山锋。
   十九世庆良公(1913年6月15日生),是印尼归侨,1983年5月23日在广西南宁市病故,享年71岁。泰丘糯英(1912年生),1992年8月28日在深圳病故,享年81岁,娘家坪上仙女湖,生父邱育和。生二子:楚光(自友)、钜光。四女:长女丽英(1930年生),出嫁黄坭坑,丈夫余球光,生有三子;次女浓英(1934年生)自幼送人抚养,因抗日战争,被其养父偷卖至江西,直至1966年才取得联系,定居江西省寻乌县县城,丈夫曾佛兰,曾任过寻乌县林业局局长等职,已退休,儿女成群;三女秀英(1936年生),抗日战争期间,民不聊生,在其养父母家饥饿死亡;满女梅英1938年9月16日生),1957年毕业于大麻中学,1957年 10月至 1960年 6月在梅州市从师学中医,1961年至1978年在梅县中医院、白宫、梅南、梅州市五羊链轮厂当医生,1988年9月晋升为主治医师。她与梅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优秀共产党员陈忠岳(他1964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于1966年10月结婚。婚后生两子。庆良夫妇为了家庭和子女前途,男方早年曾南渡泰国曼谷市做车缝谋生和养家,后因病回家。于1938年农历3月11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被迫又忍离别家庭的痛苦,告别双亲、妻子和幼小儿女,飘泊至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市,全靠在泗水余金池西药房任经理的玉蕃叔父一家的关照,以独做车缝工谋生。因家庭负担沉重,无力积蓄旅费,一去三十六年,未能回家省亲一次。抗日战争期间,互相不能通音讯。但其对家庭、爱情终一,在异国他乡三十六载,独身一个,以维持家庭完整、子女的前途为寄托,以车衣为伴,渡过宝贵的青春年华。直至1973年5月16日才回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随长子定居。其妻邱氏文盲,一生在家乡务农,抗战期间,毫无外援,一个农村妇女,历尽人间千辛万苦,不怕他人欺侮,独自肩负起老小八口人的家庭重担,孝敬家公家婆,爱护堂弟(印尼玉蕃叔之子庆检)和子女,维持了完整的家庭,想方设法,排除万难,支持堂弟和子女上学读书。总而言之,其夫妇双方,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虽长期分居异国,但克勤克俭,节衣缩食,勤俭持家,不怕艰难,一生劳瘁,克服人间难以想象的各种艰难困苦,终于保持了农户人家的完整,为后代前途、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世楚光(自友,1935年生4月13日生),1955年高陂中学高中毕业。1960年8月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医学院)毕业。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分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工作,任医师、副科长;1982年 2月至 1984年 9月在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任主管医师、办公室主任;1984年 10月调深圳市人民医院任主管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务部、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副处级)、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学会副主任委员、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医学院教学医院教授、《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第四届编委、深圳市红十字会理事。曾参与编著专业书籍、在“中华牌”、“中国牌”和地方性医学杂志、健康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妻陈玉贤,是共班同学,于 1961年8月结婚(她1937年 9月16日生于广西平乐县,祖籍湖南邵阳市)。她1960年8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医学院),分配到广西卫生厅任医师。1962年2月调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站任医师、主管医师。1985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调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任主管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曾在“中华牌”和其他医学杂志、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参与编著专业书籍。婚后生女思宁、生子思宜。
思宁(女性,1962年3月16日生于广西南宁市),1984年8月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同年分配到佛山卫校(佛山职工医学院)任教,1987年7月调深圳市人民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中共党员。1991年6月与孙中伦(生于河南省驻马店,现任河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驻深圳市办事处副经理)结婚,1993年1月生一女。
二十一世思宜(1964年4月 17日生于广西南宁市),1986年 6月毕业于广西粮食学校,1991年肄业中央电视大学。1986年7月分配到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红岭支行任助理经济师、副科长,1992年31月与本单位曾红蕾(助理经济师、科长)结婚。
二十世钜光(1937年4月21日生),1955年7月毕业于大麻中学。1958年8月在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政府任通讯员和宁化县医院任收费员。1960年4月从本院名老中医刘兴豪学中医,1963年考试合格后,调禾口中心卫生院任中医,1964年6月调湖村卫生院任中医,次年8月提任院长。1970年12月调安远卫生院任中医师、院长。197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9月调广西药科学校任教务处负责人、科长、行政科室党支部书记。1986年3月调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任行政科科长。1988年考取中医主治医师资格后,任该职至今。1969年与同乡黄翠英结婚(她现任广西药科学校附小高级教师)。婚后生子思炼(思健)。生女思玲,她于1971年10月8日生于福建省宁化县安远中心卫生院,199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同年分配到深圳市仙诺制药有限公司任助理工程师。1995年1月调入深圳市人民医院任药师。
二十一世思炼(思健,1970年8月13日生于福建宁化县湖村公社卫生院),1993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现就读广西医科大学口腔系,1993年级研究生。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十八世玉凰瑞仪公,妣邱氏,玉凰过嗣十三世善如公派后裔捷先公为次子,生有五子,其中二、四子归宗,庆传、庆香归鸿新公为孙。
十九世督和庆传公,妻张氏,生一女秀兰,嫁企滩房化明为妻,儿女成群。
十九世庆香公(1919年生),妻邱氏生二子:炳林,伟光,五个女。
二十世炳林(1951年生),妻房氏,生子业群、胜群,生女娇群(1974)、就群(1978)。
二十一世业群(1972年生)。
二十一世胜群(1980年生)。
二十世伟光(1961年生),妻余氏,生女利丹(1983),子旺群。
二十一世旺群(1985年生)。

十八世玉昌公,妣廖氏,生五子:庆敏、庆村、庆潮、庆敦、怀村,三个女。公葬往何公墓龙下。
十九世庆敏公(1917年生),妻杨氏,生一女日英,庆敏往马来西亚谋生,病逝。妻改嫁,女卖。
十九世庆村(1922年生),妻邱氏,生二子:维光、海光,招子:富光,生女五个。
二十世维光(1951年生),妻房氏,生二子:思东、思杰。
二十一世思东(1975年生)。
二十一世思杰(1977年生)。
二十世海光(1957年生),妻黄氏,生子思忠。海光病逝。招富光,生思标。
二十一世思忠(1982年生)。
二十世富光(1962年生),妻黄氏,生思标。
二十一世思标(1990年生)。
十九世庆潮(1928年生),妻陈氏,生四子:锦光、河光、红光、运光。
二十世锦光(1962年生),妻房氏,生女思霞(1988)、子思域。
二十一世思域(1989年生)。
二十世河光(1965年生),妻陈氏,生女思梅(1989)、思亭(1993),子思周。
二十一世思周(1992年生)。
二十世红光(1968年生),妻余氏。
二十世运光(1971年生)。
十九世庆敦(1934年生),小时已过嗣铁寮岗,成婚成家,儿女成群。
十九世怀村(1937年生),妻廖氏,生二子:宁光、茂光,女二个。怀村是丙村铅锌矿退休工人。
二十世宁光(1965年生),他接班去铅锌矿,因神经有些不正常而外出走。
二十世茂光(1975年生)。

十八世玉廷雅恂瑞阶公,妣陈氏,生子庆欣、女早英。王廷公在印尼病逝。公妣合葬石壁下(公葬银牌)。
十九世庆欣公(1923年生),妻余氏,生三子:尧光、营光、灼光,四个女。
二十世尧光(1957年生),妻杨氏,生子思源,女思华(1987年生)。
二十一世思源(1984年生)。
二十世营光(1959年生),妻邱氏,生子思钦,女思娜(1984年生)。
二十一世恩钦(1982年生)。
二十世灼光(1965年生),妻廖氏,生子思焕。
二十一世恩焕(1987年生)。
    玉廷雅恂瑞阶公,生儿子庆欣后,去印尼谋生,一向教书,三十岁时因脚伤,医治无效,逝于印尼。雅,文雅;逝世在雅加达,骸骨在外,以雅作纪念。
庆欣的父亲逝世后,1940年秋由其叔父剑平(玉蕃)的支持下,就读虎山中学,1943年夏毕业,是虎山中学的高材生,1943年9月任富宁大觉公学教导,及代校长五学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营柴杉生意。解放后,居家务农。与儿子们群策群力建楼屋一座。他热心祖宗的公益事业,如1981年之后的维修始祖万宝公婆的坟墓,他是理事成员。对房氏家庙(国器堂)的回归,他参与出谋献策,做了大量工作。于1993年农历十月因胃病出血,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尧光、营光、灼光三位儿子在广州、深圳谋生,事业兴旺发达。

十八世讳玉蕃号剑平公(1903年生),妻黄氏健在,夫妻往印尼泗水谋生,在家的过嗣子庆检,在印尼的过嗣子庆业,过嗣女庆美。
十九世庆检(1932年生),妻梁氏,生子昔光,女必芳。梁病逝后,继娶廖氏,带一女六英,嫁王泥坑余贤王为妻。
二十世昔光(1956年生),妻房氏,生二子:思祥、思柏。
二十一世思祥(1977年生)。
    二十一世思柏(1980年生)。码电脑公司
    玉蕃号剑平,生于1903年,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在银江任教,公元一九二八年参加革命,大革命解放大埔县城,仅三天,当时,玉尺坑的房燕林任县农会主席,剑平任秘书。因革命转入低潮,他们往印尼谋生。剑平于泗水余金池药房任经理。1977年病逝,终年75岁。房燕林解放后回北京中央侨委工作,逝世于北京。剑平之妻在泗水仍健在,他的女儿庆美,已有三子一女。与庆良侄合建一座合面屋蕃庆居。在泗水建楼房一座。
    十三世吟三公三子文湘公派:
    十四文湘笃成万斯公,妣 氏,生子捷元、养元。公葬下片窝。
    十五世捷元勤素步梯公,妣黄氏,生子永宏。公葬下坑子路面上入坟,妣葬再子龙。
    十六世永宏良治学廷公,妣氏,生子昆先、才先、奕先。公葬再子下路面上外坟。梅子坜寨下窝有一坟风水是否学廷婆待查。才先公过嗣十三世善如公派的十七世让元公为孙。奕先公过嗣十三世升堂公为十七世孙。
    十七世昆先公,妣 氏,生子淡华、桂华。
    十八世淡华公,妣邱氏,过嗣来盛、传兴为子,生女冉英。
    十九世来盛,妻 氏,1943年大旱灾,逃荒福建省宁化县。已成家立业,有儿女成群。
    十九世传兴(1934年生),妻房氏,生三子:森林、耿林、忠林,四个女。
    二十世森林(1959年生),妻赖氏,生子房军,女彩霞(1993)。
    二十一世房军(1983年生)。
    二十世耿林(1964年生),妻姚氏,生子均峰,女房蕾(1990年生)。
    二十一世均峰(1987年生)。
    二十世忠林(1973年生)。

    十八世桂华(1905年生),妻 氏,桂华往泰国谋生,在外娶妻成家,儿孙成群。
    十五世养元素秀进延公,妣 氏,公葬对门岗。
    十三世吟三分四子文添公派:
    十四世文添公,妣 氏,公葬猪油坑。另郎里窝尾岗上龙凹有一坟风水,与文添公同日祭祀。

2006-7-25 19:51:26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4楼
十五世学元公、俊元公的金骸合葬于大面岌,是享先经手做坟墓。今由享先的裔孙祭祀。

十二世广溪公之子善如公派:
十三世英能善如公.妣余氏.牛三子:文炎、文穆、文书。公妣合葬于禾寮岗顶。
  据上代相传,十四世的文穆公或文书公,其中有一位迁居四川的。文炎公的后裔,在公元一九四九年之前每年八月初二日要办牲醴到旁系的叔公太的六处坟墓敬祭。如石狮顶的砖砌坟一处,雷公坑原屋背有坟林的十五世谅元公墓一处,岗子背即小段余屋左片十六世启生公墓一处,石楼前选彬、选明屋背两个坟墓、上凹过石壁下完里排路面上的坟墓一处。解放后无祭扫纪念了。
  据上代老一辈相传,十五世谅元公往南洋谋生,年老最后一次回家居住,无儿孙,住在桥头砻间对门行上尾头间居住,死后枕头内存有金条,有人拾获。十六世启生公有一子房德顺,往印尼的坤甸谋生。上述谅元公和德顺公均是文穆公或文书公派的后裔。
  十四世文炎公,妣姚氏,生三子:钦元、让元、吐元。公葬岗上龙,墓碑朝岭下。妣葬对门岗。老一辈相传,十五世钦元、让元、吐元三兄弟均往印尼的坤甸谋生。钦元公收侨批做水客,每年回国返乡。吐元公在坤甸娶妻成家。三兄弟商量准备返国居住,安排让元公先回家照顾父母。钦元、吐元公两兄弟于公元1861年乘风帆回国,吐元公丢下坤甸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三兄弟由坤甸回国后,在飞河公祠设宴请客,洒席间干杯祝贺,十分高兴,哈哈大笑。
  十五世钦元公,妣李氏,生子永水公。公妣合葬于刘海清大丘麻下,一九四九年前,裔孙自行将金骸挖起寄存。
  十六世永水公.妣蔡氏.生子捷先。永水公往印尼谋生做水客收侨批,死于南洋,葬银牌于湖洋角坡面上.妣葬于老虎坪行上白坟湖。
  十七世捷先事成公,妣蔡氏,生子玉权,他17岁死后,过嗣在立为孙。又将王凰过嗣为次子,公是恩进士.葬禾尚坪。妣葬石壁顶,裔孙将金骸挖起寄存。
  十八世玉权公.妣张氏是童养媳。娶邱氏,生女房推英。玉权公聪慧,刻苦攻读,准备上京赴考。17岁患病逝世。邱氏改嫁.女推英嫁三金瑞黄火为妻,生三女:顺启、增启、松启。
  十九世在立公.妣余氏,生子选彬,一个女。在立是安乐堂过嗣给玉权公为子的。公妣合葬于梅子坑新田子岗上。
  二十世选彬(1921年生).妻黄比.生于柏群、耿群、裕群、新群,二个女。
  二十一世柏群(1942年生).妻 氏,生四子:云峰、云祥、云杰、云兴。
  二十二世云峰(1968年生),妻氏。
  二十二世云祥(1969年生)。
  二十二世云杰(1972年生)。
  二十二世云兴(1976年生)。
  二十一世耿群(1946年生),妻房氏,生女海琴(1975年生),于广丰。
  二十二世广丰(1977年生)。
  二十一世裕群(1949年生),妻房氏,生二子:国丰、海丰,女小丰。
  二十二世国丰(1974年生)。
  二十二世海丰(1976年生)。
  二十一世新群(1952年生),妻房氏,生二子:韶丰、凯丰。女彩花。
  二十二世韶丰(1977年生)。
          二十二世凯丰(1979年生)。
          选彬之长子柏群,于公元1957年往马来西亚谋生,娶妻成家,生有四个儿子,建有一座楼房。他一个儿子到日本,一个到加拿大谋生。
          广丰于1994年就读梅州农校。

          十八世玉凰瑞仪公,妣邱氏,生五子:庆春、庆传、庆云、庆香、庆相,二个女。玉凰是鸿新公之子,嗣捷先公为子的,要二、四归宗。公妣合葬于石壁顶。

          十九世庆春公,妣余氏,未生育,将选彬过嗣一半为子,夫妻往马来西亚谋生,庆春病逝后,妻余引娘买一养女房来英,九岁时携带她回国探亲。来英于1994年回国旅游观光时,她写信邀约选彬兄等在广州会见过。引娘年迈已逝。

            十九世督和庆传公,他虽是归宗子,在出生地娶妻朱氏,生子选明。他往马来西亚谋生,开布店兼车衣,娶妾简月娥,生三子:选球、选强、选标。其中,选球在大学毕业,已结婚成家。庆传病逝在南洋。公用银牌与朱氏合葬竹头山。
            二十世选明(1938年生),妻邱氏,生三子:斯群、友群、创群,女利红。
            二十一世斯群(1963年生),妻余氏,生二子顺才、房焱。
            二十二世顺才(1988年生)。
            二十二世房焱(1992年生)。
            二十一世友群(1966年生),妻余氏,生二女:顺娜(1988年生)、顺招(199o年生)。
            二十一世创群(1971年生)。
            二十世选球
            二十世选强
            二十世选标

            十九世景生庆云公(1981年生),妻黄氏,生二子:选秋、选辉,一女。公葬下坑子竹头山。
            二十世选秋(1945年生),妻黄氏,生二子:达群、陶群,女丽群(1973年生)。选秋在县电机厂工作,妻工作在县粮食部门,全家非农。
            二十一世达群(1971年生)。
            二十一世陶群(1976年生)。
            二十世选辉(1948年生)。

            十九世庆香公(1920年生),妻邱氏,属归宗鸿新公裔孙,另详细记载。

            十九世敦睦庆相公(1923年生),妻黄氏,生三子:选聪、选科、要生。公葬何公帽凸。
            二十世选聪(1946年生),妻江氏,生二子:超群、杰群。选聪毕业于梅州医专,现于家炳第八中学任校医。全家非农。
            二十一世超群(1974年生),1994年毕业于广东省电力学校,分配在深圳市电力局沙头角工作。
            二十一世杰群(1976年生)。
二十世选科(1948年生),妻房氏,生二子:志群、发群。女莉莲(1973年生)。志群1993年就读于广州建筑学院东院。
     二十一世志群(1974年生)。
     二十一世发群(1976年生)。
     二十世要生(1959年生)。

     十四世文炎公次子让元公派:
     十五世让元公,妣  氏。
     十六世  此世不详。
     十七世才先公,妣 氏,生四子:玉初、木生、树生、应生。才先公是十三世吟三公三子派十六世 学廷公之次子,过嗣于十三世善如公派下十五世让元公为孙。
     十八世玉初公,妣  氏。于公元 1925年生一子幼丧。失传。
     十八世木生公,往南洋谋生,娶温氏为妻,生育儿女,回国定居。木生病逝,儿女幼丧,温氏改嫁。
     十八世树生公,妻余氏,生一子幼折,生二女:银英出嫁岸洋坪。利英出嫁下深坑,移居海南省。 树生死于 1949年之前,之后,余氏改嫁赤水刘家。
     十八世应生公,他过嗣十三世风祥公派下裔孙十七世季先公为子,娶妻蔡欢英,生子绍光后,应 生病逝。


     十四世文炎公三子吐元公派:
     十五世讳吐元谥慎言正直公(1802年生),妣廖氏,生子永东。永东公生7子5女。公葬坟田子,坐北向南,子癸山头。妣葬园凸子。
     十五世吐元公三兄弟,他排行第三,长兄钦元、次兄让元。当时由于生活所迫,三兄弟分别于公 元 1820年之后乘风帆往印尼坤甸谋生。钦元当水客,走侨批,为侨胞服务。吐元公在坤甸娶妻室成 家,虽生有三个男孩,仍思乡心切,在长兄钦元公邀约下,毅然丢下坤甸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于1861年 回国定居。当年娶妻廖恩娘(37岁)成家,次年生一子永东公。1866年上半年在青黄不接的荒月,吃 山苍树叶糠和野菜过日,一身浮肿,贫病交迫而病逝。吐元婆一恩娘42岁守寡,携带五岁儿子永东公 忠守房家,历尽艰辛,勤劳俭朴,抚育儿子成长,成家立业。当时,她感到在上屋背居住不吉利,便迁 建合面屋居住(即今务本庄前身),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永东公长大,先娶黄氏为妻, 生儿子展先后改嫁。后娶邱氏,生有6男5女,共有七男五女。吐元婆逝世于1915年,享年91岁,逝 世前已有 11位孙儿孙女已出世。
     十六世讳永东谥情雅西成公(1862年生),娶黄氏,生子展先,黄氏改嫁。继娶邱氏,生六子五女。 除卖的和幼折外,永东公实有五子:展先、养先、进先、火先、自生。公和妣邱氏以及幼折的颂先儿子 均附葬在园凸子十五世勤益廖氏(吐元婆)坟墓内。


     十七世展先公(1886年生),妣余氏,生四子:仁祥、增祥、兴祥、达祥。女二个。公享年84岁,妣 享年89岁。公妣合葬于石壁下。
   展先在兄弟排行他为长,生他的母亲黄氏,他还在幼小时改嫁。20岁时与童养媳余钗娘成婚,婚后初生儿子仁祥,刚好继母邱氏也生孩子,故另立一家。展先生四男二女,佃耕土地,勤劳俭朴,历尽 艰辛,成家立业,于1937年的抗战前,儿女已长大,做父母的使扶持儿子们做豆付干卖,养猪,以后兼经营柴树生意,得到日益发展。由于人口的增长,于1937年冬在连塘子桥头打地基,自力更生建起两间三层的店解决居住。除次儿增祥在石楼前东庐老住居外,其他三位儿子均于桥头居住发展。
        十八世剑人仁祥公(1910年生),妣邱氏,生子:云龙、生女嫩英、莲英。娶妾何氏,生子:耀龙.女素珍。1952年何氏与仁祥夫脱离,儿子判给男方,女儿给女方。公与邱氏合葬于石壁下。仁样公在青年时期往印尼谋生,学车衣,住几年便回国。在家停业车衣,经营做豆干酒小生意,后兼营柴杉生意,得到日益发展。为解决住地,以他为首的主持在连塘桥头建两间三层楼的店,为后代发展奠定了基础。1947年冬,他合股在潮州开广利行,经营木柴生意,1949年冬停业,回家居住。他一生勤劳俭朴,兢兢业业,为人正直,和睦处世,有一定的才能,是族贤和乡贤之一。他1952年患病,虽经名医诊治,服药费无效,病情日益沉重,于1953年农历五月初六日病逝,

2006-7-25 19:52:05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5楼
终年44岁。
        十九世云龙(1936年生),妻余氏,生二子:灿辉、群辉。他小时发高烧患小儿麻痹症,有些后遗症。他妻的年纪小10多岁,孩子才十岁左右,余氏反心,逃住福建去了,已过世。他两个孩子已成长,外出打工了,家里的生活安定。
        二十世灿辉(1972年生)。
        二十世群辉(1974年生)。
        十九世耀龙(1950年生),妻罗本珍,古野人,生二子:镇波、形波。生二女:嫦英、红英。他九岁时由母带到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华东管理区落户。经受生活的磨炼,增强了意志,树立战胜困难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他刻苦学习手艺。如做木匠、泥水、开车等,他心灵手巧,学有所成,且善于联系群众,帮助别人,在啤洒厂学做啤酒,掌握技术,发展生产,效益明显,取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信赖和好评。接着承包啤酒厂,后改生产饮料,他为厂长。在生产淡季,他还先后去广州合夥承包单位建筑,争取收入。他于1985年前,已建钢筋水泥楼一座。
        十八世增祥公(1917年生),妻廖氏,生五子:武龙、土龙、德胜、贤龙、伟龙,四个女。公于1984年正月因中风病在广州逝世,享年68岁,葬石壁下。
        十九世武龙(1937年生),妻刘氏,生女惠萍(1963年生),子讯波。他于1961年毕业南京林学院,分配广东省林业厅工作,任技术员、科长、广东省林产工业秘书长、广东省林业厅技术部、林业厅森工办工程师、经理(副处级)等职。妻刘梅英中专毕业,女惠萍毕业于广州医专,全家非农。
        二十世讯波(1966年生),妻 氏,生子房睿。
        二十一世房睿(1994年生)。
        十九世土龙(1944年生),妻房氏,生二子:建国、建明,女素华(1966年生)、爱华(1968年生)。
        二十世建国(1971年生),妻杨氏,生子俊林,女俊娜(1993年生)。
        二十一世俊林(1991年生)。
        二十世建明(1973年生)。
        十九世德胜(1954年生),妻李氏,生女秀峰(1979年生),子学荣。德胜过嗣一半给国仕为次子。
        二十世学荣(1981年生)。
        十九世贤龙(195年生),妻邹氏,生女小玲(1981年生),子志辉。
        二十世志辉(1983年生)。
        十九世伟龙(1962年生),妻赖氏,生二女:文娟(1985年生)、春凤(1986年生),子周才。
        二十世周才(1990年生)。
        十八世兴祥(1920年生),妻黄氏,生四子:茂龙、茂忠、茂强、茂森,三个女。兴祥夫妇和儿、媳、儿女的群策群力,在无外援的情况下,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建兴睦楼一座,改善了居住条件。
        
        十九世茂龙(1950年生),妻房氏,生三女:惠清(1973)、惠玲(1976)、惠琴(1978).子岭平。
        二十世岭平(1981年生)。
        十九世茂忠(1963年生),妻余氏,生子华国,女万花(1979年生)。
        二十世华国(1976年生)。
        十九世茂强(1956年生),妻房氏,生二子:建丰、建栋,女桂平(1987年生)。
        二十世建丰(1982年牛)。
        二十世建栋(1989年生),过嗣给姐夫何勇华为子。
     十九世茂森(1964年生),妻房氏,生子:子才,女辉玲(1992年生)。
     十八世达祥(1924年生),妻江氏,生女英姿(1972年生)、英杰(1973年生),子英强。
     十九世英强(1974年牛)。
     达祥在韶关梅田矿务中学任教,任史地研究组长,1991年退休。他的妻子江先胡是广宁县人,工作期间的 1955—1958年曾先后两次出席北京全国劳模大会和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也在梅田矿务中学退休。
     大女儿英姿毕业于韶关师范学校,分配在珠海某校任教.1991年就读珠海市大学数学系。儿子英强毕业于韶关师范学校,在珠海市某外资企业任会计,晚上在电大读电大会计专科。次女英杰毕业于韶关师范学校。


     十七世养先公(1898年生),妣杨氏,生女祝秋(1929年生),子炳坤、炳荣(幼折)、炳全(幼折)。夫妻住印尼谋生.在外过世。祝秋嫁岭下余增昌为妻,生三子三女,均外出工作。
     十八世炳坤(1930年生),妻 氏,生四子:文康、文英、文荣、爱冠。生十女:爱利、爱华、爱芬、爱梅、爱芳、爱婷、爱萍、爱霞、爱玲、爱美。其中一位女儿送新加坡侨即余贵新先生的妻姨为女,大学毕业后始会见。
     养先公生于1898年,于1922年之后与妻杨氏往印尼的坤甸和雅加达谋生,做车衣为业。1933年夫妻携带二男一女回家探亲,1934年返印尼时,放下一女儿祝秋和儿子炳坤给母亲邱蕴娘抚养。携返印尼的次儿炳荣和生加一个儿子均病逝。妻先辞世,享年 70多岁。他本人于1984年冬病逝,享年87岁。安葬在耶苏基督教墓群。
     炳坤是侨生,1948年往印尼谋生,在外娶妻室成家,生有四男十女。他一向当职员,后经营小生意,寄卖、销售。同时与有工作的儿女共同维持家计,节俭度日。炳坤夫妇在外数十年.为培养造就14位儿女成长倾心尽力,投资的资金是可观的。精神上得以慰藉。


     十七世崧先公(1902年生),妻姚氏,生四子:玉宽、玉铨、炳光、国光。他往印尼谋生,在外娶妾陈金娘,生女桂英(1953年生).生子天来。
     崧先,少年时读过三年书,成婚生孩子后,于1927年由父亲永东公安排他往印尼谋生。曾分别于1931年和1934年两次回国。第一次回国,目的是与兄弟们一起群策群力为筹建务本庄屋的借款300元光洋和备料等工作,次年把原合面屋改建为五间过茶盘屋。已实现父母为首倡导的原规划建两座屋的愿望。
崧先往印尼谋生,加工白铁,经营小生意,以后在刘锦秋店当职工,一直到退休。一生克勤克俭.历尽艰辛,支持在家的妻子和年幼的四位儿子以及童养媳黄氏一家的生活和读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的抗日战争爆发后,1941年之后南洋断绝,家里的亲人与广大劳苦大众一样,挣扎在饿死边缘。1948年委托水客将炳光儿安排往印尼谋生,1955年病逝。1948年之前崧先在外娶陈金娘妾,另立一家,生女儿房桂英,生子房天来,送福建华侨为子。此后,在外有家庭妻儿的负担,对唐山家里的接济是很少了。女儿房桂英与梅县华侨朱春华成婚,生一男孩,与生父母为一家。崧先于1983年农历十二月患急病逝世,享年82岁。在家的妻子姚群英于1992年农历七月21日病逝,享年90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在家的3个儿子和7个孙儿均外出参加工作。其中,国光儿夫妇和两个儿子以及两个儿媳均大学毕业,其长子晓辉于1991年8月9日离境到瑞典国自费留学,读经济管理系的博士研究生。
  十八世玉宽(1925年生),妻邱完英(1927年生),生三子:淡洪、亮华、文华。女小华(1953年生),儿女均外出参加工作。妻邱氏于1982年农历五月十六日因车祸不幸逝世。葬半径子高凸。1987年继娶妻郭氏。玉宽15岁毕业于银江公学,16岁读古书一年,教过书。土改后的1953年3月由组织安排明德乡人民政府任职,1956年调大埔县林业局工作,一直在林业森工部门至1982年退休。
  十九世淡洪(1950年生),妻饶爱平,她在大埔县邮电局工作,生子房明。淡洪于1968年春节参军,1978年转业大埔县基建局工作一年,后调大埔县公安局,1990年调中国人民银行大埔支行工作。
  二十世房明(1978年生)。
  十九世亮华(1956年生),妻赛梅,生女素芬(1979年生),子房海。亮华在银江镇人民政府工作,担任大埔县老苏区办银江的专干。
  二十世房海(1981年生)。
  十九世文华(1959年生),妻李彩玲,在大埔矿务站工作。生独生女房淑芬(1985年生),文华工作在湖寮森工站,检尺员。
  十八世玉铨(1927年生),妻房完英,她是大埔矿务站落实政策的退休工人。生二子:填真、伟平。女:小英、小珍、小红。玉铨毕业于银江公学。1950年由部队复员回乡。1953年参加矿山工作,一直在大埔矿务站退休。小红在中山市某校任教。
  十九世填真(1952年生),妻张小惠,现是广州市东圃幼儿园老师,生独生女君君(1979年生),填真于1991年由大埔县调广州市天河区新塘商贸公司工作,现任经理。
  十九世伟平(1957年生),妻徐小利,生子威威,女丹丹(1986年生)。伟平在丙村铅锌矿工作,保职停薪,自找职业。
  二十世威威(1984年生)。
  十八世炳光(1932年生),他过嗣一半给展先伯为子,仁祥兄支持他读银江中学二年级肆业。1948年他18岁时往印尼谋生,他在宏兴隆百货公司任计价员,既参与售货熟悉业务,又学印尼语,他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好,得到公司的赏识。他因当地的水土不服、天气热不适应,故患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55年在椰城病逝。年方25岁。
  十八世国光(1936年生),妻李明才,生二子:晓辉、晓阳。
  国光1960年毕业于武汉华中师范学院,分配武昌水果湖中学(省重点)任教,任政治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第一副校长(副处级)。1988年1月调广州市天河区第113中学担任校长,高级教师,办校有方,1994年跃为广州市先进单位,被评为天河区优秀校长。妻李明才,于196o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分配武汉师范大学任教,后调武昌水果湖中学任教,1988年冬调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教。是先进教师、高级教师。
  十九世晓辉(1963年生),妻李敏,生女芳芳(1988年生)。
  晓辉,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87年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取得硕士学位。分配上海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总公司任技术员,该单位《企管之友》杂志任总编辑。1989年10月任造船工程师。1991年8月9日离境到瑞典国自费留学,在林雪平市大学经济管理系,攻读工业市场营销及国际商业博士研究生。其妻李敏,于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分配上海中华造船厂工作。于1992年 6月 26日离境往瑞典国工作,其女芳芳于1993年9月离境往瑞典。
        十九世晓阳(1965年生),与妻林峰于1993年结婚。
        晓阳,1987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分配在广州海运局工作,后调天河区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公司规划部任副经理。其妻林峥,1993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又继续在该校读会计本科。


          十七世朴存火先公(1909年生),妻黄氏(191o年生),生三子:玉铭、玉湖、玉球。生四女:富英、细英、静英、足英。公逝世于1990年,享年82岁。
          十八世玉铭(1929年生),妻余氏。生二子:益平、武平。生三女:利华(1959年生)、荣华(1965年生)、利珍(1972年生)。全家非农,均工作,余氏已病逝,骨灰安葬于石壁顶,坐东向西。
          十九世益平(1962年生)。
          十九世武平(1969年生)。
          十八世玉湖(1931年生),他过嗣葛廷坪姨母为子,妻杨氏,生二子:启光、森光。
          十八世玉球(1940年生),妻邱氏,生子广平,女春梅、利梅,邱氏患癫痴病,离婚后,她嫁福建。继娶妻房氏,带来女秋云,子德平。玉球一向任教。
          十九世广平(1966年生),妻朱氏,生女房珊(1988年生)。广平外出韶关经商,在外成婚,他妻仕兰,兴宁市人。
          十九世德平(1973年生)。
          火先公一向在家务农,做木匠,技术高。1937年抗日战争后,为了生计,他挑盐下乡去卖,相继在龙市做小生意。勤劳俭朴,生意日益兴隆,兴家立业。在刘海清做有一座屋。新中国成立后,生意停业,又操起旧业,维持家计,培养造就儿女的学业。他习惯于步行锻炼身体。于1990年8月8日早辰步行到龙市,当他返回银江桥头行入原过溪的老公路桥墩边的公路唇时,被梅县方向来的广州客班车撞抛至公路桥墩溪坝坎下,不幸遇难。终年82岁。
          玉铭于1953年参加矿务工作,后调韶关马坝十六冶公司当技工到退休。他二子三女均在十六冶工作。儿子益平、武平和女儿三个,均在十六冶专业技术学校毕业。
          玉球一向教书,现于银江中心小学任教。长子广平于1983年往韶关马坝经营收旧利废的生意.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外成婚。


          十七世剑云远诚自生公,生于1917年,妻余蜂英(1917年生)。生子玉锦,女酒英(1949年生)。 玉锦于1949年3岁时夭折,自生于1949年被抓去台湾,病逝于台北荣总医院。骨灰送回,安葬于连角塘角半山。酒英嫁高圳坑黄应蕃为妻,生子演杰、演业、演村,女一个。过嗣德昌为孙,外孙演杰过嗣为次孙,命名发昌。
          十八世玉锦公(1947年生),幼丧于1949年。
          十九世德昌(1956年生),妻余氏.生二子:海城、练城。
          二十世海城(1981年生)。
          二十世练城(1982年生)。
          十九世发昌(1969 #生),妻余氏.1994年牛女淑湄。

2006-7-25 19:52:39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6楼
自生(号剑云)生于1917年,兄弟排行最满。20岁那年于银江公学毕业后便娶妻余蜂英.成婚的当年往印尼雅加达谋生,于1946年回国,次年生儿子玉锦,1949年生女儿酒英。玉锦1949年三岁时的农历七月的夜间睡中由床跌落地重伤而夭折,接着后十天,自生被胡琏流窜匪军兵团抓去台湾。
1983年开始通过南洋的沟通,往后有通信和给妻子余蜂英的接济。蜂英于1974年将王家儿子过嗣为孙。命名房德昌。1985年农历寄款回来建筑东庐、务本庄两座屋门前的防水堤石坎,以巩固屋基和打水泥门坪,以及屋内外的奖修作栋.当年实施竣工。1987年与玉铨合建敦睦楼一座。自生于1988年春节后的正月返乡探亲,返台后,因直肠癌发作.于 10月 18日病逝于台北荣总医院。享年 72岁。自生公的骨灰于1991年经淡清外甥由台湾运回家乡,于91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时安葬于连角塘尾半山。壬山兼子、辛已辛亥分金。

     十二世广溪公之子照唐公派:
     十三世平育照唐公,妣淑如邱氏,生五子:文瑶、文仲、文干、文博、文昌。孙:国元、泮元、传元、雍元、进元、俊元、楠元、声元、祝元、超元等。抄于碑石。公妣合葬于黄沙坑竹子湖。
     十四世恂怡晏凤公,妣  氏。男沣元,孙永发,抄于碑石。
     十五世焕然公,妣  氏,男永接。
     十六世永接公,妣  氏,过嗣十三世吟三公的十七世裔孙贡先为子。
     十七世讳贡先,谥敦睦号仲声公,妣杨氏生玉宜、玉柱,女一个。玉柱过嗣一半给享先为子。

     十八世玉宜乐民公,妣黄氏,生子镜金,女草英。公妣合葬于车子里屋背龙。
     十九世镜金(1927年生),妻邱氏,生四子:练群、森群、茂群、炮群,生女:连英、秋英、演英、利芳。
     二十世练群(1954年生).妻房氏,生子志勇,女蓝香(1988年生)。
     二十一志志勇(1994年生)。
     二十世森群(1959年生).妻邱氏,生子志谋,女映红(1984年生)。
     二十一世志谋(1986年生)。
     二十世茂群 (1964年生〕,妻张氏.生子志军.女惠玲 (1990年生)。
     二十一世志军(1991年生)。
     二十世炮群(1969年生)。


     十八世玉柱公(1910年生),妻姚氏,生子耀辉,生二女:桂芳、蔗英。公病逝于1979年,享年7o岁。
     十九世耀辉(1933年生).妻杨素莲,湖南人,在长沙市医疗部门上作。生二子:韶峰、明峰。耀辉干1955年9月至1960年1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本科生。分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搞国防工程建设及长沙市人防工程建设.参加长沙市高层建筑方案审查,亲自主管建设的长沙“金天”、“银天”工程获得国家人防办优良工程称号.被评为长沙“十佳”建筑(1949——1989年40年才评选一次〕;还主管建设按四星级标准设计、施工的园林式涉外长沙天心宾馆(属国家人防重点工程),享誉国内外。先后两次立三等功,三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九九一年还获得国家建筑部城建人防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以及湖南省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的荣誉。现任长沙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处级干部)。
     二十世韶峰(1970年8月出生),湖南省电大财会亏业毕业,现于长沙市建设银行工作。
     二十世明峰(1972年7月出生),于长沙交通学院(工民建专业)大专毕业,在长沙有防工程公司工作。从1994年起转入长沙铁道学院(工民建)读本科。


     十二世广溪公之子升堂公派:
     十三世祖升堂公,妣端纯罗氏、贞勤罗氏。民国八年将上祖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世四代的金骸合葬在老富坪。后因改建公路,迁葬于他地。
     十七世奕先公,妻余氏,生二子:玉体、清华。妾兴娘廖氏,在花园角过嗣立志为子。
     十八世玉体公,妻钟氏。未育。
     十八世清华公,妻黄氏,生子德歆。清华去当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妻于1943年旱灾逃荒福建宁化县。
     十九世德歆,1953年参加河口矿山工作,在小靖坑矿山时,在本县西河镇大靖村找对象,在此落户结婚,成家立业,他妻的姓氏和儿女的姓名未详。
     十八世立志志睦公,妻刘氏,生五子:德刚、广宜、德夫、德胜、德常。
     十九世德刚公,1949年旅居台湾,未婚,病故,失传。
     十九世广宜公,他属归宗花园角的,在花园角儿女成群,其中,二个子是大学生。
     十九世德夫(1935年生),妻余氏,生三女:春莲(1936年生)、秋莲(1966年生)、夏莲(1968年生),生子建忠。德夫在银江供销社工作。
     十九世德胜,卖给大麻郭家为子,安名富招,在大麻粮所任主任。儿女成群。
     十九世德常,卖大麻务州刘早畲人为子,安名乃济。


     十二世广溪公之满子凤祥公派:
     十三世讳日梧谥正立字振勋号凤祥公,妣贞益余氏,生二子:文时、文联。公葬高涧坑中山窝左片龙。妣葬于中山窝凸背,墓碑朝逆水宫公路。
      据上代相传,十三世的凤祥公是国子监大学生,恩进士,在河南谋生,朝延给他一定的职位,每年要向皇帝进贡白银108两。他在兄弟排行最小,他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之后,便写信和汇款给他四位兄长,请他们将村里的石头搬走造田,把石头建成一座石楼屋。凤祥公年迈,携带妻儿子女由河南返乡居住。石楼屋因变为危房,将石楼屋拆掉,改建土木结构的屋在桥头边。石楼的屋迹改造成一丘四方的田,名叫楼坪。石楼前地方名的由来是建石楼屋而取的。该楼坪四方丘的田,一直由凤祥公的裔孙耕作至一九五三年春土地改革前。凤祥公在桥头边建的天字牌坊门顶一座,裔孙一直住1943年之后,十八世的国仕廷乐公搬至塘里窝原建的屋居住。桥头边老住居的墙上贴有“进士门第”四个字。该老住居于 1958年公社化时拆掉,改为集体仓库。
     十四世勤厚习然公,妣余氏,生二子:桂元,战元,公葬塘里窝,妣附葬于十三世祖妣贞益余氏坟墓内。
     十五世刚逸香芝公,妣邱、郭氏。墓碑文:男永华,孙保先、季先。公妣合葬于梅子坑山下角坡头面上半山。
     十六世永华中正秀兰公,妣氏,生二子:保先、季先。公葬下坑子上窝,妣附葬于十三世坟墓内。
     十七世保先谥诚志号有容公,妣张余氏,生三子:国仕、金寿、添寿。公葬高涧坑中山窝侧。公用银牌与张氏合葬于楼岗上,妣余氏,于1984年冬葬塘里窝。
     十八世廷乐国仕公,妣黄氏,生子德昭。过嗣子德胜。生二女:团英、惠英。继妻邱氏,生二女:园英、满英。
     十九世德昭(1930年生),妻邱氏,生女秀美、秀梅。邱氏离婚,秀梅判给女方,娶妻房麦英。生二子:学勤、学君。女穆峰、雪峰。合家定居香港。
     二十世学勤(1963年生),妻黄氏,生女:碧瑜、碧珊。定居香港,开办迅达运输公司,他还亲自参与开车运输。
     二十世学君(1971年生),1990年留学加拿大约克多伦多大学,于1994年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回香港定居。
     十九世德胜(1954年生),妻李氏,生女秀峰(1979年生),于学荣。
     二十世学荣(1981年生)。
     德昭与妻麦英,为遵照国仕公之遗嘱,将塘里窝居住屋于1981年冬全部拆除,重新兴建一座“五间过”屋,于1985年冬落成。到1992年止,已砌屋后坎,全面粉刷作栋一新。德昭夫妇以及儿女学勤、学君、穆峰、雪峰,于1982年往香港定居,长女秀美和侯勇新夫妇以及外孙亦往香港定居,学勤去日本留学,学君于1990年去加拿大留学。儿女从工从学从商各有成就。创办万川贸易公司、万川房氏出版社等。

     旅港房惠英与胞弟德昭为发扬祖德纪念亲恩,特由海外汇款回来在梅子坑兴建两座桥一亭。名曰:凤祥亭(纪念进士公)、廷乐桥(纪念国仕公)、念慈桥(纪念渐娘房母黄氏),路过行人,无不称便,且在凤祥亭门口撰诗石上记:“路过银江留驻步,一虹绚丽卧溪眠,千秋功德为民利,义声常绕凤祥亭”。德昭未出港前曾任大埔县人民政府外事和侨办副主任、外经委主任、县政协常务委员、大埔县华侨中学董事长等职务。他姐夫田家炳先生和姐姐得惠英女土,至1994年底止,在大埔县家乡捐资建学校、办医院、兴桥梁等项目300多个,捐资总额达7200多万元人民币。他是田家炳基金会七位理事成员之一,是得力助手。
      十七世季先公,过嗣应生为子,应生死后,又过嗣根深为子。
      十八世应生公,妻蔡氏,生子绍光,应生病逝。
      十九世绍光(1938 年生)。
      十八世根深,妻蔡氏。生子伟光。根深当兵外出,后在广州市谋生,他生的子伟光,疳积上眼被卖。妻蔡氏与儿子绍光于1943年因旱灾逃荒江西牛头岗落居。根深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工作后.与张氏成婚,生三子;流光、友光、日光。生一女:秀琼。合家非农均全部工作。
      十九世伟光.新中国成立前1943年被卖福建宁化县。
      十九世流光(1951年生),已成婚有儿女。
      十九世友光(1959年生),已成婚有儿女。
      十九世日光(1962年生),已成婚有儿女。
      根深的祖籍在车坪,其祖父到洲瑞徐家落户,他是归宗的裔孙。18岁过嗣给石楼前房季先为次子,与蔡氏成婚,次年生一子伟光(后因疳积上眼.被卖福建)。20岁那年当兵去松化县、广州等地谋生。1946年之后,由花园角的房芝龙叔介绍他到中山医科大学搞后勤做饭。从此,有了职业,生活安定。1950年与张荣(增城市人)结婚。生三男一女,各有职业。女儿秀琼曾担任过农场副书记女婿郭志添是广州山东站客车线车长。他夫妻已退休,安度晚年,儿孙成群。根深在退休前是单位做饭、做馒头的技术工。根深的通讯处:广州市林元西口腔医院四楼401室。
      十四世雅敏捷兴公,妣余比,生子璋元。公葬下坑子圳面上。
      十五世璋元公,妣 氏,生二子:永荣、永英。
      十五世坦平绍业公,妣李氏,公妣合葬于梅子坜丁财峰。
      十六世恂怡翠林公,妣俞氏,公妣附葬于绍业公坟墓内。
      十七世锦裕松先公,妣  氏,公妣附葬于绍业公坟墓内。
十二世广溪公派下裔孙(石楼前)
读大学、中专简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楼前十二世广溪公派裔孙,1955年至1993年的大学生(包括大专、电大和娶入的)列后:
     房耀辉——196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本科生。分配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搞国防建设,后转业长沙市人防办公室任总工程师,现高级工程师(正处级)。
     房绍峰——1993年湖南省电大财会专业毕业,现于长沙市建设银行工作(耀辉之长子)。
     房明峰——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工民建专业)大专毕业。现于长沙人防工程公司工作。从1994年9月起转入长沙铁道学院(工民建)读本科(耀辉之次子)。
     房国光——1960年毕业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分配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重点学校——武昌水果湖中学任教、教导主任、政治办公室主任、第一副校长(副处级)。1987年底调广州市第—一三中学任校长,高级教师。
     李明才——(国光之妻)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分配武汉师范学院任教。后调武昌水果湖中学任教。1988年8月调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数学老师。是高级教师,先进教师。
     房晓辉——1987年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分配上海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总公司任造船技术员,1989年任造船工程师。1991年8月9日离境往瑞典国自费留学,在林雪平市大学经济管理系工业市场营销及国际商业博士研究生(国光之长子)。
     李 敏——(晓辉之妻)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分配上海中华造船厂工作,后调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担任计算机教学工作。1992年6月26日离境往瑞典国。
     房晓阳——1988年7月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分配于广州市海运局工作。1991年调广州天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公司,任规划部副经理(国光之次子)。
     林 峥——(晓阳之妻)1993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食品化学专业(本科),同年在暨南大学插班攻读会计专业(本科生)。
     房武龙——1961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分配广东省林业厅工作。历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森林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工程师、广东省林业企业集团公司技术管理部经理。广东省林产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木材工业分会会长等职。
     房德海——198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分配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物资总公司工作,现任建材部经理(公司党委委员)。1988年至1994年是省水利系统每年的先进

2006-7-25 19:53:08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7楼
工作者。香港、东江、深圳供水第三期扩建工程投资20亿元,他负责物资供应的主管工作。
     管红星——(德海之妻)大学毕业,分配广东省化纤研究所工作。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攻关项目,取得有科研成果的先进工作者之一。
     房楚光——1960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分配干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工作,后调深圳市人民医院任副院长(副处级)。
    陈玉贤——(楚光之妻)1960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分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工作,后调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工作。
    房思宁——(楚光之女)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工作。
    房思健——(巨光之子)1993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房思玲——(巨光之女)199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现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工作。
    房学君——(德昭次子)1990年9月留学加拿大约克多伦多学院,1994年毕业,取得学士学位。
    房选球——(庆传之次子)旅居马来西亚,大学毕业,经商。
    房英姿——(达祥之女)1994年毕业于珠海市教育学院数学系。
    房英强——(达祥之子)1994年毕业于珠海市教育学院财会系。
    房学勤一(德昭之长子)1987年9月13日留学日本外语学院一年,回港就业。
    房佩玲——(德清之女)1992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学院。
    房志群——(选科之子)1993年就读广州市建筑学院东院。
    房思宜——(楚光之子)1991年就读中央电视大学。现在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红岭支行任助理经济师,副科长。
    1949年10月 1日新中国成立后,石楼前十二世广溪公派下后裔,1960年之后的中专毕业生(包括娶入的),名列于后:
    刘梅英——中专毕业(武龙之妻)。
    房选聪——梅州医专毕业。
    房惠萍——广州市某卫生学校毕业(武龙之女)。
    房淡洪——公安中专学校毕业。
    房英杰——韶关师范学校毕业(达祥之次女〕
    房超群——广东省电力学校1994年毕业。分配在深圳市工作(选聪之长子)。
    房益平——韶关十六冶技术学校毕业(玉铭之长子〕
    房武平——韶关十六冶技术学校毕业(玉铭之次子)
    房利珍——韶关十六冶技术学校毕业(玉铭之女)
    房广锋——1994年就读梅州市农业中专学校(耿群之子)。
    1995至1999年的补充
    杨素莲——(房耀辉之妻)湖南芷江县人,毕业于湖南医专,
                大专文化。在长沙市医疗部门工作。
    房杰群——(选聪之次子)于1995年考读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生。
    房思炼——(又名思健,房炬光之子)于1996年考读四川华
                西医科大学口腔系博士研究生。
    房晓辉—一(房国光之长子)于 1991年赴瑞典林雪平大学自
                费留学,1999年获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房  明——(房淡洪之子,玉宽之孙)于1998年考读华南师            
                范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金融)专业,本科生。
太始祖燕基万宝公之次子大才公派
文武学内列后(移居别处未详)
        五世宏绪公派
    清十一世,钦命湖广省德安府,中军守府,讳桂字及舜谥恂义号云飘公。生于崇祯六年,癸酉岁三月初九辰时。康熙十年内升任湖广德安府守府,致仕回来,移创高陂填圩。卒康熙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享年四十八岁。葬高陂代富村,中龙,巳山亥向。生二子:德全、德文。
    十二世大埔县儒学生员讳祖星宇德全谥敏直号东垣公,特进荣禄大夫,潮州府总兵官,邑侯旌奖学古型今,享阳年三十二岁,葬宋公坑沙坝,生二子,日升、日免。
    十三世潮州总镇府,随征守府讳晋字日升谥英略。
    十二世恩庠生字德谥恭诲号素齐公,为人教学不倦,兼博星历之书。
    十二世大埔儒学生员讳祖龄字德秀谥雅号钟毓公。
    十世潮州总镇府,随标千总字须达谥康睦号邦如公。
    十一世大埔儒学生员讳云龙字及世谥素侃雅颖号苍崖公。生平学行兼优,尤工诗赋。
    十四世大埔儒学生员讳时济字文蛟谥觉明号堂公。
    十七世大埔儒学生员,绍瀛号翰园公。任银江公学校长。
        五世开成公派
    十二世大埔儒学生员,讳廷书字德芳谥融正号升涧公。
        五世启衍公派
    十一世大埔儒学生员,讳云蛟字仕腾谥简义康贻号飞河公。潜修雅望,族人式(石楼前)。
    十四世四川省中江县儒学生员,讳世谦谥康成号益之公。是顶峰公之孙,迁四川中江县。
    十五世大埔咸丰,辛酉,科付榜,炎元号理堂公。
    十七世大埔儒学生员,绍周号子蕃公。
    十三世恩进士、国子监大学生振勤,讳日梧号凤祥公(石楼前)。
    十四世迁四川中江县恩进士文新号春山公(石楼前十二德用公迁四川中江县之孙)。
    十四世迁四川中江县恩进士文彬公(石楼前十二世德用公迁四川中江县之孙)。
太始祖燕基万宝公儿子:大贵、大才、
大富公三大房的后裔迁居外地的简况
迁四川省中江县、绵阳市、德阳市、大足县:
(1)大贵公后裔有升明、升品兄迁居中江县城东街、北街等地,有数千人。
(2)大才公派后裔,石楼前十二世德用公及日见、日裕等六位儿子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中江县县城和集新乡、西山乡、兴隆乡、兴安乡等地,有后裔三千多人。
(3)昌家坪十二世德尚公和日兰、日财等七位儿子迁居中江县,日兰公之子十四世文长公,在中江北门外鹰山舒家庙创家立业,于临江乡三大队六组雷神场立有宗祠,裔孙分居在临江、杰兴、新坪、石泉、兴安、清河、大平等地,有数千人。
   十三世日财公迁居绵阳市皂角乡,据一村二组房建金来信,说该处有八百人。
   十四世文衡公,妻李氏生四子,其中,恩元和永昌、永韶两位儿子迁德阳市。
   上坑十四世文谦公(秀才)与妻廖氏,以及四位儿子,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迁中江县白象沟、孔家沟落户,于公元1770年回乡拜过祖。
   昆仑南福坑十二世德宜公,妻刘氏,生五子:日朋、日信、日学、日芳、日能。长子日朋夫妇和文盛、文攀、文山、文海等六位儿子,于乾隆七年壬戌(公元1743年)秋月与母亲移居四川大足县。四子日芳公,妻黄氏,生一子,五子日能公妻刘氏,生三子,一起迁住大足县落居。
   六世金銮公后裔十三世日宾公生四子,其中,桂俊、佳松、佳发迁居四川。十二世德荣公生五子, 其中,第三子日锦公迁居四川。十二世德峰公之子日环、日友迁居四川。十二世德修公之子日顿公迁居四川。
(4)大富公的后裔,再头十一世肇星公夫妇携带三位儿子迁居中江县的东山乡、北山乡等地,后裔有数千人。
   迁居台湾:
   二世大富公后裔在再头夹龙的十四世锡斌公生五子:学庆、维庆、仁庆、演庆、功庆均往台湾谋生。在台湾发财,于家乡再头兴建有“式好楼”。维庆由台返乡服侍老母亲,生子育泉、必泉、锡明、扬泉、锡朋。同治(公元1862—1874年)年间与台湾亲人有信来往。
   十一世仕儒公派的十二世德照公谥悫素,妣刘氏,生一子往台湾。
   十一世仕攀公派的十二世德钦公之长子十三世日宗慷裕和东公,妣淑静黄氏生三子,文光、文兴、文义均往台湾定居。
   十二世德俊公的长子日亮公派的十五世英元公谥穆诒往台湾,妣闵育李氏,台湾生一子永纲。
   十三世日亮公的五子文实公生八子其中泮元往台湾折。
   十一世仕清公派,十三世日传公之孙佳元纯厚,妣邱氏生两子,其中次子华可往台湾谋生。
   十四世佳嵩生三子,其中禄可、裕可往台湾谋生。
   迁居湖广(即湖南、湖北):
   十一世希瑞公其子孙移居湖广。
   十二世德峰公之次子子孙移居湖广流阳县。
   十二世德钦公生子日宗,亦移居湖广流阳县。
    十一世仕攀公第四子德钦公生三子,日宗、日鸿、日嵩。其中,日鸿、日嵩迁居湖广。
    十一世仕攀公第五子德仰公,他的儿子十三世日参公迁居湖广。
    十世希玉公之次子仕端公生五子,其中德宏、德显迁居湖广。
    九世君节公三子十世有才公,生二子仕亨、仕远迁湖广。
    十一世仕亨之次子十二世德拔公生四子,其中日奏迁四川、日累迁湖广。
    迁居浙江省:
    十世希慎派,十一世仕济公夫妇生五子,迁居浙江谋生。
    十世希慎公派十一世仕儒公之子德联公夫妇生二子迁浙江落居。
    迁居江西省武宁县、宜春县、泰和县:
    十三世日荣公之长子文双公、坦素联芳公夫妇携带四位儿子,于乾隆甲寅冬迁居江西武宁县。妣余氏生四子,其中,新元、敏元、贞元在江西。
    十一世允公三子德星公派,十四世文素公妣吴氏,迁江西省素州府宜春县江边。
    十三世日杏公,妻赖氏,生子亚禄字文庆,从父迁江西宜春落居。
    房玉宝梅县汾水人(他父亲立廷殿魁公),他夫妻生子占祥、其祥,女群金。玉宝的儿女出世后便往印尼谋生。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之后,因家庭贫苦,又遇灾荒,他的妻子携带两个儿子逃荒江西泰和县落居,女儿留在娘家,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代,长子占祥参加人民解放军,在野战部队服役。1979年10月调泰和县人民武装部任政委,又调任泰和县人大常委主任。生子志华、志平、志军、志兵。志华在江西省军区后勤部军械修理所工作。次子其祥现于江西省万安县林业局任副局长,生子志文、志武、志勤,女瑞芳、美芳。
      迁居广西壮族自治区:
      石楼前十世锡我公的三子十一世仕峰公,他生七子,二子迁居广西壮族自治区。银江北安房著河公的十四世孙建周公迁广西桂平县紫荆深水村。
      迁居本广东省各县的:
      (1)大贵公移居嘉应州程乡(梅县)的横径村,裔孙分居丙村的金盘岗、叩头岌窝里、畲坑含和村梅子窝、郑均、银江镇的长廷坝、高陂镇的黄坑渡头。有二千多人。
      (2)少始祖大才(双松)公后裔排行为长的四世再兴公,移居惠来县东陇镇华房村,生怀远、观养、德丰三子。长子怀远公移居普宁县大坪镇,后裔分居在新竹、埔心、粘田、甲湖、善德五个管理区,有九千多人。分居在陆丰县甲子镇三百余人、铜罗湖农场房厝村三百多人。次子观养公后裔居住在华房村一千多人,分居在排埔村的六百人,英内四村二百余人,沃角村三百余人、神泉镇三百余人。三子德丰公,移居宝安县沙头角界外,有的后裔分居在深圳市观澜镇、东莞市樟木头,惠东县、惠阳县、博罗县、韶关等地,有一万五千人。
      四世排行第五的满郎公移居惠州永安七都金筛岭、东莞县凤岗镇三联排沙围村,管理区书记、村长房新云、房云生。
      四世排行第六的开山公移居梅县潮塘,分居书坑、汾水等地,有三百余人。
      (3)大富公派后裔,有的移居洲瑞镇嶂背和丰顺县沙田镇的金花盆,高塘等地。沙田镇岳坑村的富山姓严的亲戚,先后买房姓人为子,和招房姓人到严家落户为子而繁衍昌盛。所以,他们历年有前往国器堂和树德堂祭拜纪念。
      化州、濂江、遂溪三县有房姓六千余人。连南县瑶族有二万六千房姓人,据连南县林业局副局长房先安同志的介绍,该地房氏上祖是安徽省迁去的。连山县小三江镇有一千多人。有待弄清他们世系的来龙去脉。
       河南省邓州市腰店乡大房营村党支部书记房保同(该村的大学生房荣军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工作,由他沟通的)于1995年1月12日来信,说他邓州房营始祖学,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至该地的,分布16个村6500人,从碑记粤字看,来自广东。
钦点御前侍卫一房殿魁
        房殿魁,名立廷,原籍梅县汾水人,生于公元1864年,少年时期天真活泼,聪慧敏捷,喜爱读书,善于武艺,青年时代已是彪形大汉。在光绪年间的癸巳岁(公元1893年)赴京考试,考场设在北京,皇帝亲临监考。考试科目,其中在武艺方面有两科,一是骑马射箭(他中环的平均数为2.7环);二是踢麻石圆球。光绪皇帝问:踢的叫什么球?殿魁答:叫狮子滚球。皇帝见房殿魁名列榜首,武艺超人,录取为光绪癸巳恩科解元联捷进士,封房殿魁为钦点御前侍卫。授他一把诸侯剑。是一

2006-7-25 19:53:44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8楼
位保卫皇帝的武官,一切文件和事均由他传达转呈。
        殿魁公由于奸臣之阴谋,光绪帝听信谗言,将他调职。派去负责整治黄河。由于他不乐意这一工作,便请他人代理整治黄河的任务。随即返乡,隐居不仕。因代理整治黄河的人逝世,朝廷便以为房殿魁已故。
        殿魁公不仕回梅县老家之后,曾去南洋旅游一年多,返国后,携妻前往大埔县银江龙市落居,建店经营生意。有七子四女:金宝(幼丧)、森宝(幼丧)、玉宝、树宝、珍宝(往印尼谋生,生3子7女)、富宝(早逝)、贵宝(早逝),传三房,有孙儿6个,曾孙10多个,后裔兴旺,事业发达。
        房殿魁等人为纪念唐朝开国元勋、贞观的贤宰相房玄龄公和唐朝周武后为宰相的房融公、唐朝玄宗为宰相的房官公,以及历代高、曾祖考妣,于一九oo年至一九o四年,以他为首的筹建“房氏家庙”一座,正堂悬挂国器堂扁额。
        房殿魁逝世于公元一九一二年,终年四十九岁,遗体安放在房氏家庙入殓还山。当时,在银江公学任教的郭仕鸿老师给殿魁公写了一副挽联:
        阅世仅卅二年,办公益事业无不赞成,徒为私人谁好武;
        抱疴才五六日,竟魄归西化恨赤天涯,我从知已赋以哀。
房氏家庙(国器堂)回归
    于公元一九八五年以来,以子虎家先生为首的房氏族贤和旅外侨贤,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以银江镇人民政府为甲方,以房氏代表为乙方,经双方取得友好的协商,于1994年8月13日签订了《房氏家庙》(国器堂)赐还协议书。乙方赞助给甲方扩建干部住房款人民币13万元。从而,房氏宗族的祖根——《房氏家庙》(国器堂)已回归。
    树有根,水有源。溯我上祖万宝公,历尽艰辛,自北南迁。后由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迁徙广东省大埔县银江镇开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生三子,长大贵、次大才、三大富。历数百载,裔孙繁衍,分住大埔银江各村、大麻镇林坑、高陂镇黄坑、洲瑞镇嶂岸;丰顺县金花盆;梅州市汾水、书坑曹塘、郑均丙村、金盘、松口横山、畲坑含和、普宁市、惠东县、海丰县、陆丰县、惠州市、惠来县、还有迁居广西、四川等地,人口共约七万余人。尚有裔孙飘洋过海,远涉重洋,离乡背井,经商海外,难苦卓绝,为侨居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亦不负上祖和亲人的冀望,爱乡思亲,孝恩报本,为家乡各项公益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永留史册。
    饮水思源,尊祖爱宗,人同此心。清朝御前侍卫房殿魁公为纪念房氏历代祖宗和唐朝贤相房玄龄公、房融公、房馆公五代三宰相。呈请清光绪皇帝批准,于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即公元一九00年至1904年),在大埔银江龙市筹建房氏家庙(国器堂)。该祖祠乃是我房族海内外宗亲,唯一的寻根问祖,瞻仰纪念,联系亲谊和乡谊,建设银江,造福人民的祖根,亦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盛唐之重要文物。但从一九四九年以来,为银江镇人民政府所使用。海外侨裔体念先贤创业维艰,从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四年纷纷上函政府,请求赐还侨裔祖根。经过十年来海内外宗亲的努力,通过银江镇党、政府领导和房氏代表,双方认真严肃研讨,协商解决:银江镇人民政府将房氏家庙(国器堂)赐还房氏宗亲;房氏宗亲赞助银江镇十三万元人民币作为另建干部住房。同时祖祠回归后,理应适当维修,需七万元人民币,总共二十万元人民币,需待解决。敬望宗亲,慷慨解襄。
唐初著名宰相——房玄龄
    房玄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的一位著名宰相。古人素有“房谋杜断”之称,房谋,是说房玄龄善于谋画;杜断,是说杜如晦决于判断。他们二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杖策谒于军门”
    房玄龄,生于北周武帝建德八年(579年),卒于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名乔,原为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曾祖和祖父历任北魏、北齐官职,父亲房彦谦,是魏、齐间的山东著名学者,所交往的知交王邵、李纲、柳或等,“皆一时知名的雅澹之士”。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也十分敬重房彦谦的为人,经常与他“辞翰往来”,每当薛出差外地,都要途经房彦谦处“留连数日屑泪而别”。房彦谦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虽连任北齐和隋朝的中级地方官吏,但对魏、齐、周、隋之间的长期政治动乱,十分厌倦,所以在隋文帝代周以后,曾想“优游乡曲”,再也不出仕做官。被迫接受隋王朝的任命后,也决不阿谀权贵,对看不顺眼的事大胆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曾经尖锐地向当时权重一时的宰相高颖和负责官廷建筑的张衡提出:对吏治要严于管理,对“穷极侈丽”的建筑,要立刻停止,间接地也对隋炀帝的好大喜功,浪费民力提出谏劝。在他出仕几任地方官时,对老百姓厚加慰抚,施行善政,以致被当地人民“号为慈父”。房彦谦对隋扬帝的必将灭亡,早有预感,曾对他的朋友说:“主上(指炀帝)性多忌刻,不听意见,唯行苛酷之政。别看现在天下尚安,必有危乱”。
    房玄龄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耳儒目染,颇传其父遗风。他自小爱好文学,广闻博览,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善诗能文,精通儒家经书,可以称得上当时的一位全才。房玄龄无论在政治思想方面和道德品质方面,都是封建时代的楷模。他政治上酷肖其父,也十分敏感。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王朝还正在兴旺时期,表面上“天下宁晏”,大家都以为“国家方永”(国运长久),而青年的房玄龄却早看出不可克服的弊端和国家覆亡的征兆。一天,他对父亲说:隋朝本无功德,只不过欺骗百姓,现在又在皇位方面互相倾夺(指隋炀帝与其兄杨勇、弟杨谅之间争夺皇位之争),贵族们“竞相淫侈”。这样的王朝终归要矛盾百出,“内相诛夷”,其灭亡是跷足可待的。房彦谦见小小年纪的儿子竟然有这样一番超人的见识,不禁大为惊喜。房玄龄对于长辈恪守孝道,他的父亲长期卧病不起,他“绵历十旬”(绵近一百天),尽心服待药膳,没有脱过依服睡觉。他对继母也颇能尽孝,史称对继母“恭谨过人”,继母病了,请医生过门“必迎拜垂泣”。继母病死,伤心到不思饮食、骨瘦如柴的程度。房玄龄的品德和文才受到当时人的十分赞赏,主管人事的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人评价他说:“我看人多了,从未见到这样的年青人,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这时正任为隋隰城(今山西汾阳)尉的房玄龄,终于看准了时机,毅然脱离了隋王朝,“杖策谒于军门”。当时李世民“徇兵渭北”,主要指泾阳(今陕西泾阳)、云阳(今陕西三原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一带,这一地区离隰城约有七、八百里之遥,房玄龄徒步追谒李世民,也是相当辛苦的。这当然也由于唐军大得民心的缘故。《旧唐书.太宗记》称,李世民到渭北的沿途,“三辅(长安附近)吏民及诸豪猾诣(到)军门自效者,日以数干,扶老携幼,满于麾下”。房玄龄正是在这样形势下投奔李世民的。正好此时,著名文学家温彦博亦在李世民部下,他早闻房玄龄才名,便把他大力推荐给李世民。
    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立刻予以重用,委任他为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主管军事机要文书的起草和参谋),引为谋主。从此,房玄龄成为李世民的左右手,跟随三十多年,李世民即皇帝位后,终成为唐太宗贞观一朝的贤相,闻名于后世。

    “秦府十余年”
   房玄龄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参谋后,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他比别的文臣武将更有政治眼光,看得远,想得全面。比如,李世民在扫平诸割据势力的战争中,每打胜一处,众人都争着抢掠府库里的珍珠宝玩,而房玄龄唯独考虑怎样收揽人才。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就是因为房玄龄的尽力保护,而留在李世民幕中,后终成为股肱之臣的。《旧唐书.杜如晦传》记载,原来杜如晦为李世民的兵曹参军(训练的军事参谋),后来要被调出,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英俊被调出的越来越多,别人都不可惜,只有杜如晦聪明识大体,是个安天下的大人才。主人若还想着经营四方,取得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听后十分震动,感激地对房玄龄说:“你不说,我几乎失去了这个人才”,立即把杜如晦引到身边作为心腹人员。房玄龄有意结交许多有才能的谋臣猛将,“潜相申结,各致死力”,为李世民收罗了一批文武之才,结成了一很大的势力。在跟随李世民削平群雄的战争中,他还注意搜集各地民情、亡隋的图籍文书,《旧唐书.太宗纪》曰:李世民王世充段达等盘踞的洛阳,房玄龄当即想到要把隋王朝留下的图籍保存起来,以备将来治国之用。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代隋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房玄龄升任为秦王府记室,补封为临淄侯。他的工作更忙了,秦王府的事无巨细,他都要管,尤其是军事和政治文书,最后都由他圈定,不少文书要他亲自起草。他井井有条,才气横溢,史称他:“在秦王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瞻,初无稿草”。就是说,有不少军事文书和上奏给唐高祖李渊的表章,是在马上即兴完成的,不用草稿而文采优美,且顺        理成章。他如此才思敏捷,是十几年的戎马生涯练就的。
   唐王朝建立以后,最高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起来,主要表现为皇位之争。唐高祖的大儿子李大成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因为战功显赫,也给予特殊礼遇,加号“天策上将”,位在一切王公之上。李世民的“天策府’可以自署官吏,实际上已形成一个独立王国。双方势力的同时增大,必然会由此引起政治上的斗争。李建成对李世民“勋德尤盛”,产生了极大疑虑;而李世民不断树立私党,也加速了这种斗争的激化。事情终于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一天,李世民从太子建成处宴饮而归,发现食物中毒“心中暴痛,吐血数升”。这引起秦王府的极大惊慌,大家感到直接冲突是不可避免了,李世民积极召集谋士们准备对策。
   房玄龄在这场斗争中充当了主要谋士的角色。他早就胸有成竹,在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定王世充时,曾和李世民一起,“微服”拜访过一个叫王远知的道士。王道士告诉李世民:“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至少从此时起,房玄龄就已萌发了辅佐李世民做天下主的想法。当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激化后,房玄龄立刻找到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商量说:“现在嫌室已成,危机即发,大乱一起,必将危及整个国家的统治”。他建议“遵周公之事,外宁华夏,内安宗社”,意即效法周公锄掉管、蔡那样,除掉李建成和他的同党李元吉(李渊四子)的势力,这样才可以外安华夏,内保唐王室的统治。长孙无忌把这个意见转告李世民,李世民召见了房玄龄,和他进一步谋划进行宫廷政变的事宜。后来,杜如晦、高士廉,以及大将侯君集、尉迟敬德也都参加了密谋,形成为秦王府策划政变的核心。太子李建成知道了秦王府的密谋,对房玄龄、杜如晦二人特别忌恨,于是在唐高祖面前说了房、杜二人许多坏话,唐高祖偏听听信,把房玄龄、杜如晦驱斥出秦王府。
   形势越来越紧张,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日夜劝说李世民先行下手,他们对李世民说:“事情已经十分紧迫了。为了保住江山,应决心大义灭亲。如再当机不断,便会坐受屠戮”。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在政变前夕,命令尉迟敬德将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秘密召回秦王府,经过细致谋划,定在公元626年6月4日起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武装政变中,李建成、李元吉同时被杀。不久,唐高祖李渊自动退位,让位给李世民,改元贞观。这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后,召集诸大臣评功行赏,太宗认为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慰迟敬德和侯君集应当论功第一,房玄龄进爵为邢国公。这一封赏遭到了太宗叔父淮安王李神通的反对,他对太宗说:“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而今房玄龄和杜如晦,不过是刀笔之吏,竟然评功第一,臣窃不服”。太宗反驳说,房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比得上汉朝的萧何,理当评为首功,他列举了许多事实,使李神通无话可说。公元 630年,即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任尚书佐仆射,行宰相之职。此后将近二十年,房玄龄一直连任相职,至公元648年病故。
        “任总百司”
    房玄龄长期连任相职,一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懈怠。他办事认真,虽一物一事也不疏忽。史书上称他:“任总百司(总管政府各个部门),虔(诚)恭(谨)夙夜(日日夜夜),尽力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信任,把用人大权完全交付给他。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惟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四百六十员。房玄龄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闻人有善,若已有之”。他和杜如晦配合得最好,杜如晦的长处善于判断,史称“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房玄龄常常和唐太宗预先作出谋划,等待杜如晦作出判断,用房玄龄的话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结果杜如晦来到时,往往都能和房玄龄的主张默契。所以史家称说:“房知杜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彼此相辅相诚。房玄龄知人善任,常常向太宗推荐新发现人才,委以重任。唐太宗的太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宫中,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负责太子宫的保卫工作)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房玄龄用人不拘一格,从来对人不求全责备,也从不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而是随其才能量人录用,不以出身贵贱为限。这一用人政策在当时是比较可取的。
    房玄龄任相期间,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事无巨细,想得周到慎密。古人说他在相位时,“贞观之盛,群材蚁附”,这自然与他任人唯贤有关。但当重要部门,一时英才难选时,他又宁缺毋滥,自己先承担起来。史称有一个时期,管理财政的度支部门缺少合适的人选,房玄龄“宁虚其位,而不以与人”,因为这是“关天下利害”“民力所系”的要害部门,是决不可交付给“聚敛之臣”的。这种“宁受吝权之机,而不忍冒昧以与下”的精神,可谓用心良苦。也正由于此,房玄龄堪称为贞观之治时期的良相。房玄龄忠心辅佐唐太宗,需要他过问的事情很多,从《贞观政要》的若干条记载看,他不仅要过问吏治,经常审查司法的得失,还要知悉武库甲仗的多少,以及宫营造等细务。其所谓“事无巨细,咸当留意”。对这一切,房玄龄都很认真,虽有小略不察,都觉得是自己的过失。
    房玄龄在唐太宗左右,虽不像魏征那样成为刚正不阿的诤臣,但觉得有不当处,也经常向唐太宗当面提出意见。例如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问周围的大臣:自苦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房玄龄在一旁答道:那是因为幼主生长在深宫,少居富贵,未识人间情伪和理国安危的缘故。以此来警戒唐太宗不要过于宠爱子孙。自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开始,到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重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他对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安静,各得其所,唯东村高丽,将要成

2006-7-25 19:54:15   IP:219.134.187.*        

房恒贵 回复:广东省大埔县《石楼前房氏族谱》电子完全版 第9楼
为国家大患,吾知而不言,会衔恨入土,死不瞑目的”。此表写得十分诚挚恳切,使唐太宗十分感动,叹息道:“此人危笃至此,尚能优我国家,实在能得”。
    正由于房玄龄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当时君臣上下对他都十分尊重,唐太宗遇有什么大事或难以解决的事都要随时询问他。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将任命一名关内道的黜陟使(代表中央去地方检察不法的官吏),就亲自向房玄龄请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要任命李纬为民部尚书,也派人去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没有表示肯定意见,“但云李纬好髭须”,唐太宗便因此作罢。可见房玄龄在贞观一朝所受尊敬的程度。群臣对房玄龄评价亦很高,贞观时与魏征同时号为谏臣的王圭,曾对唐太宗评价房玄龄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房玄龄对“贞观之治”还有一项较大贡献为: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史的编纂。早在李世民身为秦王之时,在他周围就聚集了许多著名文士,号曰“秦府十八学士”,而房玄龄为十八学士之首。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太宗决定组织人力校刊统一的《五经定本》,最后由房玄龄召集诸儒“讨论得失”,最后统一颁定。唐太宗十分重视历史经验,从贞观三年(629年)便着手对两晋、北齐、北周和梁、陈、隋六朝史的编纂,房玄龄是齐、周、梁、陈、隋五朝的总监,是《晋书》的监修。五朝史修成于贞观十年(636年),《晋书》是最后完稿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从贞观三年(629年)起,房玄龄还担任了唐国史和实录的主编和监修。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贞观政要》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要想看一看修的国史,对房玄龄说:“为什么自古来当代国史,皆不令帝王亲见之?”房玄龄答道:“国史既善恶必书,可能书写到人主的非法之处,理当不让皇帝亲见”。唐太宗解释说:他想看国史别无他意,只是为了鉴戒自己,房玄龄和魏征才同意他看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终于一病不起。病势沉重时,唐太宗和他见了一面,“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足见君臣二人感情之深厚。卧床期间,唐太宗不断派人探望,临死前,太宗又亲临与之握手叙别。死时,房玄龄年七十整。
一代名臣房玄龄
    唐代名臣房玄龄的大名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他和魏征、杜如晦同唐太宗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助手,封为梁国公,画像荣登凌烟阁,好不威风!唐太宗也视房玄龄如左右臂,数次驳回他的辞职报告,说是“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良相,如失两手”。房玄龄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臣,恐怕同他的家道渊源不无关系。其父房彦谦,知名度虽不及儿子,却也声震朝野,名垂青史显赫人物——只不过父子两一在隋朝卖力,一在唐朝效忠罢了。
    据《隋书》载,房彦谦自幼丧父,为母亲及兄长抚养成人,家境大约不会很好。十八岁时,开始做官为齐州主薄,“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后来,他任长葛令,若州司马期间,“甚有惠化,百姓号为慈父”。离任之后,“百姓思之,立碑颂德”。
    房彦谦之所以能赢得较好的政声,同他的为官清廉的作风分不开。他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要知道,房彦谦后来贵为司隶,台刺史,职掌巡察四方,荐举和弹劾地方官员,极有实权,倘若心术稍有不正,是决不至于此寒酸的。他曾用解嘲的口气对房玄龄说:“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手清白耳”。不仅如此,他还“每子侄定省,常为讲说督勉之,娓娓不倦”。“随时对后人进行守志,清正廉明的思想灌输”。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在房彦谦的言传身教下,房玄龄很好地继承了乃父遗产——清白,终于成为流芳千苦的名相。假如房彦谦不是遗下一身清白,而是满屋黄金,那么,房玄龄是否会有如此出息?很难说。
唐朝周武后的宰相——房融
    房融为唐朝武后宰相。唐书宰相表长安四年十月怀州刺史,房融为谏议大夫,同凤阁鸾台殊命
萧条托胜,因方烧三界大遽洗六情尘隔岑天花发凌空月殿新谁怜乡国思此学分身。
唐朝玄宗的宰相——房琯
   房琯字次律,河南人,天后朝正议大夫、平章事(宰相)融之子也。开元中封宰相(原载新唐书
4625—4628页),授秘书省省校书郎,调补冯翊(今陕西火荔)官,房琯年36岁,务职三十余处,风尘仆仆,曲折坎坷,可谓劳瘁一生死而后已(见唐书)。
    在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因房琯文官代兵讨贼,兵败咸阳之东。当年六月,肃宗听信北海太守贺兰谗言,被贬官罢相(见陵记十四卷)。
    房琯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去官往秦州(今甘肃天水),同年十月到四川成都,寄西外烷基溪畔寺靠友人裴资,严武(房琯故交因官事贬成尹)等的助资为生,旁营违草堂(即杜甫草前身)。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四月房琯以礼部尚书出任晋州(今山西临汾)刺史,八月改任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市)刺史。
   房琯在汉州复台尚书。杜甫说,房琯回京,忧多于喜。房琯在途中遇疾停留阆州(阆中县)僧舍
开元寺(紫极殿,后改为观音寺)治病,不幸同年八月病故,终年67岁。赠太尉。时杜甫在梓州(今三台县),闻房琯死,日夜卜阆中,于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写已故宰相房琯清河房公祭文。房琯死后葬于阆中城北碧玉楼(今城北小学校址),(见保宁县志)。广德二年(764年)墓由阆中迁河南浑山古城。永泰元年(765年)殡归葬东都,此墓乃地瘗也。
    房琯作南朝为职皇(玄宗)制置天下,乃以永王为江南节度,制云命天子(肃宗)北略朔方命诸王子守重镇,即不失宠,又各树其党,刘绍之徒,以付我权,推而言之,官岂肯诚于陛下(杜甫与李白)。
    房琯生于武后神功丁酉岁(公元697年),逝世于代宗广德元年癸卯岁(公元763年)终年六十七岁。
房琯在汉州为政两年八个月,除暴安民,发展农事,在汉州城西外,低洼地带开凿西河,兴建水利,灌溉农田,造福百姓,一时政通人和,深得人心,在汉州城建一“房湖公园”对他的纪念。园内有华丽壮观的建筑群。如房琯展览馆、琯园、房琯留琴馆、房琯的铜像、房琯与杜甫一起的塑像、房琯弹琴的画像、楼台亭阁、水利灌溉图、诗、对、碑记等,是广汉市旅游胜地之一。
附:大埔县历史和姓氏概况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东部,距梅州市直线58.5公里(交通里程98公里)。东北接福建省平和县、永定县,南连广东饶平县、丰顺县,面积2475平方公里。辖20个镇和1个丰溪林场。县政府驻湖寮镇。
    大埔历史悠久,万川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已有人群聚居。远自唐虞三代,属扬州南裔地。秦汉时,隶南海郡揭阳县。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始建义招县,隋大业三年改义招县为万川县。义招、万川县治均设在今湖寮古城。唐武德四年并入潮州海阳县,历宋、元、明初,属海阳县光德乡。明成化十四年分立饶平县,光德乡隶之。明嘉靖五年分饶平县光德乡之清远、恋洲两都(原万川县境)重置县,更名大埔,县治设今茶阳镇茶山之麓。其后朝代更迭,迄未迁徙。至公元1961年春,方由茶阳镇迁回原万川县城区——湖寮镇五虎山麓。
    大埔县居民为汉族。先民是从北方中原汉族南迁来的客家人。全县现有人口40多万,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亦40多万人,是广东省重点侨乡之一。姓氏分布,据民国<<大埔县志.氏族志>>载,全县有姓氏102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来本县工作的人较多,据1982年7月 1月人口普查,全县有姓氏141个(按笔画为序):
    卜、丁、于、马、门、王、尤、孔、韦、巨、方、邓、丘、田、古、叶、卢、白、冯、庄、石、池、刘、孙、许、江、朱、伍、任、邝、成、伊、优、邬、祁、杜、张、巫、李、何、连、严、苏、余、佟、沈、汪、汤、宋、邢、吴、麦、邹、陈、杨、范、卓、罗、林、房、周、金、官、郑、孟、钟、胡、饶、侯、贺、柯、柳、简、段、赵、姚、祝、洪、施、骆、俞、莫、姜、袁、徐、唐、涂、高、翁、钱、秦、夏、郭、陶、黄、陆、梁、曹、康、龚、常、崔、戚、萧、诸、谢、温、曾、童、彭、游、蒋、傅、董、韩、程、葛、蔡、云、蒲、蒙、蓝、赖、鲍、阙、腾、雷、詹、褚、廖、熊、管、潘、黎、濮、魏、戴、上官、陈李、欧阳。
附:客家祖地——宁化
    知道宁化,是从那首著名的毛泽东诗词《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测。也由此而知宁化是革命老区,当年红军长征,部分主力就是从宁化出发。然而身临其境,实识宁化,是在这次闽西北之行的采访中。
    在汉民族中,有一支特征鲜明的民系——客家人。宁化县即绝属客家县,那里民风纯正,热情好客。县城宾馆名“客家宾馆”,服务小姐身着中式扎腰短袄,黑滚边,黑长裙,地道的客家人打扮。原来宁化还是客家祖地,人称之“客家摇蓝”。
    “摇篮”的确切地在石碧村。石碧村西北高山环绕,东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昔日中原人向南大迁徒时,曾聚居於此。在石碧生息繁衍数代,这些南迁的中原人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系——客家民系,然后又陆续向外衍播,及至全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据宁化客家研究会会长刘善群先生介绍,海内外客家人常见姓氏中,有一百多个姓氏的祖先是从宁化迁出,他们也奉宁化为祖籍地。如今散布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的客家后裔有五千万人。古往今来,客家人中出了不少名人,从范仲淹、洪秀全、黄慎、到郭沫若、李登辉、李光耀,其祖先都是宁化人氏。
    由於宁化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受到客家人和史学界的重视。客家学研究人和史学的重视。客家学研究成为一门学问,一批又一批的海外客家人前往宁化寻根谒祖,追踪溯源。宁化旅游业应运而生,客家百氏公祠、客家民俗馆正在筹建中,县城至石碧公路沿线的商业经济区同时开发,客家祖地正在振兴。
    客家人有着闻名於世的“客家精神”,艰苦创业,刻苦耐劳,俭年质直,刚强热情,勇於进取。宁化人当然也如此。在改革开放中,宁化的经济发展几年来以每年百分之六的速度增长,一九九一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八年增长十倍,人均收入增长十一倍。
    在宁化若干经济优势中,一个突出的优势是边界优势。宁化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其地理位置使它成了闽省“沿边开放”地区。近年来,通过订货会、展销会、贸易会及建立边界批发点等形式,向赣南十多个县开展批发业务和联营联销活动,边贸发展迅速,跨省贸易十分活跃。去年边贸成交额约为一亿元,成为福建沿海与江西内地的经济枢纽和贸易窗口。边贸活跃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宁化的经济发展,已有千余年历史的客家祖地正在建成一座新城。到“八五”计划末期,宁化县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十二个亿,实现“翻二番,奔小康”的目标。
                                            刊:<<华声报>>1992年 7月 24 日2版
后  记
    《房氏族谱》一书已胜利编纂出版了。在经过多年的搜集、查考、整理、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地宗亲积极提供族谱史料和热情支持。同时,还得到了旅居海内外的房氏宗亲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并积极为本书提供资料和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可以说,本书是集体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未能—一列芳名,谨表示热忱的谢意。
    由于旧族谱多已散失,和种种原因,加上是垂直至石楼前的族谱,所以无法收入每个地方房氏和历代世系的详细情况,只能大体上理顺历代世系的来龙去脉和居住地。本书只能作一些“源流考”,供各地房氏修谱之参考。至于各地各房的详细族谱,有待各地宗亲组织人力,查考编纂出本地、本村的更详细、如实的分卷族谱来。得此书的各人的上溯世系可续在后面的附页上,以便存查。
                                                                          编  者
                                                                    一九九五年春
                    鸣  谢
    本书蒙石楼前外出工作的家先生们对编纂《房氏族谱》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尤其是楚光家先生热心负责承印《房氏族谱》经费的赞助。至深感激,在此,谨表谢忱。
                                                               《房氏族谱》编纂小组
                                                                    一九九五年春

1条评分
房照靖 房星 +10 感谢付出 2010-08-10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认真回复帖子是尊重楼主的表现,加分也是一种美德!     嘿嘿。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姓氏论坛
离线房照靖

发帖
3236
房星
2403
威望
726971
贡献值
3506
交易币
1142438299
辈分排序
十五代始辈份为:宗廷子念林,照堂昌景,绍先祖武,桂树培青,象长脉久,基业永兴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8-10
感谢宗亲的付出,要认真的学习和探讨!
我姓房我自豪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