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www.ccmedu.com/bbs51_99829.html万古流芳——恩荣坊
山东省齐河县图书馆 黄其美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接触到的齐河县的古迹、古建筑非常多,如日本侵略中国时修建的机库(当地人称飞机窝子)、文昌阁、督扬书院、古祝阿木坊、定慧寺、石羊石狮、石桥、石棺石碑、银杏树、唐槐汉柏等,在众多的古迹中最叫人难忘的莫过于恩荣坊了。
齐河恩荣坊位于山东省齐河县祝阿镇东北街西南方向1000米处,北紧靠东北街墓地,50米处是房家湾。恩荣坊两块基座尚在原处,距离3.2米、均长2.82米、宽0.78米、厚0.65米,基座中心有一直径为22厘米、高16厘米的圆卯,碑身部分被村民移到距基座西北方向50米处(房家湾西侧),恩荣坊于文革期间被破坏。
据东北街
房姓村民介绍:凡是那时候到过齐河老城的人,都听说或见过西门里那巍然屹立的石头牌坊——恩荣坊,也叫房家牌坊。为什么叫房家牌坊呢?这得从御赐明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赐兵部尚书——房守士说起。房公讳守士,字升甫,号备吾,齐河人氏,进士出身,是齐河县万历年间第一部县直得作序人。房公任户部陕西司主事时执法如山,公正廉明,铲除贪官污吏,万民有口皆碑。后来他升任户部郎中,重调查研究,体恤民情,雪冤案、讲农桑、办学校,深得民心。离任时百姓跪哭挽留,无奈君命难违,调外地守边疆。期间曾率300兵击溃倍于己的敌人,两战大捷,斩敌数千人,获马皮辎重不计其数。龙颜大悦,升公为山西布政使,惩贪官救民于水火之中,一方安居乐业;转升大同巡抚镇守云中要冲,此地田野荒芜,兵少粮缺,人烟稀少,外敌虎视眈眈。公到任后不为艰难,励精图治,发动军民开荒种地自力更生,逐渐形成繁荣景象,外敌不敢侵犯。皇帝知情后升公为兵部右侍郎,赐金帛不受,又升兵部尚书,钦命在原籍齐河立碑坊。
恩荣坊雕刻细腻,气势恢宏,过梁以上为空中各类飞禽,中间为人间万物,底座为水族,雕刻虽复杂但有条布不紊,线条清晰,凹凸有别、栩栩如生。牌坊高约12米,过道宽约5米,过梁重几万斤,是用从山西运来原木制成。你到过泰安岱庙吗?岱庙是历代皇帝祭泰山保江山的圣地,里面有皇帝行宫,古今名人多次拜谒,并留下墨宝,但其正门前的石坊与恩荣坊比较就要相形见绌。
传说立牌坊上过梁时,愁坏了众多木匠。那时没有起重机,几万斤的石梁如何上去?因为是御赐立坊,不按期完工是欺君之罪,所有人等是要砍头的。工匠们寝食不安,绞尽脑汁反复研究均无良策。第七天工期已到,有的工匠吓跑了,在场的也如坐针毡。傍晚大家正在商量办法,忽有一白胡子老者自西而至,其中有一工匠想:年长者经验丰富,何不请教一下。于是迎上前去大揖问道:“请教老人家,这么重的石梁如何架起?”老者微笑道:“老朽已是土埋脖子之人,无有妙法。”说完不见踪影。工匠们顿悟,这是鲁班点化,立即推土上梁,连夜挑灯奋战,这才没误了工期。
这座几百年傲然风雨的古牌坊,在文革中被拉到,砸坏,成为再难复观的景象,每一思之,惜哉、痛哉!
此次文物普查,对恩荣坊尚存古迹进行登记维护,并把相应资料上报县委、县府,齐河县委、县府已初步决定重新修缮恩荣坊,衷心希望这一古迹能够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人们心里不朽的丰碑。
我们今人要学习房守士的优秀品质,学习他的廉洁自律,廉洁从政自律,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而不是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廉洁从政自律,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从而建立“教育、监督、制度”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要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树立起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