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8阅读
  • 1回复

以食入题的潮州谚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志青
房氏家族,源远流长,豪杰不断,贤孙满堂.
 

发帖
1920
房星
3650026
威望
28410
贡献值
15340
交易币
14857
辈分排序
伯 仲 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5-12
谚语是民间的“炼话”,生活的格言。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机智、幽默的语言,一语中的描写,余味回甘的隽永话语,等等。本文想特别提出的,是那种洋溢着智慧、以食入题的潮州谚语。

    我们知道,四季各有其应时的果蔬鱼鲜,正当时令的食物,总是倍受喜爱的,毫不起眼的一样空心菜,若当时令,是“九月蕹菜芯,食赢鲜鸡腿”,叵是背时,“五月荔枝树尾红,六月蕹菜存个空”。其它的,像“霜降,橄榄落瓮”,“三四桃李柰,七八(月)油甘柿”,“天时透南风,蟛蜞出空”,“猛日重露,羹菜铺路”,“夜昏东(风)、眠起北(风),赤鬃鱼、鲜薄壳”,都是聪明的生产者总结出来的“黄金产季”口诀。

    潮人重饮食之道,对于一些食品,不仅有着特殊的嗜好,甚至精细地评定该食品的什么部位属于“顶儿尖儿”级的“至爱”。且听,“草鱼头,鲁姑喉”,“乌鱼鳃,唔甘分厝边(舍不得送给邻居)”,更有甚者:“卖田卖地,买鲳鱼鼻”。煽情力强的,要数另一句:“食鱼欲食马胶、鲳,看戏欲看《苏六娘》”,交美食与家喻户晓的戏曲人物美娇娘相提并论,何谓“秀色可餐”?此即是也。在潮州生活过几年时间的人,再不熟谙食事,也会随口念出几句谚语来,像什么“稚(嫩)鸡、硕鹅、老鸭母”,“鹧鸪无肉骨也酥”,“大鱼骨赢细鱼屑”之类,其实都是民间无名美食家们的“食经”。

    食有道,营养、卫生即是道。老百姓晓得,饥不择食而过饱厌食,一句“四、五、九月(青黄不接时节)鸡啄沙”,一句“正月肚,饱过老虎”,就总结了一切。“食鱼食肉着(应该)菜合”,说明鱼、肉虽好也需素菜解腻,“糜(烂)柑甜,糜柚莶(辣)”,“立冬蔗,食不病痛”,都是至确之语。当我们听到“(宁)食蚁一千,不食胡蝇一畔(半个)”的法谚,会惊讶上辈人是不是“食蚁益寿”论者;对于“好酒食一滴(是一滴、不是一杯),好花插一枝”,北方的善豪饮者该会来以为然吧?我以为坚持喝少量的好酒总比滥饮劣酒来得明智。不少外地人可能对“食虫截试身份”一句尤其有印象,因为吃梭子孙蟹着实是试胃力好坏的“考卷”呀,“过来人”能不莞尔一笑,暗暗称奇么?

    民以食为天,但是,人有贫富穷达,一样有自然食出百样相。“个钱橄榄个钱姜”,“千钱买把蕹菜”,道出了囊中羞涩者的尴尬;“水在鼎内吼,米在街中走”,境况则愈加窘迫。小百姓最怕的是“未过塘浦流,先食炮台米”(以前尚未有“消费贷款”一说),他们最气的是“羊肉乞(被)人做生食”,那股腥膻气谁人吞得下呢?新朋戚友之间,“茶薄人情厚”,休闲之际,“茶三(人)酒四铁砣(玩乐)二”,可是碰上点麻烦,难道千篇一律是“火到猪头熟,钱来事好办?”天地间自有公道,大家总归明白“猪肚反开净是屎”的道理,“食六菖(一名六荞头,荞菜)吐蒜”,但凡不义之财,总归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呀?这就叫此蒜非那蒜,人算不如天算,民间文学的韵致就是这般的独特。

    人们公认潮州的食物丰富,有精致的饮食文化。其实,仔细品味一些以食入题的潮州谚语,也就从另外的侧面领略到一番岭东的食风和民情,“父是天,母是地,食着果子忆着枝”,这些谚语,也有它的生身之本哩。
2条评分
房福龙 房星 +20 感谢付出 2011-05-13
房效冬 房星 +10 感谢付出 2011-05-12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赠君偏方礼太轻
房府典籍传世承
志洁气清扶盛世
青山绿水展华腾
离线房永定
幸逢盛世老树荣            & ..

发帖
9411
房星
16462
威望
48260
贡献值
15355
交易币
22015
辈分排序
庭(松)、寅【应该是字】、宏、开、远、大、瑞、有、正、祥、齐、贤、崇、礼、锦、毓、恒、昌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5-12
        以后有机会尝尝,看看是否对上号。。。。。
江苏扬州市师俭堂【大(福)字辈】电话:15805274510      QQ;604935886房氏乐园QQ:195083604  加群附加实名制,其他无效
skepr:fangfang6009    fangydwj@163.com
江苏房氏宗亲联谊(微信)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