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来源: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aa4f9de0690c66c0176e43f0642890904b708ed50ed1735a325a7ba6fe623510738398213e46e85e5c9da16b2d2a5a75f6c4d5ce0bc0bb902a259525316d1f855c11d21fabc04d20d620e71bb3e946b9&p=c449c71b80934eae5cf5c7710852&user=baidu16岁我去闯美国
作者:房蔚
市场价: ¥26 元
博库价:¥元
折扣:折
立即节省:¥ 元
ISBN:9787534642722
出版社:江苏少儿
2008-06-01 第1版
2008-06-01 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开
页 数:251页
类 别: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在美国这一年生活的随笔集。作者在美国这一年:创建中国文化俱乐部;参加美国东海岸年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康涅狄格数学竞赛第一名;成为美国学校数学联盟的一员;接受当地报纸的专访;为来访的中国教育部代表团当翻译;2007年学期末,获得学校的学生荣誉奖;在AYA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游历,用文学和镜头记录看到、听到的美国。
--------------------------------------------------------------------------------
作者简介
房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2006-2007年度参加AYA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在美国当了一年的“学生使者”。这一年,她成了美国家庭的孩子;这一年,她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讯息;这一年,她独闯美国记录下所见所感的点滴……
2008年4月,房蔚先后被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六所美国知名大学录取。9月,她成为波士顿大学2012届学生中的一员。
--------------------------------------------------------------------------------
目录
我要去美国
向左走,向右走
那段忙碌的等待
来自美国的传真
倒计时了
踏上美国的土地
你好!纽约
美国家庭的新成员
从8句到118句
感受“9·11”
“鬼怪”来了——我的第一个万圣节
耶鲁记忆
当一回疯狂“保姆”
平凡的一天
选举州议员
“我们”少了什么
感恩节de饺子
舞会惊艳
活着、笑和爱
圣诞节不浪漫
iPod,你拥有了吗
一场音乐剧
我是一名击剑手
美国精神——生而为赢
感受华盛顿
划船——勇敢着的选择
发生在校园的枪击案
遭遇SAT Subiect Test
香喷喷de AP物理考试
费城故事
我的中国文化俱乐部
海岛上de考试
纽约之旅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期待飞翔
离别
美好记忆
附录
爸爸的信(一)
爸爸的信(二)
爸爸的信(三)
给美国家庭的感谢信
我也要当“学生使者”
--------------------------------------------------------------------------------
导语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2006-2007年度参加了AYA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在美国当了一年的“学生使者”。这一年,她成了美国家庭的孩子;这一年,她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讯息;这一年,她记录下独闯美国所见所感的点滴……
--------------------------------------------------------------------------------
前言
充满期待的面孔,勇敢的笑容。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们虽然因为时差的原因看起来有些疲惫,但走入AYA总部时都很兴奋。他们来美国已经三天了,已经完成了必需的行前培训,今天与我们这些美国家庭会面。在未来的十个月,我们将在一个家庭中亲密相处。
我和丈夫结婚很晚,于是我们从中国湖北省领养了一个女孩:Lian。我总是在为Lian寻找一个成长楷模:一个掌握汉语和英语、努力进取的中国女孩。我认为,对Lian来说,通过一个青少年的眼睛了解当代的中国一定会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而事实的确如此。
我一直在想,房蔚的父母多么有勇气啊!把他们唯一的女儿送到遥远的美国,住进陌生人的家庭,接受美国高中的教育。可正因为他们的勇气,我们才有了一个与中国孩子这样亲密接触、交流的机会。
AYA交换学生项目一般是这样的流程,有意加入的美国家庭在AYA的网站上填写一份表格,随后AYA的工作人员会上门家访,通过资格审查之后,美国家庭就会接到相应学生的简历。房蔚的个人简历上那美丽的照片和动人的文章深深打动了我。这个16岁的姑娘已经拥有了一种“世界眼光”,她希望建立自己的传媒公司,通过自己的公司,把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增进互相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我立刻被她吸引住了,因为我在大学学的专业就是传媒,曾在华盛顿从事多年文化传媒工作,现在虽然是一个家庭主妇,但依旧在一些地方报纸和广播电台兼职。于是,我选择了她。
我带着Lian,开车横穿康涅狄格州去与房蔚(Katie)见面,在这两小时旅途中我一直处于紧张和兴奋之中,因为房蔚将是我们家里第一个青少年,而她又是一个来自异国的孩子。可以说,房蔚和我简直一见如故。她表现出惊人的放松,她特别爱笑,天性好奇而且适应能力很强。很快,房蔚的英文名字被我从Katie改成了Kate。
房蔚的“欢迎仪式”实在谈不上隆重——因为我们赶上了车流量高峰期。一路上Lian也不停地大哭大叫。当时我想,房蔚也许会爬出车子寻找一个安静的美国家庭,但她很平静地面对这一切……
事实上,在此后的相处中,房蔚的坚强、自控力、专注常常令我折服。我在房蔚的房间里放了一台电视,因为我认为她也许会喜欢看看美国的流行文化、新闻、天气预报,或者在她想家的时候看看CCTV英语频道……但我又怕她沉溺于美国过于丰富的电视节目。可房蔚极少打开电视,除了用手提电脑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多次,我半夜醒来,发现房蔚还在学习英语,做单词训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认真的态度,她的数学、物理成绩才那样优异。我想,她的到来使得她所在中学的数学队在比赛中的排名提高了不少。
房蔚的适应能力很强,我常常担心康州缺少路灯和城市噪音的街道、夜晚猫头鹰的呜叫、不远处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会不会使她感到不舒服,她却适应得很好。房蔚刚来的几个星期,我每天早晨起床给她准备早餐并且看着她坐上校车。后来她说她可以毫不费力地自己做早餐,带上午餐及时地坐上校车。Lian还小,总是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不愿意有人跟她“分享”妈妈。这对在国内同样备受父母宠爱的房蔚来说是个难题,但她也总是冷静地面对。
我们鼓励房蔚多多尝试体育运动,她很勇敢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她学会了击剑、划船。这些对她的体能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但她都很好地坚持下来了。
每年10月31号是万圣节,这一天许多美国人会把自己打扮得很怪异,开派对庆祝。舞会对于美国青少年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帮房蔚挑选了一件万圣节礼服,看着她为第一次参加舞会作准备。当房蔚穿着漂亮的裙子、涂上指甲油、画上眼影的时候,我几乎认不出眼前这个迷人的姑娘了。我开车把她送到舞会的地点,心里却在想,会不会有男生喜欢上我们的房蔚,她的同学们是好孩子吗?房蔚的父母同意女儿和他们在一起吗……
看着房蔚在我们面前成长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房蔚很勇敢地尝试了几乎所有我们放在她面前的美国食品。而且,我可以很骄傲地说,今后无论她去哪里上大学,都可以很熟练地给烤饼翻面、制作比萨饼、调制味道上乘的通心粉酱汁。这些技能将会使她和其他美国大学生一样轻松地在餐馆谋得兼职的机会,当然也可以在朋友面前得意地露一手。
作为Lian的姐姐兼中文教师,一开始,房蔚很不好意思给Lian读那些英文的图画书,但在她的交流生活接近尾声的时候,她可以准确而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其实我希望Lian同样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跟房蔚学习中文。但是Lian在学会“熊猫”这个中文单词后就决定不再学习中文了。
房蔚为Lian手工制作了一套汉语学习卡,每一张卡上写一个中文词语,有常用名词、日期、数字……卡片的另一面是图释。还有拼音和相应的英文解释。房蔚离开美国后的那个星期,Lian把所有的卡片都拿了出来,仿佛下决心要学好她自己的母语。她和我们一样珍惜这些手工制作的卡片,当我们播放中文磁带时,都会思念Lian曾经的私人中文教师——房蔚。
我希望更多的美国人把自己的家门打开,欢迎来自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交流学生住在他们家里。我们也期待房蔚到美国来上大学,因为在康州,永远有她的家。
--------------------------------------------------------------------------------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美国的中学生一般都会有一个临时工作。通过这种工作,他们不仅能赚一点零花钱,而且今后申请读大学时也能用得上,因为这是进美国大学必修的一门“功课”。
为完成这门“功课”,一般学生会选择到小店当售货员,有的到饭店做服务生,或是到厨房里洗盘子……当babv-sitter(保姆)。几乎是所有“打工者”的第一份工作。处在同一个社区的,或是认识的人家,甚至是自家的小孩,一个电话,你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这个工作简单,无年龄限制,总的来说就是大的管小的。工钱不需要交税,不需要营业执照,时间不长,也许是一个晚上,也许是几个小时。
今天我就体验了一次baby-sitter,第一次做这个工作就做得近乎疯狂。
下午美国妈妈说,她要和美国爸爸一起去一个教堂看话剧,我和小妹妹Lian自然就被留在家里了。我知道,以Lian的个性,马上就会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哭。因为她才3岁,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妈妈,平时只要妈妈一出门,她就死抱着妈妈不放。所以,接下来的一幕是:爸爸妈妈夺门而出,我使劲地把妹妹按在房间里,然后爸爸立刻关上门,他们跳上车,逃离!
我松了一口气,岂知妹妹立刻冲过去趴在门上,大声哭喊,企图打开大门,我抵在门上,她竟然用力想推开我。我立刻火冒三丈:什么,你这丫头才三岁,我都快是个成年人了,你竟敢这么不尊重我!可是这小丫头的鬼哭狼嚎和歇斯底里弄得我没辙,只好站在一边。在美国管小孩可不像中国那样可以连吼带叫,拍桌子砸板凳,吓唬孩子。美国很讲究人权,再小的孩子如果你伤害他都会被告上法庭。美国父母都很尊重孩子,哪怕他只有一岁。比如,妈妈做晚饭前问大家晚上想吃什么,再小的孩子都会被问到,是好主意就会被接受。
为了安抚哭闹的Lian,我决定给她倒一杯热巧克力,然后给她讲故事。没想到,就在我转身倒水的时候,Lian夺门而出,连鞋子都不穿,围着她的红色小披风,流着鼻涕,大喊:“爸爸!妈妈!”直往马路上跑。
从她跑出门的那一刻起,我这个“保姆”也跟着走上了疯狂路线。我穿着拖鞋跟在她后面,也大喊:“外面很冷,我们待在家里,回来!”她继续往前跑,根本不理会我的喊叫。好,好,你跑,我回去了,要知道现在外面的温度接近零度了。
我刚转身离开,妹妹立刻跑回来抓住我的手,大喊要找爸爸妈妈。然后我想,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能倔成啥样。我说:“行啊,我们要先回去把鞋子穿好,然后去找爸爸妈妈。”她欣然说好。
我上楼拿了外套,迅速找到钥匙,穿上鞋子,带上手机,往门口一看:这小家伙竟然比我动作还快,已经自己穿好鞋子,站在门边等我了。我锁好门,立刻往外走,妹妹马上抓着我的手,我们就这样踏上“寻亲”之路。我心想:真是发疯了!我当然没想要去找什么爸爸妈妈,因为我知道等这小孩冷静下来自然要回家的。
突然,她说:“等一下,Kate。”
“嗯?”
“有个东西粘在你的鞋子上。”然后,她弯下腰,把我鞋子上的东西拿掉。呵呵,小丫头还挺会关心人。
我牵着妹妹的手就这么跑在高速公路上,夕阳把最后的温暖留给我们,天越来越黑,越来越冷,妹妹的红色小披风让我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小丫头本来长得就可怜,再这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起来就像真的没了爸爸妈妈。我们就这么走着,她嘴里一直念着爸爸妈妈。我们两个看起来一定特别辛酸,两个找妈妈的孩子。
不知道走了多远,不知道走了多久,来往汽车里的司机都对我们侧目而视,甚至有一位阿姨停下来说:“这很危险,我送你们回家。”
“谢谢!谢谢!”
我觉得Lian的手很凉了,她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一把把她抱在怀里,说:“我们回家吧。”她朝我点点头。
我成功了,回家!
路上她还在不停地问我:“爸爸妈妈在哪里?”
“他们可能已经到家了。”我说。然后妹妹开始拉着我一路小跑。我知道爸爸妈妈还有半小时才到家,这种善意的欺骗会不会伤害她?我心里觉得很抱歉。
天很黑,风很大,我俩不小心摔了一跤,但是她居然没有哭,爬起来就往前跑。到家了,妹妹兴冲冲地爬上台阶,我打开门,她立刻大喊:“妈妈!妈妈!”没有回答。她又四肢并用爬上二楼,继续大喊:“妈妈!妈妈在哪里?”她回过头来问我,“妈妈呢?”小眼睛眨巴眨巴的,鼻子一抽一抽,眼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哭闹又要上演了。
我一看手表,说:“是啊,爸爸妈妈是不是躲在什么地方和我们玩捉迷藏呢?我们来把他们找出来吧。”Lian一下子兴奋起来,她开始和我一起“寻找”爸爸妈妈。
不一会儿,Lian玩累了,我立刻跑到房间里,打开电视机,把音量开大。儿童频道一向都是又唱又跳,吵吵闹闹。五彩的画面和跳跃的音符很快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妹妹就搬了她的小凳子,认认真真地坐在电视机前了。
又过了一会儿,门开了,爸爸妈妈终于回到了家。啊,我松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这次保姆工作。
今天我算是体验到美国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了。但是这种生活在中国大陆注定不会广泛出现,首先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会遇到哥哥姐姐来照顾弟弟妹妹的问题。中国的父母也几乎不会把自家的孩子交给未成年人看管,而我们这些未成年人也往往忙于考试,有谁会花两三个小时来帮别人看孩子?
对于今天的工作表现我真是挺满意。对付疯狂的小孩,我的办法很有“创意”。只是在马路上狂奔有生命危险,万万不可模仿。
P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