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的母亲赵氏,原籍甘肃静宁县。在母亲六岁时,于右任的外婆不幸被饥饿夺去了生命,丢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于右任的母亲,另一个则是他的舅舅。那时,穷困潦倒的外公无力安葬外婆,只好把炕上的一条破席拿下来将外婆的尸体一卷,就草草地掩埋在村后的山坳里。
自从外婆去世后,赵家的生活更加困难。忠厚老实的外公听说陕西一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那里的人生活得很好。为了谋求一条生路,外公便带着女儿和儿子去闯关中。
临行前的一天,外公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他们母亲的坟前,烧了点纸钱,还让两个孩子在他们妈妈的坟前磕了头,就此告别了死去的亲人后,便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带上一点行李,沿途乞讨。好不容易来到宁夏后,艰难地翻过六盘山,右任的外公实在挑不动了,于是丢掉了担子,手牵着女儿,背上背着儿子,继续慢慢地向前走。父子三人在一个月光朦胧的晚上来到陕甘交界的长武县的崇山之中,女儿的脚肿得像水桶,实在走不动了,他们的父亲只好停下来,一家人露宿在山沟里。
当孩子们睡着后,右任的外公心事重重地望着两个孩子,一直在考虑明天怎么赶路,自己的身体经过长途跋涉后,已十分虚弱,连一个孩子都背不动,怎么再能背得起两个孩子?不走,全家人只有在这里等死。在这无奈之际,他忍痛留下睡梦中的女儿,带着儿子流着眼泪走了。
当女儿黎明醒来,不见了父亲和弟弟,便在丛林深谷里边哭边喊着爹爹。这时,突然来了五六个牵着骡马跑运输的穷脚夫,他们一见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便将她扶上了骡马,还将自己带的干粮给她吃了,就带着她继续向陕西进发,大约走了10来里路,脚夫看见前面有个人背上背着娃娃,正踉踉跄跄地朝前走,坐在骡马上的赵氏老远便一眼认出了是她爹,惊喜地叫道:"爹爹--爹爹--。"当她的父亲回头一看,见是自己的女儿时,急忙上前抱住了她,眼泪刷刷直流。在这群好心脚夫的帮助下,来到了陕西三原。听脚夫们说,三原是好地段,于右任的外公就在三原落脚了。
在三原,于右任的外公靠给地主家帮工,或到南山搬运木炭挣几个钱,把一双儿女慢慢拉扯大了。转眼女儿长到了20岁,经媒人撮合,赵氏嫁给了在三原县城一家铺子里当伙计的于新一二。
于右任的父亲于新三有兄弟二人,哥哥叫于宝铭。新三幼年时,由于关中连年饥荒,家中生活日渐贫寒。为了谋生,小新三只读了两年私塾后,就随哥哥宝铭到四川,在顺庆一家当铺当学徒,恰好当铺的掌柜马芰洲是明代学者马溪田的同族,受其影响,家中开有书坊,专门刻印先代遗书。他见于新三聪明好学,又识得不少字,于是让他当了一个助理刻书。就这样,于新三白天在当铺里工作,晚上便到书坊里常常忙到深更半夜,借此机会,他一边刻书,一边也学到不少知识。
1879年4月11日,小右任在三原县城东的一间小屋里出世不久后的一天,赵氏便丢下小右任,告别人寰,临死前,赵氏叫来了嫂嫂房氏,把儿子托付给他,并吩咐说:"嫂嫂,我走了,这娃就把给你,等新三回来时,你把儿子交给他。"说完,赵氏便闭上了眼睛,右任的母亲死时只有23岁。
懂事后的右任,常常听伯母讲述自己母亲的悲惨故事,多次流下辛酸的泪水。母亲的不幸,使他开始意识到是那个时代制造的,由此产生了对满清王朝的不满情绪,从而萌发了要改造这个社会的理想。
伯母的选择
此后,房氏带着于右任回到了娘家杨府村,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娘家人的支持,抚养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于右任7岁那年,房氏与家中的几个兄长商量,送右任上学读书,可村子里又没有学堂,要到十多里以外的城里去。
房氏深感读书对孩子的前途是多么重要,切不可耽误,一定要想个办法,无论如何要尽快送右任上学。她找来了大哥说:"哥哥,咱们村里孩子不少了,为啥不办个学堂?总不能叫杨府村的孩子们一辈子放羊吧!"
"谁不想在村子里办个学堂,可办学堂既没有房子,又没有教书的先生啊!"
"把村头的马王庙收拾一下,把学校设在那里不很好吗?"房氏说。
哥哥觉得妹妹的主意很好,与村里人一商量,大家亲自动手,把马王庙修缮了一下,还在里面筑了几个土台,再放上木块,便是桌子。至于老师,让有孩子上学的人家,出钱请了一个姓第五的先生任教。房氏见自己又在娘家,长期打扰兄长,而今右任上学读书,再不好意思向他们要钱了,就将自己陪嫁的首饰换成了铜钱,交了学费。就这样,小右任每天由伯母房氏牵着上学,要是雨雪天气,房氏干脆背着侄儿上学。小右任天性聪明,学习又非常刻苦,在学校很受第五先生的喜爱,第五先生也格外用心教他。
小右任8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月光照在麦场上,房家老少都围坐在一起聊天,这时坐在伯母怀里的右任问起身边的大舅:"舅,我问你一件事?"
"啥事?"大舅不解地问。
"第五先生教我们读完了百家姓,为啥咱泾阳县的县官姓爱西(新)觉罗,在百家姓里没有呢?"
大舅告诉他说:"泾阳县的县官是满洲人,不是汉人,和我们不是一个民族,当然他的姓在百家姓中就找不到啊!
"满洲人为什么跑到咱中原来做官?"于右任问。
"2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被满人打败了,他们就占据了中原,因而统治了天下!"
对于清人灭明这段历史小右任并不知道,但他从大舅的话中明白了一件事,"我们的先人被别人打败"了,这是民族的不幸,从而在他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种朦胧的民族意识。
于右任在乡间已读了四年书。伯母房氏虽然没读过书,但她知道"名师出高徒"的道理,要侄儿有长进,有前途,必须求得名师的指教,于是她到处打听,听说三原东关有一位叫毛班香的先生远近闻名,她便拿出自己纺纱织布攒的几个钱,还从娘家的舅舅们那里弄了些钱,带着侄儿右任又回到了三原东关,将他送到毛先生的私塾里。在这里,于右任学习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还学习近体诗。毛班香的父亲毛汉诗善长草书,于右任还跟着毛汉诗学习了草书技法。在毛汉诗的影响下,十一二:岁的于右任就对中国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右任进毛家私塾后,房氏对右任的功课一直要求很严。每天放学后,房氏要亲自检查右任的作业,看看上面老师是打的"√"还是"×",一发现了"X",就要问问右任,为什么:不会做,并叮嘱他对不会做的题目要请教老师,直到会做为止。房氏还要问仳寿堂捌蟹企手谴的什么诅了佣没有。有时还到学校里去拜访毛先生,了解右任的学习情况。当她得知右任聪明,在学校成绩很好时,又怕他不肯再努力,于是每晚都要陪伴右任读书到三更时分,方才让他人睡。
当房氏发现右任有时读书不勤奋时,就向他讲述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以此帮助他改正错误,并激励他发愤读书。于右任在毛家私塾读了9年书。在这里的9年,是他日后成为诗人、书法家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不过,这也归功于他的伯母房氏的正确选择。日后进入政界的于右任,一直深深地铭记着他的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