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94阅读
  • 6回复

房春艳《中古房氏家族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1-20
— 本帖被 房明毓 从 源流、辈份集 移动到本区(2009-04-22) —
(因文件格式原因,有许多文字错误)

中古房氏家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  中古房氏家族研究
作者姓名  房春艳
指导教师姓名  杜文玉 教授
学 科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提 交 日 期 二00七年五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陕西师范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 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它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作者签名 日期
中古房氏家族研究
房 春 艳
摘要 众所周知, 中国中古社会是以家族为坐标之单位, 这股社会势力影响着社会的变迁。一个在中古时期有影响力的士族, 需要一系列条件支持 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家族成员 其次, 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再次家族必须代有“人才”, 并出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官职, 包括文官和武职 其四, 这个家族在当时的精神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 历史能够给这个家族一定的机遇。中古房氏家族正符合这些条件, 而且它是一个有着三百年以上之人物的中古政治社会的重要士族。对中古房氏家族的研究, 在家族史研究在国际上已成热门而国内成果尚且不多的情况下, 增加一个重要的研究个案, 进而为中古社会的研究多提供一个社会历史学的研究视角,所以我选择中古房氏家族研究作为我的硕士论文。
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二部分概述。第一部分是“研究概况、资料和方法”。对房氏家族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以总结说明,指出本文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使读者对全篇行文有个概况性了解。第二部分是“姓氏来源及历史地理沿革”。姓氏来源中纠正了《新表》及大家观念中认为“天下房氏, 无出清河”的错误。指
出房姓有两个来源 一个出自祁姓, 即清河房 还有一个出自虏姓, 为屋引改房,即河南房。历史地理沿革主要指出清河房的郡望绎幕到隋唐的时候己不属于清河郡, 而是并为平原郡下辖的九个统县之一的安乐县管辖。此时的清河绎幕房氏仅是一个概念名词, 并不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论述的目的是使读者对房氏家族姓氏族源及清河房郡望清河绎幕的历史地理沿革情况有所了解, 使读者对本文的研
究范围更为明确。
第三、四两个部分是文章主体之一。第三部分是“清河房与河南房的世系考证”。其中借助大量墓志及相关史籍记载, 纠正了《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中的一些谬误, 填补了《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中的不足。重新排例了该家族成员的世系流传情况。第四部分是“中古房氏家族的仕宦情况”。通过列表统计的方式分析
了河南房与清河房各自的仕宦情况, 并通过纵向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来说明中古房氏家族在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发展的不同之处。最后对该家族三个宰相的仕宦情况及历史贡献作了详细的总结。可以看出该家族成员的眼界灵活, 抓住历史赋予的机会, 寻找适合的发展空间, 出现了南北朝、隋唐两个发展高峰期。这两部分论述的目的是使读者更能全面、系统的了解中古时期的房氏家族, 展现中古时期房氏家族的全貌。
第五、六两个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第五部分讲述的是“中古房氏家族的文化”。这部分内容是汇总史料所得。分别从家风、家学两部分来具体讲述房氏家族的文化底蕴, 并对其家传文化的历史功用做一小结。论述的目的是使读者更为明确中古房氏家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 文化是维系着房氏家族历经
数百年而绵延不绝的根本所在, 也是房氏家族为士族而不是寒门权要的原因所在。
第六部分是“中古房氏家族的婚姻情况”。通过列表统计的方式来说明房氏家族的
婚姻取向。从中可以看出政治性婚姻对家族的影响, 说明政治性婚姻对仕宦的不稳定性。并由女子对家族的影响来说明一个女子好的文化素养对家族发展的重要性。
第七部分是“中古房氏家族的经济情况”。主要从经济来源及经济实力两方面对该家族的经济状况作以简略研究, 从而对中古时期家族的经济实力予以肯定。
关键词 中古 房氏 世系 仕宦 文化
目 录
一 、研究概况、资料和方法
二 、房氏姓氏来源及历史地理沿革
一 姓氏来源
二 历史地理沿革
三 、清河房与河南房的世系考证
一 清河房的世系情况
房裕一支
关于其它支系的情况
二 河南房的世系情况
房漠一支
房庆一支
三 存疑一房颖叔一支
四 、中古房氏家族的仕宦情况
五 、中古房氏家族的文化
一 家风
立世之本
为官准则
不衰之源
二 家学
文学
史学
佛学
书法
儒、经学
建筑
三 家传文化的历史功用
六 、中古房氏家族的婚姻情况
七 、中古房氏家族的经济情况
一 经济来源
二 经济实力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概况、资料和方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随着研究家族史队伍的不断扩大, 研究内容逐渐丰富, 研究的方法也慢慢成熟起来。特别是自 年周一良先生提出家族“个案研究”一词后, 研究家族的规模更为壮大, 取得的成就颇丰。如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①,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②,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③,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④, 张卫东《唐代荣阳郑氏个案研究》⑤, 徐凤霞《唐代长孙家族研究》⑥, 余静《唐代河南元氏家族》⑦, 陈迪宇《北魏时期北归士族研究》⑧等等。这些研究几乎都是针对世家大族展开的, 而对当时并非很显赫的一些名门望族的综合研究却不是很多。中古房氏家族是一个有着三百年以上之人物的中古政治社会重要的士族⑨。对中古房氏家族的研究, 在家族史研究在国际上已成热门而国内成果尚且不多的情况下, 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研究个案, 进而为中古社会的研究多提供一个社会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对中古房氏家族的研究, 现仅有零零散散的一些文章, 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对中古房氏家族的基本状况做了较为全面、客观、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中古房氏家族的研究, 可以加深对中古房氏家族的了解, 进而对中古社会面貌及其发展演变情况获得更为真切的认识。
二十世纪以来, 对中古房氏家族的研究, 主要是针对某个人的研究及一些墓志的考释。其中论著有 李永祥《贞观名相房玄龄》⑩论著中涉及到房氏家族的有 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一书中的第四章《山东望族墓地及墓志考释》中有“房氏墓地及墓志考释”一文‘, 文章有 胡戟《贤相诀别明君 — 房玄龄与唐太宗》’, 殷道涟、王化勇《房玄龄故里及生平事迹考略》’, 冯馄《深谋远虑的房玄龄》“, 王炎平《论房玄龄》’, 王元军《评所谓“贤相”房玄龄》’,

①台北文津出版社, 年版
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年版
③山西教育出版社, 年版
④天津古籍出版社, 年版
⑤陕西师范大学, 年硕士
⑥陕西师范大学, 年硕士
⑦首都师范大学, 年硕士
⑧华东师范大学, 年硕士
⑨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⑩黄河出版社, 年版
齐鲁书社, 年版,第 一 页
《胡戟文存》隋唐历史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版,第 一 页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 期,第 一 页
《史学月刊》, 年 期,第 页
巧《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期,第 一 页
《天中学刊》, 年第 期,第 页

章先文《’’孜孜奉国, 知无不为”— 略论房玄龄》①, 宋树理《房玄龄智慧今用》②,曾广开、郭新和《杜甫疏救房馆辨》③,邓小军《杜甫疏救房馆墨制放归郁州考 上 》④, 陈冠明《房馆行年考》⑤, 陈冠明《房馆行年考 续 》⑥, 雷虹《论房馆事件与杜甫从政的失败》⑦等 。墓志方面的文章有张幼辉、孟梅《房彦诩墓志考》⑧, 苏玉琼《房氏墓志考略》⑨等 对家族世系考证的仅有王洪军《房玄龄家族谱系里籍考》⑩一文, 此文主要根据房彦谦墓志铭、碑阴铭文以及一些正史史籍记载, 对房彦谦这一支系的家族谱系进行大致勾画, 并对其里籍地望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还有些文章涉及到房氏家族成员, 如 曹印双 ’’玄武门之变”史实新解》‘’, 李英祥、尹春明《唐玄武门之变真相初探》‘,, 牛致功 ’’玄武门之变”与唐高祖让位析》‘, 李如莺《雄姿逸态 顾影骄嘶 — 杜甫 房兵曹胡马 赏析》‘, 李炎《气慨豪纵 志在四方 — 也谈杜甫的 房兵曹胡马 》‘, 牛致功《房、杜何以堪称“良相”’, 董克昌《论房杜》’, 张克复《唐太宗、房玄龄重视档案和编史修志》, 宋文桃《葵蕾倾太阳 翟契永不忘 — 论杜诗对房馆的看法》‘等。从以上的资料中可以看出研究资料较零散, 对其家族仕宦、婚姻、经济、文化等方面涉及较少, 本文力求从这些方面描绘一个较为详实的中古房氏家族史。本文所用资料, 除了充分搜集《国语》、《战国策》、《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通志》等历史文献资料中所包含的房氏家族成员的信息外, 再吸取近现代一些学者关于房氏家族研究的论文、专著的成果作为借鉴。还从传统文献、金石资料中进一步挖掘新的史料, 如 清 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 吴钢主编的《全唐文补遗》, 周绍良、赵超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等碑刻资料。

①《高等函授学报》, 年 期,第 一、 页
②《历代名相智慧今用》,金城出版社, 年版, 第 一 页
③《周口师专学报》, 年版,第 一 页
④《杜甫研究学刊》, 年版,第 一 页
⑤ 年第 期,第 一 页
⑥《杜甫研究学刊》, 年第 期,第 一 页
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 期,第 一 页
⑧《中国历史文物》, 年 期,第 一 页
⑨《中原文物》, 年 期,第 一 页
⑩《齐鲁文化研究》总第二辑 ,齐鲁书社, 年版,第 一 页
历史教学, 年 期,第 一 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 期,第 一 、 页
人文杂志, 年 期,第 一 页
《名作欣赏》, 年,第 一 页
巧《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 期,第 一 页
《中国古代史论丛》, 年 期, 第 一 页
《北方论丛》, 年 期, 第 一 页
中国档案, 年 期,第 一 页
《杜甫研究学刊》, 年 月,第 一 页、 页

同时还利用便捷的网络和电子版《四库全书》等工具尽量收集全资料。根据本课题的具体特点, 我从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选定适合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采用文献考据的方法, 对传统文献与金石资料记载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考证 第二、采用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 力求使史实更接近历史真实 第三、采用总体研究结合个案研究, 并适当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 对其仕宦及婚姻情况作全面的探讨。
二、房氏姓氏来源及历史地理沿革
一 姓氏来源
“房”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中排第一百三十七位。虽然不是稀有罕见的小姓, 然而更与大姓无缘。但房姓却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房姓的来源,《通志》中记载 “房氏, 祁姓, 舜封尧子丹朱于房 今蔡州遂平故吴房县 , 出后封吴王夫肇于此。故谓之吴房。丹朱生陵, 后世国绝, 子孙以国为氏。”①可以看出早在传说时期就有房姓的存在, 而且房姓是因封国而得姓。《国语》中记载“昔昭王娶于房, 曰房后, 实有爽德, 协于丹朱。”②“房”即房国 “协于月一朱”意思是说房后的行为和月一朱很相似。这则材料也可以证明月一朱曾受封于房国。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以下简称《宰表》亦指出 “房氏出自祁姓, 舜封尧子丹朱于房, 朱生陵, 以国为氏。”③《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中记载 “帝尧子月一朱封为房邑侯, 子陵以父封为氏。”④这些史书中的记载颇为一致, 都指出房姓出自祁姓,并且以国为氏。墓志中亦不乏这方面的记载, 如 《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 “君讳基, 字德本, 清河人也。其先帝尧之 , 因封而命氏。”⑤《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中记载 “启国房郊, 森长源而括地。”⑥由此来看, 房姓出自祁姓, 以国为氏是毫无疑问了。但是并非所有的房姓都出自祁姓, 还有出自虏姓的, 下面讲述关于房姓的另一个来源。
《通志》中记载 “有屋引氏改为房, 虏姓也。”⑦指出有虏姓屋引氏改为房氏。关于屋引改房,北史》中记载 “房漠, 河南洛阳人也, 其先代人, 本姓屋引氏。”⑧房漠也是有资料记载的最早的河南房的成员。又《隋书》中记载 “兆,代人也, 本姓屋引氏。”⑨这两则材料可以证明关于屋引改房确有此事。

① 宋 郑樵 《通志》卷二六《以国为氏》,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志 上
②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 《国语》卷一《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③ 宋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卷七一下《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④ 唐 林宝撰 岑仲勉校证 郁贤皓,陶敏整理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卷二,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⑤周绍良,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永徽一二三《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
序》, 仁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⑥ 巨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⑦《通志》卷二六《以国为氏》,志 上
⑧ 唐 李延寿 《北史》卷五五《房漠传》,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⑨ 唐 魏征,令狐德萦等 《隋书》卷五三《刘芳传》,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宰表》中亦载 “河南房氏, 晋初有房乾, 本出清河, 使北虏, 留而不遣, 虏俗谓‘房’为‘屋引’, 因改为屋引氏。乾子孙随魏南迁, 复为房氏, 而河南犹有屋引氏, 唐云摩将军、弘江府统军、渭源县公丰生, 即其后也。”①但是仔细搜索《晋书》, 并没有房乾北使一事。《宰表》中记载的是各宰相的家庭情况。房馆父子都为宰相,荣冠当时。自汉发展以来的清河绎幕房氏属于第二流有数的士族阀阅, 而此时的河南房在仕途上才刚刚显山露水, 所以房馆一族在其家状中伪撰北使之说, 以自托于清河房氏, 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同时可以与先贤房玄龄相媲美。《北朝胡姓考》②中也认为《宰表》有误, 河南房应该是虏姓屋引改房。《魏书》中记载 “兴光元年十一月北镇将房杖击蠕蠕。”③详检《魏书》房姓诸传, 并没有房杖的名字,可知房杖不是清河房氏, 而是虏姓屋引氏改房氏。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中记载 “贺遂 本居元翔, 随魏南徙, 孝文改为房氏。”④关于贺遂改房其它史书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史书中只有屋引改房, 上边已经讲述过, 可知《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中的贺遂氏, 必为屋引氏之误。
综上所述, 房姓的姓氏来源应为两个, 一个出自祁姓, 即清河房 还有一个出自虏姓, 为屋引改房, 即河南房。
二 历史地理沿革
《通志》中记载 “沈十二世孙, 汉常山太守雅, 徙清河绎幕。”又《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中记载 “陵四十八代孙雅, 王莽末为清河太守, 始居清河。雅十九代孙堪, 随慕容德南迁, 因居济南郡。”⑤《宰表》亦与《通志》、《元和姓纂附四校记》记载相一致。可见其家族是在雅这一代迁徙于此的, 并以此处为根据地将家族发展壮大。房姓来源有两个, 但是作为第二流有数的士族阀阅则是清河绎幕房氏, 河南房兴起相对较晚而且没有自己的郡望, 所以这里仅对清河绎幕房氏的历史地理沿革情况作一概述。《战国策》中记载 “齐南有太山, 东有琅邪, 西有清河, 北有渤海。”⑥此处的清河是水名, 战国时在齐宋之间, 现在己经干枯。清河郡正是因为郡临清河水,所以才称为清河。关于清河郡, 《元和郡县图志》载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晋, 七国时属赵。秦兼天下, 以为拒鹿郡。”⑦西汉置清河郡。“莽曰平河, 属冀州。”⑧当时清河郡下辖的十四个县中有清河绎幕。东汉时改置清河国。“

① 新唐书》卷七一下《宰相世系表》,第 页
②姚薇元 匕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内入诸姓》,中华书局, 年版,第 一 。页
③ 北齐 魏收 《魏书》卷五《高宗纪》,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④《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卷九,第 一 页
⑤《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卷二,第 页
⑥ 西汉 刘向集 《战国策》卷八《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⑦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一六《河北道一》,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⑧ 东汉 班固 《汉书》卷二八上《地形志第八上》,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汉桓帝建和二年 年 改为甘陵。锥阳北千二百八十里。”①绎幕属于甘陵下辖的七城之一。“齐州, 刘义隆 宋文帝 置冀州, 皇兴三年 年 更名。”②宋武帝刘裕置东清河郡, 为齐州的六个领郡之一 绎幕属于东清河郡下辖的七个领县之一。“周武帝建德六年 年 平齐, 于此置则小, 因邱以为名。”③隋大业三年 年 , 又改为清河郡。隋末陷贼。“武德四年 年 , 讨平窦建德,复置则、、。六年 年 , 移置于历亭, 八年 年 , 还于旧治。九年 , 以废宗州之宗城、经城来属。又以废毛州之临清来属。天宝元年 年 ,改为清河郡, 乾元元年 年 , 复为则小”④。但是到隋朝的时候, 绎幕已不属于清河郡管辖, 而是属于平原郡。平原郡属于德州,“开皇九 年 置德州”⑤。“又开皇十六年 年 置绎幕县, 至是废入焉。”⑥并为安乐县管辖,安乐县属于平原郡下辖的九个统县之一。所以到隋唐时期的清河绎幕仅是一个概念名词, 不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清河房与河南房的世系考证
中古房氏家族并非是一个世家大族, 只能说是一个名门望族, 在正史、文集、墓志、碑刻等资料中关于这个家族的人物资料不是很多, 现在根据仅有的、不多的史料对中古房氏家族成员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 凡史料中有记载的中古房氏家族的成员都为本文的研究范围, 以便更为全面、详实的展现中古房氏家族的全貌。
一 清河房的世系情况
《宰表》中记载 “房氏出自祁姓, 舜封尧子丹朱于房, 朱生陵, 以国为氏。陵三十五世孙钟, 周昭王时食采灵寿。生沈, 沈十二世孙汉常山太守雅, 徙清河绎幕。十一世孙植, 后汉司空。植八代孙堪, 隋慕容德南迁, 因居济南。四子裕、坦、遂、熙, 号 ‘四祖”, ⑦。《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⑧、《姓韵》⑨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 可以互证。

① 刘宋 范哗 《后汉书》志第二十《郡国二》,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②《魏书》卷一 六中《地形志中》,第 页
③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一六《河北道一》,第 页
④ 后晋 刘晌 《旧唐书》卷三九《地理二》,中华书局, 年版,第 一 页
⑤《隋书》卷三十《地理中》,第 页
⑥《隋书 卷三十《地理中》,第 页
⑦ 新唐书》卷七一下《宰相世系表》,第 页
⑧《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卷二中记载 “帝尧子丹朱封为房邑侯, 子陵以父封为氏。陵四十八代孙雅, 王莽
末为清河太守, 始居清河。雅十九代孙湛, 随慕容德南迁, 因居济南郡 生四子, 豫、坦、遂、熙, 号‘四龙’。今称四祖房氏。”第 一 页
⑨ 清 张澎著 徐兴海,袁宪,张天池校点 《姓韵》卷三十四《七阳上》中记载《广韵》“丹朱子陵四十八
代孙雅, 王莽末, 为清河太守, 始居清河, 雅十九代孙堪, 仕燕为大尉椽。慕容德南迁, 因居济南郡。生四子 豫 一作裕 、坦、遂、熙, 号 ‘四龙’, 今称四祖房氏。按世系表 陵三十五世孙钟, 周昭王时食采于灵寿, 生沈。十二世孙雅, 为汉常山太守, 徙清河绎幕。”三秦出版社, 年版,第 页

从以上资料中可列其世系如下
房陵 世祖 — 房钟 世祖 —
房植 世祖 — 房堪 世祖一下一
房沈 世祖 — 房雅 世祖
房裕
房坦
房邃
房熙
这一时期房氏家族的情况史籍缺载, 当前也没有相关的墓志资料。只知房植在东汉时相当有名, 有“天下规矩房伯武”的名言流传于世, 但是中间相隔的世系信息全无。植第八代孙堪南迁居济南后, 房氏家族始有裕、坦、邃、熙四祖,既然号称“四祖”, 就应该有四个支系, 但在相关史料的记载中, 只有房裕这一系枝繁叶茂, 子孙昌盛 历魏、齐、北周、至入隋唐, 其间杰出人物频频出现, 一直是房氏家族的主干, 故其世系颇为复杂, 世系内容也最为丰富、详实。
房裕一支
《宰表》载 “裕孙后魏冀州刺史法寿。孙翼, 仕至镇远将军, 袭壮武伯。二子 熊、豹。熊字子彪, 本州主簿, 生彦谦。”①家族世系表的排列就是从房彦谦开始的, 记载颇为简略。《魏书 〓房法寿传》②与 匕史 〓房法寿传》③中记载人物较多, 世系也较为详细。另外还有一些出土的墓志也可以补《宰表》及正史中的不足, 这些墓志如下
《房守仁墓志》④载 “君讳守仁, 清河人也。……历三王而享禄。……有房之国, 纂承其后, 作殡周室, 光辅汉朝, 族茂宗昌, 皆由先福。君即汉司空植之十四世孙也。曾祖翼, 庄武伯、宗安太守 祖伯熊, 清河内史 父彦式, 处士。”
《房夷吾墓志》⑤载 “君讳夷吾, 清河人也。……曾祖翼, 宋安太守、袭封庄武伯。祖豹, 乐陵太守。父彦诩, 州主簿、千承县令。……春秋册有七, 以大业十三年八月十日卒于家。”
《房彦诩墓志》⑥载 “君讳彦诩, 字孝和, 清河人。……高祖法寿, 宋武责中郎将。立功归魏, 青冀二州刺史、庄武伯。祖翼, 袭爵庄武伯、镇远将军、宋安太守。……父伯熊, 清河内史。……出后叔父乐陵府君, ……以大业十三年八月廿八日, 卒于山往县, 春秋六十七。有子玄赡, 性履中和, 克隆王绪, 爱建此辰, 迁神同穴。”

①《新唐书》卷七一下《宰相世系表》,第 页
②《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一 页
③《北史》卷三九《房法寿传》,第 一 页
④《汇编》贞观 二一 盖失 , 第 一 页
⑤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房夷吾墓志》,三秦出版社, 年 月,第 一 页
⑥《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房彦诩墓志》,第 页

房彦诩出后叔父乐陵府君房豹,所以世系排列中房彦诩应为房豹之子。另外,根据这两方墓志可知房彦诩与房夷吾为父子, 房夷吾先其父卒十八天, 所以不可能选择时日为其父母合葬,因此房彦诩墓志中“有子玄赡”,玄赡与夷吾不是一人,玄赡当为彦诩的另一个儿子。
《宰表》中记载房翼两个儿子, 其中一个是“熊”在《房守仁墓志》及《房彦诩墓志》墓志中记载均为“伯熊”到底是“熊”还是“伯熊”, 现在无从考证,世系排列中暂以《宰表》为准。
《唐故朝议郎行东海郡缘事参军房府君吴夫人墓志铭并序》①载 “公讳承先,字承先, 清河人也。……即我曾祖彦谦府君, 隋监察御史、都州司马、径阳宰,唐赠徐州刺史 ……祖玄龄府君, 皇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梁国公 ……父遗义府君, 皇太子舍人、谷州刺史 ……年弱冠以崇文生昂第解褐补东海郡缘事参军。……春秋册有八。……有子二人 长曰安禹, 次曰晋晋, 先兄而没。……孙琼等。”
《房玄龄传》中记载 “子遗直嗣。次子遗爱。”②三子的顺序应该是遗直一遗爱一遗则,《宰表》将遗则排在遗爱之前, 次序有误。遗则、遗爱的排行错误, 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也提到。正史及《宰表》中记载房玄龄有三个儿子遗直、遗爱、遗则。这篇墓志可补正史及《宰表》中的不足。但是关于房遗义在他们兄弟中的的排行却无从考证, 这里暂且放在最后一位。
房彦谦“十五, 出后叔父子贞”③。因此世系排列中房彦谦应为房子贞之子。也可以纠正《宰表》中认为房翼有两个儿子的错误, 应该是三个儿子 房熊、房豹、房子贞。
综合史传、墓志以及《宰表》中的资料可列房裕一支世系如下

①周绍良,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以下简称《续集》天宝 七六《唐故朝议郎行东海郡缘事参军房
府君吴夫人墓志铭并序》,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 月,第 一 页
②《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一 页
③《隋书》卷七三《循吏》,第 页

房裕 巳一房法寿一一房伯辛卜一 房熊
房新房彦气
房夷吾
房玄赡
房子贞
房元一房爱飞
房景了升一 房文票扮一 房山基
房口口
房景先 一房延裕
房景远一房敬道
房范镇
房口— 房崇吉
房一房三犯
房士隆
房士达
房士素
房士章
彦询
彦丘针一房守仁
上一房胃卜一房鲁— 房重— 房愕
关于其它支系的情况
除了房裕这一支系以外,“四祖”中的其它三个支系仅有一些零星的记载, 就现有的资料尚不能系统的考出其世系情况。这三个支系成员较少, 且世系记载支离破碎, 不易排列。但为了能够全面展现房氏家族的全貌, 这里根据仅有的、不多的史料列出这些支系的世系情况。
①房熊本有七子,俩子过继给兄弟,其余三人不见记载
法延一支
《魏书 〓房法寿传》载 房崇吉夫妇“投其族叔法延”①。房崇吉为房法寿的从弟, 都属于房裕一支, 但是法延一支与房裕一支的关系亲疏与否, 现今的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 所以关于法延为哪一支系无从考证, 只能将其单独列出。根据《魏书 〓房亮传》②及《北史 〓房亮传》③中的记载可列其世系如下
房口一 房法延一 房亮下 房柬
卜号诊
【房除下 房超
房昭
房伯玉一支
在《魏书 〓房法寿传》、 匕史 〓房法寿传》中都有关于这一支的记载, 房伯玉与房法寿是从兄弟的关系。但是史料中并没有讲述清楚他们兄弟间具体的关系,所以也只能单独列出。
“口工鬓翼豪“希哲
“口万厦翼鬓一“敬护房去“
这两支是“四祖”下的支系, 但究竟是房裕一支还是其它三支的支系, 现在无从考证。
以上这些支系中世系排列多依靠正史记载, 墓志中的资料可补正史及《宰表》中的不足。还有来自墓志的资料, 这些资料在正史中并无记载。因为房姓本来就是一个小姓, 姓也特殊, 所以一般不存在假冒此姓的情况, 因此这里把来自墓志的资料也一并列出。
房献一支
《唐故朝散大夫行洪州都督府丰城县令上柱国公士憔郡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④载 君讳诞, 字文绚, 魏郡清河人也。……曾祖献, 隋朝议大夫、行襄州襄阳县令 ……祖泰, 隋朝议郎、行青州锋事参军 ……考口, 唐处士, ……以乾封年授轻车都尉, 解褐授宣德郎、行沧州胡苏县承。……转任袁州萍乡县令, 获军、公士如故。……又任朝议郎、行黄州司马、柱国, 经考口加五品, 道赞六条,

①《魏书 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② 魏书 卷七二《房亮传》,第 一 页
③《北史》卷四五《房亮传》,第 页
④《续集》景龙 二《唐故朝散大夫行洪州都督府丰城县令上柱国公士憔郡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光口千里。……继而周运口口, 唐柞再隆, 食帛族贤, 制举及第。俄授洪州丰城县令、上柱国, 经考归致仕。望断冲牛之气, 行迁埋剑之墟。
《唐故朝请郎行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①载 公讳孚, 字修凝, 即其苗裔。曾祖献, 襄阳县令 祖泰, 青州绿事参军 考文绚,丰城县令。……以诩卫选授朝请郎黄州司法参军。……以本官封救上阳宫内作判官。……子楚珍、志清、志察、坚璋等。
《周故处士房君墓志铭》②载 公讳场, 字全硅, 清河郡人也。因官寓洛, 尔其家焉。……曾祖献, 齐任青州参军 祖泰, 隋任襄阳县令 ……父策, 唐授文林, ……顷以昆弟从宦, 述职江淮。……嗣子智远等。
把房诞墓志与房孚墓志相比较, 可以看出房孚墓志中在祖泰及父文绚中缺一代, 房诞的墓志不可能将其父亲写错, 所以应以房诞墓志为准。而在房场的墓志中曾祖及祖的名字与前两方墓志相同,但是曾祖献与祖泰所担任的官职却颠倒了,在这里无法肯定哪方墓志中记载的官职情况是正确的, 只能暂且存疑。房诞曾任“洪州丰城县令、上柱国”, 洪州丰城在今天的江西南昌, 即江淮地区 房场墓志中讲到“顷以昆弟从宦, 述职江淮”。再者, 房场与房诞的曾祖献与祖泰名字一至,只是所任官职颠倒了。最后, 房诞“考口, 唐处士”房场“父策, 唐授文林”亦不冲突。从以上三点中可知房场与房诞应为兄弟俩。三方墓志可以得出房献一支的世系情况如下
房献一房泰一“勺
房场— 房智远
房诞— 房孚气 房楚珍
房志清
房志察
房坚璋
房宣一支
《大周故则小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并序》③载 君讳逸, 字文杰, 魏郡清河人也。……曾祖宣, 隋任郑州荣阳县压 ……祖恭, 隋任定州司马……考策,唐处士 ……以门荫宿卫, 仍附成均监读书。九重弈弈, 侍卫足以表忠贞 三馆锵锵,经术足以取青紫。上元三年,以明经举,射策甲第,解褐补扬州海陵县尉。……清以驭俗,廉以当官,声流贡桔之区,誉动惟杨之外。秩满,授贝州清河县尉。……

①《汇编》开元三三一《唐故朝请郎行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 二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第 一

②《汇编》长寿 二五《周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③《汇编》圣历 二 《大周故贝州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嫡孙琳, 次子文林郎玄之, 少子左金吾卫栩卫玄则, 季子乡贡明法及第兴昌等。
《唐故舒州长史房君墓志铭并序》①载 君讳众, 河南洛阳人也。本家代比徙居河南。自三世祖曾祖父杰, 贝州清河县令 高祖兴昌, 长沙郡长沙县令 父广耀, 朝州朝阳县令 ……君起授高平郡固府左果毅。……再授河南金谷府折冲,赐紫金鱼袋, 转授舒州长史。……以大历十三年春遇疾于私舍。……以其年六月廿七日段于建春坊私舍, 春秋五十有三。……孤子继宗等。
房众曾祖父杰, 房逸字文杰, 相差一个“文”字 且都曾仕职于贝州清河县。
房众的高祖兴昌 房逸季子兴昌 辈分、名字也一样。房逸是魏郡清河人 房众本家代比徙居河南, 可见是后来迁往河南的, 本为清河房。所以房众曾祖父杰应该是落下一“文”字。这两方墓志可以相衔接得其世系如下
房宣卜房恭, 房策一房逸一广房口一房琳
房玄之
房玄则
房兴昌一房口卜房口一房广耀一房众二房继宗
房仁裕一支
《唐故岐州司仓参军房公墓志铭》②载 公讳宣, 清河人也。曾祖子旷, 隋常州别驾 祖仁口, 皇赠兵部尚书 父先质, 皇银青光禄大夫、赠充州都督。公充州府君之第四子也。解褐千牛洛州参军, 补武卫仓曹、尚乘直长、岐州司仓。……有二子 都、宁。以其年十一月, 权定于洛阳邝山之原礼也。
《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韦氏 误, 应为房氏 墓志铭》③载 妃清河房氏,皇朝左领军大将军卫尉卿赠兵部尚书仁裕之孙, 银青光禄大夫、宋州刺史赠左金吾卫大将军先忠之女也。
《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④载 禅师释名辩惠, 字严净, 俗姓房氏, 清河人也。……曾祖父皇金紫光禄大夫、卫魏卿、赠兵部尚书、清河忠公,讳仁裕。王父皇银青光禄大夫, 冀州刺史、胶东成公, 讳先质。列考皇朝太子文学, 讳温。
从所任官职及房仁裕女章怀太子妃可以看出这一支也是很辉煌的。房宣墓志中祖皇赠兵部尚书, 对照后边的两方墓志可以得出“祖仁口”应该为“祖仁裕”。
综合这三方墓志可列世系情况如下

①《续集》大历 三九《唐故舒州长史房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②《汇编》开元五 五《唐故岐州司仓参军房公墓志铭》,第 页
③《汇编》景云 二 《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韦 误, 应为房氏 墓志铭》,第 一 页
④《续集》天宝一 三《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房断下房都
匕 房宁
房温

仁房介子房
以上是清河房的世系排列, 其中只有房裕一支世系情况较为清晰, 其它都是一些断支, 就现有的资料无法补齐这些世系, 只能等有新的资料出现后再慢慢补齐。下边讲述河南房的世系情况。
二 河南房的世系情况
在姓氏来源中已经讲述过河南房来自虏姓。因为唐朝此房有两个宰相, 所以《宰表》中此房的世系也较为清晰。但依据墓志资料来看, 其中仍有不足与缺误,以下详细指出。
房漠一支
《宰表》中记载房漠有两个儿子, 但是在《北史 〓房漠传》中记载有三个。
“漠前妻子子远险薄, 漠甚嫌之, 不以为子例”①, 所以《宰表》中没有房子远的名字。在这里将房子远列入世系。《北史 〓房漠传》中记载 “及漠卒, 子广嗣。”②但在《宰表》中记载的名字为广深, 现没有别的资料可考, 所以在世系排列中暂以《宰表》为准。关于这一支系还有一些墓志资料如下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③载 房君, 武也。房故为官族, 官或作宦。称世有人。自太尉馆, 以德行为相, 相玄宗、肃宗。名声益彰彻大行。世号其门为“太尉家”。宗族子弟, 皆法象其贤。公曾祖讳玄静, 尚书膳部郎中, 历资、简、径、瞩四州刺史, 太尉之叔父也。玄静父彦云, 有二子, 长日玄基, 次日玄静。玄基子融, 天后朝正谏大夫, 同凤阁莺台平章事。融子馆。祖讳胧, 为掳州司马 父讳峦, 或作奕。都水使者, 皆名, 能守家法。……娶荣阳郑氏女, 生男六人。
其长曰次卿。次卿有大才, 不能俯仰顺时, 年四十余, 尚守京兆兴平尉。然其友皆曰 “房氏有子也。”次曰次公、次膺、次回、次衡、次元, 始学而未仕。
《宰表》中仅有次卿的名字, 这方墓志可补《宰表》的不足。《宰表》中把峦与武、式并列, 误子为弟。这方墓志也可纠正《宰表》中的错误。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也指出了这个错误。
《大唐洛阳县尉王师正故夫人河南房氏墓志铭并序》④载 夫人讳敬,字都宝,

①《北史》卷五五《房漠传》,第 页
② 匕史》卷五五《房漠传》,第 页
③ 唐 韩愈 《韩昌黎全集》卷二十五《碑志二》《兴元少尹房君墓志》,中国书店, 年版,第 一

④《汇编》长庆 一一《大唐洛阳县尉王师正故夫人河南房氏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河南洛阳人也。……高祖玄静, 为尚书膳部郎中径州刺史 曾祖耽, 京兆府同官令 祖垂, 河南府告成令 ……堂叔祖馆, 赠太尉, 勤王盛烈, 光照国史 先考挺, 京兆少尹、左庶子、常州刺史, 爵清河男。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与《大唐洛阳县尉王师正故夫人河南房氏墓志铭并序》两方墓志可以相互补证。
《施州房使君郑夫人殡表》①在 房使君, 房武也。武刺施州。
这方墓志可补《宰表》中房武的仕宦。
《唐故洪洲武宁县令房府君墓志记》②载 房从会, 清河人也。……曾祖融,皇正谏大夫,莺台凤阁平章事。祖琼,皇兵部郎中。父宪商,皇淄州邹平县尉。……解褐, 授右清道率府兵曹。次授郑州荣泽县主簿。秩满, 选授陆浑县尉。自陆浑授于武宁, 凡四任, 三居州县, 皆以清干称。……次先有一子, 名欢欢, 李氏之出, 年十口, 前数岁而夭。汝无后嗣。
《宰表》中琼下并没有宪商的名字, 可补《宰表》中的不足。
《唐故乡贡进士颖川陈君墓志》③载 君讳宣鲁, ……君房氏之出也, 外曾叔祖相国赠太尉馆, 外曾祖刑部郎中混, 外祖汉州司马式雍。
《宰表》中并没有现及式雍的名字, 这方墓志亦可补《宰表》及正史中的不足。但是关于他在兄弟中的排行情况却无从考证。世系中暂时把他放在他们兄弟排行中的末尾一位。
《清河郡公房公墓褐铭》④载 公讳启, 字某, 河南人。其大王父融、王父馆,仍父子为宰相……咸曰 “真房太尉家子孙也。”不敢弄以事。
这方墓志与两《唐书 〓房馆传》中记载启为馆的孙子相符, 也证明《宰表》中所载无误。
《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⑤载 君讳基, 字德本, 清河人也。曾祖虎, 周大都督、大将军、太子太师, 口、询、长、恒四州刺史、平阳公 祖渊, 周直图将军、隋豫章郡守、安政公 父剿, 隋右卫将军、礼部尚书, 崇国公,皇朝朗、浙二州刺史、饶阳男 ……隋大业七年, 任国学生。义究三冬, 文穷百遍, 虽颜子入室, 无以过也。既预宾贡, 策应甲科, 授宣议郎, 未之超耀。俄属隋柞沦替, 奸雄竞起。府君沮溺之志, 尚夷叔之情, 逸于丘园, 诗体自约。幸因时泰, 任目遂明, 贞观元年, 授右卫仓曹, 袭封饶阳男。五年, 授普州司仓。

①《韩昌黎全集》卷二四《碑志一 》《施州房使君郑夫人殡表》,第 页
②《续集》贞元 三九《唐故洪洲武宁县令房府君墓志记》,第 页
③《汇编》开成。四 《唐故乡贡进士颖川陈君墓志》,第 页
④《韩昌黎全集》卷二七《碑志四》《清河郡公房公墓褐铭》,第 一 页
⑤《汇编》永徽一二三《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页

挥翰如流, 散飞花于谍素涌思锋起, 耀明珠于党言。几照豪截, 处繁以简。俄迁乐陵令, 十七年, 万寿令。道光百里, 政不愧于子阳 化洽一同, 德无见于叔辅。永徽元年, 转翼城令。一为州佐, 三邻县宰。
《宰表》中记载刻祖周平阳公岩, 墓志中记载为虎, 且《宰表》中巅的父亲失名, 墓志中记载为渊。《宰表》中记载岩为周平阳公倒是与虎相同, 所以怀疑虎与岩为一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也是这样认为。无法考证墓志与《宰表》中哪个记载是正确的, 所以暂时不把这一支列入世系。
综合史传、墓志及《宰表》可将世系列表如下
房墟
号乘一房启一房越
弓孺复
房洁
房观
房兴
房奉若
房济
房宪郁尸房从会一房欢欢
房从正
房璋
房瑜
房馄一房式雍
房庆一支
《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①载 君讳宝子, 字子宝。……曾祖庆, 周交、询、长、显、恒五州刺史 ……祖兆, 隋使持节莱徐二州刺史平高公 ……父叔, 故齐王右一府大将军 ……子僧荣……《大唐故房府君 仁锄 墓志铭》②载君讳仁胜, 字玄基, 清河人也。……祖隋大将军、莱徐二州刺史, 梁、幽、夏、朔等州总管、金紫光禄大夫、平高郡公 父口, 皇朝前齐右一府镖骑将军 ……有子高高等。
《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中记载祖兆为隋使持节莱徐二州刺史平高公,《大唐故房府君 仁孩 墓志铭》中记载祖为隋大将军, 莱、徐二州刺史, 梁幽夏朔等州总管、金紫光禄大夫、平高郡公。但是失其祖名。另外《隋书》记载 “开皇时,有冯显、……房兆, 俱为边将, 名显当时。”③又载“兆, 代人也, 本姓屋引氏,刚毅有武略。频为行军总管击胡, 以功官至柱国、徐州总管。并史失其事。”④根据他们都仕于隋及所任官职来看是一个人, 也可以证明这一支属于河南房。这一支的世系情况是
房庆一房’匕一房叔协匕房宝子— 房僧荣
仁瑟一 房高高
三 存疑— 房颖叔一支
《唐故中大夫洋洲刺史赐紫金鱼袋范阳卢府君墓志铭并序》⑤载 讳昂字子皋。夫人清河郡君房氏, 吏部侍郎颖口之孙, 横州刺史光庭之女。
《汇编》开元四九一《大唐故通议大夫鄂州刺史上柱国卢府君夫人清河郡君墓志铭并序》⑥载 夫人讳口, 字丽娘, 清河郡县人也。……十代祖湛, 南燕广平郡守 随燕南度, 遂居于齐, 今为济南人焉。自后汉尚书令司空公讳植, 十有八代。……王父正则, 尚书考功、吏部二员外 显考颖叔, 尚书吏部侍郎。
房颖叔“自其高祖景伯至颖叔四代咸居选部”⑦, 关于景伯的名字仅见于清河房, 但清河房景伯卒于孝昌三年 年 , 而房颖叔卒于大足元年 年 , 这中间相隔时间太长, 根本不可能是四代, 这里景伯因该是另有其人。这一支究竟是清河房还是河南房也无从考证, 只能暂且存疑。

①《汇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②《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大唐故房府君仁柳墓志铭》,第 页
③《隋书》卷五三《刘芳传》,第 页
④《隋书》卷五三《刘芳传》,第 页
⑤《汇编》大和 二一《唐故中大夫洋洲刺史赐紫金鱼袋范阳卢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⑥《汇编》开元四九一《大唐故通议大夫鄂州刺史上柱国卢府君夫人清河郡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页
⑦ 严耕望《唐仆尚垂郎表》卷十《吏侍》,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版,第 页

其世系情况列表如下
房正则一房颖叔一房光庭
以上世系中将有资料可考其三代及三代以上者, 都进行了世系排列, 但在正史及墓志资料中还有一些仅有零星的个人记载的成员, 无法排列出世系, 本文将这其中有仕宦经历的放入了家族成员仕宦表中。
四、中古房氏家族的仕宦情况
“一个较大的家族与一个较小的家族就其性质而言,皆居于社会阶层的水平面之上, 但对政治社会的影响力而言, 不能等量齐观, 其间自有轻重程度之分,而有必要分点。”①中国古代对人的价值判断是以“官”为根本尺度的。这个尺度凌驾于其他任何价值标准之上, 如果说郡望门第标志着一个家族的社会地位, 官爵则标志着一个家族的政治地位, 官职的变化对家族的兴衰有着莫大的作用。中古房氏家族仅是一个名门望族, 最终没有成为世家大族与其家族的人员仕宦情况有多大关系 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详加考述一下, 所以仕宦是本文的一个重点。以下对中古房氏家族成员的仕宦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 综合《魏书》、《北史》、《隋书》、《唐书》等史料, 及墓志、文集等资料中所有确切官职记载的房氏家族成员材料进行统计, 为了可以全面的展现该家族的仕宦情况, 这里把无法列入世系的家族成员仕宦情况也一并列出。参看附录中的表 、表 、表 。
从西汉至晋这一时期, 关于房氏家族成员的记载仅房凤、房扬、房植等寥寥几个人。西汉房凤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 任职由地方到中央, 秩比三公, 也是他让《谷梁春秋》中记有房氏之学。房植有名当朝, 位至三公中的司空, 仅次于上公, 门下有许多宾客。有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 伯武为房植的字, 可见其名之盛, 在“清议”之初与周氏形成甘陵南北两大势力。可见在这一时期家族己初具规模。
房植到房湛的七世世系全无, 应该是在黄巾起义中受到沉重打击的原因, 西晋末年的内乱以及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主中原,一度造成这个家族支系的暂时衰落,但从房裕一支来看, 他们很快便重新选择新的发展空, 寻求新的政治力量, 以重振家族的声势。关于士族形成的途径, 毛汉光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 “形成士族有三大主要途径。一是经过政治主要途径, 即由于参与新政权的建立或辅助新君的登基, 或由于皇帝的宠幸, 或由于外戚等原因而居宫位, 其后并能保持若干代官宦的家族。一是经过文化途径, 即由于经传、法律、历法等学问的精通, 借此入仕而能若干代官宦的家族。一是经过经济途径, 即凭借经济的力量, 或由大地

①    毛汉光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版,第 页

主、或由巨商大贾入仕, 而能若千代官宦的家族。”①其中房氏家族成员参与了新政权的建立。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王朝以后, 为了便于在北方统治, 采取与汉族合作的态度。房氏家族成员就是抓住这样的一个发展机会, 开始以武功步入仕途的。房法寿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房氏家族中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乱世英雄, 也可以
说是一位转折性的人物。他性情勇猛彪悍、纵酒任侠、豪爽坦率。因年轻时多为不法事而被家族视为不肖子弟。后从军, 在他领导的队伍达到一定规模时降魏。
“士大夫家族— 士族, 是中古社会上最有力量的社会势力。政治统治者为了要稳定其政权, 设若无法摧毁这股势力, 以自己所建立的社会势力代之, 则必须觅取这股社会势力的合作, 获得他们对政权的支持, 也就是引用社会领袖参与统治阶层, 分享政治地位与政策。拥有社会势力者一旦参与政治统治阶层, 既可以保持其现有的社会地位与利益, 这两者之间的合作, 是民主政治以前较普遍现象,也成为古代政治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②北魏王朝与房氏家族合作, 房法寿以军功仕魏。北魏以法寿为平远将军、东冀州刺史 同时,“以法寿从父弟灵民为清河太守, 思顺为济南太守, 灵悦为平原太守, 伯怜为广川太守, 叔玉为高阳太守,叔玉兄伯玉为河间太守, 伯玉从父弟思安为乐陵太守, 思安弟幼安为高密太守,以安初附”③。北魏王朝是依靠军事力量的权臣逐步建立起来的, 因此这个家族的政治势力也是依靠武力得来的。家族成员普遍崇尚武艺, 并因此在北魏获得较多的官位。其后世子孙或直系亲属冠冕蝉联或以个人才能或因父祖辈、兄弟在政权中任职而仕于魏。但是他们在北魏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过程中都立下了赫赫功劳, 终北魏一朝, 乃至西魏、北周, 这个家族屡有栋梁之才出现, 活跃于政治军事舞台上, 致使这个家族得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在兵戎相向的政权更迭中始终保有一席之地。这一时期的清河房氏成为山东东部和北部地区势力最大的家族, 这一地区的州郡长官也多由这个家族的人员出任。也有房长瑜、房法乘、房僧寄、房季文等选择不同的发展空间, 仕于南朝。可以看出其家族成员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都呈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但积极入仕而且自己选择发展空间。可以说南北朝是房氏家族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南北朝时见于记载的清河房共 人, 其中居于前三品者 个, 四品、五品者 个, 六品及六品以下者 人, 无法考证品阶者 人。其中有 人被赐爵。
人死后赠官, 人被赐溢。家族的仕宦人员从中央到地方均有, 从中也可以看出清河房在南北朝的社会地位。成为当时第二流有数的阀阅。
这一时期河南房房漠一支在政治舞台上开始展露头角, 房漠死后赠官、赐溢。

①《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第 页
②《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第 页
③《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河南房的仕宦生涯也初露锋芒。参看附录中的表 、表 、表 。北魏迄于周, 房氏家族成员众多, 人丁兴旺, 且精英不断, 能人辈出, 多人居高位。隋统一以后,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 征聘房氏家族的人才入朝为官, 家族
成员继续参与到新王朝政权的运作之中, 延续着家族成员的仕宦生涯。入唐之后,并没有随着门阀制度的削弱而停止政治发展, 相反随着唐王朝的一统天下, 两支各出宰相反而使得家族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获得了更为宽广的政治发展。同时把家族的荣耀推向了顶峰, 带来了家族发展的另一个高
峰期。此后的家族成员虽也有多人在朝为官, 继续参与新王朝的政权运作, 但多为泛泛之辈, 并没有令其家族再次繁衍壮大。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清河房有仕宦可考者 人, 其中前三品者 人, 四、五品者 人, 六品及六品以下者 人, 还有品阶不详者 人。河南房有仕宦可考者 人, 其中前三品者 人, 四、五品者 人, 六品及六品以下者 人, 还有
品阶不详者 人。无法列入世系但有仕宦可考者 人, 其中前三品者 人, 四、五品者 人, 六品及六品以下者人, 还有品阶不详者 人。综合这一时期者仕宦品阶前三品者 人, 四、五品者 人, 六品及六品以下者 人。从仕宦品阶来看, 这一时期三个层次之间较为均衡, 而南北朝时居于四、五品的人数较多。
就政治地位、社会影响来看, 这一时期的房氏家族优于北魏时期。因为房融、房馆想借助清河房氏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也想媲美于房玄龄, 所以他们称自己也是清河房氏。这一房的加入大大增加了家族成员的人数, 提升了家族的政治地位, 扩大了家族的社会影响。此外, 清河房房仁裕一支因为房仁裕的孙女、房先
忠的女儿为章怀太子妃的缘故, 这一支系的仕宦较为显达, 相应也提升了这一时期家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是从受宠的程度来看, 这一时期却不如南北朝。隋唐时期清河房氏 人赠官, 人溢号, 人赐爵。河南房氏 人赠官, 人赐爵。综合两房来看, 隋唐时有仕宦可考的 人中, 共有 人赐爵, 人赠官, 人溢号。
而在南北朝有仕宦可考的 人中, 有 人赐爵, 人赠官, 人赐溢。两个时期相比, 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的房氏家族成员更为统治者重视。在隋唐这一时期虽然家族中出了三名宰相, 但被重用、取得皇帝信任者其实只有房玄龄一人。房融任宰相从长安四年十月至神龙元年二月, 仅三、四个月的时间, 还因为史料的漏载而无法考证其政治生涯。房馆虽然名望素重, 但因为夹在玄宗和肃宗的政治斗争中, 也注定了他仕宦生涯的升沉。尤其是陈涛斜一败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政权需要社会势力为其基础, 而社会势力是会变动的, 这是变动的内在因素, 行之于外则是家族的变。”“支叶稀疏的家族, 一旦加入了统治阶层, 常常举家迁入城市, 久而久之, 与其原籍断绝关系, 这种家族渐渐丧失其原有的社会力量及社会性, 其子孙仅能凭借才能千禄为主, 若能延绵若干代, 则仅为官僚家族而己, 一旦政局转移, 其政治地位影响至巨。”①清河房房玄龄一支正是这种情况, 因为房遗爱的谋反罪名, 房玄龄的儿子杀的杀、贬的贬, 同时也停了房玄龄的配享。家族的政治仕途及经济来源都受到重大打击。房馆一支发展也多泛泛,但相较于房玄龄一支情况要好一些。房馆的儿子房乘双目失明, 房孺复狂妄任性。仅其侄子房式及孙子房启的仕途较为显达。唐代中期以前, 房氏家族许多成员居于政权的中上层, 多担任高级官, 但到唐后期衰落下来, 家族成员仕宦低弥,仅为一般的官僚家族而已。
在南北朝的时候, 家族成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是军功及门荫, 虽然唐代也实行门荫制度, 但科举已是主要入仕途径。关于房氏家族成员以科举入仕的, 史传、墓志及碑刻资料中记载很少。清河房的仅房逸和房宣以明经举, 房诞制举, 房千里、房基为进士外再无他人。河南房仅房式和房次卿两个进士。无法考证房支的有房由、房自谦、房宽三个进士。可以看出在唐代房氏家族成员并非以科举为主要入仕途径, 这说明家族已开始走下坡路。
综上所述 从家族成员的仕宦人数及仕宦品阶来看, 都远远逊色于世家大族。自北魏迄唐末, 房氏家族虽然有两个发展高峰期, 且家族也一直延绵不绝, 但却不能一直维持强盛。所以中古房氏家族只能是一个名门望族。
房氏家族宰相的仕宦情况及其历史贡献
一 房玄龄 羽骑尉, 瞩城尉, 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秦王府纪室, 临淄侯, 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加文学馆学士, 太子右庶子, 中书令, 进爵邢国公,太子詹事, 礼部尚书, 尚书左仆射, 魏国公, 开府仪同三司, 梁国公, 太子少师,司空, 太子少傅, 知门下省事, 赠太尉、并州都督, 溢曰文昭。②房玄龄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旧唐书》载 “年十八, 本州举进士, 授羽骑尉。”③被一些学者引用进士起源的证据。仕唐后, 因为“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④及“汉光武得邓禹, 今我得玄龄, 犹禹也。”⑤等原因, 仕宦一路平步青云。贞观元年太宗论功行赏, 因有定社翟之功而功居第一, 进位邢国公, 后因功不断得到加封。
在贞观十七年, 与长孙无计等图形于凌烟阁。唐初能享受此殊荣的家族着实不多,可谓凤毛麟角。他的儿子房遗则、房遗爱也得到太宗的加封, 太宗又把高阳公主嫁与房遗爱为妻, 可谓达到为人臣子荣耀的顶点。房玄龄事太宗 年, 任相年,

①《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 页
②所任职位是综合两《唐书》、《唐仆上垂郎表》、《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等书所得 房馆和房融仕宦同
③训习唐书》卷六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一 页
④ 日唐书》卷六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页
⑤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

虽然一直身处要位, 但仍以善终, 不能不说是千载一时的君臣际遇, 这与他的“小心谨慎”、“竟无一言泄漏”的明哲保身的原则是分不开的, 他深明与君“只可共患难, 不可共富贵”的道理。功成却无法身退的他更是不敢居功自傲,“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让他在小他近二十的皇帝面前总是表现的恭恭谨谨, 唯唯诺诺。
不管自己对与错, 从不争辩, 一任责罚, 以求君臣的和睦相处。死后陪葬昭陵。
纵观整个唐朝, 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唐柳芳有言 “帝定祸乱, 而房、杜不言功 王、魏善谏 而房、杜让其直 英、卫善兵, 而房、杜济以文。持众美效之君。是后, 新进更用事, 玄龄身处要地, 不吝权, 善始以终, 此其成令名者。”①可以看出房玄龄雅量含弘, 不嫉贤妒能, 这也是其举世为贤相的原因所在。关于房玄龄一生的贡献, 现汇总前人研究成果做总结如下
睿智多谋, 辅主创业。隋吏部侍郎高孝基认为房玄龄“必成伟器”②。隋朝末年, 在政治上极为敏感的房玄龄毅然加盟打起反隋旗帜的李渊父子, 与求贤若渴的李世民一见如故, 被李世民引为主谋。房玄龄喜遇知己, 知无不言。凭借其出众的才华, 让李世民无后顾之忧。在战争中, 唐军每攻克一城, 房玄龄独不去抢掠珍宝财物, 而是搜寻有才华的文官武将吸引至秦府, 从而大大增强秦王府的实力。在李唐王朝建国后, 随着皇位继承权斗争的白热化, 李建成认为, 秦王府的谋士中最可怕的是房玄龄与杜如晦。事实证明“玄武门之变”确实是在房与杜的策划下取得成功的。
并省官员, 选贤任能。唐太宗对房玄龄说 “致治之本, 惟在于审。量才授职, 务省官员。”“若得其善者, 虽少亦足矣 其不善者, 纵多亦悉为。”命房玄龄并省官员, 房玄龄根据唐太宗的诏令对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官员进行精简,裁去大量冗员,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房玄龄还善于因才授任、选贤任能。
当然这和唐太宗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房玄龄择人有三大特点 首先, 善于视人之长、量人之才而授以官职。如早在秦王府时, 就向李世民推荐的杜如晦, 成为与房玄龄齐名的贤相。其次, 重才又重德。如文韬武略、品德兼优的李大亮。最后, 不计出身。如以农为业的贫寒之士张亮。
兼管度支, 孜孜奉国。因为隋末战争的破坏, 经济凋敝加上连年灾荒, 使得恢复发展经济成为贞观初的头等大事。房玄龄负责选举官员, 在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 他亲自兼管度支, 掌握有关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和国家预算的制定及实施。正如褚遂良所言“人臣之勤, 玄龄为最”③, 而且何王硅在品藻评论人物时称赞房玄龄“孜孜奉国, 知无不为”①。
勘定律令, 宽简为主。“审定法令, 意在宽平。”②与隋律相比, 他改定的贞观律》五百条中减去大辟罪等九十二条, 改流罪为徙罪七十一条。还修改了兄弟连坐的法律, 死刑与古代相比几乎去掉一大半。律条以外, 还定令一千五百九十余条, 又删留武德以来救格七百条。形成比较完备的法令体系, 后世法令的修订是以此为基础的, 因此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监修国史, 流芳百世。唐太宗以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 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在他的组织领导下, 官修史书六种 《周书》、 匕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其中《晋书》是房玄龄与褚遂良、许敬宗主编的。房玄龄监修国史不仅与他渊博的历史学识有关, 也因为他是太宗的心腹股耽。如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 语多隐讳, 有的地方画蛇添足, 有的地方闪烁其辞, 令事实的真相难明。但总的来说多属直书, 健康的史风仍是应予肯定的。同时他的美名也世代流传下来, 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二 房融 正谏大夫, 同凤莺台平章事。曾为武后宰相中宗以后多遭贬滴,玄宗时史官即不予立传, 所以两《唐书》对武后宰相多有漏载, 因此两书中没有房融的本传, 仅在其它章节中有些零散的记载。《新唐书》记载 “长安四年十月壬午, ……怀州长史房融为正谏大夫、同凤阁莺台平章事。”③“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甲辰, 皇太子监国, 大赦, 改元。丙午, 复于位, 大赦。赐文武官阶、爵, 民酣五日。……二月甲寅, 复国号唐。贬韦承庆为高要尉, 流房融于高州。”④因为政治立场没站对, 所以拜相数月后即以张易之党下狱流配,仕途草草结束。
由于史料的缺乏, 对房融一生的贡献也无法详述。只知被贬的房融在流放地偶遇印度高僧, 笔受佛经《首楞严经》一部十卷, 词藻润色、文辞雅淳, 为佛学的发展出了绵薄之力。
三 房馆 秘书省校书郎, 冯诩尉, 掳州卢氏令, 监察御史, 睦州司户,慈溪、宋城、济源县令, 主客员外郎, 主客郎中, 给事中, 赐爵漳南县男, 宜春太守, 琅邪、邺郡、扶风太守, 左庶子, 迁宪部侍郎, 文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赐紫金鱼袋, 银青光禄大夫, 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撞两关兵马节度等使, 西平郡司马, 太子少师, 金紫光禄大夫, 清河郡公, 谷口州刺史, 太子宾客,礼部尚书, 晋州刺史, 汉州刺史, 刑部尚书, 赠太尉。

①《贞观政要》卷二《选贤》,第 页
② 习唐书》卷六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页
③《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第 页
④《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第 页

欧阳修在《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一上》序中说 “唐为国久, 传世多, 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 务以门族相高。其材子贤孙不损其世德, 或父子相继居相位, 或累数世而屡显, 或终唐之世不绝。呜呼, 其亦盛矣 然其所以盛衰者, 虽由功德薄厚, 亦在其子孙。”①房馆父子为宰相, 都曾荣登显赫。“馆少好学, 风度沈整, 以荫补弘文生。与吕向偕隐陆浑山,十年不谐际人事。开元中, 作《封禅书》, 说宰相张说, 说奇之, 奏为校书郎。”②深厚的个人修养是房馆仕宦的基础。房馆一生的仕宦在升沉中起伏, 被罢相有复杂的政治背景, 琴工董庭兰贪赃只是一个借口, 主要是因为他卷入了玄宗和肃宗的政治斗争。房馆属于玄宗蜀郡集团, 而肃宗上台的当务之急是培植自己的灵武集团, 打击蜀郡集团。虽然“肃宗以馆素有重名, 倾意待之”③, 但内心对他仍是心存芥蒂。而且房馆好宾客, 喜谈论, 用兵实非其长, 至使他败军于陈涛斜、青坂。“赞曰 唐名儒多言馆德器, 有王佐材, 而史载行事, 亦少贬矣。一举丧师,讫不复振。”④这一败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但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贡献, 现总结房馆一生的贡献如下
兴利除害、惠政为民。房馆颇为自负, 在他任县令、太守的时候多兴利除害, 惠政为民。史书载 “历慈溪、宋城、济源县令, 所在为政, 多兴利除害。”⑤“时那州久屯军旅, 多以武将兼领刺史, 法度堕废, 州县廊宇, 并为军营, 官吏侵夺百姓室屋以居, 人甚弊之。馆到任, 举陈令式, 令州县恭守, 又缉理公馆,僚吏各归官曹, 颇著政声。”⑥房馆以天下为己任, 呕心沥血为国事操劳, 造福于百姓还是值得肯定的。
善解廊宇、留芳后世。见“中古房氏家族的文化”中“建筑”一段。
多才多艺、传承文化。房馆博学多闻、吐辞华畅, 儒雅风流、善于交友,而且他长琴韵, 善诗文, 颇有魏晋之风。与他相交往的也多是文人雅士, 他们相互切磋, 相互学习, 有不少相关的作品问世 参看“中古房氏家族的文化”中“文学”一段 , 这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颇有助益。
五、中古房氏家族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结构的系统, 其核心是一套价值观念体系。”⑦一个大族数百年的延续不是依靠政治力量形成的, 它是文化的产物。钱穆先生认为当时的士族社会“所希望于门弟中人, 上自贤父兄, 下至佳子弟, 不外两大要目

①《新唐书》卷七一上《宰相世系表一上》,第 页
②《新唐书》卷一三九《房馆传》,第 页
③《旧唐书》卷一一一《房馆传》,第 页
④《新唐书》卷一三九《房馆传》,第 页
⑤《旧唐书》卷一一一《房馆传》,第 页
⑥ 日唐书》卷一一一《房馆传》, 第 页
⑦陈明二《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学林出版社,工 年 月版, 第 页

一则希望其能孝友之内行, 一则希望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 此两种希望, 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 则成为家风, 后一项之表现, 则成为家学”①。可以看出士族的家传文化应包括家学和家风两部分。其中家风即家传思
想主要指世代传承的儒家伦理思想, 如孝梯、仁义、礼让、勤俭等作风。家学主
要指累世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 包括文学、史学、书法、建筑、经学等范畴。下
面我们主要从家风、家学两方面来看一下中古房氏家族的文化情况。
一 家风
立世之本
孝锑思想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孝梯观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也是中古房氏家族家学思想中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家族维系成员关系、家族关系, 以致整个社会关系的关键所在。房氏家族成员的孝梯观历来都非常强烈, 以身作则、身躬力行以传家。家族成员对长辈在心理上持恭敬之心, 尽可能地遵从长辈的意志, 满足他的需求。如 “房彦谦……十五, 出后叔父子贞, 事所继母, 有逾本生,子贞哀之, 抚养甚厚。后丁所继母忧, 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 每四时珍果, 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 必蔬食终礼, 宗从取则焉。”②在长辈的有生之年他们能事之以礼, 死后也能葬之以礼。景伯“少丧父, 以孝闻。”“家贫, 佣书自给, 养母甚谨。”③“及母亡, 景伯居丧, 不食盐菜, 因此遂为水病, 积年不愈。”④因为父母的过世而难过的不顾性命, 为母尽孝达到了孝的极至,即死孝。此外在家族墓志中诸如“君幼标孝友, 夙振清规”⑤、“孝以安亲”⑥、“公仁惟恕己, 孝必竭亲”⑦、“事父母而孝全, 居弟兄而友备”⑧等记载不绝于史。兄弟之间相处亦是友善。景远“天性小急, 不类家风, 然事二兄至谨。抚养兄孤,恩训甚笃。”⑨“景先沈敏方正, 事兄恭谨, 出告反面, 晨昏参省, 侧立移时, 兄亦危坐, 相敬如对宾客。兄曾寝疾, 景先侍汤药, 衣冠不解, 形容毁瘁。亲友见者莫不哀之。”⑩景先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其兄, 兄弟间相顾相爱, 和睦相处, 共同感受“手足情深”的温暖和快乐。

① 钱穆 《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转自夏炎 《中古世家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
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②《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③ 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④《北史》卷三九《房法寿传》,第 页
⑤《汇编》永徽一二三《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⑥《汇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⑦《汇编》长寿 二五《周故处士房君墓志铭》, 第 页
⑧《汇编》圣历 二 《大周故贝州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⑨《北史》卷三九《房法寿传》,第 页
⑩ 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他们兄弟间的互敬互爱令人起敬, 这种孝涕不仅表现在血缘关系的纽带上, 而且他们将内心深处积淀的善良意志在进一步扩大了的社会关系交往中推己及人。房景伯为清河太守的时候, 有贝丘人因儿子不孝,官府打算将他儿子下狱, 景伯很难过, 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母亲。“母曰 ‘吾闻闻名不如见面, 小人未见礼教, 何足责哉 但呼其母来, 吾与之同居, 其子置汝左右, 令其见汝事吾, 或应自改。’景伯遂召其母, 崔氏处之于榻, 与之共识。
景伯为之温情。其子侍立堂下, 未及旬日, 悔过求还。崔氏曰 ‘赐虽颜惭, 未知心愧, 且可置之。”, ①又过二十来日, 此子叩头流血, 崔氏才让他们母子回去, 此后此子终以孝闻。可以说家族的孝, 达到了“泛爱众”的最高境界。
仁爱之风
仁爱即“仁爱慈善”, 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重要的道德规范。儒家把仁爱作为君子理想人格的属性。仁爱之风在家族成员的墓志及史传中都不乏记载。《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中记载 “祖兆……扇仁风于千里, 沐甘雨于百城。”②《唐故朝请郎行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中记载 “公讳孚, 字修凝。……考文绚, 丰城县令, 州县之职,虽曰徒劳 仁贤之风,抑则未昧。”③《魏书》中记载 “法寿 性好酒, 爱施”④, 房法寿的这种行为完全是自发的、是不期望回报的、是基于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他的这种行为具有真诚性、利他胜和无私性。这个家族的仁爱之风也不仅仅限于血缘内部。《北史》中记载 “景远
字叔遐, 重然诺, 好施与, 频岁凶俭, 分赡宗亲, 又于通衙以饲饿者, 存济甚众。
平原刘郁行经齐、充之境, 忽遇劫贼, 已杀十余人。次至郁, 呼曰 ’与君乡近,何忍见杀。’贼曰 ‘若言乡里, 亲亲是谁 ’郁曰 ‘齐州主簿房阳是我姨兄。’阳是景远小字。贼曰 ’我食其粥得活, 何得杀其亲。’遂还衣物, 蒙活者二十余人。”⑤房景远的行为已超出家族这一血缘圈子, 正是以爱己之心爱人, 具备爱人之德 体现尊重人、热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礼让之行礼让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展现, 也是家庭、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可以使磨擦减少到最低限度, 甚至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北史》中记载 “景伯性淳和, ……诸弟宗之, 如事严亲。及弟妓亡, 疏食终丧, 期不内御, 忧毁之容,
有如居重。其次弟景先亡, 其幼弟景远期年哭临, 亦不内寝。

①《北史》卷九一《烈女传》,第 页
②《汇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③《汇编》开元三三一《唐故朝请郎行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第 一

④《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⑤《北史》卷三九《房法寿传》,第 页

乡里为之语曰 “有义有礼, 房家兄弟。”①景先因为“幼孤贫, 无资从师, 其母自授《毛诗》、《曲礼》。
年十二, 请其母曰 ‘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先也 请自求衣, 然后就学。”, ②更是小小年纪就心存礼让。景伯、景先的母亲为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古“七姓”③之一的世家大族。士族的文化圈是相通的, 崔氏所受的教育正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 崔氏以自己所受的教育来教育子女, 在子女很小的时候, 就对他们的精神
世界和道德领域做了指引。心存礼让让他们兄弟和睦, 家庭关系融洽。
为官准则
清廉之风
由于传统道德的影响, 克己奉公、清白廉洁、自觉守节的官吏和贤达志士历代都不绝于书。作为中古时期重要士族的房氏家族亦以为官清廉为荣。《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中记载 “祖兆, ……蹈清素以表质。”④《大周故贝州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 “君讳逸, 字文杰, 魏郡清河人也。……清以驭俗,廉以当官, 声流贡桔之区, 誉动惟杨之外。”⑤《唐故洪洲武宁县令房府君墓志记》中亦记载 “房从会, 清河人也……自陆浑授于武宁, 凡四任, 三居州县, 皆以清干称。”⑥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累代仕宦, 多悟守清操。在史传中也有不少记载, 如廉洁自爱、体国恤民的房景伯, 史载 “政存宽简, 百姓安之。”⑦他以自己的言行倡导,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安定与和平, 深为人们所怀念 还有清廉奉公、爱民如子的房彦谦, 史载 “及彦谦在职, 清简守法, 州境肃然, 莫不敬惮。”⑧还有以清严著称的房亮等。
忠君意识
《魏书》中记载 “房亮……时冀州刺史、京兆王愉据州反, 平原界在河北,与愉接境。愉乃遣人说亮, 吠以荣利。亮即斩其使人, 发兵防捍。愉怒, 遣其大将张灵和率众攻亮。亮督厉兵民, 喻以逆顺, 出城拒击, 大破之。寻遭忧解任。”⑨房亮不为荣利所惑、明确自己的责任, 坚守自己的岗位, 很重要得原因是家族忠君爱国传统的影响。“及 房 彦谦在职, 清简守法, 州境肃然, 莫不敬惮。”房彦谦为官可谓是兢兢业业。但是随着“周师入邺, 齐主东奔, 以彦谦为齐州治中。

①《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②《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③七姓 指高宗显庆四年“禁婚诏”所称之七姓十家 见《资治通鉴》卷 显庆四年十月条 分别是清河
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君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荣阳郑氏七家
④《汇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⑤《汇编》圣历 二 《大周故贝州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⑥《续集》贞元 三九《唐故洪洲武宁县令房府君墓志记》,第 页
⑦《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⑧《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⑨《魏书》卷七二《房亮传》,第 页

彦谦痛本朝倾覆, 将斜率忠义, 潜谋匡辅。事不果而止。齐亡, 归于家”①, 同样也是家族忠君意识的影响使然。后来在隋朝统一后, 因为隋统治者的礼遇再次入仕于隋朝。对于仕宦他们忠而不呆, 眼界灵活, 这也是房氏家族在政治上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家族成员能够与时俱进, 深知“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
侍”的道理。处于社会稳定期, 家族成员还是尽心尽责为国为民的。如墓志《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 房基“扦城王室, 临危竭致命之诚 光辅帝宫, 居安尽忠贞之节”②。可以看出在仕宦取向上, 这个家族的意识是忠君没有错, 造反成罪人。皇帝可立废, 为官顺潮流。
惠政为民
为官造福百姓的例子在房氏家族成员的相关记载中不胜枚举。房豹“迁乐陵太守……郡治濒海, 水味多咸苦, 豹命凿一井, 遂得甘泉, 遐迩以为政化所致。豹罢归后, 井味复咸”③。不管水变咸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是不是房豹罢归所致,但把水变甜归为房豹的政化却可以说明房豹的政绩斐然。房景伯为清河太守的时
候,“郡民刘简虎曾失礼于景伯, 闻其临郡, 阖家逃亡。景伯督切属县捕擒之, 既属其子为西曹椽, 命喻山贼。贼以景伯不念旧恶, 一时俱下, 论者称之。旧守令六年为限, 限满将代, 郡民韩灵和等三百余人表诉乞留, 复加二载。”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表诉乞留无疑是对房景伯政绩的肯定。房恭蒸“迁德州司马, 在职岁余, 卢恺复奏恭爵政为天下之最。上甚异之, 复赐百段, 因谓诸州朝集使曰‘如房恭赘志存体国, 爱养我百姓, 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 岂联寡薄能致之乎联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己, 当令天下模范之, 卿等宜师教也。’上又曰 ‘房恭郭所在之处, 百姓视之如父母。联若置之而不赏, 上天宗庙其当责我。内外官人宜知我意。’于是下诏曰 ‘德州司马房恭爵出宰百里, 毗赞二藩, 善政能官,标映伦伍。班条按部, 实允金属, 委以方岳, 声实俱美。可使持节、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 ⑤赏赐, 升官皆因为政绩斐然。房彦谦“迁长葛令, 甚有惠化, 百姓号为慈父。仁寿, 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 察长吏能不, 以彦谦为天下第一, 超授都州司马。吏民号哭相谓曰 “房明府今去, 吾属何用生为 ”“慈父”的称号是对其秉公执法、兴利除弊、政绩斐然的肯定。这样的官吏怎能不受到百姓的尊重爱戴呢 “其后百姓思之, 立碑颂德。都州久无刺史, 州务皆归彦谦, 名有异政。”⑥百姓对他的尊重与思念已无需多言。

①《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②《汇编》永徽一二三《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③ 唐 李百药 《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中华书局, 年版,第 一 页
④《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⑤《隋书》卷七三《循吏》,第 页
⑥《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一 页

“世代为官”所得的“官学经验”为家族成员从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官准则对家族成员在历代政治运作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不衰之源
好学之风
士族与豪族的区别在于士族有着几代甚至几十代的文化传承, 而豪族则缺乏这种文化底蕴做基础。家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后代的勤奋好学, 这也是士族绵延下去的命脉。“房 景先, 字光胃, 幼孤贫, 无资从师, 其母自授《毛诗》、《曲礼》。十二,请其母曰 “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先也 请自求衣,然后就学。母哀其小,不许。苦请, 从之, 遂得一羊裘, 忻然自足, 昼则樵苏, 夜诵经史, 自是精勤,遂大通赡。”①贫困改变不了他的志向, 清贫之中仍怀有大志。即使在战乱频仍的年代, 仍坚持学习。小小年纪就怀有宏伟远大的抱负, 坚韧不拔的毅力, 奋发图强终成大器。“房 馆少好学, 风度沈整, 以荫补弘文生。”②后来房馆与众多的文人相交往。好学的家风影响到家族成员的交际圈, 正所谓“人以群分”, 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士人文化圈, 通过与不同士人的交流既促进了家族文化地位的提升, 又巩固了家族的政治地位。再者好学也是家族成员入仕的一个重要途径。如 “房亮, 字景高, 亮好学, 有节操。太和中, 尝秀才, 为奉朝请。”③正是好学之风让该家族不断发展壮大, 在中古政治、文化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教养子女
教养子女的经验、原则, 汇为文字也可称为家教、家训, 它是封建帝王及士夫阶层教育后代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家教在人生的成长历程中起着莫大的作用, 可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正邪、成败。“房 彦谦居家, 每子侄定省, 常为请说督勉之, 睿叠不倦。”督促子侄学习, 注重基础及习惯的培养。“所得傣禄,皆以周恤亲友, 家无余财, 车服器用, 务存素俭。自少及长, 一言一行, 未尝涉私, 虽致屡空, 怡然自得。常从容独笑, 顾谓其子玄龄曰 ‘人皆因禄富, 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 在于清白耳。”, ④在教子侄学习的同时还教他们做人、为官的道理。总结自己的经验, 传承家族的文化。房玄龄害怕孩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训,书为屏风, 令各取一具, 曰 ‘留意于此, 足以保躬矣 汉袁氏累叶忠节, 吾心所尚, 尔宜师之。”, ⑤只可惜他的后代没有对家训给予足够的重视, 玄龄尸骨未寒,便祸起萧墙, 家道败落。

①《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②《新唐书》卷一三九《房馆传》,第 页,
③《魏书》卷七二《房亮传》,第 页
④《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⑤《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页

可以看出房氏家族的家训主要是教育子女仁爱之风,好学之行,清廉之气等,其中十分注重教育子女读书做人。教孩子读书不仅是为了寻求仕宦之路, 更是要子弟们做有德行的人, 明确处事立身之本。也可看出家训是历代的经验总结, 如不遵从, 则可能祸起萧墙。
二 家学
文学
自西汉起, 房氏家族成员就开始奠定着文学素养。西汉房凤使得《谷梁春秋》中有房氏之学。南北朝时房灵建父子才学出众, 史载 “灵宾, 文藻不如兄灵建,而辨悟过之。灵建, 以才名见称。……虽漂流屯纪, 操尚卓然。”“灵建子宣明,亦以文学著称, 雅有父风。”①唐代房氏文学的突出成就在诗歌方面。唐代新兴士人多借用诗歌这种形式来尽情讴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情感与节操, 倾吐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之意与历史责任感, 外化着自己的仕宦情结。他们自己作诗,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交际圈。房氏家族成员亦是如此。在《全唐诗》中就收有很多房氏家族成员自己所作诗歌或者是家族成员友人为他们作的诗歌。其中关于房玄
龄的有 唐太宗李世民赐房玄龄诗《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皮日休《七爱诗并序 〓房杜二相国玄龄如晦》等 关于房馆的有 高适《送萧十八与房侍御迥还》、《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王维《房卢氏馆》, 孟浩然《现山饯房馆崔宗之》, 司空图《句 〓物望倾心久》, 储光义《同房宪部应旋》, 李硕《送纂毋三渴房给事》、《听董大弹胡茄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杜甫《悲陈陶》、《别房太尉墓》、《得房公池鹅》等 关于房孺复的有 顾况《酬房杭州》, 韦应物送房杭州》, 刘太真《顾十二况左迁过韦苏州房杭州韦睦州三使君皆有郡中燕集诗辞章高丽鄙夫之所仰慕顾生既至留连笑语因亦成篇以继三君子之风焉》等另外还有 许浑《寄房千里博士》 韩愈《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 房益《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 张光朝《荻塘西蒋赠房元垂》 严维《送房元直赴北京》房元阳《送薛大入洛》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房氏成员交往的文化圈中不乏名人才子, 亦可以说明房氏成员自己的文化修养或者是对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他们还为家族成员或是为同僚撰写墓志, 如 房由撰《大唐故永王府绿事参军卢府军墓志铭并序》②, 房寅撰《大唐故河南府祀水县尉拒鹿魏公墓志铭并序》③, 房次卿撰《唐故特进行虔王傅扶风县开国伯上柱国兼英武军右厢兵马使苏公墓
志铭并序》④等, 这也是文学修养的一个外在表现。

①《魏书 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一 页
②《汇编》天宝二五六《大唐故永王府禄事参军卢府军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③《汇编》元和 三《大唐故河南府祀水县尉矩鹿魏公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④《汇编》贞元 八六《特进行虔王傅扶风县开国伯上柱国兼英武军右厢兵马使苏公墓志铭》,第 页

史学
中古房氏家族在史学方面亦有不小的贡献, 关于房玄龄监修国史在宰相仕宦经历与历史贡献中已经提过, 这里不再赘述。家族成员中爱好史学, 又有史才者,如房景伯“涉猎经史”, 其弟房景远“好史传, 不为章句”①, 景先“昼则樵苏,夜诵经史, 自是精勤, 遂大通赡。”“时太常刘芳、侍中崔光当世儒宗, 欢其精博,
光遂奏兼著作佐郎, 修国史。”“侍中穆绍又启景先撰《世宗起居注》。”可以说撰《世宗起居注》是对房景先史才最高的认可。房延裕“虽夙涉朝位, 并非史才”②,却参与了《魏书》的编写。这与他父亲房景先出色的史才是脱不开关系的, 也从另一个方面对房景先的史才给予了肯定。
佛学
随着佛教的中国化, 房氏家族成员也逐渐接受佛教、信仰佛教, 并将其融入了家传文化之中, 三位宰相与佛学都有很深的关系。房玄龄主持佛经翻译, 也是首位参与佛经翻译的宰相, 从此拉开了宰相参与佛经翻译的序幕 房融流放到高州后寄情于佛门, 笔受佛经 房馆尊崇“浮屠法”③曾一度为僧, 与高僧相交往更是频繁, 且最终卒于间州僧舍。还有寄心于佛学的, 如 房有非“音肆知微, 方术得妙, 见存之能既备, 未来之业广施。分半产以助伽蓝, 尽一心而专顶礼”④。投身佛门, 尽心尽力。家族成员崇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舍身出家, 投身于佛教事业。如《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中记载 “禅师释名辩惠, 字严净, 俗姓房氏, 清河人也。……禅师九岁, 祖母榔哪郡君王氏莞, 百日齐, 度为沙弥尼, 荐以景福, 承尊命也。呜呼 ……十八受半戒, 廿受具戒。才三日, 于东都大安国寺通诵声闻戒经。圣言无遗, 清音如贯。释门称以敏识。”⑥此外家族的女子亦不乏崇佛者。但他们多数只是将佛教教义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运用于生活中, 成为家传文化的一部分。崇佛也多是通过此来调整心态, 对主体家传文化并无多大影响。
书法
房彦谦“善草隶, 人有得其尺犊者, 皆实玩之”⑥, 房夷吾亦是“心闲法令,手善书刀”⑦, 房玄龄“工草隶, 善属文”⑧, 可惜的是他们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儒、经学
①《北史》卷三九《房法寿传》,第 页
②《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第 页
③《新唐书》卷一三九《房馆传》,第 页
④《汇编》天宝一八二《大唐故高道不仕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⑤《续集》天宝一 三《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⑥《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⑦《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房夷吾墓志》,第 页
⑧《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页

有通过经学入仕的。早有房凤“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①, 再有“房晖远字崇儒, 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 明《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 兼善图纬。恒以教授为务, 远方负岌而从者, 动以千计。齐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 闻其名, 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 搜访儒俊, 晖远首应辟命,
授小学下士。隋文帝受禅, 迁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吏部尚书韦世康荐之, 迁太学博士。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 后复为太常博士, 未几耀为国子博士”②。不同朝代都被召为博士, 可见其儒名之盛。从房晖远的字崇儒,也可以看出他对儒家经典的推崇。材料中提到世传儒学, 说明家族累世与儒学都
颇有渊源。还有不少家族成员射猎经学, 如 房景先“作《五经疑问》百余篇,其言该典, 今行于时”③房彦诩“少游库序,涉历群言。起儒席之膏育, 通玄门之关键”④房彦谦“受学于博士尹琳, 手不释卷, 遂通涉五经”⑤房有非 “穷六经之奥, 探百氏之幽”⑥。传世的儒、经学基础让他们在科举兴盛的年代, 更有优势进入仕途, 入仕后, 这些基础对治国、处理政务方面亦有所帮助。
建筑
《旧唐书》中记载 房馆“善理廊宇, 颇著能名”,玄宗“又改温泉宫为华清宫, 于宫所立百司廊舍, 以馆雅有巧思, 令充使缮理”。⑦《新唐书》载 “时玄宗有逸志, 数巡幸, 广温泉为华清宫, 环宫所置百司区蜀。以馆资机算, 诏总经度骊山, 疏岩剔数, 为天子游观。”⑧房馆在这方面的才学是得到认可的。《方舆胜览》卷五四引宋王之望诗亦称其“经史园林心自巧”⑨。可惜“事未毕, 坐与李适之、韦坚等善, 贬宜春太守。”⑩但是由于房馆的经营, 使得温泉宫初具规模,第二年改为华清宫。

①《汉书》卷八 又《儒林》,第 页
②《北史》卷八二《儒林下》,第 页
③《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④《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房彦诩墓志》,第 一 页
⑤《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⑥《汇编》天宝一八二《大唐故高道不仕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⑦《旧唐书》卷一一一《房馆传》,第 页
⑧《新唐书》卷一三九《房馆传》,第 页
⑨ 宋 祝穆撰,祝沫增订 施和金点校 《方舆胜览》卷五四《成都府路 〓汉州》页
⑩ 日唐书》卷一一一《房馆传》,第 页
《方舆胜览》卷五四《成都府路 〓汉州》,第 页
《方舆胜览》卷五四《成都府路 〓汉州》,第 页中华书局, 年版 第

在汉州城西北角有官池, 房馆加以疏浚修治, 称西湖。《方舆胜览》载 “房公湖又名西湖。按壁记,房相上元初牧此邦。其时始凿湖。”““房馆, 为守, 开湖。川和房馆一生相交甚深的杜甫此后在汉州有《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一诗, 其中对房公西湖自注曰 “房馆刺汉州时所凿。”①《前舟小鹅儿》一诗中,自注 “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 官池即房公湖。”②这些可以证明房公西湖确实与房馆有关。房公西湖后来成为汉州游览胜景。文宗大和四年, 李德裕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游西湖, 有 汉川月夕游房太尉西湖》及《重题》二诗, 严公弼有《题汉州西湖》等。
中古房氏家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历代传承的立世之本、为官准则和不衰之源规范着房氏子孙的言行并指导着他们的人生之路, 同时也维系着房氏家族历经数百年而绵延不绝。另外文化与政治也相辅相成, 扩展了这一家族的影响。
三 家传文化的历史功用
、可以促进家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家传文化是一个家族的灵魂所在,它不仅可以影响家族成员的思想意识与思维方式, 指导他们的行为模式, 而且还有助于加强整个家族的凝聚力。”③如孝梯、礼让的思想可以帮助家族成员更好的处理、调节好各种关系。为人仁爱、为官清廉的礼法门风, 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和
组成部分, 其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目的自不必讳言。家族成员往往聚族而居, 人口众多, 关系复杂, 良好的文化教养可以保持家族的团结, 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于公于私这些文化都是值得肯定的。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时移事易, 世道沧桑。房氏家族历经三百多年, 对礼教、经学的注重, 使得很多人儒学造诣深厚, 信奉儒学治国的理论。这对振兴儒学, 保存儒家典籍具有积极意义。房氏家族最初形成的各种规范经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家族礼法门风, 即家传文化。决定这个家族历久不衰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当数其家传文化。寒门权要可以弄权, 也可以暴富, 却无法凭空创造出数百年的文化底蕴来。从这一方面来讲, 家传文化的作用远远超越了权势、经济等因素, 也可以说是其家族文化造就了这些因素的产生。士族具有的文化渊源传统, 对家族成员入仕也有相对优势。如房景伯一支, 虽然自幼家族贫困、无权,因为有家传文化的存在, 同样可以东山再起。文化的长处对于文化的延续, 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家学传统与封建礼法秩序, 伦理道德相一致, 也就与上层建筑统治国家所需的文化内涵相吻合, 这种一致性让其家族与政治密不可分, 两者互为表里, 水乳交融。受其熏陶的房氏家族成员参与政治, 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对联结国家与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而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

① 清 曹寅,彭定求等,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 《全唐诗》增订本 卷二二八《杜甫十三 》,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
②《全唐诗》增订本 卷二二八《杜甫 十三 》,第 一 页
③《中古世家清河崔氏研究》第 页

现实意义。房氏家族不少家风也是为后世所提倡的。如为官准则有利于改善吏治, 能够产生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象房漠、房豹、房彦谦等廉官良吏, 他们的所作所为, 小的方面提高了房氏家族的声誉 从大的方面来讲, 未尝不是改善了百姓际遇、巩固了唐政权, 于公于私都值得提倡。而且清廉在我们提倡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强调反腐倡廉的今天,“惠政”、“清廉”等精神, 实为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学习、去深思。好学的家风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尤为可贵,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是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必须要学习, 不断充电。所以房氏家族的家风仍有继承和发展的必要。
六、中古房氏家族的婚姻情况
在中国中世纪, 婚姻是衡量一个阶层社会地位最有效的坐标之一, 所以婚姻是研究房氏家族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更方便的说明中古房氏家族的婚姻情况, 参看附录中表 、表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与房氏家族联姻的姓氏分布还是比较广的, 现根据统计的表格对房氏家族的婚姻作简略分析如下
一 房氏家族的婚姻取向。中古的社会风尚是婚姻讲究门第郡望, 门当户对是等级社会里由阶层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选择, 是显示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表格中可以看到在这 例通婚材料中, 家族成员与来自“七姓”①通婚的例, 来自 “大族”②通婚的 例。具体讲, 与清河、博陵崔通婚的 例, 与赵郡李通婚的 例, 与范阳卢通婚的 例, 与汝南周通婚的 例, 与南阳张通婚的例, 与巨鹿魏通婚的 例。另外还有与当时的世家大族榔瘫王通婚的 例。其它与房氏家族联姻成员的家世背景则无法确定,但从现存资料来看多为官宦之家。
可以看出房氏家族在婚姻选择上亦同样重视门当户对。因为与大族通婚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反之则起相反的效果。一定社会等级的婚姻圈成为士族维持家族生存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出于政治目的考虑, 房氏家族在地方上威震一方, 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府中也占有量职位, 所以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 联
姻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在政界的关系更加紧密, 保全自身的可能性加强。在联姻对象上, 同其它世家大族一样重视门第, 其联姻对象依然比较重视对方社会地位与家族性质, 即与门第名望相当的族姓联姻。如 北魏时期崔元孙的妻子为房氏,房爱亲的妻子亦是“同郡崔元孙之女也”③。

①七姓 指高宗显庆四年“禁婚”诏所称之七姓十家 见《资治通鉴》卷 显庆四年十月条 分别是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君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荣阳郑氏七家
②大族 是从《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中 一 页中间的表格得来 三例分别为南阳张氏、巨鹿魏氏、汝南周

③《北史》卷九一《烈女传》,第 页

这样的婚姻当属大族之间的功利性婚姻。唐代甚至公开将此作为夸耀的资本。《大唐故通议大夫鄂州刺史上柱国卢府君夫人清河郡君墓志铭并序》①中记载 “夫人讳口, 字丽娘, 清河郡县人也。……夫人爵德柔嘉, 清鲍贤婉, 恭孝性与, 聪敏夙彰。孩提而天质端华, 既笋而韶荣秀举。吏部公清鉴素远, 器而闲之, 询于甲门, 择对而适。年十有五, 殡卢氏焉。长子华宗, 伉于高族, 宾敬穆于琴瑟, 妇德烂其盈门。辉耀六姻, 慰崇四教。”士族通过联姻, 以保持其传统的门第和望族, 有利于维护士族的社会地位, 古代男女双方的婚事多从“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 这就使得婚姻很大程度上受到双方家族关系的支配, 从而为相互联姻或为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婚姻的政治性是家族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为维系其社会地位, 政治联姻还是相当重要的。
二 与皇族的联姻。一共三例, 一娶两嫁。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为妻, 他的女儿也嫁与韩王为妃。可见唐太宗对房玄龄的宠爱程度。唐代山东士族看不起皇室的门第, 鄙视皇室的文化传统、家法门风。因为山东旧士族十分讲究礼法门风, 用儒家伦理道德来为人处事, 但李唐皇室仍保持着鲜卑军事贵族的某些遗风, 两者风俗格格不入。唐朝不少公主不修妇礼、豪奢浪费、骄纵不法、专横淫荡, 甚至还干预朝政, 弄得声名狼藉, 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房遗爱娶高阳公主为妻虽一时荣耀, 但高阳公主任性胡为, 不但让房遗爱人头不保, 也导致了这一支系的败落。房先忠的女儿嫁与章怀太子, 因为她的原因, 这一支系的仕宦品阶普遍较高。可以看出政治性婚姻的不稳定性, 这样的婚姻可能造成家族仕途的跌宕起伏。
三 婚姻形式。从这 方墓志中可以看出房氏家族婚姻形式以一夫一妻制为主, 仅房场与房孺复一夫两妻。房氏家族的女子有些多年守寡但无改嫁的例子出现, 可见这个家族深受传统道德的束缚。当前可以看到的资料中尚没有同姓结婚的情况出现。不过限于资料有限, 无法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 所以暂不予多讲。
四 女子文化素养对家族的影响。教育子女方面典型的当数清河房爱亲的妻子崔氏。“性严明, 有高节, 历览书传, 多所闻知。亲授子景伯、景光《九经》义, 学行修明, 并当世名士。景伯为清河太守, 每有疑狱, 常先请焉。”②崔氏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且重视孩子教育, 用心抚育孩子。景伯、景先兄弟的成功与他们母亲崔氏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在景伯入仕以后, 仍然重视崔氏的意见, 受益于崔氏的帮助, 可见崔氏文化修养的不凡, 可以说崔氏挽救了一个濒于败落的家庭。相较崔氏而言, 高阳公主的娇纵却败落了一个如日中天的家族。可以看出在婚姻中女子品行的重要性。

① 仁编》开元四九一《大唐故通议大夫鄂州刺史上柱国卢府君夫人清河郡君墓志铭并序》, 第 一页
②《北史》卷九一《烈女传》,第 页

在烙守贞操、教养儿子方面首推巨鹿魏溥妻的妻子房氏。“房氏婉顺高明, 幼有烈操。年十六而溥遇病且卒, ……及大敛, 房氏操刀割左耳, 投之棺中, 仍曰‘鬼神有知, 相期泉壤。’流血谤然, 助丧者咸皆哀惧。姑刘氏辍哭而谓曰 ‘新妇何至于此 ’房对曰 ‘新妇少年不幸, 实虑父母未量至情, 凯持此自誓耳。’闻知者莫不感枪。于时子缉生未十旬, 鞠育于后房之内, 未曾出门。遂终身不听丝竹, 不预座席。……训导一子, 有母仪法度。”①房氏的这种行为, 现在看来似乎是冒傻气的举动, 在当时却是深受赞扬的。尚在妙龄的她, 传统的伦理教育及家庭教育使她以此为荣。之后的生涯里又要赡养老人、训育孤幼, 生活之艰辛,精神之孤寂可想而知 真是凄楚无奈, 令人测然悲悯。从中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家族之中, 一直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准则与文化礼教。
七、中古房氏家族的经济情况
自东汉以来, 士族在政治上日占重要性, 累代官宦在地方上常是多世大族,品德、才貌、官宦, 一代代地累积着, 自然产生罗素所谓的传统权力, 又不论官宦以前或官宦以后, 每个大族常建立有庞大的经济后盾, 通常都以大地主的身份出现, 这是支持其门望的物质基础。”②中古房氏家族也是一个多世大族。这个家族的经济情况如何 下边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
一 经济来源
关于房氏家族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 傣禄、赏赐、家产继承。关于官员的傣禄问题, 这里不再赘述。赏赐也是其家族成员收入的一个主要部分。房法寿因功进爵,“法寿供给, 亚于安都等。以功赐爵壮武候, 加平远将军, 给以田宅、奴裨。”但因为他“性好酒, 爱施, 亲旧宾客三率同饥饱”, 结果“坎凛常不丰足”③。房彦谦“奉诏安抚泉、括等十州, 以衔命称旨, 赐物百段, 米百石, 衣一袭,奴掉七口”④。因为他这一支系累代为官, 所以“家有旧业, 资产素殷”。但房彦谦“所得傣禄, 皆以周恤亲友, 家无余财, 车服器用, 务存素俭”⑤。房恭彭“政为三辅之最, 上闻而嘉之, 赐物四百段, 恭爵以所得赐分给穷乏。未几, 复赐米三百石, 恭爵又以贩贫人”, 后皇帝又以“政为天下之最, 上甚异之, 复赐百段”⑥。好施的性格与房氏家族清廉、仁爱的家风有关, 他们的行为也体现对这一家风的继承与实施。太宗对房玄龄多有赏赐,而且每次的数量都很可观,“赐绢五千匹”、“赐实封千三百户”、“赐物一千五百段”, 到“高宗嗣位, 诏配享太宗庙庭”。

①《魏书》卷九二《烈女传》,第 一 页
②《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 一页
③《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④《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⑤《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 页
⑥《隋书》卷七三《循吏》,第 页

但因为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的原因, “停玄龄配享”①, 家族经济很受打击, 此后家族成员的经济来源就以干禄为主了。“历城房家园, 齐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杂树森辣, 泉石崇邃, 历中拔楔之胜也。”②宅第景色引人入胜, 可以看出家产的雄厚。多方墓志中都记载某某卒于或终于某某私第。如 《唐故朝请郎兴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中记载房孚“隐疾中于河南伏洛阳县归仁里之私第”③, 《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中记载房宝子“显庆五年九月廿日终于私第”④,《魏书》中记载 “崇吉奔还旧宅”⑤等, 这些私宅有可能是自上代继承来的, 也可能传给下一代, 对宅子的继承也是经济的一个来源。
二 经济实力
陈寅咯先生在其所撰《论李栖鹅自赵徙卫事》一文中指出 “吾国中古士人,其祖坟住宅及田产皆有连带关系。观李吉甫, 即后来代表山东士族之李党党魁李德裕之父所撰《元和郡县图志》, 详载其祖先之坟墓住宅所在, 是其例证。其书虽未述及李氏田产, 而田产当亦在其中, 此可以中古社会情势推度而知者。故其家非万不得己, 决无舍弃其祖莹旧宅并与莹宅有关之田产而他徙之理。此又可不待详论者也。”⑥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研究家族经济, 家族的墓葬地不可不谈。一般而, 女性成员出嫁后, 死后归葬于夫家的家族墓葬地, 因此这里只计算墓主为男性成员的墓葬地。
《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⑦中记载房基定于河南县平乐原。《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⑧中记载房宝子与妻王氏合葬于河南县平乐乡王村之东北一里半之原。 「编》麟德 三六 盖失 ⑨中记载房玄基殡于邝山之原河南县平乐乡之界。周故处士房君墓志铭 ⑩中记载房场葬于北邝山之原。《大周故将仕郎
房君之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房怀亮穿于龙首之原。《大周故贝州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房逸与夫人赵郡李氏合葬于邝山之原。

①《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杜如晦传》,第 一 页
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姐》卷一二 语资》,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社, 年版,第 页
③《汇编》开元三三一《唐故朝请郎兴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 ,

④ 仁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⑤《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⑥陈寅悟 《论李栖鸽自赵徙卫事》, 《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版,第 页
⑦《汇编》永徽一二三《大唐故翼城令饶阳男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⑧《汇编》龙朔 一八《唐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⑨《汇编 麟德。三六 盖失 ,第 一 页
⑩《汇编》长寿 二五《周故处士房君墓志铭》,第 页
《汇编》延载 七《大周故将仕郎房君之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汇编》圣历 二 《大周故贝州清河县尉柱国房府君墓志铭井序》,第 一 页上海古籍出版第 一

《唐故朝请郎行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①中记载房孚迁膺于邝山之平乐乡。《大唐故苑西面副监孝子房公墓志铭并序》②中记载惠琳与夫人汝南周氏衬葬于龙首原先莹。《唐河南府温县尉房君故夫人崔氏墓志铭并序》③中记载房君定于北邝山平阴之原。《唐故岐州司仓参军房公墓志铭》④中记载房宣定于洛阳邝山之原。《维大唐天宝十载岁次辛卯三月甲申朔十七日庚子清河郡房光庭墓志序》⑤中记载房光庭卜地于黄河南邝山北。《大唐故高道不仕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⑥中记载房有非葬于邝山。《唐故房府君夫人耿氏墓志铭并序》⑦中记载房君与夫人高阳耿氏合葬于邝山杜郭之东原。《唐故洪洲武宁县令房府君墓志记》⑧中记载房从会葬于伊阳县子平旧业北山之阳。《唐故舒州长史房君墓志铭并序》⑨中记载房众迁衬于北邝山先坟之近。《唐故朝议郎行东海郡缘事参军房府君吴夫人墓志铭并序》⑩中记载房承先与夫人天水吴氏迁衬于堰师县首阳乡之原。《房告墓志》”中记载房君老葬于清水原南郊山阳。《房彦诩墓志》’中记载房彦诩葬于历城之东原。《房夷吾墓志》‘中记载房夷吾迁定于千乘君墓次。《唐故朝散大夫行洪州都督府丰城县令上柱国公士谁郡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房诞以景龙元年岁次丁
未十月乙丑朔葬于邝山之原。《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中记载禅师释名辩惠, 字严净, 俗姓房氏迁座于城南毕原。在这 方唐代房氏家族男性成员的墓志有中, 葬于邝山的 方, 葬于平乐原的方, 葬于龙首原的 方, 葬于京兆的方, 还有房玄龄、房光敏陪葬昭陵。
总的看来, 房氏家族墓葬地大体不出河南、京兆一带。一般说来, 该家族墓葬地,往往也就意味着其周围一带便是该家族旧宅及与莹宅有关之田产的所在地, 这也反映出京兆、河南这两处基本是房氏家族活动的主要地区。

①《汇编》开元三三一《唐故朝请郎行黄州司法参军封救检校上阳内作判官房君墓志并序》,第 一页
②《汇编》开元三六六《大唐故苑西面副监孝子房公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③《汇编》开元三七一《唐河南府温县尉房君故夫人崔氏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④《汇编》开元五 五《唐故岐州司仓参军房公墓志铭》,第 页
⑤《汇编》天宝一七四《维大唐天宝十载岁次辛卯三月甲申朔十七日庚子清河郡房光庭墓志序》,第
一 页
⑥ 汇编 天宝一八二《大唐故高道不仕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⑦《汇编》天宝二一四 唐故房府君夫人耿氏墓志铭并序》,第 页
⑧《续集》贞元 三九《唐故洪洲武宁县令房府君墓志记》,第 页
⑨《续集》大历 三九《唐故舒州长史房君墓志铭并序》, 第 一 页
⑩《续集》天宝 七六《唐故朝议郎行东海郡缘事参军房府君吴夫人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周秦汉唐文化工程文献文献整理文库韩理洲辑校编年《全隋文补遗》卷三《房老墓志》,三秦出版社,
年版,第 一 页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房彦诩墓志》,第 一 页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房夷吾墓志》,第 页
《续集》景龙 二《唐故朝散大夫行洪州都督府丰城县令上柱国公士憔郡清河房府君墓志铭并序》,第

巧《续集》天宝一 三《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第 一 页

河南邝山、平乐原、龙首原是主要墓葬区, 可以说是风水宝地, 这样一来贵族之间相争必然会造成地
价的上涨, 葬于此处更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经济来源中还讲到对家族宅子的继承,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对中古房氏家族的经济实力予以肯定。
当然并非所有的支系经济条件都较为客观, 也有经济条件较差的。如 房景伯“家贫, 佣书自给, 养母甚”, 景先“幼孤贫, 无资从师, 其母自授《毛诗》、曲礼》年十二, 请其母曰 ‘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先也 请自求衣, 然后就学。’母哀其小, 不许。苦请, 从之, 遂得一羊裘, 忻然自足”①。知识领域的不懈追求,让他们在学有成就后都有能力来改善这种局面。从中也可以看出文化对于家族经济实力改进的重要性。

①《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第 页

小 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中古房氏家族有关正史及墓志资料的整理分析,纠正了《宰表》中的一些谬误, 填补了《宰表》中的一些不足, 全面展现了中古时期房氏家族的全貌。就仕宦来讲, 清河房发展较早, 汉晋时已初具规模。晋末, 家族成员抓住当时天下分崩的机遇, 迅速发展起来。南北朝时房氏家族起家于军功,成为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力量、第二流有数的阀阅, 家族成员出任各种文官和武职。河南房顺应历史的潮流在隋唐时期也发展壮大起来, 大大增加了房氏家族的成员人数。在隋唐时期将家族的政治地位及社会影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 家族的根基越来越扎实, 家族的文化气息也越来越浓厚, 房玄龄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相, 与历代的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只可惜后世没有很好的遵从家训、继承家传文化, 在科举为主要入仕途径的唐朝也没有更多的家族成员以此为入仕途径, 导致家族慢慢走向衰落。在婚姻方面, 政治性婚姻的取向对家族仕宦有利有弊, 具有不稳定性。而世代为官积淀的经济实力则是保证家族绵延的基石。总的来说, 虽然中古房氏家族仕宦人数及品阶都无法与世家大族相媲美, 但对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它在中古时期所起的作用来看, 这也是一个应当予以肯定的家族。
参考文献
一、典籍类
「 国语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 西汉 刘向 战国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东汉 班固 汉书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刘宋 范哗 后汉书山」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梁 萧子显 南齐书山」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北齐 魏收 魏书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姐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 唐 房玄龄 晋书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唐 韩愈 韩昌黎全集 北京 中国书店, 年版
创 唐 李百药 北齐书「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仁川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唐 李延寿 北史仁〕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仁 唐 李延寿 南史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唐 林宝撰 岑仲勉校证 郁贤皓, 陶敏整理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唐 魏征, 令狐德菜 隋书〔〕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唐 吴兢 贞观政要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 」后晋 刘响 旧唐书「」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宋 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仁〕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宋 王说著 周勋初校证 唐语林校证「〕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宋 郑樵 通志「〕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宋 祝穆撰, 祝沫增订 施和金点校 方舆胜览仁」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清 曹寅, 彭定求等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 全唐诗 增订本 「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清 董浩 全唐文「〕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清 徐松著 孟二冬补正 登科记考补正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版
「 」清 赵钱, 劳格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清 张澎著 徐兴海, 袁宪, 张天池校点 姓韵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二、论著类
」陈明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上海 学林出版社, 年版
〕陈寅烙 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方北辰 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 台北文津出版社, 工年

〕赖非 齐鲁碑刻墓志研究 」山东 齐鲁书社, 年版
「〕李永祥 贞观名相房玄龄「 山东 黄河出版社, 年版
」刘驰 六朝士族探析「〕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年版
「〕毛汉光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版
「〕宋树理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北京 金城出版社, 年版
〔〕夏炎 中古世家清河崔氏研究「」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年版
「 〕严耕望 唐仆尚垂郎表「〕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版
「 」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郁贤皓, 胡可先 唐九卿考「〕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版
「 郁贤皓 唐刺史考全编 〕安徽 安徽大学出版社, 年版
〕赵超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 中华书局, 年版
「 」周征松 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年版
三、碑刻类
「 清 陆增祥 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 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版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二辑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三辑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五辑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六辑 「二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七辑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八辑 「〕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周秦汉唐文化工程, 韩理洲辑校编年 全隋文补遗「〕陕西 三秦出版社,
年版
「〕周绍良, 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川 周绍良, 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四、论文类
「 陈迪宇 北魏时期北归士族研究「二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陈冠明 房馆行年考 〕杜甫研究学刊, , 一
「」陈冠明 房馆行年考 续 「〕杜甫研究学刊, , 一
「」邓小军 杜甫疏救房馆墨制放归哪州考 上 「〕杜甫研究学刊, ,

〕董克昌 论房杜 〕北方论丛, , 一
〕冯混 深谋远虑的房玄龄 〕史学月刊, ,
「〕胡戟 《贤相诀别明君 — 房玄龄与唐太宗》胡戟 胡戟文存 隋唐历史
卷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一
「〕雷虹 论房馆事件与杜甫从政的失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 , 一
仁〕李如莺 雄姿逸态 顾影骄嘶 — 杜甫 房兵曹胡马 赏析 名作欣赏,
, 一
〔 李炎 气慨豪纵 志在四方 — 也谈杜甫的 房兵曹胡马 「」玉溪师范
学院学报, , 一
「 李英祥, 尹春明 唐玄武门之变真相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
会科学版 , , 一 ,
〕牛致功 房、杜何以堪称“良相”「〕中国古代史论丛, , 一
】牛致功 “玄武门之变”与唐高祖让位析仁〕人文杂志, , 一
「 〕宋文桃 葵蕾倾太阳 翟契永不忘 — 论杜诗对房馆的看法「〕杜甫研究
学刊, , 一 ,
「巧」苏玉琼 房氏墓志考略「〕中原文物, , 一
「 王洪军 房玄龄家族谱系里籍考「〕齐鲁文化研究 总第二辑 , ,

」汪利锋 房国史考 天中学刊, ,
仁 王炎平 论房玄龄仁〕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版 , , 一
「 〕徐凤霞 唐代长孙家族研究「〕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殷道族,王化勇 房玄龄故里及生平事迹考略「〕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

「 〕余静 唐代河南元氏家族「皿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 」曾广开, 郭新和 杜甫疏救房馆辨 」周口师专学报, , 一
〕张克复 唐太宗、房玄龄重视档案和编史修志〔〕中国档案, ,

「 」张卫东 唐代荣阳郑氏个案研究「〕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 」章先文 “孜孜奉国,知无不为”— 略论房玄龄叮〕高等函授学报,
一 ,
「 」张幼辉, 孟梅 房彦诩墓志考「」中国历史文物, , 一
附 录
表 两汉至南北朝清河房仕宦情况一览表
人人名名 朝代代 仕宦情况况 史料来源源
房房凤凤 西汉汉 太史掌故, 县令都尉, 光禄大夫, 五五 《汉书》卷八八八
官官官官中郎将, 九江太守, 青州牧。。。
房房植植 东汉汉 光禄勋, 司空, 少府, 河南尹。。 《后汉书》卷七、卷卷
、——
房房阳阳 西晋晋 主簿簿 《晋书》卷五九九
房房暑暑 后凉、、 侍中, 左右长史, 尚书左承。。 《晋书》卷一二二、、
北北北凉凉凉 卷一二九九
房房元庆庆 北魏魏 历七郡太守, 建威府司马。。 《魏书》卷四三三
房房爱亲亲 北魏魏 龙骤将军军 同上上
房房法延延 北魏魏 憔郡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亮亮 北魏魏 奉朝请, 秘书郎, 员外散骑侍郎, 尚尚 《魏书》卷七二二
书书书书二千石郎中,济州中正,员外常侍,,,
济济济济北太守, 平原太守, 左将军, 汲郡郡郡
太太太太守, 前将军, 东荆州刺史, 平东将将将
军军军军, 沧州刺史, 光禄大夫, 安东将军,,,
赠赠赠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
房房论论 北魏魏 尚书郎, 本州中正, 赠抚军将军, 齐齐 同上上
州州州州刺史。。。
房房‘晚晚 北魏魏 广平王怀国常侍, 青州平东府中兵参参 同上上
军军军军, 宣威将军, 高阳太守, 广川太守,,,
镇镇镇镇远将军, 清河太守, 平东将军, 太太太
中中中中大夫, 赠征东将军、济州刺史。。。
房房法寿寿 北魏魏 宋武责中郎将,绥边将军,魏郡太守,, 《魏书》卷四三三
冀冀冀冀州刺史, 以功赐爵壮 庄 武侯,, 匕史》卷三九九
平平平平远将军, 赠平东将军、青州刺史、、 《全唐文补遗》第七七
溢溢溢溢敬侯。。 辑辑
房房崇吉吉 北魏魏 龙骤将军, 并州刺史。。 《魏书》卷四三三
房房灵献献 北魏魏 长史史 同上
房房灵民民 北魏魏 清河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思顺顺 北魏魏 济南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灵悦悦 北魏魏 平原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伯怜怜 北魏魏 广川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灵建建 北魏魏 州治中, 渤海太守。。 同上上
房房坚坚 北魏魏 秘书郎, 司空咨议, 齐州大中正, 淮淮 同上上阳阳阳阳太守, 立忠将军, 赠南青州刺史,,,
溢溢溢溢曰爵。。。
房房三益益 北魏魏 员外散骑侍郎, 太山太守, 充州左军军 同上上
府府府府司马, 左将军。。。
房房景伯伯 北魏魏 奉朝请, 司空祭酒, 给事中, 尚书仪仪 同上上
曹曹曹曹郎, 济州辅国长史, 清河太守, 太太太
尉尉尉尉中郎, 司徒咨议参军, 辅国将军,,,
司司司司空长史, 赠左将军、齐州刺史。。。
房房景先先 北魏魏 著作佐郎, 司徒祭酒, 员外郎, 步兵兵 同上上校校校校尉, 尚书郎, 齐州中正, 赠持节、、、
冠冠冠冠军将军、洛州刺史, 溢曰文景。。。
房房宣明明 北魏魏 中书博士,转议郎, 记室参军,太守。。 同上上
房房敬宝宝 北魏魏 奉朝请, 征北中兵参军, 北征统军,, 同上上
宁宁宁宁远将军。。。
房房敬道道 北魏魏 开府参军军 《北史》卷三九九
房房翼翼 北魏魏 袭爵壮 庄 武伯, 镇远将军, 宣威威 魏书》卷四三三将将将将军, 大城戍主, 青州太傅开府从事事 《北史》卷三九九
中中中中郎, 宋安太守。。。
房房景远远 北魏魏 齐州主簿簿 同上上
房房士隆隆 北魏、、 东清河太守守 同上上
东东东魏魏魏魏
房房士达达 北魏、、 济州左将军府仓曹参军, 骑兵参军,, 同上上
东东东魏魏 平原太守, 济南太守, 赠平东将军、、、
齐齐齐齐州刺史, 溢曰武。。。
房房伯祖祖 北魏、、 袭, 例降为伯, 齐郡内史, 从事中郎,, 同上上
东东东魏魏 平原相, 幽州辅国长史。。。
房房叔祖祖 北魏、、 以功赐爵魏昌子, 广陵王国郎中令,, 同上
东东东魏魏 长广、东莱二郡太守, 龙攘将军, 中中中
散散散散大夫, 安东将军, 呈仔州刺史。。。
房房幼憨憨 北魏、、 安丰、新蔡二郡太守守 同上上
东东东魏魏魏魏
房房叔玉玉 东魏魏 高阳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伯玉玉 东魏、、 长史, 游击将军。。 同上上
南南南朝齐齐齐齐
房房思安安 东魏魏 赐爵西安子, 建威将军, 北平太守,, 同上上
大大大大司马司马, 齐州武昌王府司马, 步步步
兵兵兵兵校尉, 直图将军, 中统军, 东魏郡郡郡
太太太太守, 宁朔将军, 改爵清河子。。。
房房幼安安 东魏魏 高密太守守 同上上
房房柬柬 东魏魏 光禄大夫夫 《魏书》卷七二二
房房超超 东魏魏 司徒录事参军, 济州大中正。。 同上上
房房昭昭 东魏魏 淮州膘骑大将军府长史史 同上上
房房祖渊渊 东魏魏 羽林监, 赠安东将军、济州刺史。。 《魏书》卷四三三
房房祖皓皓 东魏魏 长水校尉, 赠抚东将军、充州刺史。。 同上上
房房士素素东魏魏 太尉咨议参军军 同上上
房房士章章 东魏魏 尚书郎郎 同上上
房房文烈烈 东魏魏 尚书三公郎中中 同上上
房房延枯枯 东魏魏 太子家令、通直常侍。。 《北齐书》卷三七七
《《《《《北史》卷八一一
房房豹豹 北齐齐 开府参军, 行台郎中, 乐陵太守。。 《北齐书》卷四六六
房房熊熊 北齐齐 州主簿, 行清河、广川二郡守。。 《隋书》卷六六六
表 两汉至南北朝河南房仕宦情况一览表
人人名名 朝代代 仕宦情况况 史料来源源
房房漠漠北齐齐 昌平太守, 代郡太守, 太宁太守,, 《北史》卷五五五经经经经略, 大行台左丛, 徐州刺史, 侍侍侍
中中中中, 吏部尚书, 加卫大将军, 大压
相相相相左长史, 晋州刺史, 加膘骑大将将将
军军军军, 赠司空, 溢曰文惠。。。
房房毓毓 北齐齐 中外府司马, 都督, 大使, 经略。。 同上上
房房钦钦 北齐齐 行台, 经略。。 同上上
房房子远远 东魏魏 开府参军军 《北史》卷五三三
房房庆庆 北周周 交、询、长、显、恒五州刺史史 《汇编》龙朔 一八八
房房恭蒸蒸 齐、隋隋 平恩令, 济阴太守, 新丰令, 泽、、 同上上
德德德德二州司马, 海州刺史。。。
表 两汉至南北朝无法考证是哪房的房氏家族成员仕宦情况一览表
人人名名 朝代代 仕宦情况况 史料来源源
房房杖杖 北魏魏 北镇将将 《魏书》卷五五
房房天乐乐 北魏魏 长史史 《魏书》卷六一一
房房绍兴兴 北朝朝 王国常侍侍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卷
北北北齐齐齐齐
房房超超 北齐齐 黎阳郡守守 《隋书》卷二五五
房房晖远远 北齐、、 博士, 太常博士, 大学博士, 国子博博 《隋书》卷七五五北北北周、、 士, 赠员外散骑常侍。。。
唐唐唐唐唐唐
房房子弼弼 北齐齐 中从事事 《北齐书》卷十四四
房房长瑜瑜 南朝朝 青州治中, 青州中从事。。 《南史》卷三二二
齐齐齐齐齐齐
房房法乘乘 南朝朝 始兴太守, 膘骑中兵, 佐中郎将。。 《南齐书》卷五八八
宋宋宋宋宋宋
房房僧寄寄 南朝朝 竟陵太守, 饶骑将军, 赠益州刺史。。 《南齐书》卷四九九
齐齐齐齐齐齐
房房季文文 南朝朝 录事事 《南齐书》卷五八八
宋宋宋宋宋宋
房房叔安安 南朝朝 玄邀长史, 宁蜀太守。。 《南齐书 卷二七七
宋宋宋宋宋 《资治通鉴》卷一三五五
房房世贵贵 南朝朝 仪同同 《南史》卷八十十
梁梁梁
上仪同
大都督, 大将军, 太子太师, 缺 、
陶、长、恒四州刺史, 平阳公。
直图将军, 豫章郡守, 安政公。
《隋书》卷六十
《汇编》永徽一二三
《汇编》永徽一二三
表 隋唐清河房仕宦情况一览表
人人名名 朝代代 仕宦情况况 史料来源源
房房献献 齐、隋隋 隋朝议大夫, 襄州襄阳县令。。 《汇编》开元三三一一
《《《《《续编》景龙 二二
房房泰①① 隋隋 隋朝议郎, 青州录事参军。。 《汇编》开元三三一一
《《《《《续集》景龙 二二
房房山基基 隋隋 考功郎中中 《旧唐书》卷五三三
房房宣宣 隋隋 郑州荣阳县垂垂 《汇编》圣历 二
房房恭恭 隋隋 定州司马马 同上上
房房子旷旷 隋隋 常州别驾驾 《汇编》开元五 五五
房房彦云云 隋、唐唐 泰州别驾驾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辑
房房彦诩诩 隋、唐唐 州主簿,千承县令,殿中侍御史,,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辑
千千千千乘、益都二郡刺史。。。
房房彦谦谦 隋、唐唐 主簿, 齐州治中, 若马州司马, 径径 《隋书》卷六六六
阳阳阳阳宰, 承奉郎, 监察御史, 秦州州 《续集》天宝 七六六
总总总总管录事参军, 长葛令, 赠徐州州州
都都都都督、临淄县公, 溢曰定。。。
房房基基 隋、唐唐 宣议郎, 右卫仓曹,袭封饶阳男,, 《汇编》永徽一二三三普普普普州司仓, 乐陵令, 万寿令, 翼翼翼
城城城城令。。。
房房遗直直 唐唐 银青光禄大夫, 汁州刺史, 瞩州州 《新唐书》卷八三三
①房献和房泰的官职有可能是颠倒的,参看世系表清河房房献一支
刺刺刺刺史, 礼部尚书, 春州铜陵尉。。 《唐刺史考全编》卷五五
五五五五五五
房房遗爱爱 唐唐 散骑常侍,房州刺史,附马都尉。。 《资治通鉴》卷第一九九
九九九九九九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
九九九九九七七
房房遗义义 唐唐 皇太子舍人, 谷州刺史。。 「编》天宝 七六六
房房承先先 唐唐 东海郡录事参军军 汇编》天宝 七六六
《《《《《登科记考补正》卷四四
房房策策 唐唐 文林郎郎 《续集》景龙 二二
《《《《《汇编》长寿 二五五
房房诞诞 唐唐 丰城县令, 轻车都尉, 宣德郎,, 汇编》开元三三一一
沧沧沧沧州胡苏县承, 袁州萍乡县令,, 《续集》景龙 二二
朝朝朝朝议郎, 黄州司马, 柱国, 上柱柱 《登科记考补正》卷四四
国国国国。。。
房房孚孚 唐唐 诩卫, 朝请郎, 黄州司法参军,, 《续集》景龙 二二
上上上上阳宫判官。。 《汇编》开元三三一一
房房宪宪 唐唐 营缮监、甄官署令。。 汇编》延载 七七
房房丰丰 唐唐 都台主事事 《汇编》延载 七七
房房怀亮亮 唐唐 将仕郎郎 《汇编》延载 七七
房房逸逸 唐唐 扬州海陵县尉, 贝州清河县尉。。 《汇编 圣历 二
房房玄之之 唐唐 文林郎郎 同上上
房房玄则则 唐唐 左金吾卫、诩卫卫 同上上
房房案案 唐唐 建州司户参军军 《汇编》开元三六六六
房房士丰丰 唐唐 将作垂垂 同上上
房房亮亮 唐唐 吏部选选 同上上
房房惠琳琳 唐唐 主簿, 蜀州清城县尉, 长宁公主主 同上上府府府府大农, 延州延水县令, 汾州灵灵灵
石石石石县令, 苑西面副监。。。
房房润润 唐唐 荣王府功曹曹 《汇编》天宝 五三三
房房兴昌昌 唐唐 长沙郡长沙县令令 《续集》大历 三九
《汇编》
《续集》
二三九
《续集》大历 三九
唐一唐房广耀
房众
房正则 唐
朝州朝阳县令
高平郡固府左果毅, 河南金谷府
折冲, 赐紫金鱼袋, 舒州长史。
尚书考功, 吏部二员外。
房颖叔 唐
周地官郎中, 天官侍郎, 相州刺
史, 尚书吏部侍郎。
房光庭 唐
考功员外郎, 尚书郎, 慈州刺史,
恒州刺史。
《汇编》开元四九一
《汇编》开元四九一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
《拿「编》大和 二一
《唐刺史考全编》卷八
房仁裕 …唐
《汇编》开元五 五
《续集》天宝一 三
《唐九卿考》卷四
房先质 唐
《汇编》开元五 五
《续集》天宝一 三
房先忠 唐
陕州刺史, 扬州都督府长史, 口
口娜、坊、秦、陕五州诸军事口
口口史, 得 纫七字 七州诸军
事口州都督, 左领军将军, 左领
军大将军, 麟 磷 州刺史, 使
持节泽道口, 皇金紫光禄大夫,
卫尉卿,赠兵部尚书、清河忠公。
皇银青光禄大夫, 冀州刺史, 胶
东成公, 赠充州都督。
银青光禄大夫, 宋州刺史, 赠左
金吾卫大将军。
千牛洛州参军, 补武卫仓曹, 尚
乘直长, 岐州司仓。
皇朝太子文学
《汇编》景云 二
《汇编》开元五 五
监刑御史, 滁州刺史, 容管经略
使。
房凝 呈区州刺史
房千里 唐 高州刺史
《续集》天宝一 三
《旧唐书》卷八七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
二五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
九三
《唐刺史考全编》卷二

唐一唐一唐宣一温一济房一房一房
表 隋唐河南房仕宦情况一览表
人人名名 朝代代 仕宦情况况 史料来源源
房房兆兆 隋隋 行军总管, 柱国, 大将军, 莱、、 《汇编》麟德 三六六
徐徐徐徐二州刺史, 梁、幽、夏、朔等等 汇编 龙朔 一八八
州州州州总管, 金紫光禄大夫, 平高郡郡郡
公公公公。。。
房房叔叔 唐唐 皇朝前齐右一府膘骑将军军 「编》龙朔 一八八
房房玄基基 唐唐 东宫千牛, 左诩勋二府校尉, 右右 「编》麟德 三六六
卫卫卫卫勋一府校尉, 仓部郎中。。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辑
房房玄静静 唐唐 尚书膳部郎中,, 《汇编》长庆 一一一
资资资资、简、径、瞩四州刺史。。 《韩昌黎全集》卷二五五
房房耽耽 唐唐 京兆府同官令, 孩州司马。。 《汇编》长庆 一一一
《《《《《韩昌黎全集》卷二五五
房房垂垂 唐唐 河南府告成令令 「编》长庆 一一一
房房挺挺 唐唐 京兆少尹, 左庶子, 常州刺史,, 《汇编》长庆 一一一爵爵爵爵清河男。。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
三三三三三八八
房房壕壕 唐唐 皇兵部郎中中 《续集》贞元 三九九
房房宪商商 唐唐 皇淄州邹平县尉尉 《续集》贞元 三九九
房房从会会 唐唐 右清道率府兵曹, 郑州荣泽县主主 《续集》贞元 三九九
簿簿簿簿, 陆浑县尉, 武宁县尉。。。
房房馄馄 唐唐 刑部郎中中 《汇编》开成 四
房房式雍雍 唐唐 汉州司马马 《汇编》开成 四
房房峦峦 唐唐 都水使者者 《韩愈集》卷二五五
房房宗堰堰 唐唐 吏部侍郎, 御史中压, 膳部员外外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题
郎郎郎郎。。 名考》卷三三
房房孺复复 唐唐 杭州牧, 杭州刺史, 连州司马,,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辰辰辰辰州刺史, 容州刺史, 容管经略略 四一、卷一七八八
使使使使。。。
房房启启 唐唐 万年县令, 容管经略招讨使, 桂桂 《韩愈集》卷二七
管观察使, 同州澄城巫, 刑部员
外郎, 虞部员外, 太仆少卿, 虔
州长史。
陕歌观察使兼御史中压, 河南
尹, 宣州刺史, 宣款池观察使,
采石军使, 给事中, 幽州、成德、
义武宣慰使, 忠州刺史, 吏部郎
中, 赠左散骑常侍。
考功郎中, 谏议大夫。
《唐九卿考》卷六
《唐会要》卷三九
《唐语林校证》卷一
《唐刺史考全编》卷五
、卷二二五
左司员外郎, 判官。
施州刺史
光禄卿, 度支员外郎。
《全唐文》第五册
《全唐文》第六册
旧唐书》卷一二四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
七六
《唐九卿考》卷三
唐一唐一唐一唐
式一密一说一武一署房一房一房一房一房
表 隋唐无法考证是哪房的房氏家族成员仕宦情况一览表
人人名名 朝代代 仕宦情况况 史料来源源
房房彦藻藻 隋、唐唐 长史史 《隋书》卷七十十
房房翔翔 隋、唐唐 右卫将军, 礼部尚书, 崇国公, 皇皇 《汇编》永徽一二三三
朝朝朝朝朗、浙二州刺史, 饶阳男。。。
房房当树树 隋、唐唐 刺史史 《唐九卿考》附编编
房房晃晃 隋、唐唐 相州刺史史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
房房饯齐齐 唐唐 少府府 《全唐文》第三册册
房房由 白 唐唐 评事事 《登科记考补正》卷十十
房房克让让 唐唐 刺史史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
房房寅寅 唐唐 夕巳水县尉尉 《全唐文补遗》第三辑辑
房房见书书 唐唐 原州都督府彭阳府左果毅子婿婿 《全唐文补遗》第三辑辑
房房士彦彦 唐唐 吉州刺史史 《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一
、—
房房茂长长 唐唐 商州刺史史 《唐刺史考全编》卷二二
四四
房房光敏敏 唐唐 卫尉卿 陪葬昭陵 唐九卿考》卷四四
房房光义义 唐唐 宣威将军, 上柱国, 太中大夫, 光光 《唐九卿考》卷三三
禄禄禄禄卿。。。
房房涣涣 唐唐 兴州刺史史 唐刺史考全编》卷二二
七七
房房翰翰 唐唐 朝请郎, 六合县令。。 《全唐文》第四册册
房房自厚厚 唐唐 朝官御史史 《全唐文》第五册册
房房思晦晦 唐唐 长安令令 《全唐文》第六册册
房房齐金金 唐唐 殷城令令 《全唐文》第六册册
房房仁宝宝 唐唐 右散骑常侍, 检校礼部尚书。。 《全唐文》第九册册
房房殷殷 唐唐 长芦县令, 侍御史。。 《全唐文》第九册册
注 ①人物朝代划分以其主要仕宦时间为主。
②不能考证其世系的房氏家族成员, 考虑到其有仕宦经历, 为了尽可能展示中古房氏家族的全貌, 故单
独列出。
③史料来源项多处记载取其全者, 有的墓志史书可互补, 则一并列出。
④文中统计表是在大量检索《汉书》、《魏书》、《北史》、《隋书》、《唐书》
后列出, 但因古史的非完全客观性和手工统计之落后, 故虽欲穷尽而不能,
等正史资料及墓志有关记载之
因此表中所列只可作概数参考。
⑤表格中有的字后边加有圆括号, 圆括号内的字为它书中记载的, 不同的书记载不同, 至于哪本书记载
是正确的则无从考证, 所以这里一并列出。
表 房氏男子与他族女子通婚表
男男方方 女方方 史料来源源
房房爱亲亲 崔氏氏 《魏书》卷九二二
房房宝子子 王氏氏 「编》龙朔 一八八
房房场场 前婚姚氏, 后聘陈宗宗 《汇编》长寿 二五五
房房逸逸 赵郡李氏氏 「编》圣历 二
房房惠琳琳 汝南周氏氏 《汇编》开元三六六六
房房君君 博陵崔氏氏 《汇编》开元三七一一
房房孚孚 南阳张氏氏 《汇编》开元三三一一
房房府君君 高阳耿氏氏 《汇编》天宝二一四四
房房从会会 李氏氏 《续集》贞元 三九九
房房承先先 天水吴氏氏 《续集》天宝 七六六
房房老老 朱商商 《全隋文补遗》卷三三
房房彦诩诩 范阳卢氏氏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辑
房房润润 范阳张氏氏 「编》天宝 五三三
房房先质质 王郎研汪氏氏 《续集》天宝一 三三
房房遗爱爱 高阳公主主 《旧唐书》卷六六六
房房从会会 李氏氏 《续集》贞元 三九九
房房武武 郑氏氏 《韩昌黎全集》卷二四四
房房乘乘 卢氏氏 《旧唐书》卷一一一一
房房孺复复 郑氏, 崔氏氏 《旧唐书》卷一一一一
表 房氏女子与他族男子通婚表
女女方方 男方方 史料来源源
房房氏氏 崔僧渊渊 《魏书》卷二四四
房房氏氏 崔元孙孙 《魏书》卷六六六
房房氏氏 崔怀慎慎 《南史》卷七三三
房房氏氏 崔宗伯伯 《魏书》卷六九九
房房氏氏 封伯达达 《北史》卷二四四
房房氏氏 崔景叔叔 《南齐书》卷五八
常常山房氏氏 巨鹿魏溥溥 《魏书》卷九二二
河河南房敬敬 王师正正 《汇编》长庆 一一一
房房氏氏 陈谏谏 「编》开成 四
常常山房氏氏 陈泰泰 《汇编》神龙 四三三
房房氏氏 章怀太子子 《汇编》景云 二
房房氏氏 员府君君 《汇编》元和 九六六
房房氏氏 范阳卢昂昂 《汇编》大和 二一一
房房氏氏 周范范 《汇编》开元三一二二
房房丽娘娘 卢府君君 《汇编》开元四九一一
房房氏氏 博陵崔氏氏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辑
房房氏氏 宋叔康康 《全唐文》第八册册
房房氏氏 韩王妃妃 《旧唐书》卷六六
致 谢
这篇论文从开题、资料查询到最后定稿, 都离不开杜文玉杜先生精心指导和
大力支持。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 杜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
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对我产生重要影响, 让我明白对待工作踏实认真
的重要性 杜先生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让
我对人生需要去不懈努力进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杜先生开朗的个性、
慈祥的笑容和宽容的态度对我的人生生活态度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所指引。师恩
深似海, 今生永不忘 今年杜先生的身体状况欠佳, 他对工作的严谨、对学生的
负责与对自己身体的忽视, 形成鲜明的对比 衷心的祝愿杜先生身体早日康复、
精神愉快、笑容常在
三年中, 王双怀王先生在学习方面也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贾二
强教授、胡戟教授、薛平拴教授、拜根兴教授等诸位先生都直接或间接的给了我
很大帮助, 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儒雅的人格魅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人生的楷
模 可以说研究生的三年是平凡中又寓意深远的三年, 在此向给我以难忘教诲的
各位尊敬师长致以深切的谢意
另外,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我研究生三年得以充
实的度过
感谢三年来对我生活及学习给予关心和帮助的同门、朋友们, 你们是我一生
的财富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及亲人对我生活的关怀及学业的支持, 他们的无私奉献令
我今生难忘
房 春 艳
年 月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房春艳 唐代宰相与佛经翻译〔〕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一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永栋
发帖
29
房星
6443
威望
15
贡献值
15
交易币
212
辈分排序
广继永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3-21
,你有原文么/
可以发给我么/
fangyongdong@139.com
十分感谢
离线房志东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发帖
2594
房星
47486438
威望
219087
贡献值
1296
交易币
1367723648
辈分排序
没搞清楚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3-22
这么好的文献,!看起来比较累!
醑陶浓亦淡,◆国器堂◆◆粤康公祠◆
飘然枕志闲。◇清河衍庆◇祖德流芳◇
农庄天虽早,
宾主远东山。
http://bbs.fang.org.cn:81/?u=11
离线房道国
与时俱进!

发帖
361
房星
66263
威望
149
贡献值
108
交易币
1749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4-17
感谢你上传此论文。房春艳的论文写的较有水平,看来是下了大功夫,祝贺!最好把房春艳的联系方式标明,以便性学术交流。
房道国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4-17
   《中古房氏家族研究》是同宗房春艳的硕士论文,网上只见题目及简介,难寻原文。该文是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谢**女士(网名:爆走金鱼,善写宫廷情感言情小说。著有:《清河芙蓉 》、《追梦京华》、《红尘尽处》等,此前,曾给我提供过有关房仁裕支系的资料。)传给我的,由于格式原因,出现了许多乱码,我虽作了一些处理,但仍有乱码现象。
   房春燕(1981-),女,山西临汾人,安康学院政史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已发表的有关房姓的文章:《中古房氏家族研究》、《中古房氏家族仕宦情况初探》。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肖磊
发帖
65
房星
42957
威望
239
贡献值
230
交易币
1771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4-29
   看来我又晚了一步,我刚在源流、辈份集板块把这篇论文发上去,就发现原来明毓 兄比我早了N多步哦,当时找这篇论文让我也费了老大劲,最后还是通过学校内部找到了!有需要的宗亲可以去源流、辈份集板块下载原始的文件,PDF格式的,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4-29
回 5楼(房肖磊) 的帖子
不晚。能找到原文,很好,可以校正许多因上传出现的错误,肖磊辛苦。我已经下载。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