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历史大事记(明清部分)
嘉靖四十二年(1563)
正月,朝廷批准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三个都的地域置普宁县。
嘉靖四十三年(1564)
三月,总兵俞大猷统官兵6万,与入侵的2万名倭寇于戎水神山沟(今军埠)展开血战。此役杀死和俘倭寇1100多名。
嘉靖四十四年(1565)
普宁首任知县赵钺到任,县衙暂寄于潮阳县贵屿民舍。
万历三年(1575)
知县刘钝于厚屿(今洪阳)营建城垣。
万历十年(1582)
苦宁县洋乌、戎水两都划归潮阳县辖。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冬,知县阮以临主修《普宁县志略》,无刻印,今存抄本。是年,阮以临在县城东郊筑新堰,堤上植柳,后人称为阮堤。
崇祯十六年(1643)
十二月,朱晚、张十一等数百人占领普宁城郊村寨,知县朱统鎙率兵出战,朱统鎙战死,官兵退入城固守。
顺治五年(1648)
黄鼎集结贵山都后山村李芳等众夜袭普宁城,清首任知县周一元逃跑。黄鼎等占据普宁城3年。
顺治十二年(1655)
九月九日,郑成功部将苏茂、林文灿串兵抵普宁,将城垣拆除,并拆卸官署、学宫的瓦木运往揭阳城固防。
顺治十四年(1657)
泗竹埔村塾师吕东阳倡建陂沟水陂,办13乡引水工程。
康熙十三年(1674)
四月二十二日,潮州镇总兵刘进忠反清,派部将刘斌占据普宁城。先后委颜国祥、穆登醴为普宁知县,至康熙十六年六月,刘进忠降清,普宁城复归清廷统治。
康熙二十六年(1687)
八月,东华屿寨总陈振仙、陈振玉在洪山顶古寺聚众举事,知县汪溶日请潮州府兵镇压,寺被毁。
是年,知县汪镕日主修《普宁县志》,出木刻本,今佚。
雍正十年(1732)
六月,广东巡抚杨文乾奉旨批文,将潮阳县戎水都170村、贵山都西半部93村、洋乌都尾段45村划归普宁县辖。
乾隆七年(1742)
知县萧麟趾倡建培风塔。
乾隆十年(1745)
知县萧麟趾重修《普宁县志》,分10卷,84目。今存1934年再版铅印本。
嘉庆十七年(1812)
七月十六日,窖尾村庄阿亲以白莲救名义于铁山聚众举事,白布大旗书“顺天王”三字,后庄阿亲为清军所杀。
道光三十年(1850)
十月十九日.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林则徐抱病奉旨往广西赴任,行次普宁,二十二日在普宁城文昌阁病逝。
咸丰四年(1854)
三月,大长陇村陈娘康于石港山聚集农民万余人起事。二十二日农军攻潮阳县城西门,四月二日攻城西南。十四日于潮阳县大布乡同清兵开战,杀死惠州协副将膺保、舵浦巡检司巡检章坤,潮州知府吴均败入潮阳城。五月十二日,农军攻克惠来县城,杀知县汤廷英、游击辛鼎甲。六月,协助许阿梅农军围攻普宁县城。
五月,北山村许阿梅为首聚集农民万余人起事。农军于六月十六日和二十二日至七月十五日两次围攻普宁县城,十一月在大坝圩打败潮州知府蒋立言官军,蒋立言败后自劾解任。
同治九年(1870)
潮州镇总兵方耀奉檄清办积案,追究陈娘康农军杀官陷城事,大长陇村被毁。
同治十年(1871)
潮州镇总兵方耀烧毁马院桥村,驱散村民,夺地为自已建府第“德安里”。
光绪十五年(1889)
赖焕辰纂《普宁县志》续稿,未印行,今存抄本。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县学改办高等小学堂。县设立学务公所,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学务公所改为劝学所。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县人方瑞鳞、黄绪虞、方次石、方念祖等赴日本留学。
宣统三年(1911)
九月二十一日(阳历11月11日),辛亥革命后,革命军光复潮汕,任赵绦云为普宁县民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