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
宗亲发上图片
表示很疑惑,为何碑文上没有相关房家人的信息?
襄城县这个村子之所以被称为襄城名村,和历史名臣——唐朝宰相
房玄龄有关。房玄龄和此村有何渊源?这要从此村的出处说起。
房玄龄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重臣,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据记载,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名乔,今山东
淄博人。其父
房彦谦,隋时官至同隶刺史。房玄龄从小聪颖,长于书法,18岁中进士,隋末曾任顯城尉。
隋炀帝末,各地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不满隋朝腐朽的房玄龄,感到隋的统治即将覆灭,就通过各种关系选择合适的地方隐居下来,等待机会辅佐名君。最后,房玄龄选择了襄城此村,因为这里地处交通要道,又离隋的陪都洛阳较近,全国各地人都经此地集散,便于打听各种利于自己的消息。
后来,房玄龄得知李渊得势,其儿子李世民是个求贤若渴之人,就主动去渭北军营里求见李世民。二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李世民就任房玄龄为幕僚,协助策划军机要事。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房玄龄任秦王府记事参军,逐渐成了秦王的亲信和得力助手。玄武门之变,他也是参与者,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一起并功第一,赐梁国公爵位。李世民即位后,任房玄龄为中书令,630年为左仆射,行宰相之职。由于他博览群书,且文采出众,擅书法之草隶,被授文学馆学士,还是唐初十八学士之一。
相传房玄龄受封时,襄城县此村还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村名,他随意说了一个村名“xx村”,李世民随口说道:“怎么是xx村,乃房村也!”意指此村名应改称“房村”。
房玄龄急忙叩头谢恩,这是给自己所住过的村子多么大的荣耀呀!此事过后,房玄龄赶忙把消息传与村里,从此,原来的村子就改称为房村。襄城许多人都知道,“房村没有姓房的”,原因就在其上。
又因房玄龄推荐了杜如晦这个贤德之人,房村又称“推贤里”。2000年12月,房村人请贾国志编写出版的《房村村史》,记房村之前的村名为“崔贤里”。村子以前没有志,导致村里人把“推贤里”谐音后误传又误写。公元648年,房玄龄去世,谥文昭,陪葬
昭陵。其后人因房玄龄曾居房村,特建墓冢,以示纪念。
襄城名村——房村是襄城县西北25里的一个村子,属襄城县王洛镇,紧邻郏县,离郏县冢头镇约10里。
由于房玄龄,房村后来在襄城、禹州、郏县周边成了一个名村,附属地为后陈,顿疙瘩以及东店。
民国二十五年的《重修襄城县志》第600页中曾记:“宋范镇墓志铭。墓在城
西北四十里,房村西北”。又记:“苏东坡志其墓,有云:‘葬汝之襄城县汝安乡推贤里’”。这是关于“推贤里”最早的文献记载,依逻辑,可认为“推贤里”之前已经有村名无疑。而范镇墓在村子哪个位置呢?历经社会变革,房玄龄和杜如晦名声大,墓址才勉强保存,何况范镇墓,就更无人知晓了。
下图:房玄龄墓址。
杜如晦是房玄龄推荐的,且和房玄龄同谋国政,房玄龄为李世民出主意甚多,又有杜如晦分析决断,史称“房谋杜断”。房玄龄与杜如晦关系亲密,二人曾相约:“生则同朝,死则相望”。
民国二十五年的《重修襄城县志》曾记:“唐,房玄龄墓。杜如晦墓。在城西北二十里房村东,见冢记。俗传房玄龄为本县房村人,村东数武,有冢墓在焉。当时论政,房谋杜断,二公相资。生则同朝,死则相望。今村北半里许,有杜如晦冢在焉”。不过,县志又言:“按史,玄龄从葬昭陵,襄宁有墓耶?记误。”
县志所说的“记误”也不太对,因为古人有衣冠冢,还有疑冢,它们都有不同的用意。衣冠冢是纪念的性质,而疑冢是古人防破坏之用。所以房村有二人墓冢不为错误。况且现在,依县志所记地点,确实有古墓遗址,只不过,遗址按现在的位置已经在村里了,而不是村外。
笔者曾问寻当地人,确定所谓的房玄龄墓地地下有巨石,但已被盗过,应该是衣冠冢。相传,有门三间,门前立石狮瑞兽,院内有香亭,重檐歇山顶,玲珑别致。正殿高10余米,面阔进度各三间,出檐深远,角铃悬空,华丽壮观,屋内供房玄龄像。而杜如晦墓,也有遗址,在河的对岸,也就是现在的后陈村,且墓地也是村里的一部分了,原来墓地上有什么,下面是什么,已无人知晓。
令人遗憾的是,两个人的
墓碑都没有找到,所谓“冢记”更难寻求。但两个人的墓地确实是隔河而望,和记载的“死则相望”一致。抛开现在的地理因素,不难看出,二墓地和古桥距离相当。我们实在佩服古人建墓时,为二人永远“相望”真的煞费了苦心。
【作者简介】应军,网名“首山望汝”,许昌市襄城县人,农民。爱好文史,数十年来挖掘整理史料200多篇,被政协襄城县文史委员会特聘为文史研究员,2017年当选襄城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