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2阅读
  • 1回复

《历史名臣的处世智慧》第六章 房玄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1-27
王宇《历史名臣的处世智慧》
第六章 房玄龄
胸怀天下的房玄龄,遇到李世民之后,他的奇谋智略得到充分的展示,真可以说乱世出英才,而英才之能也是乱世中的房玄龄所具备的。房玄龄是一个天才,于十八岁考中了进士,授官羽骑尉,校仇秘书省。而李世民能够统治全国,房玄龄也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房玄龄(579~648),唐代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贞观良相
房玄龄作为千古贤相,可以被称为一个“用”臣,对开国伊始的大唐帝国而言,房玄龄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大臣。
年轻有为的房玄龄一进入仕途,便不同凡响。当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十分善于识人,他见了房玄龄之后,惊叹地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后来,高孝基对宰相裴矩说:“吾观人多亦,却没有能比得上房玄龄的,当以国器视之。遗憾的是吾不能使之平步青云也。”于是,拜房玄龄为隰城尉。房玄龄在汉王杨谅造反之时受到牵连,被贬官徙居上郡。这时,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房玄龄面对这种局面,常常忧心忡仲,心怀天下,充分显示了一个“用”臣的心胸。
后来,李世民屯兵渭北。房玄龄安葬父亲房彦谦,服丧期满后,便前往其营出谋献策。两人相见恨晚,谈得非常融洽,如鱼得水一般,李世民便拜房玄龄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自此,房玄龄有了用武之地,跟随李世民驰骋疆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李世民受封为秦王。房玄龄则官拜秦王府记室,封爵临淄侯。每次随秦王征战,其他将士争相抢夺珍宝之物,唯独房玄龄收天下志士,与之相结,使得人人愿为秦王尽死效力。李世民为此称赞房玄龄说:“汉光武帝得邓禹,其门下更加亲密。今我得房玄龄,犹光武得邓禹。”
就连唐高祖李渊也高兴地说:“玄龄为人机敏,每为吾儿陈事,千里之外犹如对面相语,宜当大任。”
就在这个时候,李唐发生了一个很惨的事件。武德九年,李世民按照房玄龄等人的计谋,在玄武门附近设下伏兵,袭杀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数日之后,唐高祖李渊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下诏说:“自今以后,国家事无大小皆听太子处决,然后上奏即可。”这样,李世民掌握了实权,李渊如同虚设。
正德十年,正月,唐高祖李渊禅位给了太子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唐太宗,自他继承唐朝皇位之后,励精图治,善于纳谏,与大臣们共论兴衰存亡之事,时时警诫自己,使唐王朝进入了“贞观之治”这一著名的历史时期。
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中书令就是当时的宰相。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并让陈叔达在殿下唱名示之。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名列第一,房玄龄封爵邗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其余大臣,皆依次封拜。
房玄龄为人非常谦虚谨慎,对于论功行赏之事深为不安,便面奏唐太宗说:“陛下,臣功第一,心不自安。”
唐太宗不以为然地说:“昔汉高祖封赏大臣,萧何居诸臣之先,你就是我的萧何,功列第一,理所应当。”
房玄龄叩头谢过,又对唐太宗说:“陛下,秦府旧人未迁官者多矣,他们都抱怨说:‘辈奉事陛下左右多年,今论功行赏,反而居前太子、齐王府大臣之后。’臣认为不大妥当,应当给他们加封适宜的官爵。”
唐太宗说:“王者至公无私,因此能服天下人之心。朕与卿等每日所衣所食,皆取之于民,所以设官定职,是为了百姓,当选择贤能之人而用之,岂能以亲旧为先后哉!新而贤,旧而不消,又怎能舍新而取旧乎?”
不久,房玄龄进位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更爵魏国公。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公为仆射,理应为朕广求贤材,听说公日阅牒讼数百,岂有暇为朕求贤人哉!细小事务归左右丞,大事公预之即可!”房玄龄深以为然,感激唐太宗如此关心自己,更加为国事日夜操劳。
有一天,唐太宗与房玄龄讨论为政之道,房玄龄说:“为政之道,应当用法宽平,早晚尽心,恐一物失其所。闻人有善行,如已有之。不以求全而责于人,不以己之所以衡量他人之短。”
唐太宗说:“公言甚是,朕以为为政莫若至公。昔日诸葛亮流放廖立、李严于南夷之地,诸葛亮卒后,廖立、李严悲哭不已,非至公能如此乎?朕非常仰慕前世之明君,公不可不效法前世之贤相也。”
贞观三年,房玄龄、王珪以宰相身份主持评议百官政绩,治书侍御史权万纪觉得不公,便上奏唐太宗,请求治房玄龄、王珪之罪,唐太宗派侯君集推问此事。魏征上奏为房玄龄,王珪辩护说:“玄龄、王珪皆朝廷旧臣,素以忠直被陛下看重,有很多委任他们的地方。其所考评之人,数以百计,怎能没有一二人不当者?察其情形,非为阿私所致。若推问出确有其事,陛下还能委之以重任吗?而且权万纪自身也在考堂之上,其身不得考,便有如此陈论。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为江山社稷计耳。”唐太宗才释而不问。
有一天,唐太宗宴请群臣,正值气氛热烈之时,唐太宗对王珪说:“卿精于鉴别,善于谈论,卿为朕品评房玄龄以下诸大臣,且自谓与他们相比如何。”
王珪起身离席,答道:“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办事公允,臣不如温彦博;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征。然疾恶好善,激浊扬清,也是臣之微长。”
唐太宗深以为然,大臣们也深服王珪精辟的评论,而王珪对房玄龄的品评则最为精当。身为宰相的房玄龄,从方方面面总理朝政,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贞观十二年秋天,唐太宗伺房玄龄:“帝王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
房玄龄答道:“草创之时,与群雄并起,角逐天下,经几番苦战,才使他们臣服而拥有天下,臣以为创业难。”
魏征反对他的观点,他说:“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而失之于安逸,臣以为守业难。”
唐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取天下,出百死而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朕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以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谨慎处之。”
即使房玄龄忠心耿耿,但也有人对他不满,出言诬陷他。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国公萧玛,性格非常刻薄,与群臣多不合。他见房玄龄深受唐太宗赏识,便心生妒恨,借机向唐太宗进谗言说:“房玄龄与中书门下诸位大臣,朋党不忠,陛下不知详情。他们执权顽固,只是未反罢了。”
唐太宗说:“卿言太甚!人君选贤才以为股肱心膂,当推诚以待之。人不能求全责备,应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朕虽不聪不明,还不至于不知善恶好坏!”
萧玛听了唐太宗的话,十分羞愧,内心不自安,唐太宗念其有功,不忍加罪。唐太宗对房玄龄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相传,当时京畿一带大旱数十天,唐太宗载房玄龄回宫之后,便下了一场大雨,消了旱情。老百姓欢呼雀跃,说:“此乃陛下优待房玄龄之故也。”房玄龄在当时百姓的心目中,堪称贤相,深受人们的爱戴。
房玄龄虽身居相位,名贯天下,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权图利。唐太宗曾经召集大臣,讨论世袭之事,并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更爵梁国公。唐太宗之所以要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目的是为了让房玄龄的子弟世袭。但房玄龄觉着自己身为宰相,应为众大臣做出榜样,不应贪图功名,便上奏唐太宗说:“陛下,臣已身居相位,又封宋州刺史,这样恐使大臣们追逐名利,惑乱朝政,臣以为不妥,请陛下先罢臣的刺史职位,以正大臣视听。”
唐太宗深以为然,便依了房玄龄的奏折,只封其爵梁国公。房玄龄辞掉了宋州刺史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仿效,辞去能世袭的官职。唐太宗十分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日能如此行动,皆玄龄之功也!”
后来,房玄龄加太子少师,当他初到东宫见皇太子时,皇太子欲拜之。房玄龄慌忙躲避一旁,坚辞不受。东宫的诸色人等,见当朝宰相如此谦虚恭谨,不由得暗中称赞,皆言他是亘古未有的贤相。
贞观十六年,房玄龄进位司空,仍旧总领朝政。房玄龄觉得自己居相位日久,极宠隆极,累次上表辞位。唐太宗遣人对房玄龄说:“辞让,固然是一种美德。然而国家赖公已久,一日而去良佐之臣,朕犹如亡去左右手一般。公筋力犹健,精力未衰,再勿辞让。”
但作为个人,房玄龄有时太过依从于唐太宗,这是他的不足之处,不如魏征敢犯言直谏,魏征就此也曾批评过房玄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房玄龄也不免身有过错,但毕竟是瑕不掩瑜,于大政方针无不表现出一个大唐贤相的政治风度。
史书的编篡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在唐之前,史书编纂全由私人创作,政府所设的史官多半掌管天下历算之事,不—定全管修史。随着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发展,统治者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也随之增强。唐太宗时,开始设立史馆,命文臣纂修本朝历史和前代历史,并由宰相监修。唐太宗继位以后,作为第一任宰相的房玄龄,自然而然地担负起监修国史的重任。
房玄龄监修国史之初,唐太宗询问房玄龄:“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这是为何?”
房玄龄说:“史官记得东西并不是华丽的文章,只是据实写的,没有隐晦君王的错处,如果你看到的话,一定会非常的生气,一定会怪罪写书的史官的,所以我不敢给你看。”
房玄龄监修国史期间,一直忠心耿耿,依据古训而为之。只是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竟然执意要阅览国史,这不能不使房玄龄左右为难,不让其阅览吧,唯恐有抗旨不遵之嫌;让其阅览吧,又恐直笔忤了唐太宗,使众大臣遭殃。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将有些史实进行修饰,增加了些浮华虚美之辞,总算将唐太宗的过分要求应付过去,对于一代明君唐太宗来说,迫使房玄龄让其阅览国史,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污点,同时也使得房玄龄多多少少背上了媚上的嫌疑。由此看来,为君者不能不慎重行事,否则浩繁的史籍上将会多几条不好的记载,还会使得贤臣蒙受心灵的折磨和耻辱。
但房玄龄庆幸唐太宗是个明君。后来,唐太宗对房玄龄说:“朕观《汉书》所载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皆浮华无用。以后,凡上书论事词理甚切者,无论朕听从与不听从,皆当载之,为后世之戒。”
房玄龄道:“陛下圣明,臣心中没有什么忧虑的了。”
在房玄龄的主持之下,唐太宗的起居注写得有声有色,这也与褚遂良等人的密切配合有很大联系。褚遂良任谏议大夫时,掌管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注,他对房玄龄孜孜奉国的精神十分佩服,时常感叹地说:“古之贤相莫若房玄龄如此奉于国事,真乃今上和大唐的福气!”
正由于房玄龄的处心积虑,才使得朝堂之上多清明干练之人,朝中政事顺畅执行,房玄龄之功不可灭,这也是后世称其为贤相的原因所在。房玄龄的另一个功劳,就是在他监修国史期间,尽量直书其事,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份基本可信的历史资料。
但是房玄龄不满足于上述成绩,从贞观二十年开始,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共同监修《晋书》,这是房玄龄具体参与编写的一部纪传体正史。为何房玄龄不参与前边七种史书的编写,唯独具体参与《晋书》的编写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西晋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它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混战局面。但西晋的统一又极其短暂,在它统一不久,便发生了中原地区大规模的混战,此后形成了东晋和十六国、南朝和北朝的长期对立。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王朝的创业之主,力图深探晋王朝的治乱兴亡,作为自己的借鉴。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宰相的房玄龄直接监修编写的《晋书》就不难理解了。
“房谋杜断”
在房玄龄的政治生涯中,有个人和他紧密配合,成为一对政治盟友,他们二人合作的佳话流传千古,史称“房谋杜断”。每每提到他们二人,人们就如看到了浩瀚银河中的双子星座,那份默契,那份光芒,千年万年也不会失色。那么,与房玄龄合作的人是谁呢?就是名相杜如晦。
唐高祖李渊攻战隋朝京师时,秦王李世民引杜如晦为秦府兵曹参军。后来因秦府幕僚人数众多,便外迁了许多人,杜如晦被外迁为陕州总管府长史。房玄龄听说后,心中大惊,赶忙对李世民说:“外迁之人,皆不足惜,独杜如晦有王佐之才。如若大王终生为藩王,则迁之;如若大王欲经营四方,则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听后,后悔不已,对房玄龄说:“非公言之,我几乎失之交臂。”于是,上表请留府中。每次征伐,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掌帷幄机密,二人出谋定策,秦府僚属莫不叹服。天下平定之后,杜如晦被任命为陕东道大行台比部郎中,房玄龄为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杜如晦封爵建平县男,兼任文学馆学士,李世民还让学士褚亮写赞词说:“建平文雅,休有光烈。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李世民继位之后,杜如晦封爵蔡国公,食邑三千户,别食益州一千三百户。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时,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并摄吏部尚书之事。房玄龄、杜如晦两人执掌朝政之后,引荐贤士,罢黜不肖之人,人人各得其所,一时间朝中为之肃然。
但让人遗憾的是,在贞观四年三月,年仅四十六岁的杜如晦不幸病逝。唐太宗十分伤心地对虞世南说:“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物化,实痛于心。卿体察朕意,为其制碑以示纪念。”
房玄龄对于杜如晦的英年早逝更是痛心疾首,哀哭不已,他在心中默道:“如晦啊,我与你相知相交,共辅明主,正当社稷用人之际,你却先走了。人云‘房谋杜断’,让我今后找谁去断决国事?”
杜如晦去世不久,一日,唐太宗得一味道特别甜美的新瓜。就在唐太宗赞叹不已的时候,他突然伤心起来,说:“杜如晦若在,可与朕共尝新瓜美味。”让人把其中的一半置于杜如晦的灵座前,以祭奠那位英才盖世的过世宰相。后来,唐太宗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并说:“公与如晦共同辅朕,今独见公而不见如晦。”说罢,君臣两人痛哭流涕,对杜如晦充满深切的思念。
唐王朝实现统一以后,中原地区的封建秩序逐渐稳定下来,但民族矛盾却更加突出。当时,突厥是唐朝的最大威胁。从隋朝末年开始,到唐太宗贞观初年,突厥不断入侵内地,杀掠人畜,抢夺粮食,制造混乱,使中原的人民遭受长期的深重灾难。
针对此种情形,房玄龄对唐太宗说:“陛下,今薛延陀异军突起,恐日后难制,可拜真珠毗伽可汗二子为小可汗,使其互相掣肘,以夷制夷。”
唐太宗听取房玄龄的建议,便封真珠毗伽可汗的两个儿子拔酌、颉利苾皆为小可汗,并各赐旗鼓,表面上是尊崇他们,实际上是为了分散其势力。
贞观十六年,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派遣其叔父沙钵罗泥熟俟斤来唐王朝求婚,并献马三千匹,貂皮三万八千张,玛瑙镜一枚。唐太宗接受了薛延陀的朝贡,并问诸位大臣:“薛延陀居强漠北,今御之有二策:一为发兵殄灭之,二则与之约为婚姻以抚之,二者何从?”
房玄龄答道:“臣以为中原之地方才安定,如果再起战事,势必生灵涂炭。与之和亲,则有甥舅之礼,可使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是为上策。”
唐太宗听了房玄龄的话,说道:“公言甚是。朕为百姓父母,如可使之安宁,则朕何爱一女乎?”
唐太宗的心中已有毁婚约的打算,在大臣们的蛊惑声中,唐太宗彻底动摇了,将房玄龄的一再劝告抛到了九霄云外,下诏取消与薛延陀的和亲,并召回了三批使者。唐太宗的这一举动,让房玄龄内心非常不安,昔日的情形不由得浮现眼前。
在武德九年的夏天,玄武门之变发生不久,突厥恃强进攻唐朝,一直打到渭河便桥之北,形势十分危急,朝中人心惶恐不安。刚刚夺取太子之位的李世民,面对此等情形,他毫不慌乱,问房玄龄:“你有什么办法?”
房玄龄说:“突厥说他有百万雄兵,强横着过来了,有骄我大唐之心,大王可暗设伏兵于渭河之南,然后大王带数骑与之隔河答话,突厥必心生疑惑,不敢轻举妄动。”
萧瑀反对说:“公言差矣!突厥狼子野心,以大王千金之躯,不能如此轻敌,当固守以待援军。”
房玄龄说:“突厥所以敢倾巢而来,以我国内有难。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突厥必纵兵大掠,那就不可收拾了。如今大王轻骑临阵,使之知我决战之心,此举又出其不意,可使之生恐惧之心,降服突厥,在此一举。”
萧瑀犹坚持不可,李世民说:“我计已决,卿毋复言!”于是,李世民率领房玄龄等六骑出玄武门,至渭河便桥之南,与突厥颉利可汗隔河而语。突厥人马大惊,皆下马罗拜,请和而退。
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于李世民、房玄龄的密切配合之下,演得那么的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想完这些,房玄龄内心已经有了主意了。
房玄龄道:“陛下,为君者当以德服人,夷狄华夏一视同仁,方为长治久安之计。如边患再生,必使我大唐臣民蒙兵燹乏灾,天下徒添孤儿寡母。陛下乃一代圣主,臣能侍奉陛下左右乃前世所修,臣于谏争之事,窃以为不若魏征。若魏征在,恐不欲陛下有毁约之举也。”
魏征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可惜在此之前去世了,当时唐太宗还悲痛地说:“朕亡一镜矣。”唐太宗见房玄龄提及魏征,不由得砰然心动,但瞬时又消逝了,仍不改初衷地对房玄龄说:“朕计已决,公毋复言!”
就这样,房玄龄的和亲安边之计失败了。在当时的形势下,唐王朝比薛延陀要强盛得多,薛延陀是不会轻易犯边的,若是再以和亲与之结盟,那边境的安宁将会更进一步,和亲之计有其说不尽道不完的种种好处。正因为如此,房玄龄才苦苦劝说唐太宗。尽管最终没能实现,但到了后来,和亲安边之事却多有实施,最著名的莫过于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了,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感受至今,这就不能不让人赞叹房玄龄的英明了。
晚年的房玄龄经常病体缠身。唐太宗依旧委之以重任,下诏说:“玄龄多病,听其居第,卧床治事。”朝中如遇大事,便命人以肩舆抬着上殿。每一次遇到这种场面,唐太宗便流泪不止,说:“公老矣,朕亦老矣!”
君臣两人每次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处理政事。唐太宗实在太需要房玄龄这样的老臣了,不忍心看着他就这么病死,常命御医为之诊治,并派遣人送去宫中的各种美味。还专门让人每天报告房玄龄的起居状况,如闻之有起色,便喜形于色;如闻之病情加重,便终日郁郁寡欢。可见唐太宗始终没有忘记长孙皇后的临终嘱咐,处处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长孙皇后的承诺。
但唐太宗对长孙皇后所嘱咐的第二件事却逐渐地淡忘了,逐渐变得好大喜劝,不虚心纳谏,而且贪图女色,对于炼丹之事也非常热衷。不虚心纳谏,魏征生前就批评过唐太宗。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朕之政事与往年比何如?”
魏征说:“威德所加,比贞观之初则远矣。贞观之初,陛下恐人不谏,导之使言。今则不然,虽勉强从之,犹有难色。”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回答,也略有所感地说:“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作为一代贤相的房玄龄,对于唐太宗的贪图女色不敢有所言,对于其服丹药认识不足而没有言,唯独对好大喜功一事有自己的看法。贞观之末,唐太宗屡伐高丽,并御驾亲征,让房玄龄留守长安。经常对房玄龄说:“公当汉肃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
实际上,房玄龄对伐高丽之事,持反对态度。唐太宗每次征伐之时,房玄龄都上书劝阻说:“愿陛下不可久有事于外夷,更不可轻敌,则天下安。”唐太宗不听劝告,结果遭受两次失败。
贞观二十二年春天,唐太宗又欲伐高丽,下诏以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副之,领兵三万余人及楼船战舰,泛海击高丽。这一年,房玄龄已是七十一岁高龄的老人了,多病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一天重似一天,眼看着不久于人世。当他听说唐太宗又欲伐高丽之时,便非常忧伤地对子女说:“我受主上之厚恩,今天下无事,惟征高丽不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说罢,房玄龄叫家人取来笔墨纸砚,躺在床上,用尽平生气力写了最后一道奏折。房玄龄在其中慷慨陈词,他写道:
“陛下乃一代圣德之君,上古帝王所不能臣服的人,陛下皆臣服之矣;上古帝王所不能制定的事,陛下皆制之矣。隋末以来,为患中国者,莫过于突厥,而今皆束手服贴,其大小可汗为陛下握刀宿卫;薛延陀、铁勒等,皆分置州县;高昌、吐谷浑,偏师扫除。惟高丽历代抗命,无能克之者也,陛下责其弑逆之罪,身将六军之师,至荒裔,不日拔辽东,虏获数十万,可谓功倍前世矣。”
“《易》曰:‘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盖进中含退之义,存中含亡之机,得中含丧之理,臣为陛下惜者在于此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之威名功德可谓盛矣,然拓土开疆之事亦可以止矣。边夷乃丑类,不足待之以仁义,以平常之礼苛求于他们,上古皆以禽鱼畜之。今陛下欲灭绝其类,恐其如兽受困而奋起搏击,这反而使之存,救了他们。忆往日,陛下每决死囚,必让臣下三反五次上奏,且始进素食,停音乐,因人命关天之故也。今陛下使无罪之卒行于军阵之中,委之锋刃之下,使之肝脑涂地,使其子孤妻寡,老父伤心慈母落泪,使阴阳变更,伤害和气,实为天下之所痛恨也。如高丽违失臣节,伐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为后世之患,夷之可也。今高丽于此三者之中,不存其一,却使大唐徒生疲惫,不知所得者大,所损者大乎?臣愿陛下沛然下诏,允高丽自新改过,焚泛海之舟,罢应募之兵,则天下安,臣死亦无憾矣。”
唐太宗看了这篇情真意切的奏疏,十分感慨地说:“彼病笃若此,尚能忧我国家。”
这时,房玄龄已处于病危状态,唐太宗不仅下诏让皇太子至其府第慰问省疾,并亲临探视,与房玄龄握手诀别,君臣两人悲不自胜。房玄龄挣扎着说:“臣去矣,愿陛下保重!”
不久,房玄龄便辞世而去。唐太宗下诏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赠官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赐班剑、羽葆、鼓吹、绢布二千段、粟二千斛,并许其陪葬昭陵。为相三十二年的房玄龄,享尽了荣宠,也将美名流传于后世。
综观房玄龄的一生,可以说清明廉洁,一心奉公。历代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唐人柳芳叹道:“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玄龄不言己功;王珪、魏征善谏,房玄龄赞其贤;李积、李靖善将兵,房玄龄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辅太宗,理致太平,善归人主,真贤相也!房玄龄身处要职,然不跋扈,善始善终,此所以有贤相之令名也!”
房玄龄的善始善终不外乎有这么几个原因:他自己没有什么私心,他很能干,他很忠心,他有没有什么威胁的大权,他遇到了名君。
其实能被历史记住的都有其过人之处,房玄龄的这些个优点,上述几位都或多或少的拥有几条,至于有没有善始善终,就看他生于何时了。


金钱条评分
fxb 金钱 +10 报到通过 2009-02-11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小保
房小保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发帖
810
房星
72343
威望
1365
贡献值
1649
交易币
3386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2-14
很好,认真研究下
认真回复帖子是尊重楼主的表现,加分也是一种美德!     嘿嘿。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姓氏论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