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顺序放调料
调味品的种类琳琅满目,调味方法千变万化。要做出健康美味的菜肴,把调味料一股脑儿都倒下去是万万不可的。
糖除能调和口味、增加菜肴色泽的美观外,还可以供给人体丰富的热量。菜中加糖,能增加菜的风味;腌肉中加糖,能促进胶原蛋白质膨润,使肉组织柔软多汁。也就是说,糖可以在炒菜前就加入。盐可使蛋白质凝固,因此烧煮含蛋白质丰富的原料(如鱼汤),不可以先放盐。最好等汤煮好快起锅时再放盐。但如果炒蔬菜,则可以早点放盐,这样蔬菜熟得快。在煮肉或土豆时,加上少量醋容易炖烂,味道也好。味精在70℃—90℃时使用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在菜起锅之后放。
如果使用多种调味料,则在放入的顺序上还有讲究。最理想的次序是:先放白糖,后放盐、醋、酱油,最后放味精。煮食物开始时,先放入白糖,等到约五分熟的时候,再依次放入盐、酱油等。
下次加调味料时别忘了:糖、酒、盐、醋、酱油、味精这个顺序。
调料什么时候放最好
用大豆油、菜子油做菜时,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
烧菜时如果在蔬菜下锅后就加一点醋,能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促进钙、磷、铁等矿物质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营养价值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
烧制鱼、羊等荤菜时,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发除去腥气。加料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调过程中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此外,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后加酒;烧鱼应在煎好后加酒;炒虾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汤类一般在开锅后改用小火炖、煨时放酒。
在制作糖醋鱼等菜肴时,应先放糖后加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蛋白质凝固而难以将糖味吃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影响其味美
调料放多了怎么办
做菜时掌握不好放盐过多,可以放点糖或者少量味精来调和一下;如果是煲汤的话,可以将一把大米用布包好放入汤内,能达到均衡过咸的效果。
如果不小心醋放多了,比较快捷的方法是加适量白糖,即可调和过酸的口味。如果是汤的话,可直接加点水稀释。
炒菜时不慎将辣椒放多了,最简便的方法是再多加些原材料,可以有效地缓解过辣的口味。白糖可谓是除了调过咸以外其他调味太过的“缓冲剂”,同样也能中和过辣口味的菜。一般的炒菜,放入一只鸡蛋同炒,辣味也可大大减轻。
太苦的菜,比如黄豆酱没有调好,或者是炒苦瓜,口味很苦,加点白醋或糖都可以除去苦味。
对于过甜的菜,不妨放些胡萝卜和黄瓜一起炒,便可大大减弱甜腻的口味。如果是甜汤的话,稀释便能轻松解决过甜的问题。
调味品的优劣鉴别
优质酱油:倒入无色杯内,对光看,其为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亮。倒入白瓷碗,汁黏稠度一致,再倒出时碗壁附着一层酱油。有香气,口尝有鲜味、咸味和甜昧。
劣质酱油:呈黄褐色,液面暗淡无光,汁液稀薄,对光可见悬浮物和沉淀物,香气淡,口味上有酸、苦、涩、焦、霉味。
优质食醋:具有应有色泽(如熏醋为棕红色或深褐色,白醋为无色透明),有光泽,香气(为熏醋、熏香醋共有),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浓度适当,无沉淀悬浮物及霉花浮膜。
劣质食醋:色浅淡,发乌,无香味,口味单薄,除酸味还有明显苦涩味,有沉淀或悬浮物。
假食醋:冰醋酸兑水配制。可取2毫升在试管中加高锰酸钾0.5毫升搅匀,高锰酸钾褪色为真,反之为假。外观颜色浅淡,开瓶酸气冲眼睛,五香味,口味单薄,除酸味外还有明显苦涩味,常有沉淀或悬浮物。
优质味精:取少量放在舌头上,感到冰凉,味道鲜美,有鱼鲜味;从外观上看,颗粒形状一致,色洁白有光泽,颗粒松散。
劣质味精:颗粒大小不一,色发乌、发黄,甚至颗粒成团。
掺假味精:品尝咸味大于鲜味,是掺食盐;如有苦味是掺氯化镁、硫酸镁;甜味是掺白砂糖;难于溶化又有冷滑黏糊之感是掺了木薯粉或石膏粉。
自制火锅调料决窍
四种自制火锅调料。
一、蘸羊肉调料:葱花五十克、姜未四十克、香菜末七十五克、大蒜泥十五克、黄酒五十克、露虾油五十克、红乳腐油五十克、韭菜花卤十五克、草菇老抽五十克、味精二点五克、芝麻酱五十克、精盐二克、清汤一百克、麻油五十克、精制油五十克。
二、蘸鳝鱼调料:黄酒七十五克、蒜泥五十克、精盐二克、味精二克、生抽王五十克、清汤二百克、胡椒粉一克、麻油五十克、精制油五十克。
三、酱麻油调料:黄酒五十克、虾子酱油二十五克、精盐一克、味精一克、清汤一百克、麻油五十克、精制油五十克。
四、五味调料:洋葱末五十克、郫县豆瓣酱五十克、番茄沙司一百克、黄酒二十五克、白糖二十克、精盐五克、姜末二十五克、青蒜丝五克、味精二克、葱花五十克、油咖喱五十克、清汤一百克、米醋三十克、麻油一百克、精制油五十克。
自制香辣火锅底料
天冷了,很多人都喜欢吃香辣口味的火锅,下面介绍一种家庭自制火锅底料的方法。
首先是辣椒和花椒,若买不到尖椒可用灯笼椒代替,花椒应选上等货。
除了辣椒和花椒这两位主角之外,还有几样香料:大料(八角)、茴香、香草、香叶、丁香、孜然。孜然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喜欢滋补的人,还可以添加参片和枸杞。干香料就是这些,剩下的就是葱、姜、蒜和郫县豆瓣酱了。
炒制底料之前,要准备一大锅高汤,鸡汤、鸭汤、肉汤都可以,也可以直接将鲜鱼放入火锅中作为底汤。
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炒制底料了。先将炒锅烧至三成热,倒入色拉油,放入辣椒、花椒、大料(八角)、茴香、香草、香叶、丁香、孜然、葱、姜、蒜,待辣椒开始变色时加入少量料酒,紧接着放适量郫县豆瓣酱,大火翻炒几下就可以了。将炒好的底料倒入火锅,加入高汤、盐和鸡精,等汤沸起来即可。
教您制作川菜的调味料
调制川菜的复合味有很大的难度,但若掌握了它们的配方及调制方法,基本上也能学得八九不离十。现在分别介绍如下(按其重量比例作为单位):
鱼香味:葱姜蒜泥1,泡椒0.5,四川豆瓣酱2,糖1.5,醋1.5,酱油、酒、味精适量。调法是先煸葱、姜、蒜、泡椒,再煸豆瓣酱出红油,与其他调料混合。可做鱼香肉丝、鱼香茄子、鱼香蘸汁等。
麻辣味:花椒0.5或花椒粉0.2,干辣椒0.3,四川豆瓣酱3,糖1,醋1,葱、姜、蒜、酒、酱油、味精适量。调法是先将干辣椒段炸至褐色,再下花椒炒香,煸葱姜蒜之后下其他调料。为取麻味,还可加些花椒粉(油炸花椒起香,麻味来之于花椒粉)。可制麻辣鱼丁、麻婆豆腐等。
辣子味:四川豆瓣酱1,糖0.3,醋0.3,葱、姜、蒜及酱油、味精、酒适量。调法是先下葱姜蒜煸香,再将豆瓣酱煸炒出红油,下其他料调和。可制辣子鸡丁,辣子鱼丁等菜。
椒麻味:葱白10,花椒2,酱油12,糖2,醋2,味精、鲜汤少许。制法是将花椒用酒浸泡一夜,然后与葱白一起剁成细泥,加酱油、糖、醋等其他料调拌而成。可用于调拌椒麻肚片等菜。
自制调料
各地风味除少数地区就地取材用特殊原料外,主要系调料配制的不同而形成了独特的口味。调味品组合得当,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异味,使菜肴更觉脍炙入口。调料的滋味可分单一味和复合味。单一味实质上就是基本味,主要是咸、酸、苦、辣、甜、麻、香和鲜;复合味即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味混合而成的口味,种类可以千变万化。下面介绍一些家庭可以自制的调味汁。
糖醋汁 植物油少许,烧熟后降至二成热,下入白糖及少量水,用文火,直至成为黏稠的淡黄色糖浆,淋入米醋拌和即成。煮糖浆要用筷不断搅动,以防粘底。米醋应稍后加入,否则易于挥发,致使酸味不浓。糖醋汁可浇于已熟的原料上炒拌成菜,也可淋在煎炸类菜肴上。
香醋:取500克醋,滴入五、六滴白酒,再加少许食盐,然后搅拌即成。这样,醋不仅能保持,原有的酸味,而且会变得很香,放久了也不会变质。
姜汁:鲜姜去皮切成末,加适量的盐水、醋、香油、味精调匀即成。可用于凉拌菜或做熟菜的作料。
姜醋汁 把10克姜末放入碗内,加入适量的醋和香油,调匀即成为具有独特香味的姜醋汁。此汁最适合于蘸松花蛋、蒸螃蟹、清蒸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