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宰相传》:房玄龄(6)
作者:熊良钟
唐太宗早期也提倡俭朴,反对奢侈腐化,最初,他一直住宅隋朝遗留下来的宫殿,破旧而潮湿。然而随着整个形势的好转,在一片颂扬之声中,他也渐生骄奢之心。从贞观元年起,他就想仿效其他君王,造一座自己的宫殿,砖瓦木材全都准备好了,因为众臣谏阻,这才半途停止。到了贞观三年,有人拍马奉承,劝说陛下住的房子又低又潮,何不建一座楼阁住?房玄龄与魏徵极力劝阻,说眼下民不聊生,皇宫里大兴土木,有损皇上威信。李世民才勉强作罢。过不多久,又有好事者进奏,说天下太平,请李世民往泰山封禅。封禅是封建王朝的一项大典。封,即必须在泰山极顶设坛祭天;禅,即在泰山附近小山上祭地,实际上是以这种形式来为天子歌功颂德。此事耗资巨大,房玄龄接到奏章,就替太宗拟好持否定态度的诏书,然后将奏章与诏书一并交上。太宗看了,虽有些许不快,只得怏怏表示同意。
后来又生一事。这次是唐太宗要修好洛阳宫作为礼品给高阳公主。当时高阳公主已是房家儿媳妇,一向谨慎小心的房玄龄当然不愿意让这种奢侈之事发生在自家身上。足智多谋的他与皇后策划后,喝酒壮胆,前往皇上处进谏,结果惹怒了唐太宗,被投入大狱。最后,在众多大臣劝说下,在皇后的请求下,李世民才收回成命,将他放了出来,并暂缓了修洛阳宫的计划。
“为官惧盈满,做事尽所能”,这是房玄龄给自己写的一张条幅,并终生以此自勉。房玄龄作为宰相总理国政,日夜操劳,日理万机。但事无巨细,他总是尽心尽力,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容许有一点事情处理不当。
他为人毫无妒忌之心,听说了人家的优点,就像自己出了成绩一样兴高采烈。他擅长于用各种方法手段处理各种不同的情况,而一切又显得那么温文尔雅。他审议决定法律,务求宽缓公平。他从来不以自己的长处去要求别人,选取人才不求全责备,即使是地位卑微的人,他也能根据其能力加以任用。
他宽厚待人却严以律己,如果因了什么事受到皇上责备,不管对错,他绝不辩解,总是叩头谢罪,先检讨自己的不足。他对荣誉则能让便让。627年春天,唐太宗封房玄龄为魏国公,并拜为太子少师,掌教诲养训诫太子,赐绢五千匹。当他初到东宫见皇太子时,皇太子要拜他。房玄龄慌忙躲避一旁,坚决不受。人们看到当朝宰相如此谦虚恭谨,不由得暗中称赞,都说他是亘古未有的贤相。这是许多人梦想得到的位置,但房玄龄觉得自己身上的荣誉太多了,坚辞不受,最后仅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代理太子詹事,并兼礼部尚书。到了贞观十一年,太宗改封他为梁国公,又要请他担当魏王李泰的老师,对太宗的好意他深为感激,但他不想让自己头上有更多光环,又多次上书谢辞,力荐他人担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