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周国名,子爵,即今河南遂平县。
房子山
在山东昌乐县,产煤。
房子县
战国时赵邑,《史记赵世家》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后汉书光武纪》更始二年,光武击正定、元氏、防子,皆下之,《注》「防,与房同,古字通用,」汉置县,北齐移高邑县于此,故城在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隋移置,唐改名临城,寻复曰房子,五代唐复曰临城,故城在今河北省临城县西南。
房山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北,《后汉帝纪》元和三年,幸赵,祠房山灵寿,《元和志》「一名王母山,汉武帝于山上立祠,今王母观是也,」亦曰西山,五代梁贞明中,王熔盛饰馆宇于西山,每往游辄经旬月,即此,北京房山县之大房山,亦称房山,县以此名。
在湖北房县西三十里,《元和志》山西南有石室似房,因名。
房山县
汉侯国,后汉省,故治在今山东潍县西南五里。
古嘉阳城,隋置房山县,唐改曰平山,即今河北省平山县治。
本汉良乡县,五代唐时徙废,金改置万宁县,又更名奉先,元改曰房山,明因之,清属顺天府,今属北京市尹,县境西北多山,富产煤,产于山南者曰南山煤,以长沟峪为中心,产于山北者曰北山煤,以南北窖为中心,有周厂铁路由周口店通车厂,又有钢索铁路通长沟峪,东与京汉铁路之周口店支路相衔接,为南山煤之出口地,县北有高线铁路,由索里西通东西北三安子及佛子庄,东与京汉铁路之索里支线相衔接,为北山煤之出口地。
房山铁路
即京汉铁路之周口店支线。
房公湖
在四川广汉县治西南,唐房管为刺史时所凿,筑亭其上,杜甫、李德裕皆有诗,宋熙宁中秦垦为田,今废塞,《方舆胜览》又名西湖。
房州
汉末置房陵郡,治房陵县,三国魏改曰新城,即今湖北房县,隋置房州,改曰房陵郡,治竹山,即今湖北竹山县,寻废,唐复置房州,改曰房陵郡,寻复曰房州,宋曰房州房陵郡,治房陵,明省房陵入州,改州为房县。
房村口
在福建建瓯县南六十里,当房村溪水入建溪之口,自建瓯而下者,至此为水陆会集之道,帝山临溪,据险而守,足为保障,旧有巡司驻此,又南平县北有下房村口,与此夹境相值。
房村街
在福建建瓯县南六十里,旧有巡司驻此。
房村溪
在福建建瓯县西南,发源于石山,东南流至县南六埂里房村口入建溪。
房身堡
在辽宁省辽阳县东滋河北岸,烟台煤矿所在,南满铁路支线自烟台站达此。
房身镇
在河北省建平县西南三十里,道通建昌县。
房底下
在陕西澄城县,产煤,已开。
房渊
在河北省献县北三十里,《寰宇记》「九州记,乐寿县有房渊,其渊一日再减,不失其度,」此水久淤。
房县
春秋时麋国防渚地,战国属楚,汉置防陵县,后汉改为房陵,北周改曰光迁,唐复曰房陵,元省入房州,明降州为房县,清属湖北郧阳府,今属湖北襄阳道。
汉置,晋省,清一统志谓在辽水西滨海之地,当在今辽宁省盘山县境。
房寨
在山东馆陶县西南,接河北省广平县界,为二县交通要道,又通河北省大名,一名房儿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