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房氏网报道 2014年1月25-28日,中华姓氏网(万家姓)总裁房恒贵应广东清远几位对姓氏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梁、邓、凌、肖)的邀请,赴清远考察当地姓氏文化资源,兼谈合作事宜。期间由清远朋友陪同考察了岭南地区最大的三教合一道场、曾经鼎盛现已逐步衰落的文化旅游胜地飞霞山。原清远史志办退休干部凌海林先生向房恒贵赠送了《清远姓氏》一书,并将其主编的《四方石村凌氏族谱》拿来交流,当他听房恒贵先生说起凌氏老宗长凌耀华先生近期刚组织30人的凌氏代表团赴老挝寻亲并获老挝常务副总理凌绪光热情接待(老挝没有设总理一职),非常高兴,并当即与在深圳的凌耀华先生通话交流。清远方面的朋友在品尝“天地一房”文化酒后,均对该酒的设计理念、酒品、造型表示高度认可,希望能够合作开发更多的姓氏文化酒、在清远地区举办百家姓文化论坛及建设相关姓氏文化旅游项目。
27日,在金谷酒店总经理邓星先生陪同下,房恒贵继2005年与房小保一起首入瑶山(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寻觅瑶族房姓人踪迹,2011年引导40名各地房姓企业家到连南作投资贸易考察之后,再次绕道连南县欣赏瑶族及房氏文化。可惜,瑶族博物馆及盘古大王文化庙两大瑶族文化景点因故近期均不开放,经与景点工作人员商量,一行人浏览了部分瑶族服饰文化展品。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迁徙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风俗和服饰,没有自己的文字,有排瑶、花篮瑶、过山瑶等支系,信奉盘古王,房姓血缘初祖“丹朱”也是瑶家供奉的十大王之一---“衡山皇”。
连南是全国最大的排瑶聚居地(自山顶往下排山而居),全县有17万瑶族,主要姓氏为邓、唐、房、盘等,其中瑶族房姓人口2003年为27646人(整个清远地区汉、瑶、壮房姓人口为30834人)。 该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向有“陆上桂林”之美誉。盛产娃娃鱼、稀土矿,是目前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唐宋衣冠的地方”,街上、地头随处可见着不同瑶家风格服饰的原住民,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该民族使用“法名”,同时由于没有文字和文化,过去起名很有特点,一生换三次名,未婚男女,男称“郎”、“贵”,女称“妹”,并带排行或“法”名;已婚已育男称“bia”(上面父、下面止);做爷爷的称“公”。如原连南县政协主席房卫民,全名为“房连利买毛一公”,意为爷爷名“连利”、父亲“买毛”、自己排行“一”,已做“公公”)。
据《宋史》及现存世界唯一的口述式家谱瑶族八排瑶《房氏年命书》(房先清收于《八排瑶古籍汇编 》,内容类似族谱,但体例和意义与士大夫模式的族谱完全不同。它们虽然也是文字的记录,但一般是在祭祀时由主祭人念诵,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口述的传统。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记载,瑶族房姓出自丹朱公后裔、“清河郡内、淮南门下、岭南祖师”,其开派始祖为东晋“房十五大王”,后南北朝时期(468年)因逃避战乱,该支由“房法成九郎”带领逃往岭南,先后经湖南道县、广东东莞等地,经过艰难的“战天斗地”,后于宋初定居于瑶山,在瑶山已传50多代。该支房姓在北宋时曾有房承映、房承泰、房文远三位获得朝廷诏赠“峒主”封号的瑶王代表瑶民与州府争取权益。房姓入瑶甚或整个瑶族及其他非人种学意义上的“少民”历史很象《桃花源记》所载,由于战乱、饥荒、政治迫害、大屠杀等带来的人际隔绝与文化断层,不同区域、族群的人们主动迁徙、逃离、隔绝与疏离,再出山时“不知有汉、遑论魏晋”,文化与文明几经绝灭、死而复生,但国家、民族、家族的历史大多只能靠口传和模糊的记忆。人类发展难免的遗憾。
本次赴连南,因由朋友陪同,未惊动连南众多房姓人,只到家里人经营酒类超市的房八贵的店里坐了坐,并赠送他一瓶“天地一房”酒作为展示品。