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是中国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族幡(以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多有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经幢的主体部分是幢身,上刻有佛教目总的皱纹或经文,佛将。
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园859年)的松江陀罗尼经幢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石经幢。松江位于上海松江区中山中路雷锋小学校园内。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常发水灾。因经幢可消灾免祸,当时的官府为防止灾难,就立此经幢。经幢现存21级,高约9米,幢身呈八角形,上刻有《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全文,并有题记。经幢上的其他部分,如托座、东腰、华盖等部分均有精美细致的雕刻,内容为菩萨和供养人、天王、力士及卷云莲花等。松江唐代陀罗尼经幢所监狱中唐以后,造型华美且刻工娴熟,再现了中唐风格,是中国古代经幢的代表作。
据<上海百家姓>介绍, 上海松江城中,现存刻于唐大中十三年(859)的石经幢一座, 上有可辨姓氏86个,其中就有"房"(排34位), 表明当时已有房姓族人在此定居。现人数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