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玉伦,男,79岁,1958年参加工作,时任江苏省徐州市铁路列车段列车员,他在工作中勤恳务实,深得单位工友及领导的好评,为响应国家号召,征得父母同意后,
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与配偶李玉贞(80岁)育有三子一女。
80年代初,中越边境战火纷飞,房玉伦毅然决然把两个儿子送往军营,彰显了一位普通父亲送子参军、保家卫国为民的情怀及责任担当。长子房绍通高中毕业后,支持其子报名入伍,并严格要求儿子在部队的大熔炉中要勤奋学习、刻苦训练,争取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当心存志高、牢记父辈嘱托的房绍通走进军营的时候,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军事技能,入伍第二年就考入大连陆军学校,其他子女也以大哥为榜样,相继考入不同大学,走上各自的岗位,成家立业,为社会服务。长子房绍通退役专业后就职于中国联通郯城分公司,次子房绍广退役于徐州市消防支队,三子房绍强毕业于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就职于郯城县红十字会,小女房淑彩毕业于临沂卫校,就职于红花镇第二卫生院。
自幼受父母的影响,房玉伦一家一直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严格要求家庭所有
成员,做事先做人,做人要有家国责任和担当。他的言传身教,其子女们受益匪浅、孙辈们也受益良多。每当节假日,全家人聚在一起时,他乐于听孙辈们汇报工作学习情况,生怕他们做的不够好。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决不能浪费粮食、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房玉伦老人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子孙们也洗耳恭听,谨记老人的谆谆教导。每当过节过年,一家子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这种和谐、快乐、美满的家庭氛围,如同春风春雨一般,养育着儿女的成长成才,这就是家风家训最好的传承。
如今,耄耋之年的房玉伦始终坚持治家初心,教育子孙们要始终对党要有感恩之心,对组织要有敬畏之心,对事业要有责任之心,对纪律要有警戒之心,把本职工作干好,就是对社会、对父辈以及身边人最好的回报。谈到儿孙是否孝顺。房玉伦说:“百善孝为先。在我看来,父辈不求吃好穿好,只要子女间和睦,妯娌间融洽,孙辈们都能踏实做人,勤恳做事,这就是对长辈的孝顺,对家的担当,对社会的担当。”这就是房玉伦老人对家风家训的传承故事。
(房树超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