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留与子孙耕》共写了36篇人生感言(16万5千字),现载其一
选择读书
读书,是个千古不变的话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项最伟大的发明。
不读书,就不会有出息,这几乎在所有人的脑子里都是根深蒂固的理念。然而,劝勉年轻人认真读书,学会读书,却是一个很困难、很复杂,又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每个人对读书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不同成长阶段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读书心态。
人的一辈子,几乎有四分之一的生命历程要在学校度过,专攻读书,主要是学基础知识。走出校门,又要用毕生的时间来坚持读书。读书成了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人生命的一部分。
到书店转一转,那浩如烟海的书籍,纵贯古今,包罗万象,琳琅满目,色彩纷呈,让人兴奋,也让人茫然,甚至有一点悲哀。人生的全部时间,甚至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恐怕也读不完。人在这时,显得是那么渺小和无助。
在书籍的海洋面前,也就相当于在知识的海洋面前,不要说我们像一粒微尘那么不足道,就是像航母那么庞大,投放到知识的大海里,也像一片叶子一样,微不足道。
我向往书籍,敬畏书籍。一辈子永远享受不够的就是读书的快乐。一辈子最感到遗憾的是读书太少。
因为读书改变了爷爷的命运,读书让爷爷感悟到生命的伟大,读书让爷爷悟出了生活的真谛。
爷爷多么希望孙孙也非常喜欢读书。
爷爷最担心的是孙子不喜欢读书。因为,如果你不喜欢读书,爷爷写这些十几万字的“叮嘱”,可能都没有意义。如果孙子没有积下深厚的“生命的地力”(知识的土壤层),就什么样希望的种子都不会发芽呀!
爷爷要力劝孙孙读书。因为读书至少有三点好处。
第一,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观察、借鉴社会活动,同样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读书更是获取知识的捷径之一。
千万年来的历史变迁,无数前人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你没有亲历过,但你都可以知道,这就是读书的结果。古往今来,无数人矢志于将自己对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写下来,著成书,哪怕是几个字,那都是倾其一生的积累,倾尽毕生的智慧,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心得、发现、创造,无私地把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别人”。
你也许会说一本书要几十块钱,从印制成本上说,或许贵了一些,可是,你拿到手的是一个人的“生命的回响”,是无价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啊!你不必一定自己去经历很多,人的一生十分短暂,也无法经历更多,却可以从书中了解到数倍于已经历的事和理。选择读书,这是人生最聪明的选择。
除非是傻子、是懒人、是佞人,才会拒绝读书。否则,他一定会选择读书。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说“……不读书就没有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知识。不读书的人就不是一个完人。”高尔基也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这是读书的“至理名言”。但是,只有读书的人,才能理解它的深刻之处。
第二,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品德修养,造就伟大的人格。无数人生哲理方面的书籍,都是传承人类文明,贬恶扬善、开启心灵的。人一天不吃饭,会感到饥饿,会有明显的生理体验。一个人若终生不读书,他会随时随地表现出自己的偏狭、粗疏、浅薄而不觉。医治心灵的饥饿,是个与生命同步的漫长过程。而最有效的治疗,就是读书。比如古人的一句“大道似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足可以够一个人用一生时间去体悟、追求。古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伟人,就是他们对书籍有超乎常人的偏爱。如孔子的“韦编三绝”,宋濂的寒日抄书,匡衡的“凿壁盗光”,毛泽东的“读书石”,等等故事,都生动地说明,是书籍造就了他们。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的确可以练达性灵,陶冶情趣,造就人格。正所谓“知书达理”是也。
第三,读书人可以享受到不读书人难以体验的乐趣,可以到更宽广、更丰富、更深刻、更灵动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去遨游。比如,工作之余,偏安一隅,远离尘嚣,与万籁俱寂的宁静之中,物我皆忘,沉醉于书中所描写的情境中,与古今对话,神驰天地,如沐春风,如游万仞,有爱恨情仇,有真知灼见,忘情于另一个精神天地,是何等畅快的事。其实,这才是人生更高级的生命体验,更高质量的生活。
不读书的人,无从找到这种快感。所以读书人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比不读书的人偏得一些、高贵一些、聪慧一些 (不仅是读得聪明了,是聪明了才去读)。
所以,希望孙孙一定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而且,爷爷要告诫孙孙,喜欢读书,不等于会读书。就像一个人食欲旺,什么都想吃,也容易吃坏脾胃,若吃得多消化不好,不吸收,结果呢,真正的营养被排泄掉了,人反而一天天地瘦弱下去。
爷爷告诫你,读书至少要注意三点:
其一,要有选择地读书。人的一辈子,只能在某一个方面可能会有所建树,而不会成为全才。什么都想读,固然可以增加知识面,但不会精于某个专业。无论做什么,要读一些古人哲理、修养方面的书,如《菜根谭》、《诗品》、《弟子规》、《文心雕龙》、《孙子兵法》、《培根论人生》、《荀子三十二篇》、《论语》、《史记》、《三国演义》、《唐诗宋词》之类,以陶冶品格。此外,就要侧重围绕你的专攻内容来选择读书。
另外,书林里也是良莠不分。特别是电子印刷之后,谁都可以出书。有些书确实不敢恭维,充斥书架,空耗别人的时间,无疑是一种“谋财害命”。所以,把宝贵的时间用于读一些言情、武打、瞎编乱造的低级之作,是慢性自杀。爷爷不主张整天抱着琼瑶的小说之类,沉迷于爱恨情仇的纠葛中,唏嘘不已。的确,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书的选择上,看出一个人的品位、志向和格调。
选择读书,一定要选择对该读哪本书,若选错了,就会导致“南辕北辙”的后果。
其二,对一些好书、好章节、好句子,要精读,反复读。读书不在多,要得其要义精华。康熙皇帝在训导子孙时说“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又言“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说“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这都是至理名言。也有人说,人生读好一两本书足矣,这固然有些绝对化,但也有一定道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要以为一本书一读就能懂,就深得其中滋味了,不会的。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深刻,而对同一本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感悟。爷爷读荀子《劝学篇》,中学时学过,后来也经常读,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对那句“学然后知不足”,直到六十岁,还有新领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啊!
其三,不死读书,不读死书,不读书死。一句话,不能做“书呆子”。不能做三国马谡那样的人。无论书上说的道理多么好,都不要生搬硬套,永远是借鉴书中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不唯上,不唯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
为此,必须学会思考。知识是引导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灯烛,思考可以把知识的灯烛点燃。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也不会有知识。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任何一本书,都是作者在那一个时代,在那一种环境,在那种情绪,在那一种目的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到我们读的时候,时代、情景、对象等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怎么可以用“固定眼光”、“固定模式”去“照猫画虎”呢?
这正如吃饭,吃的“牛肉”,身上长出的是自己的肉,是自己经过消化、吸收、排泄,吸取了精华为我“活”用的结果。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形式化,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而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做活,迎来了民族的大复兴。一“死”一“活”,发人深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的理解,我们未必仅仅是为此而读书。但是,读书毕竟是丰富知识,造就高尚品格,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男儿奋发贵乘时,莫待萧萧两鬓丝”。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毛泽东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也是毛泽东能成为伟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一个努力不懈的人,无论他多么具有天赋,都离不开书籍的帮助。涉浅水者见鱼虾,潜深水者观蛟龙。读书的多少,读书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愿孙孙珍惜好年华,少贪玩,多读书,不辜负爷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