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绥总兵官房能
总兵在职(1465-1470)
1465年,明朝成化元年,正统(1436~1449)以后﹐边境战事时起﹐总兵官逐渐成为常设武职官员。其挂印称将军者。延绥,军镇名。明九边之一,是重点关卡之一
出自《王复,字初阳》
成化元年1465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进尚书。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及卒,从子锡请袭百户。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遂止。
明朝建立后﹐从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见都司卫所)。遇有征伐﹐则任命将领担任总兵官﹐调卫所军﹐由其统率﹐战事结束后﹐交回所佩将印﹐军队各回卫所。故总兵官属临时差遣﹐无品级﹐无定员﹐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正统(1436~1449)以后﹐边境战事时起﹐总兵官逐渐成为常设武职官员。其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前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辽东曰征虏前将军﹐宣府曰镇朔将军﹐甘肃曰平羌将军﹐宁夏曰征西将军﹐交趾曰副将军﹐延绥曰镇西将军。但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攒运淮安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年间(1426~1435),又设山西﹑陕西两总兵﹔嘉靖年间(1522~1566)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两总兵为四﹐改设福建﹑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增设浙江总兵﹔万历年间 (1573~1619)又增设于临洮﹑山海﹔天启年间(1621~1627)﹐增设登莱﹔至崇祯时益纷不可纪。总兵所统之军称正兵﹐与副总兵分领之奇兵﹑游击分领之游兵﹑参将分领之援兵配合作战。明初至明中叶﹐文武并重﹐总兵官颇有权势。但明末以文制武﹐重文官﹐轻武职﹐总兵官地位显著下降。
成化元年(1465)三月刘通、石龙、冯子龙等于房县大石厂立黄旗起义,拥众数十万。成化年庚寅(1470),毛里孩犯延绥,总兵官房能败之。
(房小保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