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25阅读
  • 0回复

房斌博士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QQ在线联系346188863
 

发帖
3029
房星
566384
威望
17911
贡献值
14244
交易币
153728
辈分排序
光宗耀祖 荣华富贵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09-21

教师姓名:房斌

邮箱地址: fb@cqu.edu.cn

工作电话: 未公开

房斌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IEEE Senior Member(2010),重庆市巴渝学者(2011),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NCET-06-0762),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术带头人,2008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2007年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会评专家(信息领域),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专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国际期刊副主编,IEEESMC 模式识别委员会委员。担任2010年、2011年国际小波分析与模式识别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2010年中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及其他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14年)、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委员(2011年)、重庆市数字医学学会副理事长(2013年)。“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学术带头人、“软件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学术带头人。“自动推理与认知”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本科毕业工学学士, 四川大学无线电系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美国麻省理工联盟(Singapore-MIT Alliance)计算机科学组工作。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在香港浸会大学(HKBU)计算机系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生物特征识别,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文本处理等。获200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数字文本图像分析与识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2011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生物特征识别中特征抽取的理论与算法研究),2008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图像模式结构多尺度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方法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支撑计划项目、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1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博士,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重庆大学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1994年在四川大学无线电系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5月在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模式识别。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作为博士后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美国麻省理工联盟(Singapore-MIT Alliance)计算机科学组工作。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在香港浸会大学(HKBU)计算机系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中文名房斌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学位/学历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专业方向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目录

  1. 1 研究方向
  2. 2 科研项目
  3. 3 检索论文

研究方向编辑

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鉴定,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文本处理等。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创新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因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荣获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二十多篇,EI检索二十多篇。在国际著名的本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BME,IEEE Transactions SMC,IEEE Transactions NB, Pattern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上发表近十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作为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或主研人员完成了并正在承担多项基金项目和研究课题。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Springer全球发行的英文期刊《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cne in China》编委(Editor)。担任国际IEEE学会香港智能计算分会委员会秘书(2004-2006)。房斌担任众多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

房斌是国际上模式识别研究领域一流期刊 IEEE Trans.PAMI, IEEE Trans. IP, IEEE Tran. MI, IEEE Trans. BME, IEEE Trans. SMC, Pattern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的特约审稿人。

科研项目编辑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一项(基于新小波的图形特征表示与提取,项目编号60403011),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基于模式识别的数字发髻图像分析与识别系统,项目编号CSTC2006BB2003),主持重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一项(多模型手写体笔迹的自动鉴定与识别,主持横向科研基金一项(OSV-1脱机签名自动识别原型系统,项目编号0216002605036)。作为负责人完成了视网膜眼底图像分析和处理的研究基金(2004-2005,香港浸会大学FRG基金),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基于特征规则的肿瘤细胞识别项目的研究(2001-2003,新加坡-美国麻省理工联盟,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科技创新基金),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英文签字的脱线识别项目的研究(1997-2001,香港大学, 香港RGC基金)

检索论文编辑

部分SCI及EI检索论文

[1] Bin Fang, etc, “W***elet Thinning Algorithm Based Similarity Evaluation for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Lecture Notes i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ciecne, vol. 345, pp.547-555, 2006.

[2] B. Fang and Y.Y. Tang, “Elastic registration for retinal images based on reconstructed vascular tree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vol. 53, no. 6, pp 1183-1187, June 2006.

[3] You XH, Fang B and You XG, “Skeleton representation of character based on multiscale approach,”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3802, pp.1060-1067, 2005.

[4] Bin Fang, Xinge You, and Yuan Yan Tang, “A Novel Fusing Algorithm for Retinal Fundus Imag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3801, pp.833-838, 2005.

[5] Xinge You, Bin Fang and Yuan Yan Tang, “Multiscale Approach for Thinning Ridges of Fingerprint,”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3523, pp.505-512, 2005.

[6] Bin Fang, Xinge You, Yuan Yan Tang, Wen Sheng Chen,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of Retinal Vessels in Fundus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19, no. 7, pp. 937?948, 2005.

[7] B. Fang and Y.Y. Tang, “Improved Class Statistics Estimation for Sparse Data Problems in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C), vol. 35, no. 3, pp 276-286, August 2005.

[8] Xinge You, Bin Fang, Yuan Yan Tang and Zhenyu He, “A W***elet-based Approach to Ridge Thinningin Fingerprint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19, no. 5, pp. 631-645, August, 2005.

[9] B. Fang, W. Hsu, M.L. Lee, “Techniques for Temporal Registration of Retinal Images,” in Proceedings ICIP’2004, Singapore,October 2004, vol. 2, pp. 1089-1092.

[10] B. Fang and Y.Y. Tang, “Reduction of Feature Statistics Estimation Error for Small Training Sample Size in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3072, pp.526-532, 2004.

[11] B. Fang, W. Hsu, M.L. Lee, “Reconstruction of vascular structures in retinal images,” in Proceedings ICIP’2003, Barcelona,Spain, September 2003, vol. 3, pp. II-159-160.

[12] B. Fang, W. Hsu, M.L. Lee, “On the Accurate Counting of Tumor Cells,”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 vol. 2, no. 2, pp. 94?103, June 2003.

[13] B. Fang, C.H. Leung, Y.Y. Tang, P.C.K. Kwok, K.W. Tse, Y.K. Wong,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by the tracking of feature and stroke positions,” Pattern Recognition, vol. 36, no. 1, pp. 91-101, January 2003.

[14] B. Fang, C.H. Leung, Y.Y. Tang, P.C.K. Kwok, K.W. Tse, Y.K. Wong,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with generated training samples,” IEE Proceedings-Visi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vol. 149 no. 2, pp. 85-90, April, 2002.

[15] B. Fang, “Tracking of feature and stroke positions for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in Proceedings. ICIP’2002, Rochester, New York, September 2002, vol. 3, pp. 965-968.

[16] B. Fang, Y.Y. Wang, C.H. Leung, K.W. Tse, Y.Y. Tang, P.C.K. Kwok, Y.K. Wong,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by the analysis of cursive strok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15, no. 4, pp. 659-673, June, 2001.

[17] B. Fang, C.H. Leung, Y.Y. Tang, P.C.K. Kwok, Y.K. Wong, “A peripheral feature based approach for off-lin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Atlantic City, USA, March 2000, pp. 236-23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认真回帖是尊重楼主,加分也是一种美德! 打造全球一流姓氏网站!后台也同样精彩,人生演绎得更精彩!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身边的小事,管好自己,尽量帮助别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